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胸蛙咀嚼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90720发布日期:2022-08-19 23:2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1.5:0.5-0.6的比例组成。
21.进一步的,所述脱色脱味处理具体包括:往水解液中加入蛙浆质量3-4%的活性炭,加热至60-70℃,保温处理3-4h,冷却至室温;再经白土一次过滤,浓缩处理得浓缩液。
22.进一步的,所述脱盐处理具体包括:将浓缩液经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脱盐处理,脱盐处理时的ph值为7,阴离子交换树脂占浓缩液的15-16wt%,脱盐的温度为33℃,脱盐时间为45min。
23.进一步的,所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210-230℃,出风温度为100-110℃。
24.进一步的,步骤(2)中,乙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柠檬酸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
25.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6.第一,本技术通过对棘胸蛙的蛙皮及蛙肉分别进行处理,以获得棘胸蛙油和棘胸蛙粉,在与其他助剂复配得到即食的咀嚼片,可供肠道直接吸收,且食用方法简便;同时,蛙皮及蛙肉进行分别处理,以最大程度保留了棘胸蛙本身的营养物质,减少资源的浪费;
27.第二,通过限定棘胸蛙粉的制备过程,采用复合酶对蛙浆进行催化水解,以对蛙浆中的蛋白质进行酶解,得到小分子肽;并且进一步限定了复合酶的组成,由胃蛋白酶、复合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相互配合,一次性完成对蛙浆的酶解的同时,保留棘胸蛙本身的风味,且能去除获得的小分子肽的苦味,提高制得的咀嚼片的口感;
28.第三,蛙浆制备前,棘胸蛙肉先经冰水浸泡,再经乙醇溶液与柠檬酸水溶液浸泡,对棘胸蛙肉进行杀菌的同时也可去除棘胸蛙肉本身的腥味;再配合活性炭与白土的脱色脱味处理,减少获得的棘胸蛙粉的腥味及异味,进而减少获得的咀嚼片的腥味及异味,提高食用口感。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30.一种棘胸蛙咀嚼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棘胸蛙粉40-50份、棘胸蛙油10-15份、β-环糊精15-20份、麦芽糊精5-7份、甜味剂1-3份。
31.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步骤一,按原料组成分别称重,装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
33.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混合物送入压片机中,压片成型得所述棘胸蛙咀嚼片。
34.具体的,棘胸蛙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5.(1)将收集的棘胸蛙皮洗净,送入烘干机中烘干至含水率低于25%,粉碎,获得粒径小于100目的棘胸蛙皮粉;
36.(2)将步骤一制得的棘胸蛙皮粉装入萃取釜中,将萃取剂压缩为液体后流经萃取釜,连续萃取棘胸蛙原油,然后流进解析釜中解析获得所述棘胸蛙油;其中,萃取剂为乙醇,萃取料液比10g:45-60ml,萃取温度:80-90℃,萃取压力:0.5-0.8mpa,萃取剂流速:240-280l/h;萃取时间:连续萃取150-180min;解析温度:55-60℃;解析压力:0.05-0.1mpa。
37.棘胸蛙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8.(1)获取新鲜的棘胸蛙肉,置于0-4℃的水中浸泡24h以上;
39.(2)将浸泡后的棘胸蛙肉置于质量浓度为5%的乙醇溶液中,浸泡4-6h,用去离子
水洗净后;再置于质量浓度为3%的柠檬酸水溶液中,浸泡4-5h后,用去离子水洗净后,加入水研磨成蛙浆;
40.(3)将蛙浆加热至42-48℃,调节ph至5.8-6.3,加入蛙浆质量0.25-0.32%的复合酶,保温3-4h进行催化水解,然后升温至100℃,保温10-20min后,冷却至室温,得水解液;
41.(4)对水解液进行脱色脱味处理后,再进行浓缩处理得浓缩液;
42.(5)对浓缩液进行脱盐处理后,喷雾干燥制得棘胸蛙粉。
