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米酒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448868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黑米酒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黑米为原料制做白酒及其生产工艺方法,属于酿酒类。
目前市场上生产销售的白酒种类繁多,大部分酿酒是用高粱、薯干、玉米及大米等含淀粉的物质为原料,采用各种酒曲的一般酿酒生产工艺,这类白酒大多在酒的质量和风味上有些区别,而当前人们越来越多的要求饮好酒,特别需要营养型的酒,但至今药补酒较多,而纯正的营养滋补白酒尚缺。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丰富营养成份的,以黑米为主原料,辅以高粱,结合相应特殊生产酿造工艺,而获得风格独特、酒质醇厚,多营养型黑米酒。
以下将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方框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以特制培育的新品种,吉林“龙锦一号”黑香米即吉林黑米为主要原料制做白酒,因吉林黑米中经科学鉴定含有比一般黑米更多的蛋白质、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及丰富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制做出的酒中也自然含有相应的营养成份,此黑米酒原料中由80%为吉林黑米,20%为高粱所组成。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中生产工艺过程是如附图所示,主要采用清蒸混烧五甑(指甑桶或蒸馏器)法。即用固体发酵工艺,先精选黑米为主原料,辅以高粱,再加玉米芯为填充材料,经分别粉碎后按比例混拌,加水、润料、蒸煮后,鼓风扬冷、再加曲和酒母,之后再加适量水后入窖(或水泥池),入池温度为16°~20℃,酸度PH在4.5~5.5,出池为32°~34℃,取出酒醅蒸酒,蒸酒后的醅子,再加入清蒸后的大渣,同时蒸酒、蒸料、出酒、勾兑,其特殊之处在于,所用主原料为吉林黑米与辅以高粱的配比为8∶2,即8份黑米与2份高粱搭配,其颗粒直径为1.5~2.0mm的筛孔、之后再加入填充料为玉米芯,其量为原料总和的20%公斤粉碎的玉米芯料,因黑米蒸后本质发粘,填入玉米芯可增加疏松性,调节淀粉浓度,以利于控制酸度和微生物及酶的正常生长,为发酵、蒸馏、出酒创造良好条件,混合拌料,在第一次投产时原料经蒸煮、糊化,加曲、入窖、发酵为立渣,新原料经立渣发酵后、在蒸酒前先取出一甑作为小渣,其余各甑分为大渣,小渣入窖发酵进行蒸酒后的醅子中,不再加入新料,只加部分曲和酵母再入窖继续发酵、蒸酒后为回糟,回糟经加曲、发酵、蒸酒后,不再发酵,通常称丢糟(扔糟),一般生产中经三次发酵后丢糟弃之为饲料。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中在上述生产中之丢糟此时不丢弃,仍按回糟处理,再继续向后工序延续进行经2至3次的加曲发酵、蒸酒,周期过程,将糟中有效成分充分回收之后,将用尽的丢糟弃之,然后,再将产出之新原浆白酒注入到予先经蒸煮过的免淘吉林黑米的储罐中浸泡一个半月,其目的是将黑米中的有效成分再次浸出,如氨基酸、色素等,之后产出黑米酒。
本发明所酿造出的酒外观为透明红褐色,酒质纯正,风格独特,对美容健体及抗衰防病有良效,且营养佳良是当今较理想的营养型佐餐白酒。
权利要求
1.一种黑米酒,其特征是由80%的吉林黑米为制酒的主要原料和20%的高粱为辅原料所组成。
2.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米酒的的生产方法,它采用清蒸混烧法其生产过程是,先精选黑米为主要原料辅以高粱,再加入玉米芯为填充材料,分别粉碎后按比例混拌,加水润料,蒸煮、扬冷,加曲和酒母,入窖发酵,之后在蒸酒前先取出一甑为小渣,其余各甑为大渣,小渣入窖、发酵、蒸酒后的醅子,不再加入新料,只加部分曲和酵母入窖发酵,蒸酒后为回糟、再将其加曲发酵,蒸酒后为丢糟,其特征是填充料玉米芯的量为原料总和的20%,另小渣第三次蒸馏的丢糟,仍按回糟对待,再继续如上述工序,加曲、发酵、蒸馏,反复进行2-3次,后将用尽之丢糟弃之,然后将产出的新原浆酒再注入到予先经蒸煮过的免淘吉林黑米的储罐中浸泡一个半月后,即出黑米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黑米酒及其生产方法,它是用吉林黑米为主要原料辅加高梁按一定配比再加入玉米芯粉碎混拌,用清蒸混烧五甑法生产即原料经润料、蒸煮、扬冷、加曲和酒母、入窖、发酵,其特点是在回糟工序中反复3-4次的加曲发酵、蒸馏过程再成为丢糟弃之,再将原浆白酒注入到预先经过免淘吉林黑米润料蒸煮后的储罐中浸泡一个半月后即产出黑米酒,本发明生产工艺简便科学,酿造出的酒外观呈经透明红褐色,酒质纯正,风格独特,醇香浓郁、营养丰富绿色食品,是当今比较理想的一种营养型白酒。
文档编号C12G3/00GK1153816SQ95117999
公开日1997年7月9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1日
发明者赵静安, 曾科, 赵恒杰, 南钟浩 申请人:赵静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