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籽豆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77087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葡萄籽豆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葡萄籽豆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葡萄籽,作为葡萄酒行业的副产物,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增强免疫力、保护皮肤、美容养颜、抗过敏、保护血管、抗辐射、保护消化系统、保护眼睛等功效。葡萄籽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此外还含有强抗氧化剂——原花青素,以及抗癌物质——白藜芦醇。
[0003]豆奶粉是一种新型固体饮料,它综合了大豆和牛奶的营养成分,具有口感细腻、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携带方便等特点。但现有的豆奶粉大多只具有营养功能,很少具有保健功能的营养成分。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市场上豆奶粉很少具有保健功能的不足,通过本加工方法,充分保留葡萄籽中的营养成分,使葡萄籽豆奶粉具有了保健功能,提高了豆奶粉的营养价值。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葡萄籽豆奶粉及其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0006]A、原料清洗:挑选完全成熟、颗粒饱满、无霉变、无杂质的葡萄籽,用清水进行清洗;
[0007]B、烘干:将葡萄籽放置烘干设备中,温度设置为40°C,进行烘干2h,最终使葡萄籽的水分含量在8-10%之间,后降温冷却;
[0008]C、粉碎:将葡萄籽放置低温超微粉碎机内,温度设置为:_20°C,冷冻30min,进行超微粉碎,制成葡萄籽粉;
[0009]D、大豆去杂:挑选完全成熟、颗粒饱满的大豆,去除大豆里的杂质;
[0010]E、浸泡:将大豆与浸泡水按1:4的比例进行浸泡,浸泡水ph设置为6.5-7,水温设置在18-25°C,浸泡结束后用清水进行冲洗;
[0011 ] F、磨浆:使用胶体磨对浸泡后的大豆进行磨浆;
[0012]G、浆渣分离:利用浆渣分离机进行分离,筛网设置为80-100目;
[0013]H、调配:根据豆浆干物质含量按5-30%的比例加入奶粉;按0.05-0.15%的比例加入甜菊糖;按10-25%的比例加入麦芽糊精;
[0014]1、脱腥:将调配好的物料直接进入脱腥装置中,做脱腥处理;
[0015]J、均质:将脱腥后的物料做均质处理,均质温度60_70°C,压力20_30mpa;
[0016]K、喷雾干燥:干燥进风温度设置在160°C以上,豆奶粉含水量控制为3-4%;
[0017]L、混合:取步骤C中的葡萄籽粉,按总重量比10-90%的比例与豆奶粉混合;
[0018]M、灭菌:采用微波灭菌法;
[0019]N、包装:真空包装,常温下贮存。
[0020]葡萄籽,作为葡萄酒行业的副产物,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葡萄籽内的原花青素是目前自然界中已知的抗氧化作用最强的天然食品,其抗氧化效果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原花青素具有非常强的体内活性,在人体内吸收迅速完全,口服20分钟即可达到最高血液浓度,代谢半衰期达7小时之久。原花青素能有效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保护人体细胞组织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损伤,防治心脏病、癌症、糖尿病、早衰、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80多种与自由基有关的疾病。
[0021]葡萄籽内的亚油酸,是一种人体必须但不能自行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它由不饱和状态到饱和状态要消耗20%的胆固醇,因而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抑制动脉血栓的形成,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良好的作用。此外,它还具有防癌、抗癌、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骨组织的代谢等作用。
[0022]葡萄籽内的白藜芦醇,是一种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被认为是一种植物抗毒素。研究表明它有抗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抗突变、抗氧化、抗菌抗炎、保肝、诱导细胞凋亡及雌激素调节等作用。
[0023]葡萄籽的功效与作用:
[0024]①清除自由基、抗衰老、增强免疫力:
清除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破坏。保护人体器官和组织,防治心脏病、癌症、早衰、糖尿病、动脉硬化等100多种由自由基所引起的疾病。
[0025]②保护皮肤、美容养颜:
有“皮肤维他命”和“ 口服化妆品”的美誉,保护胶原蛋白,改善皮肤弹性与光泽,美白、保湿、祛斑;减少皱纹、保持皮肤柔润光滑;清除痤疮、愈合疤痕。
增强皮肤抵抗力、免疫力,防治皮肤过敏以及各类皮肤病;增强皮肤抗辐射能力,阻止紫外线侵害。
[0026]③保护血管:
保护心脑血管,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预防脑溢血、中风、偏瘫等;
维持毛细血管适度的渗透性,增强血管强度,减低毛细血管易脆性;
