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伞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380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动伞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伞塔,供跳伞训练或用于娱乐。
传统伞塔是一高大的建筑物,在这高大建筑物的顶端设有伸出的塔臂,塔臂吊着伞圈,伞圈通过系绳由卷扬机带动可上、下运动。伞圈上有伞勾,跳伞时首先要在地面上把伞衣勾在伞圈上,要扣二十多个伞勾,才能完成挂伞工作。伞挂好经检查无误才能起吊升空。这样传统伞塔跳伞就成了一件费事、费时、不便的事情了。此外,传统伞塔还有使用效率低,效能低,造价昂贵等缺点。
本发明是通过改变工作原理,构造和制造方法,推出一种使用性能优异,价格便宜的伞塔,以推动跳伞运动的普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气动伞塔有风机设备,风机工作在塔内产生塔内流,塔内流可将伞自动打开,并直接送入空中,气动伞塔跳伞根本没有挂伞工作程序,升伞、升空、降落是连续进行的,从而保证跳伞简便、快速地进行。气动伞塔几秒时间就可把一具降落伞送入空中,使用效率比传统伞塔的高几十倍。
气动伞塔对降落伞有一个射高程,伞的有效降落高度将大于塔的高度,而传统伞塔是吊着降落伞,有效高度无形损失了几乎一个伞长量的长度,有效高度给定气动伞塔设计高度可比传统伞塔低一些;气动工作条件压力分配均匀,压力又是极低的;塔顶无任何设备,设备都集中在塔底有良好承力特性和构造,制造不是建筑可用先进技术,从而可保证低造价。
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发明提出的气动伞塔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故名思意为筒形,出气口(2),进气口(3)。出气口(2)外筒体有一收敛段以便利用筒内压产生的升力将筒端部托起,出气口(2)一端筒体有一段软构造可随动变形,以免障碍送入空中的降落伞作扩散运动。进气口(3)外筒体向外平滑扩张,对进气流有导向作用。风扇(4)设在进气口(3)外。风扇附有导流锥(5),风扇网罩上部形成起跳平台(6),起跳平台供跳伞人站立、走动。导流锥对风扇来流有导向作用。
风扇工作时,风扇流、风扇引射流及风扇流和风扇引射流在筒内流动产生泵吸作用形成的泵吸流就会从进气口(3)流入筒内汇合成筒内流。筒内流会把在起跳平台(6)上进行跳伞人的降落伞自动打开并带动降落伞向上运动,最终通过出气口(2)把降落伞送入空中。降落伞一但被送入空中就进入了自由降落阶段。
风扇(4)转数是可调的,通过调整风扇转数来调节筒内流的流速,这样降落伞在筒内可完成升、降、悬停运动,风扇调速除被动控制还可主动控制,既由跳伞人自己遥控。
对气动伞塔工作过程和特点稍加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尚有很多优越性没被述说出来,这些优越性亦是难能可贵的。
一、伞可被气流自动打开,这样就可进行伞包跳伞训练,使训练达到实用标准。
二、初训可在塔内进行,并可缓升、缓降,人身安全绝对有保障。
三、相对运动气流而言升空过程亦是降落过程,留空时间无形增加一倍。
四、没有伞圈,伞圈对伞的限制更无从谈起。大、小、圆、方、伞都可使用。
五、自由升、降、悬停长时间空,会给跳伞人无穷乐趣。
权利要求
气动伞塔,其特征是,具有一筒体,筒体在出气口处有一收敛段,在出气口一段为软构造,进气口向外平滑扩张,附有导流锥的风扇设在进气口外,风扇网罩上部设起跳平台。
专利摘要
气动伞塔为一种跳伞装置,其目的通过改变工作原理,构造和制造方法,推出一种使用性能优异,价格便宜的伞塔,包括筒体(1),出气口(2),进气口(3),风扇(4),风扇附有导流锥(5),风扇网罩上部形成起跳平台(6),风扇(4)设在进气口(3)外。风扇工作时,筒内产生筒内流,筒内流会把跳伞人的降落伞自动打开并送入空中。本实用新型除用于跳伞训练,还可作娱乐器械。
文档编号E04H12/00GK85201790SQ85201790
公开日1987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1985年11月28日
发明者沙宪旗, 黄丽槎 申请人:沙宪旗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