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椒酱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9138发布日期:2022-03-16 14:54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辣椒酱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辣椒酱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辣椒酱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辣椒酱是用辣椒制作成的酱料,是餐桌上比较常见的调味品。传统辣椒酱生产流程为:选料、粉碎、拌料、烘晒/炒料、装瓶、成品。新型辣椒酱生产流程则分两头磨细后才调配、杀菌、罐装、成品:一头是干红辣椒的洗净、取蒂、搅碎、浸泡、磨细,同时另一头是盐渍蒜米、脱盐、搅碎、磨细。传统的辣椒(麦粉)在炒料时,由于炒锅是直接安装在灶台上,通过火烧的方式加热,这种方式辣椒容易因吸热过多导致炒制不均匀,同时在炒制后需要通过锅铲将麦粉铲出,然后再中转至搅拌桶处,辣椒则通过破碎机进行破碎,破碎后再通过中转桶收集送至搅拌桶处,这种方式无法形成连续生产,且设备占用空间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与外部系统配合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的辣椒酱生产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辣椒酱生产装置,它包括有破碎单元、炒制单元、其中,破碎单元出口处连接有导料筒,导料筒输出端与搅拌桶其中一个入口连接,炒制单元出口处连接有导料板,导料板输出端与搅拌桶另一个入口连接,搅拌桶出口与发酵池连接;破碎单元包括有研磨机壳,研磨机壳呈圆筒形,研磨机壳下部一侧设有出料口,研磨机壳内腔下部设有上小下大的锥形研磨盘,锥形研磨盘底部中心处固定有竖直向下的动力轴,动力轴底部向下套装在机架的轴承环内,机架下部安装有动力电机,动力电机的传动轴向上与动力轮连接,动力轴下部安装有从动轮,动力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锥形研磨盘表面设有凸起的研磨刺,研磨机壳下部内腔壁上固定有抛料挡板。
5.炒制单元包括有炒罐,炒罐呈竖向安装的圆筒形,炒罐底部设有球面状的炒板,炒板的内弧面向上,炒板下方安装有热风箱,热风箱安装在炒制架上,热风箱顶部与炒板底部连接,炒罐内腔上部中心处设有铰环,铰环外环面上设有定位支杆,定位支杆为三条,等份分布在铰环外环面上;定位支杆外端与炒罐内腔侧上部连接;铰环底部活动安装有炒轴,炒轴底部向下穿过炒板、热风箱后与炒轴齿轮连接,炒制架下部安装有炒制电机,炒制电机的传动轴向上与传动齿轮连接,炒制架上部安装有中间齿轮,中间齿轮一侧与传动齿轮啮合,另一侧的炒轴齿轮啮合,炒罐内的炒轴下部安装有调节环,调节环外环面上安装有数量大于2的炒杆。
6.炒杆一端与调节环外环面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与炒铲连接,炒铲一端与炒杆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与炒板表面接触,安装后的炒铲位于炒轴旋转方向前侧。
7.热风箱呈圆筒形,其底部通过箱底板密封,炒板固定在热风箱顶部,炒罐底部与热风箱顶部边缘处连接固定;热风箱内设有若干条供风管,供风管其中一端穿过热风箱与外
部热风源连接。
8.抛料挡板下方的研磨机壳内腔安装有上大下小的锥筒形的限料环,限料环底部与锥形研磨盘外周面下部接触,出料口处的限料环上设有内外贯穿的筛孔。
9.抛料挡板呈三角形,其较大一端与研磨机壳内腔壁连接,较小一端悬空于锥形研磨盘中部上方;抛料挡板其中一侧上部向锥形研磨盘旋转方向前侧上方倾斜,抛料挡板另一侧中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研磨机壳内腔壁连接。
10.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通过破碎单元将辣椒破碎,破碎后通过导料筒导至搅拌桶内,麦粉通过炒制单元炒制后由导料板导至搅拌桶内,通过搅拌桶将辣椒与麦粉搅拌,搅拌后送入发酵池进行发酵,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与外部系统配合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破碎单元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破碎单元剖视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