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炼乳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838阅读:14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淡炼乳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制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淡炼乳的生产工艺。
炼乳也称为浓缩乳,有两种类型既甜炼乳和淡炼乳。它们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来保证产品的保质期,甜炼乳是用先杀菌然后再用含量较高的含糖量抑制残余细菌的繁殖,而淡炼乳采用超高温灭菌法达到稳定的保质期。我们知道乳品对热较为敏感,加热温度高、受热时间长都会使产品的质量和营养成份降低,如乳牛的维生素C随着受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损失也越大,乳中某些蛋白质会随着温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发生凝固现象,酪蛋白会产生不良的蒸煮味与焦糖味,乳中的乳糖会在高温长时间加热时发生分解,产生乳酸等物质,另外乳制品热稳定性较差,原料乳酸度较大时,长时间高温加热还会破坏乳品的乳化状态,使乳中成份与水分离产生絮状沉淀,淡炼乳传统的生产工艺见图一,由于淡炼乳是在装罐后再进行高温灭菌,因热传导不好,为了保证灭菌效果,整个灭菌过程需要在80℃升至116℃、用时长达15分钟条件下完成,这样的条件足以使乳中的部分营养物质损失,气味与口感远不如鲜奶,另外用这种工艺生产淡炼乳对原料乳的酸度要求较严,灭菌操作时尚需对小样进行试验来指导灭菌时的升温时间,灭菌温度和保温时间工作时稍有不慎将得不到合格的产品,因此生产淡炼乳的厂家不多,我们在市场也很少见到淡炼乳的产品,所见的炼乳多是甜炼乳,但甜炼乳不适于糖尿病人的消费,食糖过多引起肥胖,极易诱发心脏病等多种疾病。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淡炼乳的生产工艺,其生产的淡炼乳品质好,气味和口感可与鲜奶比美,且易于存储、运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淡炼乳的生产工艺,工艺流程如下a、将选定的原料牛乳第一次标准化,将原料奶的成份调整到标准原料奶要求;b、将标准化后的原料奶预热到75℃-80℃;c、浓缩,使牛乳出料浓度维持在产品要求标准值范围;d、将浓缩后的牛乳用0℃-3℃冰水冷却至2℃-5℃;e、第二次标准化,使牛乳固体含量达标准值;f、将标准化后的牛乳先预热至60℃-65℃;g、送入压力为15MPa-20MPa的均质机中均质;h、将均质后的炼乳经高效率的热交换器迅速上升至137℃左右,保温4秒完成超高温瞬时灭菌;
i、利用热交换器迅速降温至25℃以下,灌装在无菌缸中;j、用无菌灌装机灌装于无菌包装容器内。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2为本发明生产工艺流程图实施例参照图2所示,生产一种全脂淡炼乳(固体含量≥28%,脂肪含量≥8)的工艺流程如下1、为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品质,首先要选择经净乳酸度小于18°T的新鲜牛乳。
2、由于牛乳因季节、个体饲料、饲养方法不同,牛乳成分也有所不同,因此根据产品要求需要对原料牛乳进行第一次标准化,主要调整乳中脂肪含量,当原料乳脂肪含量低于3.2%时,需添加稀奶油,当脂肪含量高于3.2%时需用分离机分离出多余的脂肪含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px+qy=r(x+y)式中P为原料乳中脂肪含量%x为原料乳的数量q为浠奶油中的脂肪含量%y为稀奶油的数量r为标准后的脂肪含量%既3.2%当添加稀奶油时,Y值为正、需分离稀奶油时y值为负。
3、标准化后经热交换器将牛乳预热到75℃-80℃左右。
