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茶叶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629723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茶叶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茶叶的制备。它依次包括原料选择与采摘、摊放、杀青、摊凉、揉捻、做形和烘焙等加工步骤;其中严格控制选择原料品种为南江1号;原料采摘要求为采自海拔550~650m的无公害生态茶园,采摘时间在三月中旬,要求晴天气温在20~25℃。该加工方法从选择优质原料,优化摊放等加工工艺的角度进行,提升了绿茶品质。
【专利说明】_种生态茶叶的制备方法
[00011 本发明申请是针对申请日2014年09月26日、申请号201410500339.8的发明专利的 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3] 研究表明,绿茶是多酚类含量保留最多的一种茶类。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是一类 含有多个酚性羟基的化合物,较易氧化而提供质子,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另外,茶多酚 还可作用于产生自由基的相关酶类,络合金属离子,可间接清除自由基。研究还发现,茶叶 中的多酚类物质可通过调节血脂代谢、抗凝促纤溶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动脉平滑肌细 胞增生等多种机制对心血管疾病起作用。目前,众多名优绿茶因品种、原料等级的选择及加 工工艺的不足,导致品质上存在绿茶汤色泛黄、滋味较涩、香气不高等问题,难以满足消费 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品质生态绿茶的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种生态茶叶的制备方法,它依次包括原料选择与采摘、摊放、杀青、摊凉、揉捻、 做形和烘焙,其特征在于,它具体步骤如下:
[0007] 1)原料选择与采摘
[0008] 选择原料品种为南江1号;原料采摘要求为采自海拔550~650m的无公害生态茶 园,采摘时间在三月中旬,要求晴天气温在20~25°C;采摘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叶 长度2.5~2.8cm左右,芽叶完整、匀齐,无紫色叶、鱼叶、病虫叶等;
[0009] 2)摊放
[0010]将采摘的鲜叶在摊放槽上摊放,厚度4cm,时间3.5h,吹自然风;
[0011] 3)杀青
[0012] 采用6CSZ-65型汽热杀青机,当蒸汽温度达到150°C上下,热风温度达到200°C上下 时开始均勾投叶,投叶量为lKg/min,蒸青时间控制在35s,热风脱水时间控制在90s,然后用 DXWS-15型微波杀青机进行二次杀青,脱去杀青叶内部多余水分,使杀青叶含水率在50%, 要求杀青叶芽叶柔软,色泽暗绿,无生青味,茶香显露;
[0013] 4)摊凉
[0014] 将杀青叶迅速均匀薄摊在冷却平台上,开启冷风扇,迅速冷却以防止湿热作用,降 低多酚类物质的非酶促氧化,摊凉时间控制在28min;
[0015] 5)揉捻
[0016] 控制CR-40型揉捻机转速为35转/min,每桶投杀青叶4Kg,轻揉4.5min,以揉捻机盖 刚好接触茶叶为准进行揉捻;
[0017] 6)做形
[0018] 选用6CL-80型理条机,每次投揉捻叶2Kg,保持每槽投叶量一致,温度在150~80°C 范围内先高后低,时间控制为5min,当含水率达15 %时出锅并及时摊凉;
[0019] 7)烘焙
[0020]用6CH-6型茶叶烘干机,控制温度98°C,连续烘培3次,间隔时间30min,每次烘培后 及时进行摊凉,次日用提香机提香,温度90°C,时间18min;
[0021] 8)精制
[0022] 用8号手工筛,采用抖筛手法,去除茶头;
[0023] 9)拣梗
[0024]运用阶梯拣梗机,拣去长度在1.5cm以下的茶;
[0025] 10)色选
[0026] 用茶叶色选机选去黑色及青色茶;用风选机去除单片;
[0027] 11)去杂
[0028] 用人工拣去杂质及与产品外观品质不相符的茶叶;
[0029] 12)拼配即得成品。
