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700627发布日期:2022-01-29 13:0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白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蒙山茶,四川省雅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蒙山茶”种植始于西汉,具有2000多年的种茶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素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的美誉。
3.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4.但在现有技术中,适宜于蒙顶白茶的生产工艺研究较少, 无法对蒙顶白茶的加工技术进行规范,形成生产指南,形成具有蒙顶山区域特色的白茶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宜于针对蒙山白茶的制备方法,达到丰富蒙山白茶产品类型,增加蒙顶山茶市场份额以及帮助企业形成核心技术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白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鲜叶采摘

摊青

摇青

萎凋

低温理条

干燥

色选

拼配

匀堆

复烘。
7.本发明通过以福选4号茶树资源开创具有蒙顶山区城特色的白茶产品,首先通过摊青促进叶内理化变化得以均衡进展,同时激发香气物质的发散,摊放时注意均匀薄摊,茶叶间不宜叠压;通过摇青破坏叶细胞的紧密结构,使酶和化合物结合,促进茶青内含物转化,通过所述摊青和摇青使得茶青内含物在能量的诱导和参与下,按一定的顺序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大分子化合物逐步降解为小份子化合物;再通过萎凋适度促进摇青后茶叶中酶的活性,使得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发生适度物理、化学变化,散发部分水分,使茎、叶萎蔫,色泽暗绿,青草气散失;通过理条使得萎凋后茶叶塑形、进一步失水、显毫和进一步提香;然后经干燥后对干燥后的茶叶进行色选色选、拼配、匀堆、复烘,进一步提高白茶的感官,匀堆时对数量较大的堆号茶分两次错开进增;最后进行包装,在包装时采用“三倒三摇”法进行包装,注意动作轻柔,不得重压。
8.包装好的茶叶统一进行质量管理、贴标、运输及储存;白茶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产品标签应符合gb/7718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的规定要求;包装应符合gh/1070的规定;储存按gb/t30375的规定执行。
9.进一步的,一种白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鲜叶:选择独芽鲜叶进行采摘;s2、摊青:在20-25℃、遮阴、通风条件下,将当日采摘的鲜叶摊放均匀,摊放厚度为1.5cm-2cm,摊放7-8h;
