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衣加工用路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6207发布日期:2022-04-09 09:13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肠衣加工用路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肠衣加工用路卡。


背景技术:

2.肠衣加工厂加工盐渍猪羊成品肠衣的灌水分路工序全部是手工操作。灌水分路就是将肠衣灌满水后,双手迅速握住一段一定长度的肠衣使其形成一定的弯曲度,并在放到路卡卡槽上比对的一瞬间对肠衣壁施压,根据肠衣壁与路卡卡槽的接触程度来确定该段肠衣的路分。通俗讲这就叫肠衣的“抄水上卡”。工人抄水上卡时,需要速度快手势准才能准确把握,否则错过机会又要重新灌水后抄水上卡。因为肠衣壁本身是渗水的,只有抓住肠衣上卡的一瞬间才能保持肠衣壁的水压并以此来判定肠衣口径路分,特别是碰到洒水肠衣(指肠衣壁渗水特别快的肠衣)和松皮肠衣(肠衣壁松弛度大的肠衣)就更加难掌控。所以说对肠衣的灌水分路必须依靠工人的丰富经验和娴熟技术,新工人起码需要培训几个月才能上岗。为了保证肠衣加工质量,肠衣加工在灌水分路工序的后道还安排肠衣口径的复水和检验。复水是指对灌水分路的肠衣进行抽检,一方面是纠正灌水分路工人的手势偏差,另一方面是只有判定合格的肠衣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量码。口径检验通常是指工厂检验室的人员对某一批肠衣进行口径的检验,如果发现有超过偏差控制范围的肠衣必须采取返工处理。
3.目前,加工肠衣用的传统路卡有两种。两种路卡“抄水上卡”的手势不同,一种是抄水后顺势上卡,另一种是抄水后需要旋转90
°
上卡。传统路卡的共同之处是只能逐根对肠衣进行灌水分路、复水和检验,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影响肠衣灌水分路的工效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肠衣路卡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肠衣加工用路卡,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肠衣加工用路卡包括路卡卡槽、路卡槽边和路卡槽底,所述路卡卡槽两侧有路卡槽边,所述路卡槽底是路卡卡槽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肠衣加工用路卡分为多排型路卡和单排型路卡,所述多排型路卡和单排型路卡有若干不同路分的卡槽排列构成。
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多排型路卡是有两排或两排以上的路卡卡槽构成;每排卡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路卡卡槽。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多排型路卡的每排卡槽路分按照左小右大和上小下大的规律排列,或按照左小右大和上大下小的规律排列。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单排型路卡的卡槽两侧的路卡槽边呈阶梯形,两侧对应的槽边对称围合成单排多个不同路分的卡槽;卡槽按路分左小右大的规律排列;所有卡槽是连通的。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单排型路卡是单排单分进制专用型路卡,所述单排单分进制专用型路卡的路分标识是单分进制,相邻两个路卡卡槽的路分相差一个分(一毫
米)。
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单排单分进制专用型路卡的路卡槽边是固定的,或是可动的。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单排型路卡是单排双分进制专用型路卡,所述单排双分进制专用型路卡的路分标识是双分进制,相邻两个卡槽的路分相差两个分(两毫米)。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多排型路卡卡槽底部放置带倾角的底座上,或不放置底座。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肠衣加工用路卡与传统路卡相比,更便于工人操作,特别是对初学肠衣加工的新工人更易操作,可大大缩短培训的时间。
15.(2)肠衣加工用路卡与传统路卡相比,对肠衣口径的判定更精准,可减少工人操作之间手势误差,从而提高肠衣加工质量。
