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持竹笋脆度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29470发布日期:2022-08-06 01:3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持竹笋脆度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装置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竹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持竹笋脆度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在中国竹笋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竹笋是中国传统佳肴,味香质脆,食用和栽培历史极为悠久。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而竹笋在采摘后,保存时间一般在2~3天,存放时间过长则会导致竹笋木制化,如此使得竹笋的口感不再清脆,无法食用,严重影响竹笋的品质,现在的竹笋保持口感的方式是通过将竹笋进行蒸煮,让竹笋失去活性,如此即可延长竹笋的保存期及保持竹笋清脆的口感。但是竹笋为下粗上细的锥体状,因此竹笋的底部蒸煮的时间长,而竹笋的顶部较细,因此若蒸煮时间过长这可能将竹笋顶部被煮烂,进而导致同一根竹笋底段口感清脆,而顶段部分已经煮烂,进而导致竹笋的品质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保持竹笋脆度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装置,以解决竹笋加工时顶段和底段口感不一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持竹笋脆度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一,选料:选取采收十小时以内的新鲜竹笋,放入清水中清洗2~3次;
6.步骤二,预煮:将经过清洗后竹笋放入锅中沸水蒸煮10~15分钟,然后将蒸煮过的竹笋捞出放入冷水中快速冷却至20~25℃;
7.步骤三,去壳:将预煮后的竹笋剥去外壳,然后切除老根,对切除老根的竹笋进行修整;
8.步骤四,蒸煮:将步骤三中去壳后的竹笋放入至蒸煮机中用盐水蒸煮50~60分钟,然后取出用常温水的流动水冷却,直至竹笋的笋心冷却完成;
9.步骤五,清洗:将冷却完成的竹笋用清水漂洗3~5次,然后进行真空包装。
10.一种保持竹笋脆度的加工装置,包括蒸煮机,所述蒸煮机包括锅体,锅体中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隔板,隔板上均布有若干用于放置竹笋的笋孔,所述锅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热管,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有水平的活动板,活动板的下方设有多根升降杆,升降杆的顶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升降杆的另一端与锅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竖直的推动元件,推动元件位于笋孔的正下方,且推动元件与笋孔一一对应。
1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使用时,现将竹笋的笋尖依次插入至笋孔中,使竹笋呈下细上粗的状态,同时竹笋的笋尖位于隔板的下方,由于竹笋为锥形状,因此在竹笋插入至笋孔中后,竹笋会将笋孔堵住,此时向锅体中加入足够的盐水,然后启动电热管,电热管运行时对锅体中的竹笋通过盐水进行蒸煮,在蒸熟15~20分钟后同步启动活动板下方的升降杆,升降杆上升时带动固定在其上表面的推动元件向上移动,由于推动元件位于笋孔的正下方,且推动元件与笋孔一一对应,因此活动板带动推动元件上升时会插入笋孔中,然后将笋孔中的竹笋推出笋孔,此时整根竹笋都完整的进行蒸煮。
12.本方案先将竹笋的笋尖插入至笋孔中,利用竹笋将笋孔堵住,如此就使得蒸煮过程中插入笋孔的笋尖不会受到蒸煮,只有露在笋孔外部较粗的部分在进行蒸煮,在竹笋较粗的部分蒸煮了15~20分钟后通过推动元件将笋尖部分从笋孔中推出,此时笋尖部分才开始进行蒸煮,如此,就有效的避免了笋尖部分蒸煮时间过程,导致被煮烂。这样加工出的竹笋可能有效的保证笋尖和竹笋的底段部分的口感同样清脆。
13.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进行预煮时,将经过清洗后竹笋放入锅中沸水蒸煮15分钟,然后将蒸煮过的竹笋捞出放入冷水中快速冷却至25℃。
14.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进行预煮时,将经过清洗后竹笋放入锅中沸水蒸煮12分钟,然后将蒸煮过的竹笋捞出放入冷水中快速冷却至22℃。