s3、摇青:将50kg摊青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将摇青机转速设为20r/min,摇青时间为2min,摇青温度为20-23℃,保持空气湿度为70%;s4、萎凋:s41、第一次日光萎凋:将摇青后的茶叶摊放均匀,摊放厚度为1.5-2cm,其后移至日光下进行第一次日光萎凋,第一次日光萎凋温度保持在23-25℃之间,第一次日光萎凋时间为8h;s42、夜间萎凋:日光萎凋结束后,将茶叶移至室内,通过灯光进行萎凋(灯光颜色为多彩,每10平米放置一根30瓦的灯管即可),夜间萎凋时间为8-12h,夜间萎凋在通风、恒温空气湿度为70%-75%的条件下进行;s43:第二次日光萎凋:将夜间萎凋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日光萎凋,第二次日光萎凋操作步骤及条件同第一次日光萎凋;s5、低温理条:将2kg回润1-2h后的萎凋后茶叶均匀投入理条机中进行理条,理条温度为45℃,理条时间为3-5min,其后一次将所有茶叶移出理条机中;所述回润为将萎凋后茶叶置于地面,厚度为每堆50kg,高度为30-40cm,覆盖薄篷布,使茶叶吸收水汽,达到手感微柔润后即可;s6、干燥:将理条后的茶叶移入烘干机中进行干燥,所述烘干机的温度设定为65-70℃、转速设定为800rpm,烘干机烘干8-10min,干燥至茶叶含水量为8%;s7、色选:将干燥后的茶叶中焦红、红变、暗红、发黑的银针、绽开芽、叶片和其他夹杂物拣去;s8、拼配:将色选后的茶叶按各项品质因子的高、低或匀称进行调整,达到符合标准样后按比例拼堆,对于不能拼入本级的茶叶待后处理;s9、匀堆:将拼配后的茶叶按匀堆比例进行匀堆,匀堆得到的堆号茶的上、中段茶分散均匀一致,拼配后的茶叶数量较多时分两次进行匀堆;s10、复烘:将所述堆号茶通过微波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80-85℃,复烘后茶叶的含水率为8%。
10.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摊青的适度标志为摊放后的茶叶失水率为5%-10%,叶质柔软,呈轻萎凋状态,光泽消失,呈暗绿色。
11.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摇青的适度标志为摇青后的茶叶柔软化,有湿手感,青气消退,香气显露。
12.进一步的,步骤s4所述萎凋的适度标准为萎凋后的茶叶毫色发白、叶色转灰,失水率达70%。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福选4号茶叶为原料,对现有白茶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利用了鲜叶定量匀摊技术,促进茶叶内含有益物质转化,同时充分利用复式萎凋、控温摇青、低温理条技术不断改善茶叶香味,使得本发明所制备的茶叶香味持久,滋味鲜嫩甘爽,外形条直披毫;同时开发出了具有蒙顶山区城特色的白茶产品,丰富了白茶产品类型,从而增加蒙顶山茶市场份额,有利于企业形成核心技术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亦可作为蒙顶白茶的加工技术规范和生产指南。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生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16.本发明以福选4号茶树茶叶为原材料进行白茶的制作,具体的实施流程如下。
17.实施例1一种白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鲜叶:选择独芽鲜叶进行采摘;s2、摊青:在20℃、遮阴、通风条件下,将1500g当日采摘的鲜叶均匀摊放在簸箕上(簸箕长1m,宽1.5m),摊放7h;摊青后的茶叶失水率为5%,叶质柔软,呈轻萎凋状态,光泽消失,呈暗绿色;s3、摇青:将50kg摊青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将摇青机转速设为20r/min,摇青时间为2min,摇青温度为20℃,保持空气湿度为70%;摇青后的茶叶柔软化,有湿手感,青气消退,香气显露;s4、萎凋:s41、第一次日光萎凋:将3.5kg摇青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簸箕上(簸箕长1m,宽1.5m),其后移至日光下进行第一次日光萎凋,第一次日光萎凋温度保持在23℃,第一次日光萎凋时间为8h;s42、夜间萎凋:日光萎凋结束后,将茶叶移