炒制单元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炒制单元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5,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辣椒酱生产装置包括有破碎单元、炒制单元、其中,破碎单元出口处连接有导料筒31,导料筒31输出端与搅拌桶32其中一个入口连接,炒制单元出口处连接有导料板33,导料板33输出端与搅拌桶32另一个入口连接,搅拌桶32出口与发酵池连接;破碎单元包括有研磨机壳1,研磨机壳1呈圆筒形,研磨机壳1下部一侧设有出料口,研磨机壳1内腔下部设有上小下大的锥形研磨盘2,锥形研磨盘2底部中心处固定有竖直向下的动力轴3,动力轴3底部向下套装在机架4的轴承环内,机架4下部安装有动力电机5,动力电机5的传动轴向上与动力轮6连接,动力轴3下部安装有从动轮7,动力轮6与从动轮7之间通过传动皮带连接,锥形研磨盘2表面设有凸起的研磨刺8,研磨机壳1下部内腔壁上固定有抛料挡板9。抛料挡板9下方的研磨机壳1内腔安装有上大下小的锥筒形的限料环11,限料环11底部与锥形研磨盘2外周面下部接触,出料口处的限料环11上设有内外贯穿的筛孔。抛料挡板9呈三角形,其较大一端与研磨机壳1内腔壁连接,较小一端悬空于锥形研磨盘2中部上方;抛料挡板9其中一侧上部向锥形研磨盘2旋转方向前侧上方倾斜,抛料挡板9另一侧中部设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研磨机壳1内腔壁连接。
17.炒制单元包括有炒罐21,炒罐21呈竖向安装的圆筒形,炒罐21底部设有球面状的炒板22,炒板22的内弧面向上,炒板22下方安装有热风箱23,热风箱23安装在炒制架29上,热风箱23顶部与炒板22底部连接,热风箱23呈圆筒形,其底部通过箱底板密封,炒板22固定在热风箱23顶部,炒罐21底部与热风箱23顶部边缘处连接固定;热风箱23内设有若干条供风管24,供风管24其中一端穿过热风箱23与外部热风源连接。炒罐21内腔上部中心处设有铰环25,铰环25外环面上设有定位支杆26,定位支杆26为三条,等份分布在铰环25外环面
上;定位支杆26外端与炒罐21内腔侧上部连接;铰环25底部活动安装有炒轴27,炒轴27底部向下穿过炒板22、热风箱23后与炒轴齿轮28连接,炒制架29下部安装有炒制电机210,炒制电机210的传动轴向上与传动齿轮211连接,炒制架29上部安装有中间齿轮212,中间齿轮212一侧与传动齿轮211啮合,另一侧的炒轴齿轮28啮合,炒罐21内的炒轴27下部安装有调节环213,调节环213外环面上安装有数量大于2的炒杆214。炒杆214一端与调节环213外环面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与炒铲215连接,炒铲215一端与炒杆214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与炒板22表面接触,安装后的炒铲215位于炒轴27旋转方向前侧。
18.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将辣椒倒入研磨机壳内,辣椒由锥形研磨盘承托,动力电机带动动力轮转动,动力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动力轴转动,动力轴带动锥形研磨盘同步转动,锥形研磨盘在转动时,辣椒通过抛料挡板底部与研磨刺之间,通过研磨刺打碎辣椒,当辣椒在离心力下上抛时,抛料挡板也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打碎后的辣椒穿过筛孔由出料口处落至导料筒内,通过导料筒导向输送至搅拌桶内;
19.定位支杆的长度呈不规则方式分布,长短不一致,从而使炒铲在安装后与炒板表面的不同部位接触,炒板其中一侧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通过控料板堵住,需要对麦粉进行炒制时,将麦粉倒入炒罐内,麦粉由炒板承托,热风箱通过外部热风源供风,对炒板进行加热,采用多条供风管供风,从而防止炒板局部过热,炒制电机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带动中间齿轮,中间齿轮带动炒轴齿轮转动,炒轴齿轮同步带动炒轴旋转,炒轴旋转时带动炒杆转动,炒杆转动时通过炒铲将麦粉抄起,在炒轴转动作用以及炒铲倾斜面的导向下,麦粉被向上抛起,抛起后再下落至炒板上,通过炒铲使麦粉形成抛洒的炒制效果,从而防止麦粉长久与炒板接触,采用铰环与炒制轴承环配合,使炒轴运行更稳定,麦粉炒好后,打开控料板,麦料落至导料板上,通过导料板导至搅拌桶内;辣椒碎料与麦粉进入搅拌桶后,通过搅拌桶搅拌均匀后送至发酵池进行发酵即可。
20.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