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含烟烟丝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9669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烟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含烟烟丝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晒红烟资源丰富,种植历史较长,分布范围较广。晒红烟既是生产混合型卷烟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也是新型烟草制品的主要原料。晒红烟晒制后多呈深褐色或褐色,一般含糖量较低,蛋白质和烟碱含量较高,烟味浓,劲头大;主要用于口含烟、斗烟、水烟和混合型卷烟。

Cullen的研究发现,口含烟中亚硝胺(TSNAS)可导致口腔及咽喉发生癌变。新型烟草制品中的口含烟亚硝胺主要是通过口腔中唾液的浸润,并且通过口腔被人体所吸收,且亚硝胺是被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质,已被确认为与食道、口腔及肝脏等部位癌变有关。因此,亚硝胺是无烟气烟草制品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现有技术中,晒红烟的调制通常包括折晒、索晒和架晒等步骤,但现有技术未见有关于降低口含烟烟丝的亚硝胺含量的技术方案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含烟烟丝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调制时间短,成本低,得到的口含烟烟丝亚硝胺含量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含烟烟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晒红烟烟叶在阴凉处堆捂至少24小时;

2)去除叶片主脉,将烟叶切成烟丝;

3)将所述烟丝置于日光下萎蔫至烟丝水含量为50%~70%;

4)对所述萎蔫后的烟丝进行炒制,所述炒制过程中烟丝的温度保持在50℃~90℃,炒制至烟丝水分含量为10%~12%,得到口含烟烟丝。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烟丝的宽度为1~2mm。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3)萎蔫的时间为4~7h。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3)的萎蔫后还包括:将所述萎蔫后的烟丝揉捻后发酵。

优选的是,所述发酵的条件为:在30℃~50℃发酵3~8小时。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4)用于炒制的容器的温度为180℃~300℃。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4)炒制后还包括:将所述炒制后的烟丝堆捂发酵,得到口含烟烟丝;所述堆捂发酵的温度为25~34℃,堆捂发酵的湿度为10~13%。

优选的是,所述堆捂发酵中,烟堆的最低端离地面的距离为30cm,离墙的距离为10cm。

优选的是,所述堆捂发酵的时间为10~15d。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含烟烟丝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调制时间短,成本低,通过堆捂、萎蔫和炒制条件的具体设置,得到了亚硝胺含量低的口含烟烟丝。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烟叶亚硝胺含量为0.271mg/kg,远小于传统方法的13.74mg/kg。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含烟烟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晒红烟烟叶在阴凉处堆捂至少24小时;

2)去除叶片主脉,将烟叶切成烟丝;

3)将所述烟丝置于日光下萎蔫至烟丝水含量为50%~70%;

4)对所述萎蔫后的烟丝进行炒制,所述炒制过程中烟丝的温度保持在50℃~90℃,炒制至烟丝水分含量为10%~12%,得到口含烟烟丝。

本发明将晒红烟烟叶在阴凉处堆捂至少24小时。本发明对所述晒红烟烟叶的采集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采集方法即可,如在晴朗天气下,采集落黄成熟的晒红烟烟叶。本发明对晒红烟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人员熟知的晒红烟常规品种即可。

将晒红烟烟叶在阴凉处堆捂后,本发明去除晒红烟烟叶片主脉,把烟叶切成烟丝。在本发明中,所述烟丝的宽度优选为1~2mm。

得到烟丝后,本发明将所述烟丝置于日光下萎蔫至烟丝水含量为50%~70%,优选为60~65%。在本发明中,所述萎蔫的时间为4~7h,优选为5~6h。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3)的萎蔫后优选还包括:将所述萎蔫后的烟丝揉捻后发酵。本发明对所述揉捻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烟丝制备过程中常规揉捻的技术方案即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揉捻方法优选为用手对萎蔫后的烟丝进行捻搓,至手握不散成团。