43.其中,复合酶由胃蛋白酶、复合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按体积比1:1.2-1.5:0.5-0.6的比例组成。
44.脱色脱味处理具体包括:往水解液中加入蛙浆质量3-4%的活性炭,加热至60-70℃,保温处理3-4h,冷却至室温;再经白土一次过滤,浓缩处理得浓缩液。
45.脱盐处理具体包括:将浓缩液经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脱盐处理,脱盐处理时的ph值为7,阴离子交换树脂占浓缩液的15-16wt%,脱盐的温度为33℃,脱盐时间为45min。
46.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210-230℃,出风温度为100-110℃。
47.实施例1
48.一种棘胸蛙咀嚼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棘胸蛙粉40份、棘胸蛙油10份、β-环糊精20份、麦芽糊精5份、甜味剂1份。
49.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0.步骤一,按原料组成分别称重,装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
51.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混合物送入压片机中,压片成型得所述棘胸蛙咀嚼片。
52.具体的,棘胸蛙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3.(1)将收集的棘胸蛙皮洗净,送入烘干机中烘干至含水率低于25%,粉碎,获得粒径小于100目的棘胸蛙皮粉;
54.(2)将步骤一制得的棘胸蛙皮粉装入萃取釜中,将萃取剂压缩为液体后流经萃取釜,连续萃取棘胸蛙原油,然后流进解析釜中解析获得所述棘胸蛙油;其中,萃取剂为乙醇,萃取料液比10g:45ml,萃取温度:80℃,萃取压力:0.5mpa,萃取剂流速:240l/h;萃取时间:连续萃取180min;解析温度:55℃;解析压力:0.1mpa。
55.棘胸蛙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6.(1)获取新鲜的棘胸蛙肉,置于0-4℃的水中浸泡24h以上;
57.(2)将浸泡后的棘胸蛙肉置于质量浓度为5%的乙醇溶液中,浸泡4h,用去离子水洗净后;再置于质量浓度为3%的柠檬酸水溶液中,浸泡5h后,用去离子水洗净后,加入水研磨成蛙浆;
58.(3)将蛙浆加热至42℃,调节ph至5.8,加入蛙浆质量0.32%的复合酶,保温4h进行催化水解,然后升温至100℃,保温10min后,冷却至室温,得水解液;
59.(4)对水解液进行脱色脱味处理后,再进行浓缩处理得浓缩液;
60.(5)对浓缩液进行脱盐处理后,喷雾干燥制得棘胸蛙粉。
61.其中,复合酶由胃蛋白酶、复合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按体积比1:1.2:0.6的比例组成。
62.脱色脱味处理具体包括:往水解液中加入蛙浆质量3%的活性炭,加热至60℃,保温处理4h,冷却至室温;再经白土一次过滤,浓缩处理得浓缩液。
63.脱盐处理具体包括:将浓缩液经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脱盐处理,脱盐处理时的ph值为7,阴离子交换树脂占浓缩液的15wt%,脱盐的温度为33℃,脱盐时间为45min。
64.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210℃,出风温度为100℃。
65.实施例2
66.一种棘胸蛙咀嚼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棘胸蛙粉50份、棘胸蛙油15份、β-环糊精15份、麦芽糊精7份、甜味剂3份。
67.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8.步骤一,按原料组成分别称重,装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
69.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混合物送入压片机中,压片成型得所述棘胸蛙咀嚼片。
70.具体的,棘胸蛙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1)将收集的棘胸蛙皮洗净,送入烘干机中烘干至含水率低于25%,粉碎,获得粒径小于100目的棘胸蛙皮粉;
