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食藜蒿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549411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速食藜蒿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速食食品特别是速食藜蒿的生产方法。
藜蒿(Artemisia Selegensis Turcz),又名水艾,白蒿、蒌蒿、香蒿等,是一种菊科蒿涂湿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东北、华北至长江流域均有自然分布,但以江西鄱阳湖产量最大,其嫩茎可作蔬菜,味道鲜香,但由于其上市期为2月下旬至4月下旬,季节很短,所以无法满足人们需要,近年来,人工栽培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其上市时间,但其味道较逊,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年供应的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全年上市的速食藜蒿生产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a、首先摘取藜蒿嫩茎并清洗,甩干藜蒿嫩茎表面的水份以防止带入生水,将其浸入温度为15-25℃食盐的冷开水溶液,该溶液食盐的质量百分数mj/m为20-30%,保持15-25℃的温度浸泡20-30小时,将藜蒿捞出,经甩干、杀菌消毒、调味,包装即得。
或b、腌渍,首先摘取藜蒿嫩茎并清洗,然后甩干藜蒿嫩茎表面的水份以防止带入生水,将其浸入温度为15-25℃的食盐的冷开水溶液,该溶液食盐的质量百分数mj/m为40-60%,保持15-25℃的温度浸泡10-20分钟,将藜蒿捞出,经甩干、杀菌消毒、调味、包装即得。
上述杀菌消毒的温度为-20℃-60℃,温度高于60℃时藜蒿易变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解决了现在无藜蒿速食产品的缺点,使这一季节性蔬菜变成可长年供应的产品,且生产工艺简单,可根据各种人的味口调制一系列的产品。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一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首先摘取藜蒿嫩茎并清洗,然后甩干藜蒿嫩茎表面的水份,将其浸入温度为25℃食盐的冷开水溶液,该溶液食盐的质量百分数mj/m为20%,保持25℃的温度浸泡24小时,将藜蒿捞出,经甩干、杀菌消毒、调味,包装即得。
实施例2首先摘取藜蒿嫩茎并清洗,然后甩干藜蒿嫩茎表面的水份,将其浸入温度为15℃的食盐的冷开水溶液,该溶液食盐的质量百分数mj/m为50%,保持15℃的温度浸泡10-20分钟,将藜蒿捞出,经甩干、杀菌消毒、调味、包装即得。
上述实施例可按如下配方进行调味(适应喜辣人群)。
藜蒿 350g盐 32.5g辣椒粉 25g生姜 25g大蒜 20g麻辣油 15g香油 10g醋 7.5g味精 5g胡椒粉 5g甘草 2.5g陈皮 2.5g。
权利要求
1.一种速食藜蒿的生产方法,首先摘取藜蒿嫩茎并清洗,其特征在于甩干藜蒿嫩茎表面的水份,将其浸入温度为15-25℃食盐的冷开水溶液,该溶液食盐的质量百分数mj/m为20-30%,保持15-25℃的温度浸泡20-30小时,将藜蒿捞出,经甩干、杀菌消毒、调味,包装即得。
2.一种速食藜蒿的生产方法,首先摘取藜蒿嫩茎并清洗,其特征在于甩干藜蒿嫩茎表面的水份,将其浸入温度为15-25℃的食盐的冷开水溶液,该溶液食盐的质量百分数mi/m为40-60%,保持15-25℃的温度浸泡10-20分钟,将藜蒿捞出,经甩干、杀菌消毒、调味、包装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速食藜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杀菌消毒的温度为-20℃-6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速食食品特别是速食藜蒿的生产方法。首先摘取藜蒿嫩茎并清洗,然后甩干藜蒿嫩茎表面的水份,将其浸入温度为15—25℃食盐的冷开水溶液,将藜蒿捞出,经甩干、杀菌消毒、调味,包装即得。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解决了现在无藜蒿速食产品的缺点,使这一季节性蔬菜变成可长年供应的产品,且生产工艺简单,可根据各种人的味口调制一系列的产品。
文档编号A23L1/218GK1226391SQ9710835
公开日1999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18日
发明者喻鹏, 赖芳兰 申请人:喻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