[0030]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31 ] (1)本发明在原料质量上对茶叶鲜叶进行控制,原料需采自海拔550~650m的无公 害生态茶园,采摘时间在三月中旬,要求晴天气温在20~25°C为宜,是由于茶树具喜光怕晒 的特性,在海拔较高的地方,通过漫射光照射,有助于提高茶叶中氨基酸含量;此外业已证 明,温度对茶树生育有一定的影响;温度高,有利于茶树体内的碳代谢,利于糖类化合物的 合成与转化,使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增加,而低温则有利于氨基酸、蛋白质及一些含氮化合物 的增加,即增加茶叶味香及鲜爽度。因此,选择在三月中旬,海拔550~650m的无公害生态茶 园里采摘鲜叶原料,可从原料质量上对茶叶品质进行控制,提高茶叶品质基础。
[0032] (2)本发明中采摘的鲜叶进厂后在摊放槽上摊放3~4h,厚度3~5cm,吹自然风有 助于加快鲜叶表面水分的散失,并伴随着水分的散失,鲜叶中各生化成分进行着各自的化 学转化反应。在水解酶的催化下,蛋白质进一步水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多糖水解成单糖等 转化为香气前体物质,同时,呈味物质多酚类、氨基酸、糖类等也不断地转化,为茶叶良好品 质的形成打下基础。
[0033] (3)本发明杀青步骤先采用汽热杀青,再采用微波二次杀青,较传统一次杀青或者 滚筒杀青更利于茶叶品质的提升,通过汽热杀青杀青叶色泽翠绿,香气显露,微波杀青进一 步灭酶,保持杀青叶品质稳定。
[0034] (4)本发明揉捻步骤中采用轻压短揉,较传统轻-重-轻的揉捻方式更注重保持茶 叶自然的条索,且实践证明此种揉捻方式能降低茶叶破碎率,防止茶汁过度溢出导致的茶 叶色泽暗绿,既实现了一定的茶叶滋味浓度,又保持了茶叶条索完整、白毫显露、色泽翠绿 的外观品质。本发明做形步骤通过理条机理条进行,较传统理条压条的扁形茶或团揉做形 的卷曲形茶有所不同,其好处在于,在高温理条的做形过程中,通过理条机左右摆动的短时 理条,能使茶叶在外力及高温的作用下边失水边成形,其受热及受力较做扁形茶或卷曲形 茶要小得多,因而能更好的保持茶叶的绿色,防止高温或过多地与锅壁的摩擦对叶绿素造 成破坏,使得茶叶外形挺直,色泽绿润。本发明中在茶叶干燥方式上采用连续烘焙,中间摊 凉间隔半小时的方式,较传统一次性烘干更有利于茶叶香气品质的形成。
[0035] (5)采用本发明方法制作的绿茶品质特点是:外形挺直饱满,色泽绿润,白毫显露, 汤色嫩绿明亮,嫩香馥郁持久,滋味醇爽回甘,叶底嫩绿鲜亮、匀齐完整。且其所得绿茶产品 中每百克含水分<6.0g、茶多酸为26~29g、氨基酸2.5~3. lg、可溶性糖5.6~6.5g、咖啡碱 3.7~4.2g和水浸出物32~36g,其品质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但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 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内容对 本发明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37] 实施例1
[0038] -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它依次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0039] 1)原料选择与采摘
[0040]选择原料品种为福鼎大白茶;原料采摘要求为采自海拔550~650m的无公害生态 茶园,在本例中原料产自重庆市永川区5A级国家森林公园一一茶山竹海风景区,景区属于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8.2°C,最高气温39°C,最低气温2°C,年平均降雨量 1042.2mm,平均日照1298.5h,年平均无霜期317d,景区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7%,空气 清新爽洁;采摘时间在三月中旬,要求晴天气温在20~25 °C ;采摘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 展,芽叶长度2.5~2.8cm,芽叶完整、匀齐,无紫色叶、鱼叶、病虫叶等;
[0041 ] 2)摊放
[0042]将采摘的鲜叶在摊放槽上摊放,厚度3cm,时间3h,吹自然风;
[0043] 3)杀青
[0044] 采用6CSZ-65型汽热杀青机,当蒸汽温度达到150°C,热风温度达到200°C时开始均 勾投叶,投叶量为lKg/min,蒸青时间控制在40s,热风脱水时间控制在100s,此时杀青叶含 水率约60%,然后用DXWS-15型微波杀青机进行二次杀青,脱去杀青叶内部多余水分,使杀 青叶含水率在50%,要求杀青叶芽叶柔软,色泽暗绿,无生青味,茶香显露;
[0045] 4)摊凉
[0046] 将杀青叶迅速均匀薄摊在冷却平台上,开启冷风扇,迅速冷却以防止湿热作用,降 低多酚类物质的非酶促氧化,摊凉时间控制在30min;
[0047] 5)揉捻
[0048]控制CR-40型揉捻机转速为35转/min,每桶投杀青叶4Kg,轻揉4min,以揉捻机盖刚 好接触茶叶为准进行揉捻;
