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腊梅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558519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山腊梅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山腊梅(又名毛山茶)的加工方法。
山腊梅为江南农村山野间生长的一种腊梅科植物。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载,它含有挥发油、生物缄、黄酮类等成分与对人体有益的各种微量元素。并具有特殊芳香,味辛凉微苦,有解表却风、消炎解毒、防暑等功能。对感冒、中署、胸闷有显著效果。民间常于端午节前后、上山采集阴干。因缺乏加工手段,外形呈松散片状,叶色黄化,内含有效成份受损失,口感较差。有的与其它药物一道通过煎煮,取其可溶成份制成片剂或冲剂,以上都是纯作药用。
通过长期研究实践,优选出了一套良好的加工方法。首先鲜叶采集回来后,薄薄摊开,以免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而影响品质。再用日光或温风萎凋,使丧失约15~30%的水份。继用180~230℃温度锅炒或瓶炒保绿,炒至失水40~55%。然后经过揉捻使初成条索。再用蒸气固绿,最后滚条造形,炒干或烘干。这样制成的山腊梅,能保持其天然绿色,看气芳浓,滋味适口,是药饮兼用的制品。可供日常饮用。
权利要求
1.为一种采用薄摊、萎凋、高温炒、揉捻、蒸气固绿、造形、干燥,加工山腊梅的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萎凋失水15~30%。高温炒失水40~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山腊梅采用蒸气固绿揉捻、滚条造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山腊梅(又名毛山茶)的加工方法。通过一系列处理,可保持其天然绿色,外形紧卷成条,香气芳浓,滋味适口,为药饮兼用制品,可作日常饮用。
文档编号A23L3/34GK1238926SQ9811455
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13日
发明者方根源 申请人:方根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