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用鲜烟叶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35298发布日期:2020-06-02 19:18阅读:19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烟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适用鲜烟叶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不适用鲜烟叶包括:光照不足、发育不良、病斑较多、长度达不到要求、烘烤后品质较差的底部两片烟叶以及发育不良、开片不好、长度小于35cm、病斑较多、烤后品质较差的一片顶叶。所述不适用鲜烟叶由于品质较差,不适合直接用于卷烟加工,通常直接作为废料进行处理,目前主要用于制作肥料或作为沼气原料,我国每年大约处理110万吨不适用鲜烟叶,目前尚未有有效方法来解决不适用鲜烟叶在卷烟生产应用中的问题。

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是通过特殊的加热源对烟丝进行加热,加热时烟丝中的尼古丁及香味物质通过挥发产生烟气来满足吸烟者需求的一种新型烟草制品,其利用特殊热源进行加热,具有“加热烟丝或烟草提取物而非燃烧烟丝”的特点,加热非燃烧型烟草制品与传统卷烟不同,加热的温度最高不超过500℃,在抽吸间歇加热非燃烧型烟草制品的烟丝处于非燃烧状态,从而尽可能减少烟草高温燃烧裂解产生的有害成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适用鲜烟叶的处理方法,能够把不适用鲜烟叶变废为宝,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烤烟叶,由上述不适用鲜烟叶的处理方法制得,能够用于制备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烘烤烟叶作为烟草原料制备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由上述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使用上述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制得。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不适用鲜烟叶的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对不适用鲜烟叶进行梗叶分离,得到烟叶和烟梗,在烟叶上喷洒酶溶液进行酶处理;所述酶溶液包含糖化酶、蛋白酶与果胶酶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对酶处理后的烟叶进行烘烤,得到烘烤烟叶。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酶溶液中酶的含量为0.1wt%~1.5wt%;所述果胶酶的酶活≥40000u/g,所述蛋白酶的酶活≥50000u/g,所述糖化酶的酶活≥10000u/g;

可选的,所述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酶溶液由酶活为50u/g-160u/g的果胶酶溶液、酶活为50u/g-100u/g的中性蛋白酶溶液以及酶活为80u/g-150u/g的糖化酶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酶溶液与所述烟叶的比例为0.05-1ml/g。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酶处理的温度条件为20℃-40℃,酶处理的时间为0-6小时。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烤包括变黄阶段和定色阶段;其中,变黄阶段:干球温度为36-42℃,干湿球温度差1-4℃,烘烤时间为18-36小时;定色阶段:干球温度为50-55℃,湿球温度38-40℃,烘烤时间为14-38小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烘烤烟叶,由上述不适用鲜烟叶的处理方法制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烘烤烟叶作为烟草原料制备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由上述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使用上述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制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不适用鲜烟叶的处理方法通过对不适用鲜烟叶进行去梗、酶处理以及烘烤,有效促进了烟叶中香气物质的积累,使得烟叶干燥度和脆度增加,有利于烟叶在加热不燃烧卷烟使用温度下挥发出具有浓郁香气量的烟气,提升烟叶的口感,并能够提升加热不燃烧卷烟的香气量。本发明把不适用鲜烟叶变废为宝,使用的原料为烟草废弃资源,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该方法容易操作,处理时间短,处理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文所用之术语:

“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连接词“由……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骤或组分。如果用于权利要求中,此短语将使权利要求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当短语“由……组成”出现在权利要求主体的子句中而不是紧接在主题之后时,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为整体的所述权利要求之外。

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4”、“1~3”、“1~2”、“1~2和4~5”、“1~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

在这些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指明,所述的份和百分比均按质量计。

“质量份”指表示多个组分的质量比例关系的基本计量单位,1份可表示任意的单位质量,如可以表示为1g,也可表示2.689g等。假如我们说a组分的质量份为a份,b组分的质量份为b份,则表示a组分的质量和b组分的质量之比a:b。或者,表示a组分的质量为ak,b组分的质量为bk(k为任意数,表示倍数因子)。不可误解的是,与质量份数不同的是,所有组分的质量份之和并不受限于100份之限制。

“和/或”用于表示所说明的情况的一者或两者均可能发生,例如,a和/或b包括(a和b)和(a或b)。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适用鲜烟叶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不适用鲜烟叶进行梗叶分离,得到烟叶和烟梗,在烟叶上喷洒酶溶液进行酶处理;所述酶溶液包含淀粉酶、蛋白酶与果胶酶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2、对酶处理后的烟叶进行烘烤。