15.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进行预煮时,将经过清洗后竹笋放入锅中沸水蒸煮10分钟,然后将蒸煮过的竹笋捞出放入冷水中快速冷却至20℃。
16.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的盐水浓度为5%。
17.进一步,所述隔板的下表面铺设有隔温层,隔温层上设有与笋孔对应的通孔。其目的是,通过该种设置,避免温度传递,增加隔板下方的温度。
18.进一步,所述推动元件为通管,通管的外径与笋孔的孔径相同,通管的一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通管的另一端正对笋孔。其目的是,通过该种设置,在通管推动竹笋的笋尖时会先将笋尖包裹住,然后再插入到笋孔中,对笋孔进行封闭,如此再通管移动推动笋尖时即可避免笋孔出现漏水的情况。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3中一种保持竹笋脆度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一种保持竹笋脆度的加工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盖板1、锅体2、电热管3、笋孔4、隔板5、隔温层6、活动板7、升降杆8、通管9。
23.实施例1
24.一种保持竹笋脆度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步骤一,选料:选取采收十小时以内的新鲜竹笋,放入清水中清洗2次;
26.步骤二,预煮:将经过清洗后竹笋放入锅中沸水蒸煮10分钟,然后将蒸煮过的竹笋捞出放入冷水中快速冷却至20℃;
27.步骤三,去壳:将预煮后的竹笋剥去外壳,然后切除老根,对切除老根的竹笋进行修整;
28.步骤四,蒸煮:将步骤三中去壳后的竹笋放入至蒸煮机中用浓度为5%的盐水蒸煮50分钟,然后取出用常温水的流动水冷却,直至竹笋的笋心冷却完成;
29.步骤五,清洗:将冷却完成的竹笋用清水漂洗3次,然后进行真空包装。
30.实施例2
31.一种保持竹笋脆度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步骤一,选料:选取采收十小时以内的新鲜竹笋,放入清水中清洗3次;
33.步骤二,预煮:将经过清洗后竹笋放入锅中沸水蒸煮15分钟,然后将蒸煮过的竹笋捞出放入冷水中快速冷却至25℃;
34.步骤三,去壳:将预煮后的竹笋剥去外壳,然后切除老根,对切除老根的竹笋进行修整;
35.步骤四,蒸煮:将步骤三中去壳后的竹笋放入至蒸煮机中用浓度为5%的盐水蒸煮60分钟,然后取出用常温水的流动水冷却,直至竹笋的笋心冷却完成;
36.步骤五,清洗:将冷却完成的竹笋用清水漂洗5次,然后进行真空包装。
37.实施例3
38.一种保持竹笋脆度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步骤一,选料:选取采收十小时以内的新鲜竹笋,放入清水中清洗2次;
40.步骤二,预煮:将经过清洗后竹笋放入锅中沸水蒸煮12分钟,然后将蒸煮过的竹笋捞出放入冷水中快速冷却至22℃;
41.步骤三,去壳:将预煮后的竹笋剥去外壳,然后切除老根,对切除老根的竹笋进行修整;
42.步骤四,蒸煮:将步骤三中去壳后的竹笋放入至蒸煮机中用浓度为5%的盐水蒸煮55分钟,然后取出用常温水的流动水冷却,直至竹笋的笋心冷却完成;
43.步骤五,清洗:将冷却完成的竹笋用清水漂洗4次,然后进行真空包装。
44.一种保持竹笋脆度的加工装置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45.包括蒸煮机,蒸煮机包括锅体2,锅体2顶部设有盖板1,锅体2中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隔板5,隔板5上均布有若干用于放置竹笋的笋孔4,隔板5的下表面铺设有隔温层6,隔温层6上设有与笋孔4对应的通孔。锅体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热管3,电热管3位于隔板5的上方,隔板5的下方设置有水平的活动板7,活动板7的下方设有四根升降杆8,四根升降杆8呈矩形状分布,升降杆8的顶端与活动板7固定连接,升降杆8的另一端与锅体2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活动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竖直的推动元件,推动元件位于笋孔4的正下方,且推动元件与笋孔4一一对应。推动元件为通管9,通管9的外径与笋孔4的孔径相同,通管9的一端与活动板7固定连接,通管9的另一端正对笋孔4。
46.使用时,先将竹笋的笋尖插入至笋孔4中,利用竹笋将笋孔4堵住,如此就使得蒸煮过程中插入笋孔4的笋尖不会受到蒸煮,只有露在笋孔4外部较粗的部分在进行蒸煮,在竹笋较粗的部分蒸煮了15~20分钟后通过通管9将笋尖部分从笋孔4中推出,此时笋尖部分才开始进行蒸煮,如此,就有效的避免了笋尖部分蒸煮时间过程,导致被煮烂。这样加工出的竹笋可能有效的保证笋尖和竹笋的底段部分的口感同样清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