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麦芽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0604703发布日期:2022-07-01 22:18阅读:9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富硒麦芽的制备方法

1.本发明属于谷物富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麦芽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硒(selenium)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是构成哺乳动物体内多种抗氧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人体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硒,以保持正常的身体机能,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当前全世界约有5-10亿人缺硒,部分人群硒摄入量远远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摄入量(50-200μg d-1
)。由于硒摄入不足导致疾病产生,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目前,可以通过食用营养强化剂亚硒酸钠进行补硒,但是亚硒酸钠毒性高,容易造成硒中毒。与无机硒强化剂相比,生物有机硒具有安全性高,不易发生中毒,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等特点。市面上以天然形式存在的有机硒产品,主要有富硒酵母,富硒麦芽。硒酵母的培养条件,培养方法以及优良菌株选育等方面较为复杂,不易于推广。而富硒麦芽制备,是利用种子发芽过程中吸收转化作用,将元素硒富集在麦芽中氨基酸、蛋白质、多糖等生物分子上,从而获得一种富含有机硒的生物制品。目前,已公开的富硒麦芽制备工艺,主要通过高浓度无机硒溶液浸泡大麦种子,随后进行发芽及焙燥,制备得到富硒麦芽,其产品中硒元素主要以无机形式存在,仅有少部分转化为有机硒,安全性低,不利于人体吸收,降低了富硒麦芽的补硒效果。此外,硒溶液浓度过高,会抑制麦芽正常生命活动,造成制麦周期长,溶解度不足,麦芽品质差等问题。因此,改善麦芽硒吸收及转化效率,减少制麦成本,提高富硒麦芽品质,是制备富硒麦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硒含量高,且有机硒占比高的麦芽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大麦种子为原料,经前处理、浸麦、发芽及焙燥阶段,得到成品富硒麦芽。本发明的方法较于常规富硒方法,能有效提高硒麦芽中有机硒的占比,缩短制麦周期,提高麦芽品质。
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富硒麦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前处理:将大麦种子进行消毒,洗涤至中性,超声处理,获得前处理的大麦种子;步骤(1)所述消毒是指将大麦种子置于次氯酸钠水溶液中进行消毒,次氯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消毒时间为10~20min;所述大麦种子为通过去杂,剔除瘪粒的大麦种子;
7.(2)浸麦:将前处理的大麦种子置于浸麦溶液a中进行第一次湿浸,然后第一次干浸,再置于浸麦溶液b中进行第二次湿浸,最后第二次干浸;所述浸麦溶液为前处理的大麦种子体积的2-3倍;浸麦的整个过程中,控制浸麦温度,通风;
8.(3)发芽:浸麦结束后,调节培养温度和湿度,大麦种子进行发芽48-96h,期间补充喷淋液并翻麦;
9.(4)焙燥:将发芽后的麦芽在26-30℃以及通风的条件下进行萎凋,当麦芽水分降至18%时,结束萎凋,然后以8-12℃/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65℃,使麦芽水分含量降至8-10%,然后再升温至75-82℃,待麦芽水分降至6%以下时,结束焙燥,获得富硒麦芽。
10.步骤(1)中,所述超声处理的条件:功率为200-400w,超声处理的时间20-40min,脉冲工作时间4s,脉冲间隔时间4s。
11.步骤(2)中,所述浸麦温度为14-18℃,浸麦温度为湿浸时的温度;第一次湿浸的时间为8-12h,第二次湿浸的时间为4-6h;第一次干浸的时间为4-8h,第二次干浸的时间为4-8h。
12.步骤(2)中,所述浸麦溶液为na2seo3与meja(茉莉酸甲酯)混合配制,其中第一次湿浸的浸麦溶液a中na2seo3浓度为100-300μm,meja浓度为1-5μm,第二次湿浸的浸麦溶液b中na2seo3浓度提高为300-600μm,meja浓度为5-30μm。
13.步骤(3)中,所述发芽温度为16-18℃,湿度为93-95%,每隔10-14h补充喷淋液并翻麦,其中,每100g(干基)大麦种子补充1-5ml 50-200μm gaba水溶液(γ-氨基丁酸)。
14.本发明的方法中麦芽中硒含量可达196.6mg/kg dw,有机硒含量可占99.3%。本发明的富硒麦芽可作为功能性食品原料用于富硒产品的开发。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的方法有效降低制麦损失,提高大麦利用率。
17.(2)本发明的方法缩短制麦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18.(3)na2seo3使用浓度低,安全性高。
19.(4)meja与gaba起协同作用,促进na2seo3吸收转化,成品麦芽硒含量和有机硒含量占比高。