至萎凋房内的萎凋架上,通过灯光进行萎凋,夜间萎凋时间为8h,夜间萎凋在通风、温度为23℃、空气湿度为70%的条件下进行;s43:第二次日光萎凋:将夜间萎凋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日光萎凋,第二次日光萎凋操作步骤及条件同第一次日光萎凋;第二次萎凋后的茶叶毫色发白、叶色转灰,失水率达70%s5、低温理条:将2kg回润1h后的萎凋后茶叶均匀投入理条机中进行理条,理条温度为45℃,理条时间为3min,其后一次将所有茶叶移出理条机中;所述回润为将萎凋后茶叶置于地面,厚度为每堆50kg,高度为30cm,覆盖薄篷布,使茶叶吸收水汽,达到手感微柔润后即可;s6、干燥:将理条后的茶叶移入烘干机中进行干燥,所述烘干机的温度设定为65℃、转速设定为800rpm,烘干机烘干8min;s7、色选:将干燥后的茶叶中焦红、红变、暗红、发黑的银针、绽开芽、叶片和其他夹杂物拣去;s8、拼配:将色选后的茶叶按各项品质因子的高、低或匀称进行调整,达到符合标准样后按比例拼堆,对于不能拼入本级的茶叶待后处理;s9、匀堆:将拼配后的茶叶按匀堆比例进行匀堆,匀堆得到的堆号茶的上、中段茶分散均匀一致;s10、复烘:将所述堆号茶通过微波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80℃,复烘后茶叶的含水率为8%。
18.实施例2一种白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鲜叶:选择独芽鲜叶进行采摘;s2、摊青:在21℃、遮阴、通风条件下,将1500g当日采摘的鲜叶均匀摊放在簸箕(簸箕长1m,宽1.5m)上,摊放7-8h;摊青后的茶叶失水率为6%,叶质柔软,呈轻萎凋状态,光泽消失,呈暗绿色;s3、摇青:将50kg摊青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将摇青机转速设为20r/min,摇青时间为2min,摇青温度为21℃,保持空气湿度为70%;摇青后的茶叶柔软化,有湿手感,青气消退,香气显露;s4、萎凋:s41、第一次日光萎凋:将3.5kg摇青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簸箕(簸箕长1m,宽1.5m)上,其后移至日光下进行第一次日光萎凋,第一次日光萎凋温度保持在23℃,第一次日光萎凋时间为8h;s42、夜间萎凋:日光萎凋结束后,将茶叶移至萎凋房内的萎凋架上,通过灯光进行萎凋,夜间萎凋时间为9h,夜间萎凋在通风、温度为24℃、空气湿度为71%的条件下进行;s43:第二次日光萎凋:将夜间萎凋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日光萎凋,第二次日光萎凋操作步骤及条件同第一次日光萎凋;第二次萎凋后的茶叶毫色发白、叶色转灰,失水率达70%s5、低温理条:将2kg回润1h后的萎凋后茶叶均匀投入理条机中进行理条,理条温度为45℃,理条时间为4min,其后一次将所有茶叶移出理条机中;所述回润为将萎凋后茶叶置于地面,厚度为每堆50kg,高度为33cm,覆盖薄篷布,使茶叶吸收水汽,达到手感微柔润后即可;s6、干燥:将理条后的茶叶移入烘干机中进行干燥,所述烘干机的温度设定为66℃、转速设定为800rpm,烘干机烘干8min;s7、色选:将干燥后的茶叶中焦红、红变、暗红、发黑的银针、绽开芽、叶片和其他夹杂物拣去;s8、拼配:将色选后的茶叶按各项品质因子的高、低或匀称进行调整,达到符合标准样后按比例拼堆,对于不能拼入本级的茶叶待后处理;s9、匀堆:将拼配后的茶叶按匀堆比例进行匀堆,匀堆得到的堆号茶的上、中段茶分散均匀一致;s10、复烘:将所述堆号茶通过微波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81℃,复烘后茶叶的含水率为8%。
