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的豆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353720发布日期:2021-06-08 14:14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的豆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的豆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免疫功能是指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其它有关细胞及其产物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先天免疫可以以非特异性的方式抵御外来感染,先天免疫系统的细胞会非特异地识别并作用于病原体,先天免疫系统不会提供持久的保护性免疫;后天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组成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
3.现代人为了提高免疫力,也会通过食补来提高免疫力。食物来源的蛋白质种类丰富,这些蛋白不仅具有生理活性,同时,在其大分子内部还存在许多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肽,在蛋白质被水解之前它们是以非活性状态隐藏在蛋白质分子中,当蛋白质被水解后,这些肽的多种生物活性被释放出来,如降血压、抗氧化、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抑菌等。而目前,并没一款利用天然成分以及食补方式,增强免疫功能的豆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的豆粉及其制备方法。
5.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的豆粉,是由下列组分以重量份制备而成:豆粉基粉90~100份、乳铁蛋白0.01~0.05份、低聚木糖0.01~0.3份、玉米低聚肽0.01~0.30份、小麦低聚肽0.01~0.2份和牛奶碱性蛋白0.01~0.10份。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豆粉是由下列组分以重量份制备而成:豆粉基粉95份、乳铁蛋白0.03份、低聚木糖0.1份、玉米低聚肽0.1份、小麦低聚肽0.1份和牛奶碱性蛋白0.05份。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豆粉还包括复配维生素、复配矿物质或碳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任意比例组合。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复配维生素为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或维生素c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任意比例组合;复配矿物质为铁、锌或硒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任意比例组合。
9.制备所述的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的豆粉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0.(1)大豆预处理:将原料大豆在130℃下烘干20~30min,得到预处理大豆;
11.(2)研磨: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大豆与水混合得到豆水混合物,所述的预处理大豆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60~70;将豆水混合物与质量浓度为6~10%的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得到预磨液,所述的豆水混合物与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0.01~0.03;将上述的
预磨液先粗磨至20目,再精磨至10目,得到研磨液;
12.(3)离心:将步骤(2)得到的研磨液采用卧式分离机,进行离心,取液体得到豆浆,其中离心转速为4500r/min;
13.(4)杀菌灭酶:将步骤(3)得到的豆浆在135℃条件下、灭酶4s,得到灭酶豆浆;
14.(5)配料:将步骤(4)得到的灭酶豆浆与麦芽糖和白糖混合,然后浓缩至45%质量浓度,采用三效降膜蒸发器得到浓缩物料;
15.(6)喷雾干燥:将步骤(5)所得的浓缩物料,进行真空喷雾干燥,得到粉状物;再将粉状物利用流化床冷却,得到豆粉基粉;