具体的,所述步骤1中,在烟叶上喷洒酶溶液的目的在于降解烟叶中的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纤维素等物质,通过先对烟叶进行酶处理再进行烘烤,有助于烘烤过程中烟叶香气物质的形成,进而提升后续烟叶加工制品的抽吸品质。

可选的,所述酶溶液中酶的含量为0.1wt%~1.5wt%;所述果胶酶的酶活≥40000u/g,所述蛋白酶的酶活≥50000u/g,所述糖化酶的酶活≥10000u/g。

可选的,所述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是指能够在中性、弱酸或弱碱环境中作用的一类蛋白酶,其最适作用ph介于6.0~7.5,能催化蛋白质肽键水解,具有催化反应速度快、无工业污染、反应条件适应性宽等优点。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酶溶液由酶活为50u/g-160u/g的果胶酶溶液、酶活为50u/g-100u/g的中性蛋白酶溶液以及酶活为80u/g-150u/g的糖化酶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具体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酶溶液与所述烟叶的比例为0.05-1ml/g。

具体的,所述步骤1中,酶处理的温度条件为20℃-40℃(优选为25℃),酶处理的时间为0-6小时。

具体的,所述步骤1中,分离得到的烟梗用于制作有机肥或者作为沼气原料。去梗调制可以缩短调制时间,减少很多工业工序,如去梗、切尖、打叶、梗处理等,而且去梗烘烤所耗能量仅为全叶烘烤的41%,时间缩短55%以上,烘烤投资减少一半,虽然去梗后烟叶产量减少,但却减少了卷烟厂的去梗工序,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香味更为浓郁的烟叶,大大增加烟叶可用性。

具体的,所述步骤2中,经过酶处理后,将烟叶直接送入烤房进行烘烤,或者晾晒至水分含量为30-60wt%后再送入烤房。

具体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烘烤包括变黄阶段和定色阶段;其中,变黄阶段:干球温度为36-42℃,干湿球温度差1-4℃,烘烤时间为18-36小时;定色阶段:干球温度为50-55℃,湿球温度38-40℃,烘烤时间为14-38小时。

具体的,所述步骤2中,将烟叶烘烤至水分含量为8%~12%。水分控制在该范围内的原因是烟叶不容易霉变,便于保存,且不宜碎,烘烤成本也较低。

传统烤烟一般三段式,一般需要120小时,而本申请的烘烤工艺仅需32-74小时,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显著缩短烟叶烘烤时间,降低干筋期最高温度,缩短烟叶在高温条件下的烘烤时间,减少香气物质挥发,促进了烟叶中香气物质的积累。另外,由于步骤2为去梗后烘干,也即是说仅对烟叶进行烘烤,因此与现有的全叶烘烤相比,所需能耗明显减少,仅占全叶烘烤的41%。

本发明的不适用鲜烟叶的处理方法通过对不适用鲜烟叶进行去梗、酶处理以及烘烤,有效促进了烟叶中香气物质的积累,使得烟叶干燥度和脆度增加,有利于烟叶在加热不燃烧卷烟使用温度下挥发出具有浓郁香气量的烟气,提升烟叶的口感,并能够提升加热不燃烧卷烟的香气量。本发明把不适用鲜烟叶变废为宝,使用的原料为烟草废弃资源,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并且该方法容易操作,处理时间短,处理成本低。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烘烤烟叶,由上述不适用鲜烟叶的处理方法制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烘烤烟叶作为烟草原料制备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

可选的,所述制备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的方法为干法再造烟叶生产工艺、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工艺或稠浆法再造烟叶生产工艺。

干法再造烟叶技术是借鉴干法造纸技术所发展起来的新型再造烟叶生产技术,是再造烟叶发展的新产物。其工艺是将外加纤维经无水解纤后利用干法气流多级成型技术生产基片,再将烟草原料低温粉碎预处理后调配成涂布液多级涂布于基片上,干燥切片即形成干法再造烟叶产品。

造纸法再造烟叶是一种以烟梗、烟末等烟草物质为主体原料,借鉴造纸技术和设备制成的烟草制品,也称作烟草薄片,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烟草原料之一。造纸法再造烟叶是将烟草原料加水浸渍后进行固液分离,将烟草中的水溶物和不溶物分离,其中的不溶物经制浆后通过抄纸机制成纤维片基,而水溶物则经过浓缩后还原加入基片,最终干燥后即成为造纸法再造烟叶。

