一种可自动成型的压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60806发布日期:2021-07-30 13:07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成型的压面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压面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自动成型的压面机。



背景技术:

面点是中国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素以历史悠久、制作精致、品类丰富、风味多样著称于世。人类对食品的要求,首先是营养功能,即用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其次是吃好,也就是感官功能,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喜好和要求。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对面点的多样性需求日益增加,食品产业需要不断的革新发展,一些花式面点逐渐被开发,因此能够自动成型的压面机也逐渐被投入使用。

目前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面点成型机械,而现有的面点成型机,在用模具将面料压成特定形状时,模具的表面会与面料相黏连,可能会将面料带起,脱离传送带,影响生产,满足不了面点成型的制作需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成型过程中存有面料粘附在模上,影响成型质量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面料粘附在模具上,影响成型质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自动成型的压面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自动成型的压面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成型的压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压面装置,所述传送带靠近压面装置出料的一端顶侧间隔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固定设置在支架的顶端,所述支架的底端设置有联动板,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机架并与联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板的底端竖直固定有多个联动杆,多个所述联动杆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模具,所述模具内设置有用于避免面料被模具黏连带起的定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型过程中,面料自压面装置倒入,经压面装置处理后,面料被压平,之后面料通过传送带传送至成型装置对应位置后,气缸作用于联动板,联动板作用于联动杆,带动模具下压,将面料抵在传送带下的工作台上,从而将面料切割成特定形状,切割完成后,气缸作用于联动板,联动板作用于联动杆,带动模具抬起,定位组件将面料抵在传送带上,从而实现面料与模具的分离,提高了面料成型质量。

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支杆、连接杆和定位板,所述支杆的两端与支架固定,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支杆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底端穿过模具与定位板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面料切割成特定形状后,切割完成,气缸作用于联动板,联动板作用于联动杆,带动模具抬起,定位板将面料抵在传送带上,从而实现面料与模具的分离,不会影响后续的面料切割,提高了面料成型质量。

优选的,所述支杆和连接杆内部设置为中空,所述定位板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连接杆内部分别与支杆内部和定位板内部连通,所述支杆与气泵连通,所述定位板的底面开设有第一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面料切割成特定形状后,气缸作用于联动板,带动模具抬起,支杆和连接杆设置为中空,气泵从支杆通入空气,空气流经连接杆最终从定位板上的第一通孔吹出,将面料吹向传送带的一侧,使得面料从定位板上快速脱落,不影响后续的面料切割,提高了面料成型效率和成型质量。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面料切割成特定形状后,气缸作用于联动板,带动模具抬起,支杆和连接杆设置为中空,通过气泵从支杆通入空气,空气流经连接杆最终从定位板侧边的多个第二通孔排出,第二通孔排出的空气受到模具内侧壁阻碍作用,从而改变气流方向并向下吹出,与第一通孔排出的空气相互配合使得面料从定位板上快速脱落,面料不会粘附在定位板上影响后续的面料切割,提高面料成型效率和成型质量。

优选的,所述模具的侧边底面设置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具的侧边底面设置有圆角,圆角底面侧边与面料的接触面积减小,增强了其切割能力的同时使得面料更易从模具上脱落,提高了面料成型效率。

优选的,所述压面装置和支架之间设置有对面料表面进行涂油的涂油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料经压面装置压平后,通过涂油装置对面料表面涂油,减小面料的粘附性,当面料被切割成特定形状后,模具抬起时,面料不易粘附在模具上,且面料更易与定位板分离,从而后续的面料切割可以快速进行,提高了面料成型效率和成型质量。

