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坚果取仁多刀具平推破壳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49260发布日期:2022-05-17 14:1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坚果取仁多刀具平推破壳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坚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坚果取仁多刀具平推破壳机构。


背景技术:

2.坚果,是闭果的一个分类,果皮坚硬,内含1粒或者多粒种子。坚果营养全面、丰富。常食对心脏病、癌症、血管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还可明目健脑。目前,一些中小型企业或小作坊没有配套的坚果取仁设备,坚果剥壳取仁需要人工实现,这会使得坚果的加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低。虽然市面上已经出现一些机械化坚果破壳设备,但均存在刀片磨损后更换麻烦,多为单刀进行破壳取仁,效率低下,或采用输送过程中剥壳取仁,但均存在取仁容易破坏坚果果肉,剥壳不干净等问题。
3.针对现有问题,如何提出一种能够实现一次性多刀位推进精准破壳取仁,剥壳取仁效率高,不易容易破坏坚果果肉,剥壳干净;且刀片更换便捷的全自动坚果取仁设备一直是业内进行技术研发和探索的方向,在该技术方案中关系技术实现的难点有两处,一处是如何实现坚果的自动理顺多工位单颗下料,一个是如何实现精准定位静态的多刀位推进式双刀对合对压式剥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中的第二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多刀位推进式全自动坚果取仁设备上的实现实现精准定位静态的多刀位推进式双刀对合对压式剥壳的多刀具平推破壳机构。
5.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6.一种坚果取仁多刀具平推破壳机构,包括多刀机构架,在所述多刀机构架上通过固定刀架板安装有若干把固定刀,所述多刀机构架上还通过移动刀架板设置有若干把移动刀,所述移动刀的刀口和固定刀的刀口相对,所述移动刀架板上安装有丝杆块,所述丝杆块上安装有滑动丝杆,通过滑动丝杆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移动刀作靠近或远离固定刀的运动。
7.还包括若干半管状定位料仓,所述移动刀和固定刀间还设置有承载坚果的半管状定位料仓。
8.还包括滑块,所述移动刀架板上安装有滑块,所述多刀机构架上安装有滑轨,所述滑块能够沿滑轨运动。
9.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半管状定位料仓安装于转动支架上,所述转动支架两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转动安装在多刀机构架上,所述转动杆另外一端延伸出多刀机构架外并铰接有能够带动转动杆来回转动实现半管状定位料仓旋转倾斜的连接摆杆。
10.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移动刀和/或固定刀包括刀杆,所述刀杆端安装有破壳刀,所述破壳刀为月牙形。
11.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刀杆靠近破壳刀一侧滑动的套装有刀套,破壳刀延伸设置
在刀套端面外,该端面为弧形面,另一端面则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装在刀杆上,其能顶压刀套。
12.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摆杆另外一端偏心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中心位置则连接有定位加工料仓转动电机。
13.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移动刀并排设置有12把,所述固定刀同样并排设置有12把。
14.坚果取仁多刀具平推破壳机构与坚果取仁自动下料理顺定位机构共同构成多刀位推进式全自动坚果取仁设备,坚果取仁自动下料理顺定位机构解决上述中的第一个难题,而本实用新型则解决了上述中的第二个难题。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传统运动开口,采用精准定位静态的多刀位推进式双刀对合对压式剥壳,开口位置可控,通过伺服和丝杆机构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坚果,且开口深度柔性可快速调控,通过移动刀循环往复运动,人机交互性较好,操作维护方便,自动化程度高,且更换刀具更为方便,剥壳取仁效率高,不易容易破坏坚果果肉,剥壳干净。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坚果取仁多刀具平推破壳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即轴侧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坚果取仁多刀具平推破壳机构的俯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坚果取仁多刀具平推破壳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刀架板上安装有移动刀的仰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刀架板上安装有固定刀的俯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刀和/或固定刀结构示意图。
