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面速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68126阅读:1378来源:国知局
一根面速成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根面速成机,包括电器控制系统、电动面坯成形机、电动压面机头、电动循环输送带,电动压面机头包括辊轮压面皮装置、面条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循环输送带的电机是变频电机;电动压面机头通过支撑机架设置在电动循环输送带的一端,电动面坯成形机固定在支撑机架顶部,电动面坯成形机位于电动压面机头的上方;电动压面机头的面条出口与电动循环输送带的一端衔接,电动面坯成形机的出口与电动压面机头的进口衔接;所述电动面坯成形机是采用卧式螺旋挤出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手工制作复杂、耗时较长的难题,得到的一根面能完整保留手工制作的口感,面条更柔韧,有劲道,并且生产效率高。
【专利说明】
一根面速成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条成形机,尤其是一根面速成机。
【背景技术】
[0002]—根面又叫“长寿面、长久面”,是宋、元、明、清时期黄龙溪古镇的著名小吃。黄龙溪地处平原,鹿溪河与锦江交汇穿镇而过,地肥水美,盛产小麦。每到逢年过节、办喜事时,黄龙溪人就会用麦心粉做一根面,几乎家家都会做一根面。古时候没有机器,一般都是用手工制作。一根面制作从和面到下锅总共需要十几道工序,历时十多个小时。首先将适量的面粉加入适当的食盐,再用温开水和面一小时后,和好的面再揉上半小时,如此反复7-8次,面团就基本做好了。面团做好之后,就开始搓条,搓条过程中是非常有讲究的,条子的粗细必须要均匀。按每碗面的数量确定条子的长度,如果条子搓的粗细不均,醒面的时间难易控制,所以搓条是制作一根面的关键。把搓好的条子一圈圈的盘在园盘里,盖上湿布,醒上4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下锅了,下锅时由面艺师捏住一根面的一头,在3米以外的距离抛入锅中,面条下锅时,就像猛龙过江般,一时间龙飞凤舞的,甚是好看。由于一根面手工制作复杂、耗时较长,从前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根面,现在几乎失传了。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手工制作复杂、耗时较长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根面速成机,得到的一根面能完整保留手工制作的口感,并且工作效率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根面速成机,包括电器控制系统、电动面坯成形机、电动压面机头、电动循环输送带,电动压面机头包括辊轮压面皮装置、面条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0006]电动循环输送带的电机是变频电机;
[0007]电动压面机头通过支撑机架设置在电动循环输送带的一端,电动面坯成形机固定在支撑机架顶部,电动面坯成形机位于电动压面机头的上方;电动压面机头的面条出口与电动循环输送带的一端衔接,电动面坯成形机的出口与电动压面机头的进口衔接;
[0008]所述电动面坯成形机,包括底座、卧式筒体,卧式筒体固定在底座上,卧式筒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卧式筒体的另一端端面处固定有出料仓;卧式筒体内通过支撑端盖、轴承支撑有螺旋挤出轴,螺旋挤出轴的螺旋出口位于出料仓处,螺旋挤出轴通过驱动电机、传动副驱动;出料仓的末端呈长方形空腔,长方形空腔的短边为1.2-2厘米,在出料口内部两侧对称设有分料板,对称设置的分料板形成人字形分料结构;
[0009]电器控制系统安装在支撑机架上,综合控制电动面坯成形机、电动压面机头、电动循环输送带。
[0010]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电动面坯成形机上设有水冷却装置,水冷却装置的结构:卧式筒体设有夹层,夹层上分别设置进水口、出水口,支撑机架下面设有水箱,水箱上固定有水栗,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至水栗的出口,出水口通过回水管连接至水箱。设置水冷却装置,进一步保证电动面坯成形机的连续工作,以避免工作发热对面团产生熟化度。
[001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12]1、将和好的面团装入本装置进料口,利用螺旋推进原理将面团推入挤压仓内;
[0013]2、利用螺旋挤出轴,将面团反复挤压,使面粉的内部蛋白分子陈列更加紧密,增加弹性;
[0014]3、面团通过电动面坯成形机从出料仓挤出,呈长30公分、厚1.5公分左右带状,自动进入电动压面机头,通过辊轮压面皮装置二次辊轮碾压,直到面成片状,厚、宽均匀,进入面条成形装置,出口一次成型直径为6毫米左右的圆形面条50根左右,长度按每碗面数量定制;从进料到面条一步成型,全过程仅需I分钟以内;
[0015]4、面条出来后,自动进入电动循环输送带,挤压面团出完后,自动停止;
[0016]5、人工将成型的面条盘入盘中,进入恒温存放。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1、人工制作的面条醒面过程需要4个小时,反复揉面搓面,耗时、耗力;利用本实用新型,能替代50个人的工作效率,而生产的面条醒面仅要20分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9]2、人工手搓的条子粗细不均,醒面的时间不易控制,利用本实用新型生产的面条粗细一致,密度同等,效果更佳;
