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直滤酵素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68739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自来直滤酵素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酵素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来直滤酵素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现代人愈来愈认同酵素产品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于是乎小小I瓶酵素产品正以动辄千元的天价向客户倾来。这在市场里给一部分客户的接受力上就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不利于酵素的普及。由于酵素制作简便,践行者颇多。有些人听说可以自己做酵素,于是酵素桶应运而生。目前市面上较有代表性的酵素桶在国际上多以日本的和风来、亿康丽、恒寿堂较著名,特别是日本和风来的酵素桶一一海野贵史先生采用ecoparadise还元工法的技术研制的快速发酵桶很受国内外用户的青睐。在国内则以台湾的姿美堂、植纤堂的酵素桶为代表。
[0003]这些酵素桶多为家用型,常见规格以5L、10L为多,售价多在三四百元。虽然它们具有体积小,占地少,使用便捷的优点。但是,也正因其体积小,容量少与酵素生产周期长产出率低的弱点突显出来。且这些酵素桶都需要另置器具人工过滤,用法繁琐。这些酵素桶的特点是:无论材质是塑料的还是玻璃的;无论外形是圆是方是高是矮是大是小,其共点皆是平底中空覆盖试(包括桶侧下方开孔安装放液龙头的),在食用时都需要人为的移器易具人工过滤,很容易二次污染,或桶内滞留液龙头排放不净,不利于直接饮用和长期保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来直滤酵素桶,实现酵素制作简单、便捷、利于长期贮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种自来直滤酵素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为开口向上的桶状结构,所述桶体的顶部密封连接桶盖,所述桶体的底部设有斗状结构,所述斗状结构内设有至少一层的过滤装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斗状结构为四周高中心低的漏斗状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斗状结构设置在桶体的底部中心处,便于桶体的底部设有支撑桶体的底架,而斗状结构处于底架的中心处,支撑稳固。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初效过滤网与高效过滤网,所述初效过滤网设置在高效过滤网的上方,所述初效过滤网与高效过滤网之间设有间距。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初效过滤网与高效过滤网均包括设置在其外侧的环形骨架,所述初效过滤网上环形骨架的周长长于高新过滤网上环形骨架的周长,由于斗状结构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结构,因此初效过滤网的环形骨架卡在斗状结构的上部,而高效过滤网的环形骨架卡在斗状结构的中部或下部,实现了高效过滤网设置在初效过滤网的下方,桶体内的液体从上向下流动,实现二次过滤。
[0011]进一步的,所述斗状结构的出料端设有出液阀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出液阀门连接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连接出液龙头,该出液管为硬管或者软管,便于出液龙头的移动,能够满足不同形状的空间内使用出液龙头,适用范围广。
[0013]进一步的,所述桶盖上设有安全阀,底物在发酵时会产生气体,安全阀自动平衡桶体内外的气压,防止漏气导致桶体内底物污染的情况。
[0014]进一步的,所述桶盖上设有可打开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设有盖塞,所述盖塞打开或关闭该出气口。
[0015]进一步的,所述桶体为食品级聚乙烯塑料桶体或者食品级玻璃桶体,食品级聚乙烯塑料颗粒制造的桶体,因为当桶体内外的气压不平衡时塑料桶体会发生形变,便于使用者能够很方便的了解到;而食品级玻璃颗粒制造的桶体为透明桶体,便于使用者很方便的观察到桶体内底物的发酵情况。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取液时需要打开桶盖,使桶体内的底物与空气中的水和活性氧,从而避免了桶内底物(这里指可食用植物)二次污染的情况;可以促进蔬果发酵、保持盛放于其中的食品的新鲜度;本实用新型制作酵素简单、便捷,容量大,利于酵素的长期贮存,使用方便,更富于人性化设计。
【附图说明】
[0017]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自来直滤酵素桶的半剖结构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自来直滤酵素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桶体;2、桶盖;3、出气口 ;4、盖塞;5、斗状结构;6、初效过滤网;7、高效过滤网;
8、出液阀门;9、出液管;10、出液龙头;11、安全阀;12、底架;13、底物;14、环形密封垫;15、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自来直滤酵素桶,包括桶体1,所述桶体I为开口向上的桶状结构,所述桶体I为食品级塑料桶体1,所述桶体I的顶部密封连接桶盖2,所述桶体I与桶盖2之间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锁扣15连接,所述桶体I与桶盖2之间设有环形密封垫14。
[0023]所述桶盖2上设有可打开的出气口 3,所述出气口 3上设有盖塞4,所述盖塞4用于打开或关闭该出气口 3,使用者手动打开出气口 3,平衡桶体I内外的气压。