19.实施例3一种白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鲜叶:选择独芽鲜叶进行采摘;s2、摊青:在24℃、遮阴、通风条件下,将1500g当日采摘的鲜叶均匀摊放在簸箕(簸箕长1m,宽1.5m)上,摊放7h;摊青后的茶叶失水率为8%,叶质柔软,呈轻萎凋状态,光泽消失,呈暗绿色;s3、摇青:将50kg摊青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将摇青机转速设为20r/min,摇青时
间为2min,摇青温度为22℃,保持空气湿度为70%;摇青后的茶叶柔软化,有湿手感,青气消退,香气显露;s4、萎凋:s41、第一次日光萎凋:将3.5kg摇青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簸箕(簸箕长1m,宽1.5m)上,其后移至日光下进行第一次日光萎凋,第一次日光萎凋温度保持在24℃,第一次日光萎凋时间为8h;s42、夜间萎凋:日光萎凋结束后,将茶叶移至萎凋房内的萎凋架上,通过灯光进行萎凋,夜间萎凋时间为10h,夜间萎凋在通风、温度为24℃、空气湿度为73%的条件下进行;s43:第二次日光萎凋:将夜间萎凋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日光萎凋,第二次日光萎凋操作步骤及条件同第一次日光萎凋;第二次萎凋后的茶叶毫色发白、叶色转灰,失水率达70%s5、低温理条:将2kg回润1.5h后的萎凋后茶叶均匀投入理条机中进行理条,理条温度为45℃,理条时间为4min,其后一次将所有茶叶移出理条机中;所述回润为将萎凋后茶叶置于地面,厚度为每堆50kg,高度为36cm,覆盖薄篷布,使茶叶吸收水汽,达到手感微柔润后即可;s6、干燥:将理条后的茶叶移入烘干机中进行干燥,所述烘干机的温度设定为67℃、转速设定为800rpm,烘干机烘干9min;s7、色选:将干燥后的茶叶中焦红、红变、暗红、发黑的银针、绽开芽、叶片和其他夹杂物拣去;s8、拼配:将色选后的茶叶按各项品质因子的高、低或匀称进行调整,达到符合标准样后按比例拼堆,对于不能拼入本级的茶叶待后处理;s9、匀堆:将拼配后的茶叶按匀堆比例进行匀堆,匀堆得到的堆号茶的上、中段茶分散均匀一致;s10、复烘:将所述堆号茶通过微波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83℃,复烘后茶叶的含水率为8%。
20.实施例4s1、采摘鲜叶:选择独芽鲜叶进行采摘;s2、摊青:在25℃、遮阴、通风条件下,将1500g当日采摘的鲜叶均匀摊放在簸箕(簸箕长1m,宽1.5m)上,摊放7-8h;摊青后的茶叶失水率为10%,叶质柔软,呈轻萎凋状态,光泽消失,呈暗绿色;s3、摇青:将50kg摊青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将摇青机转速设为20r/min,摇青时间为2min,摇青温度为23℃,保持空气湿度为70%;摇青后的茶叶柔软化,有湿手感,青气消退,香气显露;s4、萎凋:s41、第一次日光萎凋:将3.5kg摇青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簸箕(簸箕长1m,宽1.5m)上,其后移至日光下进行第一次日光萎凋,第一次日光萎凋温度保持在25℃,第一次日光萎凋时间为8h;s42、夜间萎凋:日光萎凋结束后,将茶叶移至萎凋房内的萎凋架上,通过灯光进行萎凋,夜间萎凋时间为12h,夜间萎凋在通风、温度为24℃、空气湿度为75%的条件下进行;
s43:第二次日光萎凋:将夜间萎凋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日光萎凋,第二次日光萎凋操作步骤及条件同第一次日光萎凋;第二次萎凋后的茶叶毫色发白、叶色转灰,失水率达70%s5、低温理条:将2kg回润2h后的萎凋后茶叶均匀投入理条机中进行理条,理条温度为45℃,理条时间为4min,其后一次将所有茶叶移出理条机中;所述回润为将萎凋后茶叶置于地面,厚度为每堆50kg,高度为38cm,覆盖薄篷布,使茶叶吸收水汽,达到手感微柔润后即可;s6、干燥:将理条后的茶叶移入烘干机中进行干燥,所述烘干机的温度设定为69℃、转速设定为800rpm,烘干机烘干9min;s7、色选:将干燥后的茶叶中焦红、红变、暗红、发黑的银针、绽开芽、叶片和其他夹杂物拣去;s8、拼配:将色选后的茶叶按各项品质因子的高、低或匀称进行调整,达到符合标准样后按比例拼堆,对于不能拼入本级的茶叶待后处理;s9、匀堆:将拼配后的茶叶按匀堆比例进行匀堆,匀堆得到的堆号茶的上、中段茶分散均匀一致;s10、复烘:将所述堆号茶通过微波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85℃,复烘后茶叶的含水率为8%。
