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芽奇兰茶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56957阅读:9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芽奇兰茶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芽奇兰茶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白芽奇兰因其芽梢白毫明显,叶张似“竹叶奇兰”,成品茶具有独特“兰花”香气的特征,故而得名。它是乌龙茶发展进化中涌现的新品种,是平和县科技人员与茶农历经十多年努力从地方奇兰茶群体中单株选育成功的珍稀良种。白芽奇兰茶外形紧实匀称,叶底红绿相映,深绿油润,香气清高爽悦,品种香突出,似兰香幽长,滋味清爽细腻,汤色橙黄明亮,叶底软亮,具有独特的山骨风韵。
[0003]常饮白芽奇兰茶,具有提神益思,解酒消滞,降压防癌,减肥健美,消烦解暑,生津活血,延年益寿之功效。若取平和三平矿泉水或自然泉水泡茶品尝,心旷神怡,犹人唐诗所绘“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之境界。因此如何克服现有白芽奇兰加工技术的不足是目前白芽奇兰茶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白芽奇兰茶的制造工艺。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白芽奇兰茶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鲜叶在吹北风的晴天,采摘健壮挺直、枝条饱满、无病虫害的鲜叶;
(2)、晒青在下午3?5时,将鲜叶在水筛或竹席上摊晒10?60min,摊叶厚度为2?4 cm,中间翻晒两次,凋萎减重率为9%?12% ;
(3)摇青用直径10cm的摇青机,摇青时间由3?5min逐次延长到3?4h,共摇4?5轮,每次摇青后摊凉lh,共摇青12?14h,摇至“兰花”香气显露为止;
(4)杀青在220°C?240°C下,杀青10?15min,投叶量30?35kg,杀青至青叶消除、香气清纯、色转暗绿、手握柔软而带粘性,减重率30% ;
(5)揉捻揉3?5min,挤出部分茶汁粘附于叶表,叶张初卷成条即可出柔;
(6)初烘在100°C?120°C下,摊叶厚度1.5cm,烘至含水率在45%?50%即可下烘,期间翻料2?3次;
(7)初包揉先用I平方米布巾按每包7kg的数量趁热在台式速包机上打包1s;然后3个茶包一起再上平板机揉3?5 m in ;接着将包内茶叶用手工翻转一遍,再按包揉、平揉的工艺重复上述过程,反复揉3?5遍,使茶叶个体达到卷曲紧结的要求;
(8 )复烘在80 °C?90 °C下,烘至含水率在35%?40% ;
(9)复包揉操作与初包揉,经过8?10次复包揉整形,最后静置定形30?60min;
(10)足干在80°C?100°C温度下烘0.5?lh,烘至香气纯正、梗折脆断、叶捻成粉、含水率降至5%?6%即可;
(11)、分装。
[0006]进一步的,在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还包括萎凋工序:摊叶厚度为厚15?20 cm,风温28?32°C,历时0.5 — I h,中间结合2?3次的翻拌。
[0007]进一步的,在步骤(3)和步骤(4)之间还包括晾青工序:在21?26°C,空气相对湿度为65%?80%之间下瞭青3?5h。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I)中采摘鲜茶叶为茶树新梢长到驻芽2?3叶,最多不宜超过4叶,一般有10%?15%芽达小一中开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萎凋工序后还有复活步骤,将经过萎凋的茶叶抖散摊开后置于阴暗且具有一定湿度的环境下,使其重新呈现鲜润状。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9 )复包揉后还包括提香工序,所述的提香方法为将茶叶堆至8?1cm高的厚层,然后通入的水蒸汽,蒸茶时间为I?2分钟,使茶叶进行受热吸湿;然后将茶叶在40?55°C下进行烘焙提香干燥,烘焙提香的时间为7?10分钟,至含水分8?1wt % ο
[0011]进一步的,通入的水蒸气为5.0?7.0Mpa,水蒸气的温度为90?110°C,吸湿后水分控制在18?23wt%。
[0012]本发明的白芽奇兰茶叶的制造工艺,道道把关、环环相扣,制好的白芽奇兰有“鲜、香、韵、锐”,香气高强,浓郁持久,花香鲜爽,醇正回甘,口、舌、齿、龋均有刺激清锐的感受,品尝时更有茶叶“原滋原味”的感觉。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4]实施例1
一种白芽奇兰茶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鲜叶在吹北风的晴天,采摘健壮挺直、枝条饱满、无病虫害的鲜叶;
(2)、晒青在下午3?5时,将鲜叶在水筛或竹席上摊晒10?60min,摊叶厚度为2?4 cm,中间翻晒两次,凋萎减重率为9%?12% ;
(3)摇青用直径10cm的摇青机,摇青时间由3?5min逐次延长到3?4h,共摇4?5轮,每次摇青后摊凉lh,共摇青12?14h,摇至“兰花”香气显露为止;
(4)杀青在220°C?240°C下,杀青10?15min,投叶量30?35kg,杀青至青叶消除、香气清纯、色转暗绿、手握柔软而带粘性,减重率30% ;
(5)揉捻揉3?5min,挤出部分茶汁粘附于叶表,叶张初卷成条即可出柔;
(6)初烘在100°C?120°C下,摊叶厚度1.5cm,烘至含水率在45%?50%即可下烘,期间翻料2?3次;
(7)初包揉先用I平方米布巾按每包7kg的数量趁热在台式速包机上打包1s;然后3个茶包一起再上平板机揉3?5 m in ;接着将包内茶叶用手工翻转一遍,再按包揉、平揉的工艺重复上述过程,反复揉3?5遍,使茶叶个体达到卷曲紧结的要求;
(8 )复烘在80 °C?90 °C下,烘至含水率在35%?40% ;
(9)复包揉操作与初包揉,经过8?10次复包揉整形,最后静置定形30?60min;
(10)足干在80°C?100°C温度下烘0.5?lh,烘至香气纯正、梗折脆断、叶捻成粉、含水率降至5%?6%即可;
(11)、分装。
[0015]实施例2
一种白芽奇兰茶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鲜叶在吹北风的晴天,采摘健壮挺直、枝条饱满、无病虫害的鲜叶;鲜茶叶为茶树新梢长到驻芽2?3叶,有10%芽达小一中开面;
(2)、晒青在下午3?5时,将鲜叶在水筛或竹席上摊晒lOmin,摊叶厚度为2cm,中间翻晒两次,凋萎减重率为9% ;
(3)萎凋工序:摊叶厚度为厚15cm,风温28°C,历时0.5 — I h,中间结合2?3次的翻摔。
[0016](4)摇青用直径10cm的摇青机,摇青时间由3?5min逐次延长到3?4h,共摇4?5轮,每次摇青后摊凉lh,共摇青12?14h,摇至“兰花”香气显露为止;
(5)杀青在220°C下,杀青10?15min,投叶量30?35kg,杀青至青叶消除、香气清纯、色转暗绿、手握柔软而带粘性,减重率30% ;
(6)揉捻揉3?5min,挤出部分茶汁粘附于叶表,叶张初卷成条即可出柔;
(7)初烘在100°C?120°C下,摊叶厚度1.5cm,烘至含水率在45%?50%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