20.(5)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易于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22.实施例1
23.一种富硒麦芽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24.(1)前处理:将去杂,剔除瘪粒的大麦种子置于质量浓度为1.5%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消毒15min,消毒后的大麦用清水冲洗至中性,然后进行超声处理,处理时间为20min,超声功率为200w,脉冲工作时间4s,脉冲间隔时间4s。
25.(2)浸麦:调节浸麦期间温度为15℃,保持通风,将上述大麦种子转移至3倍体积浸麦溶液中,进行第一次湿浸,然后第一次干浸,再进行第二次湿浸,第二次干浸;第一次和第二次湿浸的时间依次为10h和6h;第一次和第二次干浸的时间依次为7h和6h,第一次湿浸混合溶液中na2seo3浓度为100μm,meja浓度为3μm,第二次湿浸混合溶液中na2seo3浓度提高为400μm,meja浓度为20μm。
26.(3)发芽:浸麦结束后,调节培养温度为16℃,湿度为95%,大麦种子继续发芽84h,每隔12h补充喷淋液并翻麦一次,其中,喷淋液的补充量:每100g(干基)大麦种子喷洒3ml 50μm gaba水溶液。
27.(4)焙燥:将发芽后的麦芽转移至烘干机,缓慢升温(升温速率为2℃/min)至28℃,通风进行萎凋,当麦芽水分降至18%时,结束萎凋,然后以1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5℃,使麦芽水分含量降至10%,然后再升温至75℃,待麦芽水分降至6%以下时,结束焙燥,除根得到成品麦芽。
28.实施例2
29.一种富硒麦芽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30.(1)前处理:将去杂,剔除瘪粒的大麦种子置于浓度为1.5%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消毒15min,消毒后的大麦用清水冲洗至中性,然后进行超声处理,处理时间为25min,超声功率为250w,脉冲工作时间4s,脉冲间隔时间4s。
31.(2)浸麦:调节浸麦期间温度为14℃,保持通风,将上述麦芽转移至2.5倍体积浸麦溶液中,进行第一次湿浸,然后第一次干浸,再进行第二次湿浸,第二次干浸;第一次和第二次湿浸的时间依次为11h和4h;第一次和第二次干浸的时间依次为6h和4h,第一次湿浸混合溶液中na2seo3浓度为150μm,meja浓度为4μm,第二次湿浸混合溶液中na2seo3浓度提高为450μm,meja浓度为20μm。
32.(3)发芽:浸麦结束后,调节培养温度为16℃,湿度为94%,大麦种子继续发芽90h,每24h补水一次,100g种子补水4ml 50μm gaba水溶液。
33.(4)焙燥:将发芽后的麦芽转移至烘干机,缓慢升温至27℃,通风进行萎凋,当麦芽水分降至18%时,结束萎凋,然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2℃,使麦芽水分含量降至9%,然后再升温至80℃,待麦芽水分降至6%以下时,结束焙燥,除根得到成品麦芽。
34.实施例3
35.一种富硒麦芽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36.(1)前处理:将去杂,剔除瘪粒的大麦种子置于浓度为1.5%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消毒15min,消毒后的大麦用清水冲洗至中性,然后进行超声处理,处理时间为25min,超声功率为300w,脉冲工作时间4s,脉冲间隔时间4s。
37.(2)浸麦:调节浸麦期间温度为16℃,保持通风,将上述麦芽转移至3倍体积浸麦溶液中,进行第一次湿浸,然后第一次干浸,再进行第二次湿浸,第二次干浸;第一次和第二次湿浸的时间依次为12h和6h;第一次和第二次干浸的时间依次为4h和4h,第一次湿浸混合溶液中na2seo3浓度为200μm,meja浓度为5μm,第二次湿浸混合溶液中na2seo3浓度提高为500μm,meja浓度为30μm。
38.(3)发芽:浸麦结束后,调节培养温度为15℃,湿度为95%,大麦种子继续发芽84h,每24h补水一次,100g种子补水3ml 100μm gaba水溶液。
39.(4)焙燥:将发芽后的麦芽转移至烘干机,缓慢升温至26℃,通风进行萎凋,当麦芽水分降至18%时,结束萎凋,然后以12℃/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5℃,使麦芽水分含量降至10%,然后再升温至78℃,待麦芽水分降至6%以下时,结束焙燥,除根得到成品麦芽。
40.对比例1
41.一种富硒麦芽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42.(1)前处理:将去杂,剔除瘪粒的大麦种子置于浓度为1.5%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消毒15min,消毒后的大麦用清水冲洗至中性,然后进行超声处理,处理时间为25min,超声功率为250w,脉冲工作时间4s,脉冲间隔时间4s。
43.(2)浸麦:调节浸麦期间温度为15℃,保持通风,将上述大麦种子转移至3倍体积浸麦溶液中,进行第一次湿浸,然后第一次干浸,再进行第二次湿浸,第二次干浸,湿浸水温保持15℃,第一次和第二次湿浸的时间依次为10h和6h;第一次和第二次干浸的时间依次为7h和6h,第一次湿浸混合溶液中na2seo3浓度为100μm,meja浓度为3μm,第二次湿浸混合溶液中na2seo3浓度提高为400μm,meja浓度为20μm。
44.(3)发芽:浸麦结束后,调节培养温度为16℃,湿度为95%,大麦种子继续发芽84h,每隔12h补充喷淋液并翻麦一次,其中,喷淋液的补充量:每100g(干基)大麦种子喷洒3ml去离子水。