22.上述图中:1-移动刀,2-固定刀,3-多刀机构架,101-移动刀架板,102-紧固压板ⅰ,103-滑动丝杆,104-丝杆块,105-滑块,106-滑轨,107-伺服电机,201-固定刀架板,202-紧固压板ⅱ,1101-刀杆,1102-破壳刀,1103-刀套,1104-弹簧;
23.501-半管状定位料仓,502-转动支架,503-转动杆,504-连接摆杆,505-转动盘,506-定位加工料仓转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实施例:
27.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坚果取仁多刀具平推破壳机构,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与坚
果取仁自动下料理顺定位机构共同构成多刀位推进式全自动坚果取仁设备。
28.本实施例中采用了12个工位的加工设计,一次往复可以加工12颗坚果,加工量可达90kg/h,当然加工工位和刀位的数量可以根据产量和生产车间大小等进行灵活调整,如采用8工位则选择配备8组刀具和8个下料通道、半管状定位料仓501,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29.下料通道出口下侧安装有12个半管状定位料仓501,坚果通过坚果取仁自动下料理顺定位机构的下料通道能够单个坚果滚入定位加工的半管状定位料仓501中;半管状定位料仓501则能够旋转倾斜一定角度,并将其内的坚果卸出进入下方的输送带。
30.用于装载坚果的半管状定位料仓501安装于转动支架502上,半管状定位料仓501设置有12个,每个均正对一个下料通道出口,从下料通道出来的坚果会掉在半管状定位料仓501上,其类似于坚果剥壳取仁加工工位台,通过采用半弧形横截面的管状定位料仓设计具有较好的定位功能。
31.转动支架502上两端设置有转动杆503,其一端插入安装在多刀机构架3上轴承中,其另外一端延伸至多刀机构架3外与连接摆杆504铰接。
32.连接摆杆504能够带动转动杆503来回转动实现半管状定位料仓501旋转倾斜和复位。
33.连接摆杆504另外一端偏心连接有转动盘505,转动盘505中心位置则连接有定位加工料仓转动电机506,通过定位加工料仓转动电机506转动带动连接摆杆504运动实现半管状定位料仓501旋转倾斜和复位。当然也可以通过气缸、凸轮机构等其他机械结构实现推动连接摆杆504,从而实现半管状定位料仓501旋转倾斜和复位。
34.定位加工料仓转动电机506通过安装板固定在多刀机构架3上,其输出转轴与转动盘505固定连接。
35.半管状定位料仓501前后两端口对称设置有12组刀口相对的固定刀2和移动刀1,即两两为一组,共12把固定刀2和12把移动刀1,请参阅图1至图5。
36.移动刀1能够作靠近或远离固定刀2运动。
37.具体安装方式如下,固定刀2通过固定刀架板201正对半管状定位料仓501前端口安装在多刀机构架803上,共有12把,通过紧固压板ⅱ202可微调的安装固定,
38.移动刀1则安装在移动刀架板101上,即移动刀1正对半管状定位料仓501后端口通过紧固压板ⅰ102安装在移动刀架板101上,共有12把。
39.移动刀架板101通过滑动丝杆103带动移动刀1作靠近或远离固定刀2的运动,即滑动丝杆103通过与伺服电机107连接,伺服电机107带动滑动丝杆103转动,从而实现带动丝杆滑块104和移动刀架板101运动,从而实现移动刀1能够向固定刀2运动或远离固定刀2运动,当然在实现相同技术效果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行程可调的直线推杆电机或气缸。
40.移动刀架板101两侧安装有滑块105,在多刀机构架3上则安装有滑轨106,通过滑块105、滑轨106的设计保证移动刀架板101和移动刀1运动的平稳、准确。
41.通过移动刀1向固定刀2运动,两把刀具基本对合后,刀口可以合拢,能精准、高效的对位于半管状定位料仓501内的坚果进行挤压破壳。
42.进一步,如图6所示,移动刀1和/或固定刀2包括破壳刀1102,破壳刀1102为月牙形,因此,通过静态工位的月牙形刀具对合,能实现对坚果双刀开口,开口为双弧形,基本可
以对合,因此坚果壳非常较容易脱落,且采用伺服电机控制的滑动丝杆副即滑动丝杆和滑块控制移动刀1,可快速对移动刀1和固定刀2破壳时的刀具进行控制,如当坚果直径过小时,移动刀1和固定刀2可能无法将坚果完全破壳;因此需要调整移动刀架板101的进给行程,由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来控制伺服电机107,进而控制移动刀架板101的进给行程,使用时只需根据坚果直径大小,在屏幕上手动调整参数,使机器的破壳率,完整度达到较理想的状态,调控较为方便,具有较好的人机交互性。
43.移动刀1和固定刀2还包括刀杆1101,破壳刀1102安装在刀杆1101一端,另外一端则是通过紧固压板安装在移动刀架板101或固定刀架板201上,刀杆1101靠近破壳刀1102一侧可滑动的套装有刀套1103,破壳刀1102延伸设置在刀套1103端面外,该端面为弧形面,另一端面则设置有弹簧1104,弹簧1104套装在刀杆1101上,其能顶压刀套1103,给予刀套1103一定压力,在坚果破壳过程中刀套1103对坚果均有一定把持、夹紧和定位的作用。
44.以上通过具体的和优选的实施例详细的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