稠浆法再造烟叶生产工艺是将烟草物质粉碎后掺入带有胶黏剂、增强剂、保润剂的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后使之形成浆糊状,然后将稠状物铺展在一条环形不锈钢带上进行烘干,铲剥后即形成再造烟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由上述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使用上述加热不燃烧再造烟叶制得。

具体的,所述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可以为加热不燃烧烟芯材料或加热不燃烧卷烟。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田间不适鲜烟叶采收季,选取50片田间不适鲜烟叶去除梗,用软毛刷轻轻将叶片表面杂尘除净,称量后放置于干净的塑料薄膜上。称1.25g果胶酶制剂,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得到酶溶液,用小型微雾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烟叶表面,酶溶液与烟叶的比例为0.05ml/g,自然通风条件下晾制2h,晾制时避免阳光直射,然后进行编烟、烘烤。

烘烤采用密集气流下降式烤房,烘烤方式为挂杆式烘烤。

所述的烘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高温低湿变黄,中湿定色干片;其中,变黄阶段:干球温度38℃开始,逐渐升到42℃完成,干湿球温差3-4℃,烘烤时间为24小时;定色阶段:干球温度53℃完成定色,定色湿球温度39-40℃,烘烤时间为20小时,得烟叶a。

实施例2

田间不适鲜烟叶采收季,选取50片田间不适鲜烟叶去除梗,用软毛刷轻轻将叶片表面杂尘除净,称量后放置于干净的塑料薄膜上。称1.25g中性蛋白酶制剂,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得到酶溶液,用小型微雾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烟叶表面,酶溶液与烟叶的比例为0.5ml/g,自然通风条件下晾制4h,晾制时避免阳光直射,然后进行编烟、烘烤。

烘烤采用密集气流下降式烤房,烘烤方式为挂杆式烘烤。

所述的烘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高温低湿变黄,低湿定色干片;其中,变黄阶段:干球温度38℃开始,逐渐升到42℃完成,干湿球温差3-4℃,烘烤时间为18小时;定色阶段:干球温度55℃完成定色,定色湿球温度38℃,烘烤时间为14小时,得烟叶b。

实施例3

田间不适鲜烟叶采收季,选取50片田间不适鲜烟叶去除梗,用软毛刷轻轻将叶片表面杂尘除净,称量后放置于干净的塑料薄膜上。称12g糖化酶制剂,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得到酶溶液,用小型微雾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烟叶表面,酶溶液与烟叶的比例为1ml/g,30℃条件下酶解处理4小时,进行编烟、烘烤。

烘烤采用密集气流下降式烤房,烘烤方式为挂杆式烘烤。

所述的烘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低温高湿变黄,低湿定色干片;其中,变黄阶段:干球温度36-38℃,干湿球温度差1-2℃,烘烤时间为30小时;定色阶段:干球温度55℃完成定色,定色湿球温度38℃,烘烤时间为14小时,得烟叶c。

实施例4

田间不适鲜烟叶采收季,选取50片田间不适鲜烟叶去除梗,用软毛刷轻轻将叶片表面杂尘除净,称量后放置于干净的塑料薄膜上。称10g糖化酶和1.2g中性蛋白酶制剂,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得到酶溶液,用小型微雾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烟叶表面,酶溶液与烟叶的比例为0.8ml/g,40℃条件下酶解处理1小时,进行编烟、烘烤。

烘烤采用密集气流下降式烤房,烘烤方式为挂杆式烘烤。

所述的烘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低温高湿变黄,中湿定色干片;其中,变黄阶段:干球温度36-38℃,干湿球温度差1-2℃,烘烤时间为30小时;定色阶段:干球温度54℃完成定色,定色湿球温度39-40℃,烘烤时间为20小时,得烟叶d。

实施例5

田间不适鲜烟叶采收季,选取50片田间不适鲜烟叶去除梗,用软毛刷轻轻将叶片表面杂尘除净,称量后放置于干净的塑料薄膜上。称9.8g糖化酶、1.2g中性蛋白酶和1.2g果胶酶制剂,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得到酶溶液,用小型微雾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烟叶表面,酶溶液与烟叶的比例为0.08ml/g,20℃条件下酶解处理6小时,进行编烟、烘烤。