降血脂、降血压、抑制血栓的形成,减少脂肪肝的发生;预防血管壁脆弱引起的浮肿、血丝;减轻水肿及腿部肿胀,减轻瘀伤、运动受伤;
改善静脉曲张、静脉机能不全、静脉炎,防治毛细血管出血。
[0027]④抗过敏:
深入细胞从根本上抑制致敏因子“组胺”的释放,提高细胞对过敏源的耐受性;清除致敏自由基,抗炎、抗过敏;稳定皮肤血管组织,缓解荨麻疹、干革热、过敏性鼻炎等各种过敏症;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力,彻底改善过敏体质。
[0028]⑤抗辐射:
有效预防和减轻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抑制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减少电脑、手机、电视等辐射对皮肤、内脏器官造成的伤害。
[0029]⑥保护消化系统:
保护胃黏膜、防治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
[0030]⑦保护眼睛: 保护眼睛免受辐射损伤,防治红血丝;增强夜视力、减少视网膜症等。阻止自由基对晶状体蛋白的氧化,预防白内障、视网膜炎。
[0031]甜菊糖,是目前世界已发现并经我国卫生部门批准使用的,最接近蔗糖味的天然低热值甜味剂。它是从菊科草本植物一一“甜叶菊”的叶片中提取出来,被国际上誉为“世界第三糖源”。它不含糖分和热量,在体内不参加代谢、不积蓄、无毒副作用。经常食用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龋齿等疾病,故为糖尿病、肥胖症患者良好的天然甜味剂。
[0032]麦芽糊精,是以各类淀粉作原料,经酶法工艺低程度控制水解转化、提纯、干燥而成。其原料是含淀粉的玉米、大米等。麦芽糊精含有大量的多糖类,多糖在抗肿瘤、抗炎、降血糖、抗衰老、抗凝血、免疫促进等方面发挥着生物活性作用。
[00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4]①本发明葡萄籽采用低温超微粉碎技术,其是一种纯物理加工方法。葡萄籽的主要活性物质一一多酚(包括原花青素、白藜芦醇、单宁等)对热不稳定,温度越高、干燥的时间越长,多酚的损失也就越大。采用低温超微粉碎技术:细胞级的粉碎,有利于葡萄籽中营养成分的释放和充分地被人体吸收;低温粉碎,有利于保留葡萄籽的生物活性成分;从而可以保存葡萄籽的全部营养成分,保证了葡萄籽粉的纯天然属性。
[0035]②本发明的葡萄籽豆奶粉,口感香甜醇厚、气味馥郁,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癌、美肤养颜、保护心脑血管、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辐射、抗过敏、保护消化系统、保护眼睛等功效。
[0036]③本发明的葡萄籽豆奶粉,采用无糖的甜味配方,糖尿病人、肥胖病人亦可饮用。
[0037]④长期饮用本发明的葡萄籽豆奶粉,能有效增强国民的体质,且成本低。
具体实施
[0038]实施例1:取干燥的葡萄籽粉10公斤,豆奶粉90公斤,混合均匀,经微波灭菌制得葡萄籽豆奶粉。
[0039]实施例2:取干燥的葡萄籽粉45公斤,豆奶粉55公斤,混合均匀,经微波灭菌制得葡萄籽豆奶粉。
[0040]实施例3:取干燥的葡萄籽粉90公斤,豆奶粉10公斤,混合均匀,经微波灭菌制得葡萄籽豆奶粉。
[0041]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主权项】
1.一种葡萄籽豆奶粉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A、原料清洗:挑选完全成熟、颗粒饱满、无霉变、无杂质的葡萄籽,用清水进行清洗; B、烘干:将葡萄籽放置烘干设备中,温度设置为40°C,进行烘干2h,最终使葡萄籽的水分含量在8-10%之间,后降温冷却; C、粉碎:将葡萄籽放置低温超微粉碎机内,温度设置为:-20°C,冷冻30min,进行超微粉碎,制成葡萄籽粉; D、大?去杂:挑选完全成熟、颗粒饱满的大?,去除大?里的杂质; Ε、浸泡:将大豆与浸泡水按1:4的比例进行浸泡,浸泡水ph设置为6.5-7,水温设置在18-25°C,浸泡结束后用清水进行冲洗; F、磨浆:使用胶体磨对浸泡后的大豆进行磨浆; G、浆渣分离:利用浆渣分离机进行分离,筛网设置为80-100目; H、调配:根据豆浆干物质含量按5-30%的比例加入奶粉;按0.05-0.15%的比例加入甜菊糖;按10-25%的比例加入麦芽糊精; 1、脱腥:将调配好的物料直接进入脱腥装置中,做脱腥处理; J、均质:将脱腥后的物料做均质处理,均质温度60-70°C,压力20-30mpa; K、喷雾干燥:干燥进风温度设置在160°C以上,豆奶粉含水量控制为3-4%; L、混合:取步骤C中的葡萄籽粉,按总重量比10-90%的比例与豆奶粉混合; M、灭菌:采用微波灭菌法; N、包装:真空包装,常温下贮存。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籽豆奶粉及其制备方法,葡萄籽豆奶粉,特征是一种葡萄籽粉与豆奶粉的混合物,其中葡萄籽粉占葡萄籽豆奶粉总重的重量比为10-90%。采用葡萄籽加工成粉、豆奶粉加工、混合、灭菌、包装等步骤,将葡萄籽进行挑选、清洗、烘干、低温超微粉碎成粉;大豆去杂、浸泡、磨浆、浆渣分离、调配、脱腥均质、喷雾干燥;混合、灭菌、包装。本发明的豆奶粉,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癌、美肤养颜、保护心脑血管、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辐射、抗过敏、保护消化系统、保护眼睛等功效。本发明的豆奶粉,采用无糖的甜味配方,糖尿病人、肥胖病人亦可饮用。长期饮用本发明的豆奶粉,能有效增强国民的体质,且成本低。
【IPC分类】A23C11/10
【公开号】CN105532902
【申请号】CN201610007678
【发明人】李义民
【申请人】李义民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6年1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