[0049] 6)做形
[0050] 选用6CL-80型理条机,每次投揉捻叶2Kg,保持每槽投叶量一致,温度在150~80°C 范围内先高后低,时间控制为5min,当含水率达15 %时出锅并及时摊凉;
[0051] 7)烘焙
[0052]用6CH-6型茶叶烘干机,控制温度100°C,连续烘培3次,间隔时间30min,每次烘培 后及时进行摊凉,次日用提香机提香,温度90°C,时间15min;
[0053] 8)精制
[0054] 用8号手工筛,采用抖筛手法,去除茶头;
[0055] 9)拣梗
[0056]运用阶梯拣梗机,拣去长度在1.5cm以下的茶;
[0057] 10)色选
[0058] 用茶叶色选机选去黑色及青色茶;用风选机去除单片;
[0059] 11)去杂
[0060]用人工拣去杂质及与产品外观品质不相符的茶叶;
[0061] 12)拼配即得成品。
[0062] 实施例2
[0063] -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它依次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0064] 1)原料选择与采摘
[0065]选择原料品种为早白尖5号;原料采摘要求为采自海拔550~650m的无公害生态茶 园,在本例中原料产自重庆市永川区5A级国家森林公园--茶山竹海风景区,景区属于亚 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8.2 °C,最高气温39 °C,最低气温2 °C,年平均降雨量 1042.2mm,平均日照1298.5h,年平均无霜期317d,景区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7%,空气 清新爽洁;采摘时间在三月中旬,要求晴天气温在20~25 °C ;采摘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 展,芽叶长度2.5~2.8cm,芽叶完整、匀齐,无紫色叶、鱼叶、病虫叶等;
[0066] 2)摊放
[0067]将采摘的鲜叶在摊放槽上摊放,厚度5cm,时间4h,吹自然风;
[0068] 3)杀青
[0069]采用6CSZ-65型汽热杀青机,当蒸汽温度达到150°C,热风温度达到200°C时开始均 匀投叶,投叶量为lKg/min,蒸青时间控制在35s,热风脱水时间控制在120s,然后用DXWS-15 型微波杀青机进行二次杀青,脱去杀青叶内部多余水分,使杀青叶含水率在45 %,要求杀青 叶芽叶柔软,色泽暗绿,无生青味,茶香显露;
[0070] 4)摊凉
[0071 ]将杀青叶迅速均匀薄摊在冷却平台上,开启冷风扇,迅速冷却以防止湿热作用,降 低多酸类物质的非酶促氧化,摊凉时间控制在2 5m i η;
[0072] 5)揉捻
[0073] 控制CR-40型揉捻机转速为35转/min,每桶投杀青叶4Kg,轻揉5min,以揉捻机盖刚 好接触茶叶为准进行揉捻;
[0074] 6)做形
[0075]选用6CL-80型理条机,每次投揉捻叶2Kg,保持每槽投叶量一致,温度在150~80°C 范围内先高后低,时间控制为5min,当含水率达15 %时出锅并及时摊凉;
[0076] 7)烘焙
[0077]用6CH-6型茶叶烘干机,控制温度95°C,连续烘培3次,间隔时间30min,每次烘培后 及时进行摊凉,次日用提香机提香,温度90°C,时间20min;
[0078] 8)精制
[0079] 用8号手工筛,采用抖筛手法,去除茶头;
[0080] 9)拣梗
[0081 ]运用阶梯拣梗机,拣去长度在1.5cm以下的茶;
[0082] 10)色选
[0083]用茶叶色选机选去黑色及青色茶;用风选机去除单片;
[0084] 11)去杂
[0085] 用人工拣去杂质及与产品外观品质不相符的茶叶;
[0086] 12)拼配即得成品。
[0087] 实施例3
[0088] -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它依次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0089] 1)原料选择与采摘
[0090]选择原料品种为南江1号;原料采摘要求为采自海拔550~650m的无公害生态茶 园,在本例中原料产自重庆市永川区5A级国家森林公园--茶山竹海风景区,景区属于亚 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8.2 °C,最高气温39 °C,最低气温2 °C,年平均降雨量 1042.2mm,平均日照1298.5h,年平均无霜期317d,景区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7%,空气 清新爽洁;采摘时间在三月中旬,要求晴天气温在20~25 °C ;采摘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 展,芽叶长度2.5~2.8cm,芽叶完整、匀齐,无紫色叶、鱼叶、病虫叶等;
