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愈好凉茶及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377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胃愈好凉茶及制作方法
一种胃愈好凉茶,涉及凉茶饮料的生产制作方法。
目前市场上林林总总的凉茶,大多均具去火、消炎以及解渴的功效,但对胃炎引起的腹部不适者,难以接受饮用,易作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大山间的普通草药配制的凉茶,既可达到消炎、去火的目的,又能适应有胃炎的人们饮用的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述胃愈好凉茶的配方为,采用大山里常有的鱼鳅串草(又名马兰草、田边菊)、白双环藤根(又名萝藦根、过路黄、奶浆草根、雀瓢)以及红环藤根三种草药,以重量比为三等份。
本发明所述的胃愈好凉茶的生产制备方法为将上述等量三种草药共1000g洗净后,先用两碗水(约600g)将其浸泡15分钟,然后将浸泡的水与草药一起放入药锅内加水五碗(约1.5kg)高温加热煮沸后,改用慢火熬制3小时;待药水浓缩为三碗时(约900g)停火。其服用方法为将上述1kg的草药熬出来的凉茶,应在一天内分二至三次服完;饭前服用,10岁以下小儿可分二天服完。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胃愈好凉茶的配制煎熬方法实施例1,一般而言,可以将鱼鳅串草、白双环藤根和红环藤根各333g共1000g,洗净后用水两碗(约600g)浸泡15~20分钟,然后再加清水五碗(约1.5Kg)一起放入药锅内高温煮沸后,改用慢火熬约3小时,待煲中茶水浓缩为3碗(约100g)时停火倒出备用。
实施例2,可称鱼鳅串草200g、白双环藤根、红环藤根各400g,洗净加水600g浸泡15分钟,然后倒入药锅内再加水5碗(约1.5kg),先用猛火高温煮沸,然后转入慢火熬约3小时,待茶水浓缩为900g时倒出待饮。
实施例3,在胃愈好凉茶的配制中,也可以采用鱼鳅串草为400g,白双不藤根示红双环藤根各300g的比例,其煎熬方法同上述两个实施例。
在实际使用中,还有个别胃炎病症较重的人员,对上述方法配制熬出的凉茶仍难接受的时候,可如实施例4所说的办法处理首先可以酌情按实施例1、例2、例3所说的草药的配比比例称出的1kg干草药,先洗净后置于一个洗净的猪肚中,倒入两碗(约600g)清水把猪肚的两个口扎紧静置15~20分钟,然后把装有草药的猪肚置于药锅内,倒入五碗清水(约1.5kg)至将猪肚浸没为宜,先用猛火煎至水沸,再改用文火慢熬约三个小时,待锅中药汁浓缩成壹碗水(约300g)时停火,再把猪肚的扎口解开,将肚内药液一并倒入锅内的药汁中混合备用。
按上述四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熬制的胃愈好凉茶,其量一般为一个人的饮用量,其服用方法为每天二~三次分服,餐后饮用为宜。若按第四实施例以猪肚作茶引的,则可将猪肚切片分服,但不应放任何调料、油等。
采用了如本发明所说的配制煎熬办法获得的胃愈好凉茶,具有消炎、去火、解渴的功效,特别对患有各种胃炎从而消化不好胃部不的人们,更易接受,没有任何副作用,为大人小孩的消炎良茶。
权利要求
1.一种胃愈好凉茶,其特征在于由鱼鳅串草、白双环藤根以及红环藤根三等份配制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愈好凉茶,其特征在于可采用按重量比鱼鳅串草占20%、白双环藤根占40%,红环藤根占40%配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愈好凉茶,其特征在于也可按重量比鱼鳅串草占40%,白双环藤根和红环藤根各占30%配制。
4.一种胃愈好凉茶的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权利要求1、2或3所述选取的配比,共1000g,取来草药洗净后,用清水两碗(约600g)浸泡15~20分钟,然后连药带水倒入药锅中,再加入5碗清水(约1.51kg),先用猛火煎煮至水沸,再改用文火慢熬约三个小时,待锅中药汁浓缩成3碗(约900g)时停火备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胃愈好凉茶的配制方法,可以在如权利1、2或3的配比方式下取出草药1000g后,其特征在于先将草药洗净后置于一个洗净的猪肚中,倒入两碗清水(约600g),把猪肚两个口扎紧,然后静置15~20分钟,再将猪肚置于药锅中,另外倒入五碗清水(约1.5kg)至将猪肚浸没为宜,先用猛火煎至水沸,再改用文火慢熬约三个小时,待锅中药汁浓缩成壹碗水(约300g)时停火,把猪肚扎口松开,倒肚内药液一并倒入锅入的药汁中混合备用。
全文摘要
一种胃愈好凉茶,由鱼鳅串草、白双环藤根和红双环藤根草等份配制而成,经浸泡煎熬后所得的凉茶,具有消炎、去火、解渴等功效,特别适合患有各种胃炎而胃部不适的人们饮用,没有任何副作用,是大人小孩的解渴消炎良茶。
文档编号A23F3/34GK1234977SQ98113208
公开日1999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3日
发明者廖武轰 申请人:廖武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