在本发明中,所述发酵的过程优选为:将所述揉捻后的烟丝置于密闭环境中,30~50℃发酵3~8h;更优选为45℃发酵5h。

得到萎蔫后的烟丝或发酵后的烟丝后,本发明对所述萎蔫后的烟丝或发酵后的烟气进行炒制,所述炒制过程中烟丝的温度保持在50℃~90℃,优选为65~85℃,更优选为80℃。在本发明中,所述用于炒制的容器的温度为180℃~300℃,更优选为200~260℃。在本发明中炒制后的烟丝水分含量为10%~12%,得到口含烟烟丝。本发明对炒制的容器的材质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烟丝的常规炒制用容器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炒制后优选还包括:将所述炒制后的烟丝堆捂发酵,得到口含烟烟丝。在本发明中,所述堆捂发酵是对调制好的烟丝进行发醉处理,使油分、香味、颜色、水分更一致,进一步提高烟叶品质,使烟叶不易发生霉烂,易保管。在本发明中,所述堆捂发酵的温度优选为25~34℃,堆捂发酵的湿度优选为10~13%。在本发明中,所述堆捂发酵的时间为10~15d,更优选为12d。在本发明中,所述堆捂发酵过程优选在口含烟烟丝上方和下方都铺设塑料布和棉麻布进行密封,最上层压上木板等重物。在本发明中,所述棉麻布优选采用无色无味布料,所述棉麻布优选与烟丝直接接触,塑料布优选铺设在棉麻布外侧。在本发明中,烟垛温度高于35℃时,优选进行翻垛。

在本发明中,所述堆捂发酵中,烟堆最低端离地面的距离为30cm,离墙的距离为10cm。

本发明对所述烟丝中TSNAs含量的测定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TSNAs的检测方法即可,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口含烟烟丝的制备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1)于天气晴朗条件下,采集落黄成熟的晒红烟烟叶,于阴凉处堆捂24小时;2)将叶片主脉去处,将烟叶切丝,烟丝宽度1mm;3)于日光下晒5个小时,并翻动烟丝,至烟丝萎蔫变软,至烟丝含水量60%;4)炒制:把烟丝放在铁锅里,在文火上炒制;一边加热,一边翻动烟丝,铁锅温度保持260℃,烟丝温度保持80℃,炒制至水分含量12%;进行堆捂发酵:烟垛要离地面30厘米,离墙10厘米。烟垛上铺设塑料布,在上面再铺一层无色无味的棉质布料,然后再将调制好的烟丝堆捂在上面,然后覆盖塑料布、麻袋片等物密封,再用木板压在上面;让烟丝在30℃;湿度为10的环境条件下发酵;发酵期间勤检查,若垛内温度达35℃,进行翻垛,经10后分级、包装。

实施例2

1)于天气晴朗条件下,采集落黄成熟的晒红烟烟叶,于阴凉处堆捂24小时;2)将叶片主脉去处,将烟叶切丝,烟丝宽度2mm;3)于日光下晒6个小时,并翻动烟丝,至烟丝萎蔫变软,至烟丝含水量65%;4)用手在簸箕上捻搓,至手握不散成团;5)将揉捻过的烟丝,置于密闭环境中,45℃发酵5小时;6)把烟丝放在铁锅里,在文火上炒制;一边加热,一边翻动烟丝,铁锅温度200℃,烟丝温度保持80℃,炒制至水分含量10%%;进行堆捂发酵:烟垛要离地面30厘米,离墙10厘米;烟垛上铺设塑料布,在上面再铺一层无色无味的棉质布料,然后再将调制好的烟丝堆捂在上面,然后覆盖塑料布、麻袋片等物密封,再用木板压在上面。让烟丝在30℃;湿度为10的环境条件下发酵;发酵期间勤检查,若垛内温度达35℃,进行翻垛,经10后分级、包装。