16.(7)干法混合:将步骤(6)得到的豆粉基粉与乳铁蛋白、低聚木糖、玉米低聚肽、小麦低聚肽、牛奶碱性蛋白混合,即得所述的免疫豆粉。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步骤(5)中的麦芽糖和白糖的添加质量比例为大豆:麦芽糖:白糖=600~700:500~600:180~220。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步骤(5)中的麦芽糖和白糖的添加质量比例为大豆:麦芽糖:白糖=660:550:203。
1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5)中,将步骤(4)得到的灭酶豆浆与麦芽糖、白糖以及营养添加物混合,所述的营养添加物为碳酸钙、复配维生素或复配矿物质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任意比例组合。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步骤(6)中,喷雾干燥的工艺条件为:真空度为200pa、喷嘴孔径2.0~3.5mm、进风温度140~180℃、排风温度60~90℃。
2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步骤(6)中,流化床冷却的工艺条件为固床温度40℃~90℃,流化床一段温度20℃~40℃,流化床二段温度20℃~40℃,流化床三段温度20℃~40℃,流化床四段温度20℃~35℃。
22.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的豆粉,采用玉米低聚肽、小麦低聚肽、牛奶碱性蛋白、低聚木糖、乳铁蛋白和豆粉基粉混合加工制成。本配方添加了药食同源、新资源食品、及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利用本方法生产的豆粉,对巨噬细胞无不良影响,且可促进其正常生长;对巨噬细胞的正常增殖及生长无毒害和不良作用,可促进巨噬细胞活化,提高免疫能力;可促进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巨噬细胞活化,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免疫豆粉对raw264.7巨噬细胞细胞形态的影响;
2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免疫豆粉对raw264.7巨噬细胞细胞形态的影响;
25.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免疫豆粉对raw264.7巨噬细胞细胞形态的影响;
26.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豆粉基粉对raw264.7巨噬细胞细胞形态的影响;
27.图5是本发明的空白组对raw264.7巨噬细胞细胞形态的影响;
28.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

3的免疫豆粉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29.实施例1
30.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的豆粉,是由下列组分以重量份制备而成:豆粉基粉90
份、乳铁蛋白0.01、低聚木糖0.01、玉米低聚肽0.01份、小麦低聚肽0.01份和牛奶碱性蛋白0.01份。
31.制备所述的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的豆粉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32.(1)大豆预处理:将原料大豆在130℃下烘干20min,得到预处理大豆;
33.(2)研磨: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大豆与水混合得到豆水混合物,所述的预处理大豆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60;将豆水混合物与质量浓度为6%的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得到预磨液,所述的豆水混合物与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0.01;将上述的预磨液先粗磨至20目,再精磨至10目,得到研磨液;
34.(3)离心:将步骤(2)得到的研磨液采用卧式分离机,进行离心,取液体得到豆浆,其中离心转速为4500r/min;
35.(4)杀菌灭酶:将步骤(3)得到的豆浆在135℃条件下、灭酶4s,得到灭酶豆浆;
36.(5)配料:将步骤(4)得到的灭酶豆浆与麦芽糖、白糖和碳酸钙混合,其中麦芽糖、白糖和碳酸钙的添加质量比例为大豆:麦芽糖:白糖=600:500:180;然后浓缩至45%质量浓度,采用三效降膜蒸发器得到浓缩物料;三效降膜蒸发器的工艺参数见表1;
37.表1三效降膜蒸发器工艺参数
[0038][0039]
(6)喷雾干燥:将步骤(5)所得的浓缩物料,进行真空喷雾干燥,得到粉状物;再将粉状物利用流化床冷却,得到豆粉基粉;所述的步骤(6)中,喷雾干燥的工艺条件为:真空度为200pa、喷嘴孔径2.0mm、进风温度145℃、排风温度70℃;所述的步骤(6)中,流化床冷却的工艺条件为固床温度40℃,流化床一段温度20℃,流化床二段温度20℃,流化床三段温度20℃,流化床四段温度20℃;