优选的,所述涂油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竖直向下固定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支撑板内转动设置有涂油辊,所述支撑板的侧板上开设有可供涂油辊滑移的腰形孔,所述涂油辊的两端贯穿支撑板的侧板并上下滑移设置在腰型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油辊的两端滑移连接在支撑板上,使得涂油辊在对面料进行涂油的过程中,涂油辊沿竖直方向滑移,不会跑偏,通过涂油辊对面料表面均匀涂油,减小面料的粘附性,防止黏连,将面料切割成特定形状后,模具抬起,涂布完油后的面料粘附性降低更易从模具上脱离,且不易与定位板粘附,不会影响后续的面料切割,提高了面料成型质量和成型效率。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可使油流至涂油辊上的条形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油过程中,将油倒在支撑板的条形通孔内,油流经条形通孔均匀涂布在涂油辊上,再通过涂油辊将油均匀涂布在面料上,使得面料的粘附性降低,更易与定位板分离。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条形通孔位于凹槽的槽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面料进行涂油的过程中,将油先倒入凹槽中,油可暂存在凹槽内,不用持续加油,油流经设置在凹槽槽底的条形通孔涂布在涂油辊上,再通过涂油辊将油均匀涂布在面料上,节省了劳动力并使得面料涂油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自动成型的压面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涂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工作台;3、传送带;4、压面装置;5、支架;6、成型装置;61、气缸;62、联动板;63、联动杆;64、模具;7、定位组件;71、支杆;72、连接杆;73、定位板;74、第一通孔;75、第二通孔;8、涂油装置;81、支撑板;82、涂油辊;83、条形通孔;8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可自动成型的压面机,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一个工作台2,工作台2上设置有一个传送带3,传送带3上设置有压面装置4,传送带3靠近压面装置4出料口的一端设置有三个支架5,三个支架5均与机架1焊接,每个支架5上均设置有四个成型装置6,成型装置6包括气缸61、联动板62、联动杆63和模具64,气缸61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支架5的顶端,联动板62设置在支架5的底端,气缸61的活塞杆贯穿机架1并与联动板62的顶端固定连接,联动板62的底端焊设有八个联动杆63,每两个联动杆63远离联动板6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模具64,模具64呈中空的爱心状,模具64的侧边底面设置为圆角。当面料由压面装置4压平后,再经传送带3传送至成型装置6下方对应位置时,气缸61作用于联动板62,联动板62作用于联动杆63,带动模具64下压,切割完成后,气缸61再作用于联动板62,联动板62作用于联动杆63,带动模具64抬起,完成对面料的成型工序。

为实现面料与模具64的快速分离,参照图2和图3,模具64内设置有定位组件7,定位组件7包括支杆71、四个连接杆72和四个定位板73,支杆71的两端一体成型固定设置在支架5的两内侧壁上,四个连接杆72与支杆71垂直设置且其顶端与支杆71固定,四个连接杆72远离支杆71的一端均设置有定位板73。面料切割完成后,气缸61再作用于联动板62,联动板62作用于联动杆63,带动模具64抬起,设置在模具64内的定位板73将面料抵在传送带3上,实现了面料与模具64的快速分离。

为使得面料不易粘附在定位板73上,影响后续的面料切割,支杆71设置为中空,支杆71与一个气泵连通,四个连接杆72内部也设置为中空并与支杆71连通,定位板73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并与连接杆72中空连通,定位板73的底面开设有一个第一通孔74,定位板73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75。模具64将面料切割成特定心型形状后,气缸61作用于联动板62,联动板62作用于联动杆63,带动模具64抬起,此时通过气泵向支杆71通入空气,空气流经连接杆72,自定位板73底面的第一通孔74和侧面的四个第二通孔75排出,第二通孔75排出的空气受到模具64内侧壁阻碍作用,从而改变气流方向并向下吹出,与第一通孔74排出的空气相互配合使得面料从定位板73上快速脱落,不影响后续的面料,提高了面料的成型效率和成型质量。

为使得面料不易粘附在定位板73上,影响后续的面料切割,参照图1和图4,压面装置4与支架5之间还设置有对面料表面进行涂油的涂油装置8。涂油装置8包括支撑板81和涂油辊82,涂油辊82设置在支撑板81底侧,支撑板81的侧板上开设有腰型孔,涂油辊82的两端贯穿支撑板81的侧板并上下滑移设置在腰型孔内,支撑板81的表面上开设有凹槽84,凹槽84槽底开设有一个条形通孔83。面料经压面装置4压面后,经传送带3传送至涂油装置8处,此时将油倒入凹槽84,油流经条形通孔83涂布在涂油辊82上,通过涂油辊82对面料表面均匀涂油,减小了面料的粘附性,防止面料与定位板73黏连,将面料切割成特定心型形状后,气缸61作用于联动板62,联动板62作用于联动杆63,带动模具64抬起,面料更易与定位板73分离,提高了成型效率和成型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自动成型的压面机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将面料放置在传送带3上,经压面装置4压面处理后,经传送带3传送至涂油装置8处,经涂油辊82对面料表面进行涂油处理,减小了面料的粘附性防止黏连,之后面料通过传送带3传送至模具64下方对应位置后,气缸61作用于联动板62,联动板62作用于联动杆63,带动模具64下压,将面料抵在传送带3下的工作台2上,从而将面料切割成心型形状,切割完成后,再通过气缸61带动联动杆63将模具64抬起,此时通过气泵向支杆71内通入空气,空气流入连接杆72,最终从定位板73底面的第一通孔74和侧边的第二通孔75排出,两个通孔排出的空气相互配合,使得面料从定位板73上快速脱离,实现了压面机的自动成型,且面料不会粘附在模具64和定位板73上,不会影响后续的面料切割,提高了成型效率和成型质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