[0020]3、通过电动面坯成形机挤压代替原始的手工揉面,使面条更柔韧,有劲道,保证了手工制作的原有的口感,缩短了制作过程,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保证了卫生,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1]4、本实用新型与原有的面条机相比的性能是:作一根面的面粉、水的配比是大于一般作面条10%的水份,而且原有生产面条机水份大了作不成,而制面过程是把面皮利用滚筒进行多次碾压后,用手工卷起来再重复制作,而本次研发的新型一根面装置是一步成型,比原有生产面条机效果性能更好;
[0022]5、电动面坯成形机是一种新的螺旋绞龙挤压装置,我国目前生产的螺旋绞龙挤压、输送等出料口都是圆形的,而本装置出料口是长方形的,在出料口内部设置人字形分料结构,使挤出的面团分散出料口的每个角落,使出料仓内没有死角,挤出的面呈带状,厚、薄、宽、窄均匀;在电动面坯成形机上设有水冷却装置,以避免工作发热对面团产生熟化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动面坯成形机的主体结构图。
[0025]图3是电动面坯成形机的出料仓内部结构图。
[0026]图1中所示:1.电动循环输送带;2.电动压面机头;3.电动面坯成形机;4.带传动副;5.电器控制系统;6.驱动电机;7.水栗;8.水箱9.支撑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3所示,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如下:一根面速成机,包括电器控制系统5、电动面坯成形机3、电动压面机头2、电动循环输送带I,电动循环输送带的电机是变频电机102;电动压面机头2通过支撑机架9设置在电动循环输送带I的一端,电动面坯成形机3固定在支撑机架9顶部,电动面坯成形机3位于电动压面机头2的上方;电动压面机头的面条出口205与电动循环输送带I的一端衔接,电动面坯成形机的出料仓301与电动压面机头的进口201衔接;
[0028]所述电动面坯成形机,包括底座307、卧式筒体302,卧式筒体302固定在底座307上,卧式筒体302的一端设有进料口 304,卧式筒体的另一端端面处固定有出料仓301;卧式筒体内通过支撑端盖305、轴承306支撑有螺旋挤出轴303,螺旋挤出轴303的螺旋出口位于出料仓301处,螺旋挤出轴通过驱动电机6、传动副4(带传动副或链传动副)驱动;出料仓的末端呈长方形空腔,长方形空腔的短边为1.2-2厘米,在出料口内部两侧对称设有分料板,对称设置的分料板形成人字形分料结构;
[0029]电器控制系统5安装在支撑机架9上,综合控制电动面坯成形机3、电动压面机头2、电动循环输送带I。
[0030]如图1所示,电动面坯成形机上可以设有水冷却装置,保证电动面坯成形机工作过程中的冷却,保证电动面坯成形机的连续工作;水冷却装置的结构:卧式筒体302设有夹层,夹层上分别设置进水口、出水口,支撑机架9下面设有水箱8,水箱上固定有水栗7,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至水栗的出口,出水口通过回水管连接至水箱。
[0031]如图1所示,电动循环输送带I是现有常规技术,主要包括电机、支架、主动辊101、从动辊105、环式输送带103、只不过电机采用的是变频电机102;另外,电动循环输送带I的机架由多个支架单元104串接而成,便于制造和移动。
[0032]如图1所示,电动压面机头2是现有常规技术,电动压面机头2包括辊轮压面皮装置、面条成形装置;电动压面机头2主要包括进料口201、辊轮压面皮装置203、面条成形装置204、电机207、输入轴208,电机207通过传动副206(带传动副或链传动副)驱动输入轴208,辊轮压面皮装置203、面条成形装置204共用一个的主动齿轮202(固定在输入轴208上),主动齿轮202通过齿轮副与辊轮压面皮装置203、面条成形装置204传动连接。
【主权项】
1.一根面速成机,包括电器控制系统、电动面坯成形机、电动压面机头、电动循环输送带,电动压面机头包括辊轮压面皮装置、面条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电动循环输送带的电机是变频电机; 电动压面机头通过支撑机架设置在电动循环输送带的一端,电动面坯成形机固定在支撑机架顶部,电动面坯成形机位于电动压面机头的上方;电动压面机头的面条出口与电动循环输送带的一端衔接,电动面坯成形机的出口与电动压面机头的进口衔接; 所述电动面坯成形机,包括底座、卧式筒体,卧式筒体固定在底座上,卧式筒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卧式筒体的另一端端面处固定有出料仓;卧式筒体内通过支撑端盖、轴承支撑有螺旋挤出轴,螺旋挤出轴的螺旋出口位于出料仓处,螺旋挤出轴通过驱动电机、传动副驱动;出料仓的末端呈长方形空腔,长方形空腔的短边为1.2-2厘米,在出料口内部两侧对称设有分料板,对称设置的分料板形成人字形分料结构; 电器控制系统安装在支撑机架上,综合控制电动面坯成形机、电动压面机头、电动循环输送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根面速成机,其特征在于:电动面坯成形机上设有水冷却装置,水冷却装置的结构:卧式筒体设有夹层,夹层上分别设置进水口、出水口,支撑机架下面设有水箱,水箱上固定有水栗,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连接至水栗的出口,出水口通过回水管连接至水箱。
【文档编号】A21C11/20GK205658277SQ201620362318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7日
【发明人】乐文安
【申请人】乐文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