21.实施例5s1、采摘鲜叶:选择独芽鲜叶进行采摘;s2、摊青:在25℃、遮阴、通风条件下,将1500g当日采摘的鲜叶均匀摊放在簸箕(簸箕长1m,宽1.5m)上,摊放8h;摊青后的茶叶失水率为8%,叶质柔软,呈轻萎凋状态,光泽消失,呈暗绿色;s3、摇青:将50kg摊青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将摇青机转速设为20r/min,摇青时间为2min,摇青温度为21℃,保持空气湿度为70%;摇青后的茶叶柔软化,有湿手感,青气消退,香气显露;s4、萎凋:s41、第一次日光萎凋:将3.5kg摇青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簸箕(簸箕长1m,宽1.5m)上,其后移至日光下进行第一次日光萎凋,第一次日光萎凋温度保持在24℃,第一次日光萎凋时间为8h;s42、夜间萎凋:日光萎凋结束后,将茶叶移至萎凋房内的萎凋架上,通过灯光进行萎凋,夜间萎凋时间为10h,夜间萎凋在通风、温度为25℃、空气湿度为73%的条件下进行;s43:第二次日光萎凋:将夜间萎凋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日光萎凋,第二次日光萎凋操作步骤及条件同第一次日光萎凋;第二次萎凋后的茶叶毫色发白、叶色转灰,失水率达70%s5、低温理条:将2kg回润1h后的萎凋后茶叶均匀投入理条机中进行理条,理条温度为45℃,理条时间为5min,其后一次将所有茶叶移出理条机中;所述回润为将萎凋后茶叶置于地面,厚度为每堆50kg,高度为38cm,覆盖薄篷布,使茶叶吸收水汽,达到手感微柔润后即可;s6、干燥:将理条后的茶叶移入烘干机中进行干燥,所述烘干机的温度设定为68
℃、转速设定为800rpm,烘干机烘干10min;s7、色选:将干燥后的茶叶中焦红、红变、暗红、发黑的银针、绽开芽、叶片和其他夹杂物拣去;s8、拼配:将色选后的茶叶按各项品质因子的高、低或匀称进行调整,达到符合标准样后按比例拼堆,对于不能拼入本级的茶叶待后处理;s9、匀堆:将拼配后的茶叶按匀堆比例进行匀堆,匀堆得到的堆号茶的上、中段茶分散均匀一致;s10、复烘:将所述堆号茶通过微波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84℃,复烘后茶叶的含水率为8%。
22.实施例6一种白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鲜叶:选择独芽鲜叶进行采摘;s2、摊青:在25℃、遮阴、通风条件下,将1500g当日采摘的鲜叶均匀摊放在簸箕(簸箕长1米,宽1.5米)上,摊放7h;摊青后的茶叶失水率为9%,叶质柔软,呈轻萎凋状态,光泽消失,呈暗绿色;s3、摇青:将50kg摊青后的茶叶放入摇青机中,将摇青机转速设为20r/min,摇青时间为2min,摇青温度为20℃,保持空气湿度为70%;摇青后的茶叶柔软化,有湿手感,青气消退,香气显露;s4、萎凋:s41、第一次日光萎凋:将摇青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簸箕(簸箕长1米,宽1.5米)上,其后移至日光下进行第一次日光萎凋,第一次日光萎凋温度保持在25℃,第一次日光萎凋时间为8h;s42、夜间萎凋:日光萎凋结束后,将茶叶移至萎凋房内的萎凋架上,通过灯光进行萎凋,夜间萎凋时间为11h,夜间萎凋在通风、温度为25℃、空气湿度为70%的条件下进行;s43:第二次日光萎凋:将夜间萎凋后的茶叶进行第二次日光萎凋,第二次日光萎凋操作步骤及条件同第一次日光萎凋;第二次萎凋后的茶叶毫色发白、叶色转灰,失水率达70%