16.(3)肠衣加工用路卡适用多根肠衣同时灌水分路,也适用多根肠衣同时复水和检验,可提高工效一半以上。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排型路卡的俯视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排型路卡的右侧视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排型路卡的俯视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排型路卡的右侧视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单排单分进制专用型路卡的俯视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单排单分进制专用型路卡的右侧视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单排双分进制专用型路卡的俯视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单排双分进制专用型路卡的右侧视示意图。
26.图中:
27.多排型路卡11、路卡卡槽111、路卡槽边112、路卡槽底113、底座114;
28.单排型路卡12、路卡卡槽121、路卡槽边122、路卡槽底123;
29.单排单分进制专用型路卡21、路卡卡槽211、路卡槽边212、路卡槽底213;
30.单排双分进制专用型路卡22、路卡卡槽221、路卡槽边222、路卡槽底223。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3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
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3.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34.再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35.实施例1
3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多排型路卡11,包括路卡卡槽111、路卡槽边112、路卡槽底113,该路卡是由若干个不同路分的路卡卡槽111构成,如图1所示多排型路卡11包括34/36、36/38、38/40、40/42

46/48、48/50等不同路分的卡槽。每个路卡卡槽111有路卡槽边112。
37.每一行卡槽有两个不同路分的路分卡槽构成,例如图1中第一行分布34/36与36/38两个不同路分的路分卡槽,第二行分布38/40与40/42两个不同路分的路分卡槽,同一行分布的卡槽按照左边路分小、右边路分大的规律排布,不同行的卡槽按照上边路分小、下边路分大的规律排布。不同行的卡槽也可按照上边路分大,下边路分小的规律排布。
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图1中每一行有两个不同路分的路分卡槽,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在每行设计3个或4个不同路分的路分卡槽,也可根据需要设计若干行路分卡槽,不限于34/36开始,也不限于48/50结束。
39.如图2所示,路卡11底部有路卡槽底113,路卡11底部可放置带倾角的底座114。
40.多排型路卡11一般放置在操作工人的胸部前方,采用人工“抄水上卡”的方法灌水分路。路卡设计成前高后低的结构,在路卡底部安装带倾角的底座114,便于工人上卡时观察肠衣壁与路卡卡槽的接触度。如果是将多排型路卡11水平放置在操作台板上,则多排型路卡11底下的路卡底座114可以去掉。多排型路卡11与传统路卡相比,可以减少因上卡时不能准确判定口径需要第二次上卡的概率,特别是对于初学肠衣加工者更利于操作。比如传统路卡一个卡槽34/36只能判断34、35、36三个路分,而多排型路卡的相邻两个横向卡槽至少可以包含34/36和36/38两个卡槽,所以只要将肠衣稍作位移即可判断该段肠衣是否是34、35、36、37、38五个路分里的某个路分。这样设计能大大提高肠衣灌水分路的工效。
41.实施例2
4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2提供一种单排型路卡12。实施例2中的单排型路卡12可以看作在实施例1中选取一行,并在一行上设计含有若干个不同路分的卡槽。例如一行上形成34/36、36/38、38/40、40/42

46/48、48/50等若干个不同路分的卡槽。
43.单排型路卡12包括单排路卡卡槽121,卡槽两侧有路卡槽边122,单侧路卡槽边呈阶梯型,两侧路卡槽边122对称围合成若干个不同路分的卡槽121。单排型路卡12是由多个不同路分的卡槽横向连通排列成一排组合而成,卡槽路分从左向右由小到大依次排列。
44.单排型路卡12卡槽底部有路卡槽底123。
45.实施例2相较于实施例1,该路卡更便于工人操作,特别是对初学的工人操作更方便,而且既可以手工拉动单根肠衣灌水分路,也可用使用拉动肠衣装置拉动肠衣灌水分路,
为了提高工效,可采用多个单排型路卡12组合起来对多根肠衣同时灌水分路。
46.单排型路卡12用于单根肠衣灌水分路时,一般放置在操作台板的近身侧台板边沿处,这样工人操作时视觉更好,比操作传统路卡更省劲,这样做一方面判定肠衣路分更准确,另一方面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47.单排型路卡12用于多根肠衣同时灌水分路时,将若干个该型路卡平行横放在操作台版上位于对应的肠衣套杆一侧,保持肠衣通过稳压灌水器灌水后充满水的肠衣落入该路卡对应的卡槽,具体操作如下:
