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具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360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具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构造,尤指一种可纾解伞内风压的防风伞改良构造,通过三层伞布及拉绳结构设计,提供一种可更有效地增进伞内通风透气及纾解伞内风压效果的防风伞。
如上所述,伞具其伞布为单层式的不透光布体所构成,也因伞布为达到不透光及遮雨的目的,其伞布组织较密,故其透气性较差,因此,当使用者手持伞具在雨中或阳光下行走时,由于伞内的空气无法有效的流通,且加以阳光照射于伞布后所形成的高温,于是令伞内空间形成一闷热现象,故而造成使用者的不适感,或在台风天撑伞时,伞内风压无法纾解而往往造成翻伞的事情。
为此,发明人在中国专利第ZL 00 2 34023.2号“伞具改良构造”的防风雨伞便为增加伞具的透气效果而提供的一种防风伞结构,其防风及透气效果尚令人满意,为使其防风及透气效果更佳,发明人再励精改良,终于创出本实用新型多层防风伞具构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伞骨架及一伞布,该伞骨架包括一主伞杆,套设在主伞杆上的上蜂巢、下蜂巢及中间蜂巢,数支主伞骨及数支持伞骨组成可展开及收合的伞骨架构造;该伞布包括一上伞布、一中伞布及一下伞布,该上伞布设在防风伞上方,中伞布设在防风伞中间部位的大部份伞面空间,而下伞布则设在防风伞下方的环形周缘空间,且上伞布的下周缘覆盖在中伞布的上周缘上,中伞布的下周缘覆盖在下伞布的上周缘上,该下伞布组成的每一单元的上周缘中央处与一拉绳的第一端系合,而拉绳的第二端则系合于上述中间蜂巢上,在拉绳张力作用状态下,使下伞布的上周缘与中伞布的下周缘上端间形成多数个排风口,再加上上伞布下外周缘与中伞布上周缘间之间隙所产生的多数排风口,因而可获致一种具两层多通风口,以增进伞内空气对流或排解伞内风压的防风伞。
较佳地,该中间蜂巢的下端的主伞杆上设一挡梢,而于中间蜂巢与上蜂巢之间的主伞杆上套设一迫压弹簧。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伞具构造的改良由于采用不伸缩式拉绳将每一单元下伞布的上周缘中间以予拉伸,使上伞布下周缘与中伞布上周缘之间形成一多数的排风口,且中伞布下周缘与下伞布上周缘之间又可形成一较大的多数排风口,可有效排解伞内压,防止台风天翻伞的事情,或有效达到伞内空气对流的功效,令使用者在烈阳下使用时,可减少闷热现象,在台风天使用可防止翻伞,且构造简单、组装容易,又可节省伞布降低生产成本。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伞具的改良构造。本实用新型伞具的改良构造,包括一伞杆70、下蜂巢71、中蜂巢100、上蜂巢72、主伞骨73、支撑伞骨74等组件,组成可展开收合的伞具,伞布80则包括上伞布80A、中伞布81及下伞布82,如图所示,上伞布80A设在伞面最上层,覆盖在中伞布81的上周缘812,中伞布81覆盖于下伞布82的上周缘821,下伞布82于其上周缘821设有连结至伞杆70上的中间蜂巢100的拉绳90,以扩大中伞布81下外周缘811与下伞布82上周缘821间之间隙,加上上伞布80A下外周缘801与中伞布81上周缘812间的间隙,因而获致一种具两层多通风口以增进伞内空气对流及纾解伞内压效果的防风伞具构造。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防风伞的上伞布80A覆盖在伞具最上方,中伞布81覆盖在伞具中间部位,而下伞布82则设在伞具的下外周缘,中伞布81的上周缘812为上伞布80A所覆盖,下伞布82的上周缘821并为中伞布81所覆盖,为了使中伞布81的下周缘811与下伞布82的上周缘821之间得以具有较大的排风口824(如图2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通过一由不伸缩拉绳90的第一端91以近乎水平方向系合于一下伞布82每一单元布上周缘821中央部位,即拉绳90的第一端91系合在一与下伞布的每一单元布上周缘缝合在一起的环带822上,而其第二端92也以近乎水平方向拉往设在伞杆70的下蜂巢71上方的固定中间蜂巢100上的多数洞口之一而系合,使之在具有适当张力作用之不伸缩拉绳90的拉引下,在中伞布下周缘811与下伞布上周缘821之间形成一充分大小的排风口824,由图4可知,由于该拉绳90以近乎水平方向将下伞布82之上周缘821予以拉开,又因拉绳90的拉开角度与主伞骨73几乎呈垂直状态,故可将多数排风口824拉至最大程度,再加上上伞布80A下外周缘801与中伞布81上周缘812间的间隙所产生的多数排风口802,因而可获致一种具两层多通风口以增进伞内空气对流及纾解伞内压效果的防风伞具构造,使伞具内的通风效果或排解风的效果良好,此乃本实用新型的重要特点之一。
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如图5所示,其构造与第一实施大体上相同,不同之处是将用以固定拉绳90的中间固定中向蜂巢100做成活动式中间蜂巢100A,并在中间蜂巢100A与上蜂巢72之间设置一迫压弹簧101,在中间蜂巢100A下方的主伞杆上设置一挡梢102,以设定中间蜂巢100A的下限位置,使拉绳90的拉伸张力可因风力大小及其实际需要而自动调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排风口824可因应环境的需要而自行调整,此乃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