[0040]
(7)干法混合:将步骤(6)得到的豆粉基粉与乳铁蛋白、低聚木糖、玉米低聚肽、小麦低聚肽、牛奶碱性蛋白混合,即得所述的免疫豆粉。
[0041]
实施例2
[0042]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的豆粉,是由下列组分以重量份制备而成:豆粉基粉90份、乳铁蛋白0.01、低聚木糖0.01、玉米低聚肽0.01份、小麦低聚肽0.01份和牛奶碱性蛋白0.01份。
[0043]
制备所述的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的豆粉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44]
(1)大豆预处理:将原料大豆在130℃下烘干20min,得到预处理大豆;
[0045]
(2)研磨: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大豆与水混合得到豆水混合物,所述的预处理大豆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60;将豆水混合物与质量浓度为6%的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得到预磨液,所述的豆水混合物与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0.01;将上述的预磨液先粗磨至20目,再精磨至10目,得到研磨液;
[0046]
(3)离心:将步骤(2)得到的研磨液采用卧式分离机,进行离心,取液体得到豆浆,其中离心转速为4500r/min;
[0047]
(4)杀菌灭酶:将步骤(3)得到的豆浆在135℃条件下、灭酶4s,得到灭酶豆浆;
[0048]
(5)配料:将步骤(4)得到的灭酶豆浆与麦芽糖、白糖和碳酸钙混合,其中麦芽糖、白糖和碳酸钙的添加质量比例为大豆:麦芽糖:白糖:碳酸钙=600:500:180:5;然后浓缩至45%质量浓度,采用三效降膜蒸发器得到浓缩物料;三效降膜蒸发器的工艺参数见表2;
[0049]
表2三效降膜蒸发器工艺参数
[0050][0051]
(6)喷雾干燥:将步骤(5)所得的浓缩物料,进行真空喷雾干燥,得到粉状物;再将粉状物利用流化床冷却,得到豆粉基粉;所述的步骤(6)中,喷雾干燥的工艺条件为:真空度为200pa、喷嘴孔径2.0mm、进风温度140℃、排风温度60℃;所述的步骤(6)中,流化床冷却的工艺条件为固床温度40℃,流化床一段温度20℃,流化床二段温度20℃,流化床三段温度20℃,流化床四段温度20℃;
[0052]
(7)干法混合:将步骤(6)得到的豆粉基粉与乳铁蛋白、低聚木糖、玉米低聚肽、小麦低聚肽、牛奶碱性蛋白混合,即得所述的免疫豆粉。
[0053]
实施例3
[0054]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的豆粉,是由下列组分以重量份制备而成:豆粉基粉100份、乳铁蛋白0.05份、低聚木糖0.3份、玉米低聚肽0.30份、小麦低聚肽0.2份、牛奶碱性蛋白0.10份、复配维生素0.3份和复配矿物质0.2份。所述的复配维生素为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混合物、且质量比例为7:0.1;所述的复配矿物质为铁和锌的混合物、且质量比为5:1。
[0055]
制备所述的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的豆粉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56]
(1)大豆预处理:将原料大豆在130℃下烘干30min,得到预处理大豆;
[0057]
(2)研磨: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大豆与水混合得到豆水混合物,所述的预处理大豆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70;将豆水混合物与质量浓度为10%的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得到预磨液,所述的豆水混合物与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0.03;将上述的预磨液先粗磨至20目,再精磨至10目,得到研磨液;
[0058]
(3)离心:将步骤(2)得到的研磨液采用卧式分离机,进行离心,取液体得到豆浆,其中离心转速为4500r/min;
[0059]
(4)杀菌灭酶:将步骤(3)得到的豆浆在135℃条件下、灭酶4s,得到灭酶豆浆;
[0060]
(5)配料:将步骤(4)得到的灭酶豆浆与麦芽糖、白糖和碳酸钙混合,其中麦芽糖、白糖和碳酸钙的添加质量比例为大豆:麦芽糖:白糖:碳酸钙=700:600:220:10;同时加入复配维生素和复配矿物质,搅拌均匀,然后浓缩至45%质量浓度,采用三效降膜蒸发器得到浓缩物料;三效降膜蒸发器的工艺参数见表3;
[0061]
表3三效降膜蒸发器工艺参数
[0062][0063]