48.将多根肠衣依次套到肠衣套杆上,利用肠衣夹具将需要分路的肠衣一端夹在套杆上,另一端夹在挡水板上夹紧,然后开启水阀给肠衣灌水,当肠衣壁所受到的水压与储水器产生的水压持平时,逐根依次比对肠衣的路分,根据肠衣壁与路卡卡槽的接触度来判定该段肠衣的口径路分是多少。需要对多少根肠衣进行灌水分路则需要配备相同个数的单排型路卡12,每个路卡放置在相对应的套杆一侧。肠衣套杆可使用一种多通道悬挂式肠衣拔须装置专利(zl202021495915.1)的肠衣灌水器的套杆,也可使用多通道肠衣拔须装置专利(zl202021496698.8)的肠衣灌水装置中的组合式可移动套杆平台上的套杆。拉动肠衣装置则使用与套杆相配套的拉动肠衣装置,即对应使用一种多通道悬挂式肠衣拔须装置(专利号zl202021495915.1)中的肠衣移动器和多通道悬挂式肠衣拔须装置(zl202021496698.8)中的滚轮拉动肠衣装置。在确定肠衣的口径路分后,关闭套杆上的供水阀,停止给肠衣灌水,松开肠衣夹具,然后依靠拉动肠衣装置的滚轮拉动肠衣一定距离后,开始重复先前的操作,即夹紧肠衣夹具灌满水后判定另一段肠衣的口径路分。为了记忆每一段肠衣分路后确定的肠衣路分。在单排型路卡12的路卡槽边122上进行肠衣路分的标识。如在36/38和38/40的两个路卡槽边上分别标识36、37、38、39和40五个路分的分布情况,标识肠衣路分的方法可采用简单的拨珠式或翻牌式等形式以便于操作。按肠衣加工要求,每次拉动肠衣的距离为1米左右,如果该段肠衣的口径是36分,那么就在36分处标识“1”;假如下一段肠衣的口径是37分,那么就在37分处标识“1”;假如在下一段肠衣的口径仍是37分,那么就在37分处标识“2”。依次类推,根据每根肠衣灌水分路后的路分分布记忆情况并结合肠衣加工要求确定在什么位置“开刀”,“开刀”后得到的确定路分的肠衣归入相应的肠衣收集器。“开刀”后剩下的肠衣重新进行灌水分路。
49.肠衣夹具夹紧肠衣的目的是为了给肠衣灌水,在肠衣内壁的压力与稳压灌水器的水压相等时与路卡比对,确定肠衣的口径路分。松开肠衣夹具的目的是为了使滚轮拉动肠衣时水流向待分路的肠衣另一段。在确定对肠衣进行“开刀”时应综合考虑肠衣加工要求和肠衣的利用率,达到既保证质量又提高肠衣利用率的目的,在需要对肠衣进行“开刀”或刮制垃圾等操作时辅以手工操作。
50.实施例3
51.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3提供一种单排单分进制专用型路卡21。所述单排单分进制专用型路卡21包括路卡卡槽211、路卡槽边212、路卡槽底213。所述单排单分进制专用型路卡21与实施例2有相似之处,即都属于单排型路卡,不同的是实施例3中的单排单分进制专用型路卡21路分是单分进制标识,而路卡卡槽211是针对某个路分的肠衣进行复水和检验专门组合的,相邻两个路卡卡槽211的路分只相差1个分(1毫米),如图5和图6所示的这种路卡是为34/36口径肠衣的复水和检验专门制作。如果是对单根肠衣进行复水和检验,路
卡卡槽211可以是固定的;如果是采用多根肠衣同时复水或检验时,为了提高工效,可将路卡卡槽211的槽边制作成可动型,并为每个路卡卡槽211配置对应的提示灯。当某个路卡卡槽211的提示灯点亮时,表示该段肠衣的口径对应该路卡卡槽211的路分;如果提示灯熄灭,表示该段肠衣的口径不属于该路卡卡槽211的路分,单排单分进制专用型路卡21对肠衣口径进行复水和检验具体操作同实施例2,所不同的是复水时只需要判定该根肠衣的口径路分原来的判定是否合格,而对肠衣口径进行检验时需要对该根肠衣的口径路分逐段标识(每段1米左右),准确反应一批肠衣路分的分数占比分布情况,以此来判定该批肠衣的加工质量。
52.实施例4
53.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4提供一种单排双分进制专用型路卡22,单排双分进制专用型路卡22与单排单分进制专用型路卡21有相似之处,即都属于单排型路卡,不同的是实施例4中的路卡路分是双分进制标识,而卡槽是针对某个路分的肠衣进行复水和检验专门组合的,如图7和图8所示的这种路卡是为了34/36口径肠衣的复水和检验专门制作的,相邻两个路卡卡槽221的路分相差两个分(两毫米)。单排双分进制专用型路卡22包括路卡卡槽221、路卡槽边222和路卡槽底223。单排双分进制专用型路卡22既可以进行单根肠衣的复水和检验,也可以用于多根肠衣同时复水或检验,但路卡卡槽221的路卡槽边222是固定的。单排双分进制专用型路卡22对肠衣口径的复水和检验具体操作同实施例2,所不同的是复水时只需判定该根肠衣的口径路分原来的判定是否合格,而检验时需对该根肠衣的口径路分逐段标识(每段1米左右),准确反应一批肠衣路分的分数占比分布情况,以此来判定该批肠衣的加工质量。
54.实施例5
55.肠衣加工用路卡可以不带水操作,也可以带水操作。带水操作是指拉动肠衣和上卡判定路分时带水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拉动肠衣的阻力和减少上卡判定路分时的水分流失。具体操作就是将路卡卡槽两端采用挡水板进行封闭,或将整个路卡置于注满水的水槽里,路卡上沿露出水面。带水操作适合多根肠衣灌水分路、复水和检验,特别更适合单排单分进制专用型路卡21的操作。带水操作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带水操作还可以节约加工用水。
56.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