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稻米加工的高效气流膨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58064发布日期:2022-08-17 07:27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稻米加工的高效气流膨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稻米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稻米加工的高效气流膨化装置。


背景技术:

2.气流膨化机是在传统火烧膨化罐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而成,其工作原理为:将一定的物料装进带盖的密封铸钢罐体内,使用液化气、煤气或煤加热,并以一定的速度不断旋转罐体,使物料均匀受热,随着不断加热,罐内温度逐步升高,达到100℃以上时,物料体表体内水份会逸出并汽化,在罐内形成一定压力,当物料水份被控出5%~8%左右时,罐体内压力将达到0.8~1.25mpa(不同物料压力不同)。此时物料在罐内已基本熟化,如果将罐体盖子突然打开,由高温高压状态突然释放降至常温常压,物料会在失水的位置由空气的填充而变大,其结构发生变化,生淀粉(β-淀粉)变成熟淀粉(α-淀粉),体积膨大至原来的几倍到十几倍,而和传统小气流膨化罐相比,产量提高4-6倍,安全系数也大为提高,同时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降低了能源消耗,但现有的气流膨化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1、现有的气流膨化装置在进行稻米的加工时,缺少端口辅助升降的结构,由于在进行封盖的释放时,需要将膨化罐的管口朝下对齐接收设备,就需要人工辅助,而由于高温高压释放的那一瞬间,从膨化机出口气流和物料瞬时膨出并同时急剧撕破空气,产生巨响,声音达到100分贝左右,会对人体的听觉造成一定的损伤;
4.2、现有的气流膨化装置在进行稻米的加工时,由于需要罐体使用液化气、煤气或煤加热,并以一定的速度不断旋转罐体,使罐内温度逐步升高,达到100℃以上,就会有大量的热在罐体表面扩散,会大大提升罐体表面的温度,不仅便可接触,还会加快罐体的老化。
5.因此,现有的气流膨化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稻米加工的高效气流膨化装置,通过膨化机构和机架,解决了现有气流膨化装置缺少端口辅助升降结构和散热慢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稻米加工的高效气流膨化装置,包括膨化机构和机架,所述膨化机构的侧面与机架活动连接,所述膨化机构包括转动侧板、散热板和液压杆,所述转动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下方设置有液压杆,转动侧板通过与转动接块的连接,用来实现加热罐的转动,为释放端口的自主升降提供条件,散热板用来进行加热罐侧面热量的吸收和消散,提高加热罐表面温度散失的效率,减少散热的时间,液压杆可通过电力的驱动,并配合转动侧板,实现加热罐的端口的上下调整,可以大大提高安全系数,并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所述机架包括弹簧定位杆和转动接块,所述弹簧定位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接块,弹簧定位杆用来进行转动接块的缓冲定位,防止转动接块的脱离,转动
接块用来进行与转动侧板的连接和支撑,以实现加热罐的转动,并对压力释放时的冲击力进行缓冲。
9.进一步地,所述膨化机构还包括电动机、加热罐、膨化罐、插接块、插接杆、封堵盖和转动块,所述电动机固定连接在加热罐的背面,所述电动机贯穿通过加热罐与膨化罐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罐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侧板,加热罐侧面的所述转动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加热罐的内部与膨化罐转动连接,电动机用来为膨化罐的转动提供动力,加热罐用来进行膨化罐的定位和连接,并实现膨化罐的转动加热,为稻米的膨化提供条件。
10.进一步地,所述膨化罐前端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封堵盖,所述封堵盖的一端通过插接杆与插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封堵盖的另一端与转动块转动连接,膨化罐用来为稻米的加热膨化提供承载的罐体,插接块可通过插接杆,实现对封堵盖的封堵固定,也可通过拔出插接杆,实现对膨化罐内部高温高压气体的释放,实现稻米的膨化,封堵盖用来进行封堵固定和释放,也用来实现封堵盖转动开启,转动块用来为封堵盖提供转动的结构,以此来进行封堵盖的开启。
11.进一步地,所述机架还包括箱体、弹簧板、缓冲杆和出料板,所述箱体的上方与弹簧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接块的下方与箱体滑动连接,所述箱体的下方与弹簧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板两端的上方与缓冲杆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的一侧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正面与出料板固定连接,箱体是膨化装置固定的主体结构,弹簧板用来进行箱体的支撑和重力缓冲,出料板为高温高压气体释放的对齐孔道。
12.进一步地,所述膨化机构中的转动侧板的侧面与机架中的转动接块活动连接,所述膨化机构中的液压杆的下方固定连接在机架中的箱体的底部,通过转动侧板的侧面与转动接块活动连接以及液压杆的下方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底部的方式,用来实现加热罐释放端口的自动化调整。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膨化机构,解决了现有气流膨化装置缺少端口辅助升降结构和散热慢的问题,在膨化机构中设置有转动侧板和液压杆,其中转动侧板通过与转动接块的连接,用来实现加热罐的转动,为释放端口的自主升降提供条件,液压杆可通过电力的驱动,并配合转动侧板,实现加热罐的端口的上下调整,可以大大提高安全系数,并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膨化机构,解决了现有气流膨化装置缺少端口辅助升降结构和散热慢的问题,在膨化机构中设置有散热板,散热板用来进行加热罐侧面热量的吸收和消散,提高加热罐表面温度散失的效率,减少散热的时间,防止装置的老化加剧,延长使用的时间。