45.(4)焙燥:将发芽后的麦芽转移至烘干机,缓慢升温至28℃,通风进行萎凋,当麦芽水分降至18%时,结束萎凋,然后以1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5℃,使麦芽水分含量降至10%,然后再升温至75℃,待麦芽水分降至6%以下时,结束焙燥,除根得到成品麦芽。
46.对比例2
47.一种富硒麦芽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48.(1)前处理:将去杂,剔除瘪粒的大麦种子置于浓度为1.5%次氯酸钠水溶液中消毒15min,消毒后的大麦用清水冲洗至中性,然后进行超声处理,处理时间为25min,超声功率为250w,脉冲工作时间4s,脉冲间隔时间4s。
49.(2)浸麦:调节浸麦期间温度为15℃,保持通风,将上述大麦种子转移至3倍体积浸麦溶液中,进行第一次湿浸,然后第一次干浸,再进行第二次湿浸,第二次干浸,湿浸水温保持15℃,第一次和第二次湿浸的时间依次为10h和6h;第一次和第二次干浸的时间依次为7h和6h,第一次湿浸混合溶液中na2seo3浓度为100μm,meja浓度为0μm,第二次湿浸混合溶液中na2seo3浓度提高为400μm,meja浓度为0μm。
50.(3)发芽:浸麦结束后,调节培养温度为16℃,湿度为95%,大麦种子继续发芽84h,每隔12h补充喷淋液并翻麦一次,其中,喷淋液的补充量:每100g(干基)大麦种子喷洒3ml50μm gaba水溶液。
51.(4)焙燥:将发芽后的麦芽转移至烘干机,缓慢升温至28℃,通风进行萎凋,当麦芽水分降至18%时,结束萎凋,然后以1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5℃,使麦芽水分含量降至10%,然后再升温至75℃,待麦芽水分降至6%以下时,结束焙燥,除根得到成品麦芽。
52.对比例3
53.一种传统富硒麦芽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54.(1)前处理:将去杂,剔除瘪粒的大麦种子置于浓度为1.5%次氯酸钠水溶液中,随后将麦芽冲洗至中性。
55.(2)浸麦:调节浸麦期间温度为15℃,保持通风,将上述麦芽转移至2.5倍体积,浓度为600μm na2seo3溶液中,采用浸4断8工艺,处理48h。
56.(3)发芽:浸麦结束,调节培养箱温度为16℃,湿度为95%,大麦种子继续发芽96h,每隔12h补充喷淋液并翻麦一次,其中,喷淋液的补充量:每100g(干基)大麦种子喷洒3ml去离子水。
57.(4)焙燥:将发芽后的麦芽转移至烘干机,缓慢升温至28℃,通风进行萎凋,当麦芽水分降至18%时,结束萎凋,然后以10℃/h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5℃,使麦芽水分含量降至10%,然后再升温至75℃,待麦芽水分降至6%以下时,结束焙燥,除根得到成品麦芽。
58.实施例1-3及对比例1-3制备得到的富硒麦芽硒含量及制麦特性指标测定如下:
59.(1)麦芽中硒含量测定:
60.总硒含量的测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gb 5009.93-2010)测定。根据硒标准品检测得到的数据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出麦芽中总硒含量。
61.无机硒的含量测定前需对样品进行粉碎处理处理,提取样品中无机硒。称取0.5g富硒麦芽于具塞刻度试管中,加50%盐酸溶液10ml,充分混匀,超声提取30min后,将样品沸水浴处理30min,自然冷却后用脱脂棉过滤,收集滤液,即为无机硒提取液。无机硒的含量的测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gb 5009.93-2010)进行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无机硒的含量,有机硒含量为总硒含量与无机硒含量差值。
62.(2)制麦特性指标测定:
63.麦芽理化指标包括糖化时间、浸出物、α-氨基氮,库尔巴哈值,糖化力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标准》(qb/t 1686-2008)进行测定。
64.实施例1-3制备的富硒麦芽各项指标见表1,均达到行业优级标准,富硒效果显著。对比例1-3采用高浓度na2seo3溶液简单处理大麦种子,制备得到的富硒麦芽品质较差,有机硒含量低。
65.表1为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制得麦芽理化指标;
66.表2为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制得麦芽发芽率、制麦损失、发芽周期、硒含量及有机硒占比数据。
67.表1
[0068][0069]
表2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3制得麦芽相关数据
[0070]
项目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发芽率(%)97.498.597.393.591.385.2制麦损失率(%)8.58.98.58.99.213制麦周期(h)113115110113113144na2seo3浓度(μm)400450500400400600总硒(mg/kg dw)176.6185.4183.6165.4103.645.3有机硒(%)97.397.997.682.987.664.6
[0071]
上述实施例1-3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
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