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缸、烟嘴组合式烟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0930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烟缸、烟嘴组合式烟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斗,尤其是一种可贮存卷烟烟灰的烟缸、烟咀结合式烟斗。
背景技术
人们为了方便地吸烟叶或烟丝而发明了烟斗,但随着机制卷烟的出现和普及烟斗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在吸卷烟过程中,吸烟者必须经常将产生的烟灰弹入烟灰缸中,否则烟灰将散落在桌、椅和地面上,很难清除影响室内卫生,有时还会落在衣服上烧坏衣物给人们造成很大烦恼,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场地,如加油站或存放易燃易爆品的地方,如遇明火,很易造成火灾,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损害,还有汽车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吸烟,因弹烟灰造成注意力分散,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内藏卷烟,并能自动收集贮存烟灰、安全卫生的烟缸,烟咀组合式烟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缸、烟咀组合式烟斗,它由贮灰缸、烟管和烟咀构成,贮灰缸与烟管之间通过一活动机构相联在烟管后部开有一与烟咀相插配的插孔,在烟管的中部有烟道,烟道与贮灰缸和烟咀相联通,在烟管后部接近烟咀插孔处的烟道中安有一烟咀夹。
上述的活动机构是由贮灰缸上的卡槽和烟管管壁上的卡扣组成的。
上述的活动机构是由贮灰缸上的内螺纹和烟管管壁上外螺纹组成的。
上述的烟咀插孔中安有弹烟机构,该弹烟机构由烟咀顶杆和套装在其上的弹簧构成,在烟咀插孔的孔壁上有弹簧限位凸块。
上述的烟咀中的烟道为喇叭形。
上述的贮灰缸形状为烟锅形。
在贮灰缸的出烟口上加有一个形状与其适配的滤网。
上述的烟管截面形状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由于将卷烟内藏在烟斗中,散落的烟灰顺向下倾斜的烟管,滑落到贮灰缸里,所以在吸烟过程中,无明火,无烟灰出现,达到卫生、安全的目的。
2、贮灰缸与烟管之间采用活动联接方式进行联接,便于换烟操作,为了进一步便于换烟,在烟管中加装了一个弹烟机构,当需换烟时,弹烟机构可将卷烟从烟咀夹中弹出,给换烟带来极大的方便。
3、为了有利于对卷烟中的尼古丁进行有效过滤,减少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将烟咀内的烟道设计成了喇叭形。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在A-A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烟锅形贮灰缸2,椭圆形烟管5和圆形烟咀10构成,贮灰缸2与烟管5之间为活动联接,具体结构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贮灰缸2上的卡槽3和烟管管壁上的卡扣4相互扣合来实现活动联接,另一种是利用贮灰缸2与烟管5之间的螺纹联接来实现的。灰烟管5后部开有一个可与烟咀10相插配的插孔9,在烟管5中部有一个向下倾斜的烟道12,烟道12可与贮灰缸2和烟咀10内的喇叭形烟道11相联通,在烟管5后部接近烟咀插孔9处的烟道中安有一烟咀夹6,为了防止贮灰缸中的烟灰飞散出去,在其上面加装了一个滤网1,为了便于换烟,在烟咀插孔9中安装了一个弹烟机构,该弹烟机构由烟咀顶杆7,弹簧8和弹簧限位凸块13构成。
使用方法将烟斗从活动联接部位打开,把卷烟的烟咀卡在烟咀夹6中,点燃卷烟并将贮灰缸2和烟管5联接好,就可通过烟咀10进行吸烟,而需换烟时按一下烟咀10,弹烟机构中的烟咀顶杆7就将烟咀夹6中的卷烟推出落入贮灰缸2中,然后打开烟斗进行换烟即可,使用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烟缸、烟咀组合式烟斗,其特征是,它由贮灰缸、烟管和烟咀构成,贮灰缸与烟管之间通过一活动机构相联在烟管后部开有一与烟咀相插配的插孔,在烟管的中部有烟道,烟道与贮灰缸和烟咀相联通,在烟管后部接近烟咀插孔处的烟道中安有一烟咀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缸,烟咀组合式烟斗,其特征是,上述的活动机构是由贮灰缸上的卡槽和烟管管壁上的卡扣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缸、烟咀组合烟斗,其特征是,上述的活动机构是由贮灰缸上的内螺纹和烟管管壁上外螺纹组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缸、烟咀组合式,其特征是,上述的烟咀插孔中安有弹烟机构,该弹烟机构由烟咀顶杆和套装在其上的弹簧构成,在烟咀插孔的孔壁上有弹簧限位凸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缸、烟咀组合式烟斗,其特征是,上述的烟咀中的烟道为喇叭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烟缸、烟咀组合式烟斗,其特征是,上述的贮灰缸形状为烟锅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缸、烟咀组合式烟斗,其特征是,在贮灰缸的出烟口上加有一个形状与其适配的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烟缸、烟咀组合式烟斗,其特征是,上述的烟管截面形状为椭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缸、烟嘴组合式烟斗,它由贮灰缸烟管和烟嘴构成,贮灰缸与烟管之间活动联接,在烟管后部接近烟嘴插孔处安有一烟嘴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解决在吸卷烟时烟灰乱飞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及火灾问题。
文档编号A24F1/00GK2489603SQ012501
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8日
发明者黄铭 申请人:黄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