[0091] 2)摊放
[0092]将采摘的鲜叶在摊放槽上摊放,厚度4cm,时间3.5h,吹自然风;
[0093] 3)杀青
[0094]采用6CSZ-65型汽热杀青机,当蒸汽温度达到150°C,热风温度达到200°C时开始均 匀投叶,投叶量为lKg/min,蒸青时间控制在35s,热风脱水时间控制在90s,然后用DXWS-15 型微波杀青机进行二次杀青,脱去杀青叶内部多余水分,使杀青叶含水率在50 %,要求杀青 叶芽叶柔软,色泽暗绿,无生青味,茶香显露;
[0095] 4)摊凉
[0096] 将杀青叶迅速均匀薄摊在冷却平台上,开启冷风扇,迅速冷却以防止湿热作用,降 低多酚类物质的非酶促氧化,摊凉时间控制在28min;
[0097] 5)揉捻
[0098] 控制CR-40型揉捻机转速为35转/min,每桶投杀青叶4Kg,轻揉4.5min,以揉捻机盖 刚好接触茶叶为准进行揉捻;
[0099] 6)做形
[0100] 选用6CL-80型理条机,每次投揉捻叶2Kg,保持每槽投叶量一致,温度在150~80°C 范围内先高后低,时间控制为5min,当含水率达15 %时出锅并及时摊凉;
[0101] 7)烘焙
[0102]用6CH-6型茶叶烘干机,控制温度98°C,连续烘培3次,间隔时间30min,每次烘培后 及时进行摊凉,次日用提香机提香,温度90°C,时间18min;
[0103] 8)精制
[0104] 用8号手工筛,采用抖筛手法,去除茶头;
[0105] 9)拣梗
[0106] 运用阶梯拣梗机,拣去长度在1.5cm以下的茶;
[0107] 10)色选
[0108] 用茶叶色选机选去黑色及青色茶;用风选机去除单片;
[0109] 11)去杂
[0110] 用人工拣去杂质及与产品外观品质不相符的茶叶;
[0111] 12)拼配即得成品。
[0112] 各取本实施例1-3中所得的绿茶产品一定量,进行总体评价和相关物质的检测,其 结果见下表1和表2所示:
[0113] 表1感官要求
[0114]
[0115] 表2理化指标
[0116]
?0??7?~由以上结果可见:经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得的绿茶产品外形挺直饱满,色泽绿润,白_ 毫显露,汤色嫩绿明亮,嫩香馥郁持久,滋味醇爽回甘,叶底嫩绿鲜亮、匀齐完整;且其中每 百克含水分<6.0g、茶多酸为26~29g、氨基酸2.5~3. lg、可溶性糖5.6~6.5g、咖啡碱3.7 ~4.2g和水浸出物32~36g。
【主权项】
1. 一种生态茶叶的制备方法,它依次包括原料选择与采摘、摊放、杀青、摊凉、揉捻、做 形和烘焙,其特征在于,它具体步骤如下: 1) 原料选择与采摘 选择原料品种为南江1号;原料采摘要求为采自海拔550~650m的无公害生态茶园,采 摘时间在三月中旬,要求晴天气温在20~25°C ;采摘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长度 2.5~2.8cm左右,芽叶完整、匀齐,无紫色叶、鱼叶、病虫叶等; 2) 摊放 将采摘的鲜叶在摊放槽上摊放,厚度4cm,时间3.5h,吹自然风; 3) 杀青 采用6CSZ-65型汽热杀青机,当蒸汽温度达到150°C上下,热风温度达到200°C上下时开 始均勾投叶,投叶量为lKg/min,蒸青时间控制在35s,热风脱水时间控制在90s,然后用 DXWS-15型微波杀青机进行二次杀青,脱去杀青叶内部多余水分,使杀青叶含水率在50%,要 求杀青叶芽叶柔软,色泽暗绿,无生青味,茶香显露; 4) 摊凉 将杀青叶迅速均匀薄摊在冷却平台上,开启冷风扇,迅速冷却以防止湿热作用,降低多 酸类物质的非酶促氧化,摊凉时间控制在28min; 5) 揉捻 控制CR-40型揉捻机转速为35转/min,每桶投杀青叶4Kg,轻揉4.5 min,以揉捻机盖刚 好接触茶叶为准进行揉捻; 6) 做形 选用6CL-80型理条机,每次投揉捻叶2Kg,保持每槽投叶量一致,温度在150~80 °C范围 内先高后低,时间控制为5 min,当含水率达15%时出锅并及时摊凉; 7) 烘焙 用6CH-6型茶叶烘干机,控制温度98°C,连续烘培3次,间隔时间30 min,每次烘培后及 时进行摊凉,次日用提香机提香,温度90°C,时间18min; 8) 精制 用8号手工筛,采用抖筛手法,去除茶头; 9) 拣梗 运用阶梯拣梗机,拣去长度在1.5cm以下的茶; 10) 色选 用茶叶色选机选去黑色及青色茶;用风选机去除单片; 11) 去杂 用人工拣去杂质及与产品外观品质不相符的茶叶; 12) 拼配即得成品。
【文档编号】A23F3/14GK105994754SQ201610403695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4年9月26日
【发明人】李中林, 刘素强, 杨娟, 吴全, 胡翔, 鲁礼勋
【申请人】重庆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