烘烤采用密集气流下降式烤房,烘烤方式为挂杆式烘烤。

所述的烘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低温低湿变黄,低湿定色干片;其中,变黄阶段:干球温度36-38℃,干湿球温度差3-4℃,烘烤时间为36小时;定色阶段:干球温度50℃完成定色,定色湿球温度38℃,烘烤时间为38小时,得烟叶e。

实施例6

田间不适鲜烟叶采收季,选取50片田间不适鲜烟叶去除梗,用软毛刷轻轻将叶片表面杂尘除净,称量后放置于干净的塑料薄膜上。称9.8g糖化酶、1.2g中性蛋白酶和1.2g果胶酶制剂,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于1000ml容量瓶中,得到酶溶液,用小型微雾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烟叶表面,酶溶液与烟叶的比例为0.1ml/g,进行编烟、烘烤。

烘烤采用密集气流下降式烤房,烘烤方式为挂杆式烘烤。

所述的烘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低温低湿变黄,中湿定色干片;其中,变黄阶段:干球温度36-38℃,干湿球温度差3-4℃,烘烤时间为30小时;定色阶段:干球温度54℃完成定色,定色湿球温度39-40℃,烘烤时间为32小时,得烟叶f。

实验结果

1.烟叶的外观质量比较分析

表1烟叶1-6的外观质量比较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烟叶a-f均具有较好的外观质量。

2.烟叶a-f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分析结果

化学成分含量及其比值是反映烟叶化学组分及其协调性的重要内容。烟叶化学成分是影响烟叶内在质量的物质基础,烟叶中总糖、还原糖、淀粉、总氮、总碱等化学成分对烟叶质量有重要影响。化学成分是烟叶质量的内涵,烟草及其制品的品质主要是由其内在化学成分的组成含量所决定的,化学成分含量的比值是反映烟叶化学组分及其协调性的重要内容。因此,烟叶内在化学品质是常用来评价烤烟品质的指标之一,只有化学成分协调烟叶的香吃味质量才好。

参照标准yc/t159-2002对烟叶a-f的总糖和还原糖进行测定;按照标准yc/t468-2013对烟叶a-f的总植物碱(以烟碱计)进行测定;按照标准yc/t161-2002对烟叶a-f的总氮进行测定;采用盐酸酸解蒽酮显色法对烟叶a-f的淀粉进行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烟叶a-f的化学成分含量比较分析

上表2中,两糖比指的是还原糖与总糖的质量比,氮碱比指的是总氮与烟碱的质量比。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烟叶a-f的总氮含量介于2.1%-2.53%之间,氮碱比介于0.69-0.84之间,两糖比介于0.82-0.96之间,化学成分较为协调,化学品质较好。

3.烟叶a-f的主要香气物质的含量比较分析

类胡萝卜素是烟草中一类重要的香味物质的前体,烟叶经过烘烤调制后,类胡萝卜素降解可生成一系列的芳香化合物,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重要的中性致香物质,当烟叶香味品质提高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明显增多,含量也显著增加,它们对卷烟吸食品质有重要影响。

棕色化反应产物中有许多都具有令人愉快的香气和吸味,它们对烟草香吃味质量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烟叶醇化后的坚果香、甜香等优美香气与这些化合物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其中的吡咯、呋喃类物质,虽然含量低微,但对可可香味的形成至关重要。

利用turbomass色质联用仪,采用内标法测定烟叶主要致香成分,结果如表3所示。

表3烟叶a-f中主要香气物质的含量比较分析

从表3结果可以看出,烟叶a-f中的主要香气物质(主要类胡萝卜素类物质与棕色化产物类物质)均具有较高含量。

4.感官评价

采用稠浆法再造烟叶生产工艺将实施例1-6获得的烟叶a-f制备为加热不燃烧烟叶,进而制备成加热不燃烧型香烟进行评吸,表4中,处理1-6分别表示由烟叶a-f制备的加热不燃烧型香烟,处理7表示由常规工艺和常规原料制备的加热不燃烧型香烟。

表47组加热不燃烧型香烟抽吸评价

从表4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6处理得到的烟叶a-f,加工后所得的加热不燃烧型烟丝,其香气量、香气质、余味均与常规的加热不燃烧型香烟差异不大,综合指标符合产品要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上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