(6)喷雾干燥:将步骤(5)所得的浓缩物料,进行真空喷雾干燥,得到粉状物;再将粉状物利用流化床冷却,得到豆粉基粉;所述的步骤(6)中,喷雾干燥的工艺条件为:真空度为200pa、喷嘴孔径3.5mm、进风温度180℃、排风温度90℃;所述的步骤(6)中,流化床冷却的工艺条件为固床温度90℃,流化床一段温度40℃,流化床二段温度40℃,流化床三段温度40℃,流化床四段温度35℃;
[0064]
(7)干法混合:将步骤(6)得到的豆粉基粉与乳铁蛋白、低聚木糖、玉米低聚肽、小麦低聚肽、牛奶碱性蛋白混合,即得所述的免疫豆粉。
[0065]
实施例4
[0066]
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的豆粉,是由下列组分以重量份制备而成:豆粉基粉95份、乳铁蛋白0.03份、低聚木糖0.1份、玉米低聚肽0.1份、小麦低聚肽0.1份、牛奶碱性蛋白0.05份、复配维生素0.2份和复配矿物质0.1份。所述的复配维生素为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混合物、且质量比例为6.5:0.1:150:900;所述的复配矿物质为铁、锌和硒的混合物、且质量比为3:1:0.003。
[0067]
制备所述的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功效的豆粉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68]
(1)大豆预处理:将原料大豆在130℃下烘干25min,得到预处理大豆;
[0069]
(2)研磨:将步骤(1)得到的预处理大豆与水混合得到豆水混合物,所述的预处理大豆与水的质量比例为1:65;将豆水混合物与质量浓度为8%的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得到预磨液,所述的豆水混合物与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比例为1:0.02;将上述的预磨液先粗磨至20目,再精磨至10目,得到研磨液;
[0070]
(3)离心:将步骤(2)得到的研磨液采用卧式分离机,进行离心,取液体得到豆浆,其中离心转速为4500r/min;
[0071]
(4)杀菌灭酶:将步骤(3)得到的豆浆在135℃条件下、灭酶4s,得到灭酶豆浆;
[0072]
(5)配料:将步骤(4)得到的灭酶豆浆与麦芽糖、白糖和碳酸钙混合,其中麦芽糖、白糖和碳酸钙的添加质量比例为大豆:麦芽糖:白糖:碳酸钙=660:550:203:7.8;同时加入复配维生素和复配矿物质,搅拌均匀,然后浓缩至45%质量浓度,采用三效降膜蒸发器得到浓缩物料;三效降膜蒸发器的工艺参数见表4;
[0073]
表4三效降膜蒸发器工艺参数
[0074][0075]
(6)喷雾干燥:将步骤(5)所得的浓缩物料,进行真空喷雾干燥,得到粉状物;再将
粉状物利用流化床冷却,得到豆粉基粉;所述的步骤(6)中,喷雾干燥的工艺条件为:真空度为200pa、喷嘴孔径3.0mm、进风温度160℃、排风温度75℃;所述的步骤(6)中,流化床冷却的工艺条件为固床温度65℃,流化床一段温度30℃,流化床二段温度30℃,流化床三段温度30℃,流化床四段温度30℃;
[0076]
(7)干法混合:将步骤(6)得到的豆粉基粉与乳铁蛋白、低聚木糖、玉米低聚肽、小麦低聚肽、牛奶碱性蛋白混合,即得所述的免疫豆粉。
[0077]
下面对利用实施例1

3的方法制备的免疫豆粉进行功能性检测实验:
[0078]
1、试验方法:
[0079]
细胞复苏:将冻存于液氮中的巨噬细胞取出,以75%的乙醇清洗表面,放入培养箱中解冻2min,取出移至10ml离心管中,加入3ml培养液(10%胎牛血清、90%dmem),采用移液枪吹打均匀,使复苏的细胞均一分散于离心管中,离心操作,离心条件:1000r/min离心4min,加入3ml磷酸盐缓冲液(pbs),将细胞均一的分散在pbs中,离心,加入1ml细胞培养液,吹打均匀,移至含有7ml培养液中,采用八字揺法,将细胞及培养液摇晃均匀放置于37℃恒温co2培养箱中培养,待细胞形态以及数量良好时,准备后续试验。
[0080]
细胞传代:巨噬细胞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培养基颜色,并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当巨噬细胞贴壁面积达到平皿的80%时进行细胞传代,沿平皿壁移去培养基,3ml pbs清洗后移除pbs,加入1ml0.25%胰酶(含0.01%edta),使胰酶分散在细胞表面,轻微震荡后于培养箱中消化3min,轻微震荡后于显微镜下观察,当大量细胞处于悬浮状态时加入3ml培养基终止消化反应,将含有细胞的培养基吹打均匀,于1000r/min条件离心4min,移去培养基,加入3mlpbs冲洗细胞,吹打均匀后于1000r/min条件离心4min,以1
×
105个/ml的数量接种到含7ml的平皿中,摇匀,放入培养箱中,约24h更换培养液一次,48h传代一次,传代2~3次细胞状态稳定后进行实验。
[0081]
细胞冻存:以细胞传代的方式获得沉于离心管底部的巨噬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
×
106个/ml,加入1ml冻存液(dmso:胎牛血清=1:9),吹打均匀,于

4℃冰箱放置2h,后移至

20℃冰箱放置2h,将冻存的细胞再次转移至超低温