[0024]所述桶体I的底部中心处设有斗状结构5,所述斗状结构5为四周高中心低的漏斗状结构5,所述斗状结构5顶部边缘处与桶体I的底面边缘处之间设有水平面,用于与底架12接触,使底架12支撑的更稳固。
[0025]所述斗状结构5内设有两层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初效过滤网6与高效过滤网7,所述初效过滤网6设置在高效过滤网7的上方,所述初效过滤网6与高效过滤网7之间设有间距,所述初效过滤网6与高效过滤网7均包括设置在其外侧的环形骨架,所述环形骨架为金属环,所述初效过滤网6上环形骨架的周长长于高新过滤网上环形骨架的周长,由于斗状结构5为上宽下窄的漏斗状结构5,因此初效过滤网6的环形骨架卡在斗状结构5的上部,而高效过滤网7的环形骨架卡在斗状结构5的中部或下部,实现了高效过滤网7设置在初效过滤网6的下方,桶体I内的液体从上向下流动,实现二次过滤;所述初效过滤网6与高效过滤网7均为食用级金属网。
[0026]所述斗状结构5的出料端设有出液阀门8,所述出液阀门8连接出液管9,所述出液管9连接出液龙头10,出液阀门8能够隔开出液管9内与桶体I内的液体,从而防止出液管9内的液体回流,污染桶体I内的底物13。
[0027]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二种自来直滤酵素桶,除以下技术特征夕卜,其余均匀实施例一相同:
[0028]包括桶体1,所述桶体I为开口向上的桶状结构,所述桶体I为食品级玻璃桶体1,所述桶体I的顶部密封连接桶盖2,所述桶体I与桶盖2之间螺纹连接,所述桶体I与桶盖2之间设有环形密封垫14 ;所述桶盖2上设有安全阀11,底物13在发酵时会产生气体,安全阀11自动平衡桶体I内外的气压,防止漏气导致桶体I内底物13污染的情况。
[0029]具体使用时,先将高效过滤网7放入到桶体I底部的斗状结构5内,再将初效过滤网6放入到桶体I底部,然后将底物13放入,盖上桶盖2,进行发酵;待发酵完毕后,打开出液阀门8,再打开出液龙头10,进行收集。
[0030]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自来直滤酵素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为开口向上的桶状结构,所述桶体的顶部密封连接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底部设有斗状结构,所述斗状结构内设有至少一层的过滤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直滤酵素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斗状结构为四周高中心低的漏斗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直滤酵素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斗状结构设置在桶体的底部中心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直滤酵素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初效过滤网与高效过滤网,所述初效过滤网设置在高效过滤网的上方,所述初效过滤网与高效过滤网之间设有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来直滤酵素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效过滤网与高效过滤网均包括设置在其外侧的环形骨架,所述初效过滤网上环形骨架的周长长于高新过滤网上环形骨架的周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直滤酵素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斗状结构的出料端设有出液阀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来直滤酵素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阀门连接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连接出液龙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直滤酵素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上设有安全阀。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来直滤酵素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上设有可打开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设有盖塞,所述盖塞打开或关闭该出气口。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来直滤酵素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为食品级聚乙烯塑料桶体或者食品级玻璃桶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来直滤酵素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为开口向上的桶状结构,所述桶体的顶部密封连接桶盖,所述桶体的底部设有斗状结构,所述斗状结构内设有至少一层的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取液时需要打开桶盖,使桶体内的底物与空气中的水和活性氧,从而避免了桶内底物(这里指可食用植物)二次污染的情况;可以促进蔬果发酵、保持盛放于其中的食品的新鲜度;本实用新型制作酵素简单、便捷,容量大,利于酵素的长期贮存,使用方便,更富于人性化设计。
【IPC分类】A23L1/29, A23P1/00
【公开号】CN204837870
【申请号】CN201520424359
【发明人】王宝岚, 吕明远, 叶磊
【申请人】王宝岚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