16.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膨化机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架示意图。
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3.1、膨化机构;101、电动机;102、加热罐;103、转动侧板;104、散热板;105、膨化罐;106、插接块;107、插接杆;108、封堵盖;109、转动块;110、液压杆;2、机架;201、箱体;202、弹簧定位杆;203、转动接块;204、弹簧板;205、缓冲杆;206、出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5.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稻米加工的高效气流膨化装置,包括膨化机构1和机架2,膨化机构1的侧面与机架2活动连接,膨化机构1中的转动侧板103的侧面与机架2中的转动接块203活动连接,膨化机构1中的液压杆110的下方固定连接在机架2中的箱体201的底部,通过转动侧板103的侧面与转动接块203活动连接以及液压杆110的下方固定连接在箱体201的底部的方式,用来实现加热罐102释放端口的自动化调整,膨化机构1包括转动侧板103、散热板104和液压杆110,转动侧板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板104,散热板104的下方设置有液压杆110,机架2包括弹簧定位杆202和转动接块203,弹簧定位杆202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接块203。
26.其中如图1-3所示,膨化机构1还包括电动机101、加热罐102、膨化罐105、插接块106、插接杆107、封堵盖108和转动块109,电动机101固定连接在加热罐102的背面,电动机101贯穿通过加热罐102与膨化罐105固定连接,加热罐10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动侧板103,加热罐102侧面的转动侧板1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板104,加热罐102的内部与膨化罐105转动连接。
27.膨化罐105前端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封堵盖108,封堵盖108的一端通过插接杆107与插接块106固定连接,封堵盖108的另一端与转动块109转动连接,电动机101通过法兰与加热罐102固定连接,其机轴贯穿通过加热罐102与膨化罐105固定连接,用来为膨化罐105的转动提供动力,加热罐102其内部设置有加热的结构以及膨化罐105转动的轴承结构,用来进行膨化罐105的定位和连接,并实现膨化罐105的转动加热,为稻米的膨化提供条件,转动侧板103固定在加热罐102的侧面,其内部固定有转动接块203的连接轴承,通过与转动接块203的连接,用来实现加热罐102的转动,为释放端口的自主升降提供条件,散热板104固定连接在加热罐102的侧面,设置的位置为转动侧板103的两侧,用来进行加热罐102侧面热量的吸收和消散,提高加热罐102表面温度散失的效率,减少散热的时间,膨化罐105通过加热罐102内部的轴承结构,转动连接在加热罐102的内部,其一端与电动机101固定,一端通过封堵盖108封堵,用来为稻米的加热膨化提供承载的罐体,插接块106固定在膨化罐105的上方位置,其设置有插接固定的双耳板,可通过插接杆107,实现对封堵盖108的封堵固定,也可通过拔出插接杆107,实现对膨化罐105内部高温高压气体的释放,实现稻米的膨化,封堵
盖108包括固定端、封盖和转动端,固定端用来进行封堵固定和释放,封盖用来进行膨化罐105释放端口的封堵,转动端用来实现封堵盖108转动开启,转动块109其内部与封堵盖108的转动端连接,用来为封堵盖108提供转动的结构,以此来进行封堵盖108的开启,液压杆110下方与箱体201固定,可配合转动侧板103,实现加热罐102的端口的上下调整,可以大大提高安全系数,并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
28.其中如图1、2、4所示,机架2还包括箱体201、弹簧板204、缓冲杆205和出料板206,箱体201的上方与弹簧定位杆202固定连接,转动接块203的下方与箱体201滑动连接,箱体201的下方与弹簧板204固定连接,弹簧板204两端的上方与缓冲杆205固定连接,缓冲杆205的一侧与箱体201固定连接,箱体201的正面与出料板206固定连接,箱体201是膨化装置固定的主体结构,弹簧定位杆202包括弹簧杆和固定板,弹簧杆的一端与转动接块203固定,并活动连接在固定板的内部,用来进行转动接块203的缓冲定位,防止转动接块203的脱离,转动接块203其内侧面设置有凸出的连接轴,用来进行与转动侧板103的连接和支撑,以实现加热罐102的转动,并对压力释放时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弹簧板204固定连接在箱体201的底部,用来进行箱体201的支撑和重力缓冲,出料板206为高温高压气体释放的对齐孔道。
29.其中如图1-4所示,膨化机构1中的转动侧板103的侧面与机架2中的转动接块203活动连接,膨化机构1中的液压杆110的下方固定连接在机架2中的箱体201的底部,通过转动侧板103的侧面与转动接块203活动连接以及液压杆110的下方固定连接在箱体201的底部的方式,用来实现加热罐102释放端口的自动化调整。
30.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首先将稻米放入膨化罐105内,然后将封堵盖108通过插接杆107插接固定在插接块106内,然后启动装置,使用液化气或者煤气对加热罐102进行加热,在电动机101运行带动下,膨化罐105以一定的速度不断旋转罐体,使稻米均匀受热,随着不断加热,膨化罐105内温度逐步升高,达到100℃以上时,稻米体表体内水份会逸出并汽化,在罐内形成一定压力,当到达预定压力时,通过远程拨出插接杆107,对膨化罐105内部的环境进行释放,由高温高压状态突然释放降至常温常压,稻米会在失水的位置由空气的填充而变大,从而实现稻米的膨化。
3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