s5、低温理条:将2kg回润1h后的萎凋后茶叶均匀投入理条机中进行理条,理条温度为45℃,理条时间为4min,其后一次将所有茶叶移出理条机中;所述回润为将萎凋后茶叶置于地面,厚度为每堆50kg,高度为40cm,覆盖薄篷布,使茶叶吸收水汽,达到手感微柔润后即可;s6、干燥:将理条后的茶叶移入烘干机中进行干燥,所述烘干机的温度设定为70℃、转速设定为800rpm,烘干机烘干10min;s7、色选:将干燥后的茶叶中焦红、红变、暗红、发黑的银针、绽开芽、叶片和其他夹杂物拣去;s8、拼配:将色选后的茶叶按各项品质因子的高、低或匀称进行调整,达到符合标准样后按比例拼堆,对于不能拼入本级的茶叶待后处理;s9、匀堆:将拼堆后的茶叶按匀堆比例进行匀堆,匀堆得到的堆号茶的上、中段茶分散均匀一致;
s10、复烘:将所述堆号茶通过微波进行复烘,复烘温度为84℃,复烘后茶叶的含水率为8%。
23.对比例一种白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鲜叶采摘:选择福选4号茶树的独芽鲜叶进行采摘;s2、摊青:将鲜叶放置于通风的萎凋槽上(萎凋槽长10m、宽2m),摊叶厚度为2cm~3cm,采用间歇鼓风的方式(鼓风量3000m
³
/min,鼓风2~3h,停1h)进行萎凋,中途翻叶1~2次,摊放时间14h;当鲜叶失去原有光泽,叶片变软,叶柄芽叶下垂,不易折断,手捏成团不易散开,青气大减散发清香时达到适度标志;s3、晒青:第二天早晨8:00左右,将鲜叶均匀地薄摊于篾箅或棉布上,摊放厚度为1 .5~2 .0cm,置于一定光照强度的日光下进行日光萎凋,萎凋过程中适当翻动鲜叶,晒青时间为1h左右;s4、摊凉:将鲜叶放置于通风的萎凋槽上(萎凋槽长10m、宽2m)进行摊凉,摊凉室内温度不高于28℃,摊叶厚度为2cm~3cm;s5、摇青:将鲜叶放置于6cyqt-90d型摇青机中进行摇青处理,每笼装鲜叶50公斤,摇青速度为20次/分钟,摇青时间30分钟;s6、杀青:将摇青后的鲜叶放置于50型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杀青机筒壁温度为280~300℃,鲜叶投放量为100-160kg/h,杀青时间为2~3 min;s7、摊凉:将鲜叶放置于通风的萎凋槽上进行摊凉,摊叶厚度为2cm~3cm,打开鼓风机,鼓风量为3000m
³
/min,摊凉1h;s8、萎凋:将鲜叶放置于通风的萎凋槽上(萎凋槽长10m、宽2m),摊叶厚度为1 .5cm~2 .0cm,采用间歇鼓风的方式(鼓风量3000m
³
/min,鼓风2h,停1h)进行萎凋,中途翻叶1~2次,萎凋时间19h;s9、晒青:第三天早晨8:00左右,将鲜叶均匀地薄摊于篾箅或棉布上,摊放厚度为1 .5~2 .0cm,置于一定光照强度的日光下进行日光萎凋,萎凋过程中适当翻动鲜叶,晒青时间为1h左右;s10、萎凋:将鲜叶放置于通风的萎凋槽上(萎凋槽长10m、宽2m),摊叶厚度为1 .5cm~2 .0cm,采用间歇鼓风的方式(鼓风量3000m
³
/min,鼓风2h,停1h)进行萎凋,中途翻叶1次,萎凋时间12h;s11、摇青:萎凋至含水量30%左右时,进行摇青处理,摇青速度为20次/分钟,摇青时间30分钟;s12、干燥: 置于6cth-6型提香机中,先让提香机达到100℃,放入茶叶后马上降温至80℃,时间2-4h,烘干后的毛茶含水率在7%以下。
24.注:本发明中使用的摇青机为南丹机械厂的90摇青机,使用的摇青机为登尧茶机公司制造的6ccb-80理条机,所述烘干机为创宇茶机制造的6ch-20烘干机。
25.本发明是针对现有白茶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以福选4号茶树茶叶为原料,具体通过鲜叶定量匀摊技术,促进茶叶内含有益物质转化,同时充分利用复式萎凋、控温摇青、低温理条技术不断改善茶叶香味,且达到成品条直披毫,本发明制备的白茶,香味持久,滋味
鲜嫩甘爽,外形条直披毫,与对比例相比,本发明制备的白茶的茶味衰减速度较慢,滋味更加鲜嫩甘爽,披毫效果更好。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