72.(2)将步骤一制得的棘胸蛙皮粉装入萃取釜中,将萃取剂压缩为液体后流经萃取釜,连续萃取棘胸蛙原油,然后流进解析釜中解析获得所述棘胸蛙油;其中,萃取剂为乙醇,萃取料液比10g:60ml,萃取温度:90℃,萃取压力:0.8mpa,萃取剂流速:280l/h;萃取时间:连续萃取150min;解析温度:60℃;解析压力:0.05mpa。
73.棘胸蛙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4.(1)获取新鲜的棘胸蛙肉,置于0-4℃的水中浸泡24h以上;
75.(2)将浸泡后的棘胸蛙肉置于质量浓度为5%的乙醇溶液中,浸泡6h,用去离子水洗净后;再置于质量浓度为3%的柠檬酸水溶液中,浸泡4h后,用去离子水洗净后,加入水研磨成蛙浆;
76.(3)将蛙浆加热至48℃,调节ph至6.3,加入蛙浆质量0.25%的复合酶,保温3h进行催化水解,然后升温至100℃,保温20min后,冷却至室温,得水解液;
77.(4)对水解液进行脱色脱味处理后,再进行浓缩处理得浓缩液;
78.(5)对浓缩液进行脱盐处理后,喷雾干燥制得棘胸蛙粉。
79.其中,复合酶由胃蛋白酶、复合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按体积比1:1.5:0.5的比例组成。
80.脱色脱味处理具体包括:往水解液中加入蛙浆质量4%的活性炭,加热至70℃,保温处理3h,冷却至室温;再经白土一次过滤,浓缩处理得浓缩液。
81.脱盐处理具体包括:将浓缩液经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脱盐处理,脱盐处理时的ph值为7,阴离子交换树脂占浓缩液的16wt%,脱盐的温度为33℃,脱盐时间为45min。
82.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230℃,出风温度为110℃。
83.实施例3
84.一种棘胸蛙咀嚼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棘胸蛙粉45份、棘胸蛙油12份、β-环糊精18份、麦芽糊精6份、甜味剂2份。
85.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6.步骤一,按原料组成分别称重,装入混料器中混合均匀;
87.步骤二,将步骤一获得的混合物送入压片机中,压片成型得所述棘胸蛙咀嚼片。
88.具体的,棘胸蛙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9.(1)将收集的棘胸蛙皮洗净,送入烘干机中烘干至含水率低于25%,粉碎,获得粒径小于100目的棘胸蛙皮粉;
90.(2)将步骤一制得的棘胸蛙皮粉装入萃取釜中,将萃取剂压缩为液体后流经萃取釜,连续萃取棘胸蛙原油,然后流进解析釜中解析获得所述棘胸蛙油;其中,萃取剂为乙醇,萃取料液比10g:52ml,萃取温度:85℃,萃取压力:0.6mpa,萃取剂流速:260l/h;萃取时间:连续萃取165min;解析温度:58℃;解析压力:0.08mpa。
91.棘胸蛙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2.(1)获取新鲜的棘胸蛙肉,置于0-4℃的水中浸泡24h以上;
93.(2)将浸泡后的棘胸蛙肉置于质量浓度为5%的乙醇溶液中,浸泡5h,用去离子水洗净后;再置于质量浓度为3%的柠檬酸水溶液中,浸泡4.5h后,用去离子水洗净后,加入水研磨成蛙浆;
94.(3)将蛙浆加热至45℃,调节ph至6.0,加入蛙浆质量0.28%的复合酶,保温3.5h进行催化水解,然后升温至100℃,保温15min后,冷却至室温,得水解液;
95.(4)对水解液进行脱色脱味处理后,再进行浓缩处理得浓缩液;
96.(5)对浓缩液进行脱盐处理后,喷雾干燥制得棘胸蛙粉。
97.其中,复合酶由胃蛋白酶、复合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按体积比1:1.3:0.55的比例组成。
98.脱色脱味处理具体包括:往水解液中加入蛙浆质量3.5%的活性炭,加热至65℃,保温处理3.5h,冷却至室温;再经白土一次过滤,浓缩处理得浓缩液。
99.脱盐处理具体包括:将浓缩液经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脱盐处理,脱盐处理时的ph值为7,阴离子交换树脂占浓缩液的15wt%,脱盐的温度为33℃,脱盐时间为45min。
100.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220℃,出风温度为105℃。
101.本技术通过对棘胸蛙的蛙皮及蛙肉分别进行处理,以获得棘胸蛙油和棘胸蛙粉,在与其他助剂复配得到即食的咀嚼片,可供肠道直接吸收,且食用方法简便;同时,蛙皮及蛙肉进行分别处理,以最大程度保留了棘胸蛙本身的营养物质,减少资源的浪费。
10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