实施例3

1)于天气晴朗条件下,采集落黄成熟的晒红烟烟叶,于阴凉处堆捂30小时;2)将叶片主脉去处,将烟叶切丝,烟丝宽度2mm;3)于日光下晒4个小时,并翻动烟丝,至烟丝萎蔫变软,至烟丝含水量65%;4)炒制:把烟丝放在铁锅里,在文火上炒制;一边加热,一边翻动烟丝,铁锅温度保持300℃,烟丝温度保持90℃,炒制至水分含量10%%;分级、包装。进行检测,烟丝中TSNAs含量为0.290mg/kg。

实施例4

1)于天气晴朗条件下,采集落黄成熟的晒红烟烟叶,于阴凉处堆捂26小时;2)将叶片主脉去处,将烟叶切丝,烟丝宽度2mm;3)于日光下晒5个小时,并翻动烟丝,至烟丝萎蔫变软,至烟丝含水量50%;4)用手在簸箕上捻搓,至手握不散成团;5)将揉捻过的烟丝,置于密闭环境中,30℃发酵7小时;6)把烟丝放在铁锅里,在文火上炒制;一边加热,一边翻动烟丝,铁锅温度220℃,烟丝温度保持85℃,炒制至水分含量11%;分级、包装。进行检测,烟丝中TSNAs含量为0.452mg/kg。

对照例1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山东省沂水县高庄镇五台村。试验品种:柳叶尖。试验时间:2016年8月15日。

试验设计

实验组1:为实施例1方法制备的晒红烟烟丝

实验组2:为实施例2方法制备的晒红烟烟丝

对照组:1)采收:根据晒烟由上到下成熟的特征,分2~3次采收。2)编烟:把两片烟叶背对背安顺序编在绳扣中,使叶柄露出绳3厘米左右。3)变黄期:把上完架的烟绳以15~20个为一组并拢,烟绳距保持在3厘米左右。变黄初期在烟绳上面盖上帘子等覆盖物遮阳,避免叶片烫伤。变黄过程中必须打开烟绳2~3次,进行通风透气。待到上部叶变黄60~70%、中部叶变黄70~80%、下部叶变黄40~50%时,逐渐拉开烟绳距离晾晒。4)变红期:在烟叶变黄的基础上,逐渐变成红色,根据烟叶变红程度逐渐扩大绳距晾晒。要经常查架并轻推勤摇,避免叶片粘连。5)干筋期:前期拉大绳距暴晒,后期缩小绳距提高晒架利用率,直到烟叶主脉一折即断为止。6)夜间吃露:让烟叶适当吃露。当叶片变红、叶肉基本晒干,开始具有吸露返潮能力时,选择晴天夜间拉开烟绳距离吸露,次日继续晾晒,如此反复2~3次即可。7)下架堆放:烟叶晒好后,放入室内堆垛发酵。烟垛要离地面30厘米,离墙10厘米。堆积时要做到叶尖在里、叶柄朝外,垛高1.5米,然后覆盖塑料、麻袋片等物密封。发酵期间要勤检查,若垛内温度达人体温度,翻垛,经15天后分级、包装。

本发明制备方法和传统制备方法(对照组)烟丝TSNA含量的比较

检测数据如表1所示,可知,本发明制备方法所产烟丝TSNA含量远远低于传统制备方法。

表1 不同制备方法烟丝TSNA含量(mg/kg)

注:N.D.:未检出。

制备时间比较

本发明制备方法的调制时间(堆放发酵期不计)短,大概5天;不受阴雨天气影响,晒红烟种植风险小。而传统制备方法受降雨、阴天影响较大,晒红烟种植风险大;无阴雨天气时,调制周期一般需要20天。

制备用工比较

本发明制备方法的调制用工(堆放发酵期不计)较少,大概5个工/亩;而传统制备方法的变黄阶段遇降雨、阴天,需要搬运烟叶或用塑料薄膜遮掩避雨,用工增加1~4个工/亩,调制用工大概需要6~9个工/亩。按照每个工100元计算,新型调制方法可节约成本100~400元/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