4、进入浓缩器中浓缩,为了充分利用能源,浓缩器最好选用多效浓缩器,本例采用三效浓缩器正常工作时,第一效绝对压力31.9kPa蒸发温度70℃,第二效绝对压力17.9kPa蒸发温度57℃,第三效绝对压力9.5kPa蒸发温度44℃,通过调节进料量,使牛乳出料浓度基本维持在8.2Be左右。
5、由于浓缩后,牛乳流量偏小,与高温灭菌机很难达到同步生产,同时因浓缩器的特点,较难平稳掌握产品浓度,一般需有较大容器如2000升以上的冷热缸暂存,由于浓缩后牛乳温度在44℃左右有利于细菌繁殖,因此浓缩后需要用0℃-3℃冰水冷却至5℃左右。
6、浓缩牛乳既炼乳要根据乳固体含量调整其达到产品要求,既第二次标准化,标准化前需要将贮缸的炼乳充分搅拌,然后测定炼乳的乳固体含量,当低于标准值28%时,可加入全脂奶粉,提高乳固体含量,高于标准值28%时,可兑加纯水,蒸溜水、具体计算公式如下低于标准值28%全脂奶粉添加量
式中n是标准产品乳固体含量%,本例既28%m是浓缩后乳固体含量%x浓缩后数量高于标准值28%时,水的加入量
式中n是标准产品乳固体含量%,本例既28%m是浓缩后乳固体含量%x是浓缩后数量7、标准化后既可进行灭菌,本例采用利乐公司生产的套管式灭菌系统,首先将炼乳预热至75℃左右,再经真空脱气蒸发降温至60-65℃左右。
8、为了细化乳中脂肪球,便于消化吸收和防止贮存时脂肪上浮,预热后的炼乳进入压力为20MPa均质机均质。
9、均质后的炼乳经高效率的热交换器迅速上升至137℃左右,然后保温4秒完成超高温瞬时灭菌过程;10灭菌后的炼乳利用热交换器迅速降温至25°以下,灌装在无菌缸中;11、当无菌灌装机完成无菌操作规程后即可进行炼乳的无菌灌装,灌装于200ml的无菌利乐包内。
12、通过随机和定时取样,将样品放入40-45℃保温间保温7天后,检测细菌含量,达到无菌标准后既可销售。
如生产母乳化淡炼乳、中老年淡炼乳等,可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标准值、计算公式),按以上工艺流程生产既可。
上述的无菌包装容器可采用无菌复合纸盒、塑料瓶、塑料袋。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由于灭菌时采用瞬时高温,既达到了灭菌目的又最大程度保留了乳中的营养成份,且保持了乳品的原有风味;2、利用炼乳浓缩特性,方便了储存、运输,相对节省了包装、运输成本及占有的储藏空间。
3、还原原奶方便,便于饮用。
4、使用范围广,各种人均可饮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淡炼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如下a、将选定的原料牛乳第一次标准化,将原料奶的成份调整到标准原料奶要求;b、将标准化后的原料奶预热到75℃-80℃;c、浓缩,使牛乳出料浓度维持在产品要求的标准值范围;d、将浓缩后的牛乳用0℃-3℃冰水冷却至2-5℃左右;e、第二次标准化,使牛乳固体含量达标准值;f、将标准化后的牛乳预热至60-65℃;g、送入压力为15MPa-20MPa的均质机中均质;h、将均质后的炼乳经高效率的热交换器迅速上升至137℃左右,保温4秒完成超高温瞬时灭菌;i、利用热交换器迅速降温至25℃以下,灌装在无菌缸中;j、用无菌灌装机灌装于无菌包装容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炼乳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菌包装容器可采用无菌复合纸盒、塑料瓶、塑料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炼乳的生产工艺,包括将选定的原料牛乳第一次标准化预热处理,再浓缩基本达到浓缩要求,用冰水冷却,第二次标准化后,预热灭菌;均质后的炼乳超高温瞬时灭菌;迅速降温后灌装在无菌包装容器内;优点是既达到了灭菌目的又最大程度保留了乳中的营养成分,且保持了乳品的原有风味;方便储存、运输,相对节省了包装、运输成本及占有的储藏空间。还原原奶方便,便于饮用。使用范围广,各种人均可饮用。
文档编号A23C3/03GK1227061SQ98100858
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26日
发明者王佳青 申请人:王佳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