此间应予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上述拉绳90的拉引方向,并非以近乎水平为佳,事实上在水平方向的±30°范围内也属可行,谨此一并陈明。
本实用新型伞具构造的改良由于采用不伸缩式拉绳将每一单元下伞布的上周缘中间以予拉伸,使上伞布下周缘与中伞布上周缘之间形成一多数的排风口,且中伞布下周缘与下伞布上周缘之间又可形成一较大的多数排风口,可有效排解伞内压,防止台风天翻伞的事情,或有效达到伞内空气对流的功效,令使用者在烈阳下使用时,可减少闷热现象,在台风天使用可防止翻伞,且构造简单、组装容易,又可节省伞布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防风伞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防风伞包括一伞骨架及一伞布,该伞骨架包括一主伞杆,套设在主伞杆上的上蜂巢、下蜂巢及中间蜂巢,数支主伞骨及数支持伞骨组成可展开及收合的伞骨架构造;该伞布包括一上伞布、一中伞布及一下伞布,该上伞布设在防风伞上方,中伞布设在防风伞中间部位的大部份伞面空间,而下伞布则设在防风伞下方的环形周缘空间,且上伞布的下周缘覆盖在中伞布的上周缘上,中伞布的下周缘覆盖在下伞布的上周缘上,该下伞布组成的每一单元的上周缘中央处与一拉绳的第一端系合,而拉绳的第二端则系合于上述中间蜂巢上,在拉绳张力作用状态下,使下伞布的上周缘与中伞布的下周缘上端间形成多数个排风口,再加上上伞布下外周缘与中伞布上周缘间之间隙所产生的多数排风口,因而可获致一种具两层多通风口,以增进伞内空气对流或排解伞内风压的防风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具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中间蜂巢的下端的主伞杆上设一挡梢,而于中间蜂巢与上蜂巢之间的主伞杆上套设一迫压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伞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拉绳一端系以系合方式系合于中间蜂巢上,而该拉绳另一端则系以缝合方式固定于副伞布每一单元的上周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伞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一拉往中间蜂巢与下伞布上周缘间的多数拉绳的较佳拉引角度为水平方向±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伞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拉绳为不伸缩。
6.一种伞具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伞骨架及伞布,该伞骨架包括一主伞杆,一套设在主伞杆上的上蜂巢、一下蜂巢及一中间蜂巢,数支主伞骨及数支持伞骨组成可展开及收合的伞具骨架构造;该伞布则包括上伞布、中伞布及下伞布,该上伞布设在伞具上方,中伞布设在伞具的中间大部份伞面空间,而下伞布则设在伞具下方的环形周缘空间,且上伞布的下周缘覆盖在中伞布的上周缘上,中伞布的下周缘覆盖在下伞布的上周缘上,该下伞布组成的每一单元的上周缘中央处与一拉绳的第一端系合,而拉绳的第二端则系合上述中间蜂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伞具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中间蜂巢的下端的主伞杆上设一挡梢,而于中间蜂巢与上蜂巢之间的主伞杆上套设一迫压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伞具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每一拉绳第一端系合在中间蜂巢上,而其第二端则缝合在下伞布每一单元的上周缘。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伞具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一拉往中间蜂巢与下伞布上周缘间的多数拉绳的较佳拉引角度为水平方向±30°。
专利摘要一种防风伞,尤指一种具有增进伞内空气对流及可释放伞内风压的防风伞改良构造,该防风伞包含一可展开收合的伞架及一由上伞布、中伞布及下伞布组成的复合式伞布所构成,其中,上伞布设在伞面最上层,覆盖在中伞布的上缘,中伞布于覆盖下伞布的上缘,下伞布于其上周缘设有连结至伞杆上的中间蜂巢的拉绳,以扩大中伞布下外周缘与下伞布上周缘间的间隙,加上上伞布下外周缘与中伞布上周缘间的间隙,因而获致一种具两层多通风口以增进伞内空气对流及纾解伞内压效果的防风伞具构造。
文档编号A45B25/00GK2588833SQ02288590
公开日2003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9日
发明者游清泉 申请人:游清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