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清刮器的食品生产加工用滚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26307发布日期:2022-02-16 14:22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清刮器的食品生产加工用滚揉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滚揉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清刮器的食品生产加工用滚揉机。


背景技术:

2.滚揉机是利用物理冲击的原理,让肉在滚筒内上下翻动,相互撞击、摔打、达到按摩、腌渍作用,现有滚揉机对食品滚揉完成后,其内部容易残留些许食品杂质,若不及时处理容易影响下一次的滚揉加工,并且滚揉筒在高速转动下容易出现晃动不稳的现象,影响滚揉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清刮器的食品生产加工用滚揉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残留的食品杂质不易及时处理和滚揉筒高速转动时不够稳定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带清刮器的食品生产加工用滚揉机,包括机体、滚揉筒和滚轴,所述滚揉筒位于机体上方左侧,且所述滚轴设有两根并分别位于机体上方左侧前后方;
6.所述滚揉筒外壁中部开有一圈滚槽,且两根所述滚轴分别位于滚揉筒前后侧并与滚槽内表面滚动连接,所述滚轴表面中部套设有吸油棉,且所述滚轴内部中心开有贯通其左右侧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底部开有进油口,且所述滚轴内部开有环绕在通孔外围的储油腔,且所述储油腔内底部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漏口;
7.所述滚揉筒左侧开有筒口,且所述筒口内嵌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侧面中心位置贯穿固定有螺纹套,且所述螺纹套内水平贯穿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右端延伸至滚揉筒内并固定有连接块,且所述连接块上下侧均固定有清刮片,所述清刮片相远离的一端均开有螺纹口和环槽,且所述环槽环绕在螺纹口周围,所述清刮片末端均设置有清刮头。
8.优选的,所述通孔内部活动贯穿有转轴,且所述转轴左右端均焊接有垂直向下的支板,所述支板下表面与机体上表面焊接固定。
9.优选的,所述滚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两块所述支板之间,且所述滚轴通过支板与机体连接,所述吸油棉表面与滚槽内表面接触。
10.优选的,所述进油口贯通于储油腔内,且所述漏口贯通于滚轴外壁并与吸油棉连通。
11.优选的,所述清刮头靠内的一端中部固定有螺纹轴,且所述清刮头靠内的一端左右侧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螺纹轴与螺纹口对应,且所述限位块与环槽对应。
12.优选的,所述螺纹轴拧入螺纹口内,且所述限位块活动嵌入环槽内,使得所述清刮头与清刮片螺纹连接,且所述清刮头末端与滚揉筒内壁紧密接触。
13.优选的,所述滚揉筒前面右下方开有排料口,且所述排料口内铰接有封门。
14.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左端位于密封盖左侧,且所述螺纹杆左端焊接有转柄。
15.优选的,所述机体上表面右侧安装有驱动箱,且所述驱动箱内安装有电动机,所述滚揉筒右侧位于驱动箱左侧,且所述滚揉筒与电动机输出端固定连接。
16.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
17.使用者向通孔内加入润滑油,进入通孔内的部分润滑油将会顺着通孔内底部的进油口流向储油腔内,而另部分润滑油将会存留在通孔内壁并对转轴的表面进行润滑,有效保持转轴与通孔内壁之间的润滑度;
18.通过储油腔可以储存润滑油,避免频繁添加,利用吸油棉可以吸满润滑油,吸油棉吸收的润滑油将会随着滚揉筒不停的转动涂抹在滚槽的内壁,这样便可以有效减少滚槽与滚轴之间的摩擦力,起到润滑效果;
19.将螺纹杆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使得螺纹杆在螺纹套内左右移动,螺纹杆左右移动的同时也将带动两个清刮片左右移动,清刮头将会对滚揉筒内壁残留的食品杂质进行清刮清理,并将清刮出来的食品杂质通过排料口排出即可,这样能够及时对滚揉筒内壁进行清理,有效提高了滚揉筒内壁的清洁度;