80℃的冰箱中储存24h后放置于液氮中长期保存,待需要时,进行细胞复苏操作。
[0082]
2、免疫豆粉对raw264.7细胞形态的观察
[0083]
将冻存的巨噬细胞活化,培养2~3代,当细胞状态良好时,取长势良好的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巨噬细胞以1
×
105个/ml的细胞浓度接种到6孔板,于37℃、5%co2的培养条件下预培养2h,设置豆粉基粉作为空白组、免疫豆粉1组、免疫豆粉2组、免疫豆粉3组、对照组,其免疫豆粉组每空分别加入浓度为200mg/ml的不同组分免疫豆粉溶液20μl;空白组加入等体积的pbs缓冲溶液,将不同组的巨噬细胞相同条件下培养12h,于12h时采用生物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并记录细胞形态。
[0084]
图1

5为不同批次免疫豆粉对raw264.7巨噬细胞细胞形态的影响,由图1

5可知,空白组巨噬细胞细胞光滑圆润,呈现圆形或者椭圆形,并伴随可伸展的伪足,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功能活跃的巨噬细胞常伴有较多较长的伪足。不同免疫豆粉组细胞表面光滑呈现圆或椭圆形,且数量略高于正常组与空白组,此时伪足长而多,不伴有胞浆颗粒,这说明实施例1

3的免疫豆粉对巨噬细胞无毒害作用,可促进细胞增殖和其它生命活动的进行。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从细胞形态学上而言,免疫豆粉对巨噬细胞无不良影响,且可促进其正常生
长。
[0085]
3、免疫豆粉对raw264.7细胞增殖率的测定
[0086]
将冻存的巨噬细胞活化,培养2~3代,当细胞状态良好时,取长势良好的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巨噬细胞以1
×
105个/ml的细胞浓度接种到6孔板,于37℃、5%co2的培养条件下预培养2h后,每孔分别加入浓度为200mg/ml的免疫豆粉溶液各20μl;以等体积的pbs作为正常组;以等体积的基粉作对照组;各个组分相同条件下培养4h后直接加入中性红染色液20μl,细胞培养箱内孵育2h,染色结束后除去含有中性红的培养液,加入200μl中性红检测裂解液于摇床室温裂解10min,在690nm条件下检测不同组份的吸光值,并计算增殖率。
[0087]
表5免疫豆粉对巨噬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0088][0089]
表5反映免疫豆粉对巨噬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根据表格可了解,免疫豆粉对巨噬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关系如下:对照组<免疫豆粉3组<免疫豆粉2组<免疫豆粉1组,其中免疫豆粉1组促进效果最佳,增殖率提高至0.36%,免疫豆粉2组、免疫豆粉3组、对照组增殖率分别提高0.28%、0.22%、0.09%。已有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增殖能力可作为评估巨噬细胞是否活化的重要指标,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当巨噬细胞受到刺激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肿瘤促进因子等生长因子诱导的情况下会促使巨噬细胞增殖。综上所述免疫豆粉对巨噬细胞的正常增殖及生长无毒害和不良作用,可促进巨噬细胞活化,提高免疫能力,其中三组免疫豆粉促进效果均好于空白组与对照组。
[0090]
4、免疫豆粉对raw264.7细胞吞噬能力的测定
[0091]
将冻存的巨噬细胞活化,培养2~3代,当细胞状态良好时,取长势良好的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巨噬细胞以1
×
105个/ml的细胞浓度接种到96孔板中,按照上述实验分组进行预培养2h,采用中性红检测细胞吞噬活性,以pbs缓冲溶液清洗1次,先加入200μl的培养液和20μl中性红染色液,后于培养箱中孵育2h,移除培养液,pbs缓冲液清洗1次,加入200μl中性红检测裂解液于摇床室温裂解10min,于450nm条件下,检测不同组份的吸光值。
[0092]
如图6所示,吞噬能力是指巨噬细胞通过吞噬入侵机体的病原体以及体内衰老或畸形的细胞,从而提高机体抵抗病原体侵袭的能力,是衡量巨噬细胞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巨噬细胞可通过吞噬进行排除异物、病原体以及外来细胞从而发挥免疫效应。由图可知,免疫豆粉可使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促进效果关系如下:空白组<对照组<免疫豆粉3组<免疫豆粉2组<免疫豆粉1组。三种免疫豆粉吸光值可达0.631、0.558、0.522。故得出结轮三种免疫豆粉均可促进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巨噬细胞活化,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