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形工艺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02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塔形工艺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具中的遮雨遮阳二用伞,由上层遮顶伞布和下层内里圆口围裙式屋檐形伞布组成的塔形工艺伞。
通常说的雨伞、遮阳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用具。为了携带方便,在雨伞和遮阳伞的柄上,增加伸缩的装置出现了折伞;雨伞的油纸、油布也逐渐更换成轻巧、美丽的绸布,产生遮雨遮阳二用伞。上述伞具在强烈的阳光下,伞面虽然能遮住直射的阳光,但是人在伞下感到气闷、不透风;而在大风雨之中,由于绸布轻飘,往往容易吹卷伞布,整体翻上,直接影响遮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阳光下既能隔热、又要通风;在风雨中能减少风力的塔形工艺伞。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塔形工艺伞的伞布分成二块,上层遮顶的一块圆形伞布直径比下层围裙式、屋檐形的伞布内里圆口直径要长出20公分以上,如双层屋檐,上层屋檐的雨滴能被下层屋檐接着,再顺流而下。上层遮顶的圆伞布和下层围裙式、屋檐形伞布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可以使伞外和伞下空气流通。
上、下二层伞布之间的留空是依靠装在伞柄上的下盘连结长短不等的二副支架,分别支撑上、下二层伞布的龙骨。下层的龙骨长,内里一头连结伞柄的中盘,上层的龙骨短,连结伞柄的上盘。下盘在伞柄上滑动,通过长短支架,撑开二层龙骨,上下伞布就同时展开了。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塔形工艺伞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层遮顶的伞布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层围裙式的伞布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伞柄、上盘、中盘、下盘以及上下两层龙骨、支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1所示塔形工艺伞整体示意图,1、伞柄。2、下盘,在伞柄可以上下滑动,并有锁定装置。3、中盘,固定在伞柄上一定的位置。4、上盘,固定在伞顶位置。5、下支架,一头连结在下盘有活动的装置,一头连结下龙骨。6、上支架,一头连结在下盘有活动装置,一头连结上龙骨。7、下龙骨,一头连结在中盘有活动装置,下龙骨中间部位和下支架一头连结。8、上龙骨,一头连结在上盘有活动装置,上龙骨中间部位和上支架一头连结。9、围裙式伞布,扎在多根下龙骨上固定,伞布的内里圆口,撑开后呈屋檐形。10、遮顶伞布,扎在多根上龙骨上固定。
图2、图3所示的塔形工艺伞伞布,圆形的遮顶伞布直径比下层围裙式伞布的内里圆口直径长出20公分以上。
图4所示的塔形工艺伞的伞柄、下盘、中盘、上盘以及上下两层龙骨支架的示意图中,下盘2在伞柄1中可以上下滑动,向上推到一定位置被伞柄上的弹跳装置锁定位置,下支架5与上支架6同时抬起,撑开下龙骨7上龙骨8。其中上支架比下支架要长,下龙骨比上龙骨要长。
具体实施方式
,推动伞柄1上的下盘2,下支架5和上支架6就同时抬起,撑开连结在中盘3和上盘4上的上龙骨8下龙骨7,扎在上下龙骨上的遮顶伞布10和围裙式伞布9会同时展开,上下两层伞布之间有一定的空间,空气可以对流,使伞下的人通风、不感气闷。大风雨中,风力在上下两层伞布的空间通过,减少了风力,保护伞布不会卷翻。
当然本实用新型塔形工艺伞在用料和制作工艺方面比过去的二用伞增多和增加难度,但是在实用意义和艺术欣赏方面,是更加迎合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代人们的心理要求和实际需要。
权利要求1.一种塔形工艺伞由遮顶伞布、围裙式伞布、上、下二副龙骨以及支架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伞柄1上有下盘2中盘3上盘4,下盘的活动装置连结下支架5上支架6,下支架的另一头顶在下龙骨7的中部,上支架的另一头顶在上龙骨8的中部,下龙骨内里一头连结在中盘的活动装置上,上龙骨内里一头连结在上盘的活动装置上,遮顶伞布10固定在多根上龙骨上,围裙式伞布9固定在多根下龙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形工艺伞,其特征在于,下盘可以在伞柄中上下滑动,中盘、上盘固定在伞柄上,上、中、下盘都有活动装置,分别连结下支架、上支架,下龙骨、上龙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形工艺伞,其特征在于,上支架比下支架长,下龙骨比上龙骨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形工艺伞,其特征在于,遮顶伞布的圆直径比围裙式屋檐形伞布内里圆口直径长出20公分以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塔形工艺伞,上层遮顶伞布和下层内里圆口围裙式屋檐形伞布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使伞外伞内的空气畅通。在天热时,可以减少伞下人的气闷感觉,在大风雨时可以克服风的阻力,以及防止卷翻伞布,是一把既实用又美观的塔形工艺伞。
文档编号A45B9/00GK2536080SQ022314
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5日
发明者郭生彪 申请人:郭生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