20.转动转柄将一侧的清刮头转动至与排料口对应的位置,使用者将手伸入排料口内转动清刮头,便可以将清刮头从清刮片上取出,再将新的清刮头转动安装在清刮片上即可,重复上述操作便可以对另一侧的清刮头进行更换,更换过程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整体主视立面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滚揉筒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清刮片和清刮头局部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滚轴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1-5中:机体1、驱动箱101、滚揉筒2、排料口201、滚槽202、筒口203、密封盖204、螺纹套205、螺纹杆206、转柄207、连接块208、清刮片209、螺纹口210、环槽211、清刮头212、限位块213、螺纹轴214、滚轴3、吸油棉301、储油腔302、通孔303、进油口304、漏口305、支板306、转轴307。
具体实施方式
27.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清刮器的食品生产加工用滚揉机,包括机体1、滚揉筒2和滚轴3,滚揉筒2位于机体1上方左侧,且滚轴3设有两根并分别位于机体1上方左侧前后方,机体1上表面右侧安装有驱动箱101,且驱动箱101内安装有电动机,滚揉筒2右侧位于驱动箱101左侧,且滚揉筒2与电动机输出端固定连接;
28.滚揉筒2外壁中部开有一圈滚槽202,且两根滚轴3分别位于滚揉筒2前后侧并与滚槽202内表面滚动连接,滚轴3表面中部套设有吸油棉301,且滚轴3内部中心开有贯通其左右侧的通孔303,通孔303内底部开有进油口304,且滚轴3内部开有环绕在通孔303外围的储油腔302,且储油腔302内底部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漏口305,通孔303内部活动贯穿有转轴307,且转轴307左右端均焊接有垂直向下的支板306,支板306下表面与机体1上表面焊接
固定,滚轴3通过转轴307转动连接于两块支板306之间,且滚轴3通过支板306与机体1连接,吸油棉301表面与滚槽202内表面接触,进油口304贯通于储油腔302内,且漏口305贯通于滚轴3外壁并与吸油棉301连通;
29.具体的,使用者向通孔303内加入润滑油,进入通孔303内的部分润滑油将会顺着通孔303内底部的进油口304流向储油腔302内,而另部分润滑油将会存留在通孔303内壁并对转轴307的表面进行润滑,有效保持转轴307与通孔303内壁之间的润滑度;
30.通过储油腔302可以储存润滑油,避免频繁添加,进入储油腔302中的润滑油将会通过其底部的漏口305流出,并被吸油棉301吸收,利用吸油棉301可以吸满润滑油,并且由于吸油棉301的表面与滚槽202的内表面接触,所以吸油棉301吸收的润滑油将会随着滚揉筒2不停的转动涂抹在滚槽202的内壁,这样便可以有效减少滚槽202与滚轴3之间的摩擦力,起到润滑效果,同时通过两根滚轴3转动,可以起到辅助滚揉筒2转动的效果,提高滚揉筒2转动时的稳定性;
31.滚揉筒2左侧开有筒口203,且筒口203内嵌入有密封盖204,密封盖204侧面中心位置贯穿固定有螺纹套205,且螺纹套205内水平贯穿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杆206,螺纹杆206右端延伸至滚揉筒2内并固定有连接块208,且连接块208上下侧均固定有清刮片209,清刮片209相远离的一端均开有螺纹口210和环槽211,且环槽211环绕在螺纹口210周围,清刮片209末端均设置有清刮头212,清刮头212靠内的一端中部固定有螺纹轴214,且清刮头212靠内的一端左右侧均固定有限位块213,螺纹轴214与螺纹口210对应,且限位块213与环槽211对应,螺纹轴214拧入螺纹口210内,且限位块213活动嵌入环槽211内,使得清刮头212与清刮片209螺纹连接,且清刮头212末端与滚揉筒2内壁紧密接触,滚揉筒2前面右下方开有排料口201,且排料口201内铰接有封门,螺纹杆206左端位于密封盖204左侧,且螺纹杆206左端焊接有转柄207;
32.具体的,当使用者对食品滚揉加工完成后,便可以将排料口201中的封门打开,并将食品排出,接着再握住转柄207,并将螺纹杆206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螺纹杆206与螺纹套205之间螺纹连接,螺纹套205保持不动,使得螺纹杆206在螺纹套205内左右移动,螺纹杆206左右移动的同时也将带动两个清刮片209左右移动,并且由于清刮片209末端的清刮头212与滚揉筒2的内壁紧密接触,所以清刮头212将会对滚揉筒2内壁残留的食品杂质进行清刮清理,并将清刮出来的食品杂质通过排料口201排出即可,这样能够及时对滚揉筒2内壁进行清理,有效提高了滚揉筒2内壁的清洁度;
33.当长时间使用清刮头212需要更换时,使用者可以转动转柄207将一侧的清刮头212转动至与排料口201对应的位置,使用者将手伸入排料口201内转动清刮头212,便可以将清刮头212从清刮片209上取出,然后将新的清刮头212转动安装在清刮片209上即可,重复上述操作便可以对另一侧的清刮头212进行更换,更换过程简单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