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拐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12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拐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拐杖,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手携物品或旅行品大类,手杖;伞;女用扇或类似物小类,与其它物体结合的手杖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与其它物体结合的手杖组的技术对新型拐杖的需求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周寿明申报的,授权公告为CN2211734Y,中国专利号(ZL)为95201454.8号的实用新型专利名称是《多功能旅游手杖》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与其它物体结合的手杖组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旅游手杖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行走不方便,休息时可以坐着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拐杖。以解决行走不方便,休息时可以坐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实用新型的新型拐杖主要由插杆、扶手、支杆、脚杆、弹簧、支架座、轴承、脚架座构成。它的主要零件扶手、脚杆、弹簧、支架座、轴承、脚架座由市场选用。它的插杆是直圆柱形状,以合金为材料,经过铸造加工制造。它的支杆是可伸缩的圆柱形状,以合金为材料,经过铸造、热处理加工制造。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拐杖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扶手的两侧位置插孔连接在支杆的顶端位置,支杆的底部位置螺纹连接在支架座的顶部位置,结合成拐杖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行走时拄地的作用。脚杆的顶部位置螺纹连接在脚架座的底部位置,结合成拐杖脚杆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行走时拄地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拐杖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插杆的底部位置螺纹连接在扶手的两端上侧位置,扶手的两端下侧位置插孔连接在支杆的顶端位置,结合成三角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坐时支撑的作用。支杆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在弹簧的整体位置,结合成内部带弹簧的支杆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伸缩杆长的作用。支架座的尾部位置固定套接在轴承的一侧位置,轴承的另一侧位置固定套接在脚架座的顶部位置,结合成T字型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转动支杆的作用。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拐杖解决行走不方便,休息时可以坐着的技术问题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新型拐杖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行走不方便,休息时可以坐着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与其它物体结合的手杖组的技术相比有三处优点和改进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拐杖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插杆的底部位置螺纹连接在扶手的两端上侧位置,扶手的两端下侧位置插孔连接在支杆的顶端位置,结合成三角形状的固定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坐时支撑的技术问题。
第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拐杖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支杆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在弹簧的整体位置,结合成内部带弹簧的支杆形状的活动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伸缩杆长的技术问题。
第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拐杖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支架座的尾部位置固定套接在轴承的一侧位置,轴承的另一侧位置固定套接在脚架座的顶部位置,结合成T字型形状的活动结构,所以更容易解决转动支杆的技术问题。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拐杖的结构示意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拐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拐杖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零部件的标号说明1插杆 2扶手3支杆4脚杆5弹簧 6支架座 7轴承8脚架座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拐杖为实现解决行走不方便,休息时可以坐着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拐杖主要由插杆1、扶手2、支杆3、脚杆4、弹簧5、支架座6、轴承7、脚架座8构成。它的主要零件扶手2、脚杆4、弹簧5、支架座6、轴承7、脚架座8由市场选用。它的插杆1是直圆柱形状,以合金为材料,经过铸造加工制造。它的支杆3是可伸缩的圆柱形状,以合金为材料,经过铸造、热处理加工制造。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拐杖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扶手2的两侧位置插孔连接在支杆3的顶端位置,支杆3的底部位置螺纹连接在支架座6的顶部位置,结合成拐杖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行走时拄地的作用。脚杆4的顶部位置螺纹连接在脚架座8的底部位置,结合成拐杖脚杆形状的一体结构,功能是起行走时拄地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拐杖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插杆1的底部位置螺纹连接在扶手2的两端上侧位置,扶手2的两端下侧位置插孔连接在支杆3的顶端位置,结合成三角形状的固定结构,功能是起坐时支撑的作用。支杆3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在弹簧5的整体位置,结合成内部带弹簧的支杆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伸缩杆长的作用。支架座6的尾部位置固定套接在轴承7的一侧位置,轴承7的另一侧位置固定套接在脚架座8的顶部位置,结合成T字型形状的活动结构,功能是起转动支杆的作用。
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型新型拐杖的动态结构关系在使用中,当需要行走的时候,根据折叠原理,首先直立拐杖,然后手扶扶手2,再然后拄杖行走,从而完成行走的任务。
在使用中,当需要休息时坐着的时候,根据折叠原理,首先直立拐杖,然后按上插杆1,再然后弯曲轴承7使拐杖成直角后两拐杖互相插孔成为一个凳子,从而完成休息时坐着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拐杖解决行走不方便,休息时可以坐着的技术问题的目的。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合金为材料,利用拐杖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大量成批生产,以供应残疾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拐杖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权利要求1.新型拐杖,它是由插杆(1)、扶手(2)、支杆(3)、脚杆(4)、弹簧(5)、支架座(6)、轴承(7)、脚架座(8)构成,它的扶手(2)的两侧位置插孔连接在支杆(3)的顶端位置,支杆(3)的底部位置螺纹连接在支架座(6)的顶部位置,脚杆(4)的顶部位置螺纹连接在脚架座(8)的底部位置,其特征是插杆(1)的底部位置螺纹连接在扶手(2)的两端上侧位置,扶手(2)的两端下侧位置插孔连接在支杆(3)的顶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拐杖,其特征是支杆(3)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在弹簧(5)的整体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拐杖,其特征是支架座(6)的尾部位置固定套接在轴承(7)的一侧位置,轴承(7)的另一侧位置固定套接在脚架座(8)的顶部位置。
专利摘要新型拐杖,按国际专利分类表划分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手杖;伞;女用扇或类似物小类,与其它物体结合的手杖组技术领域。其目的是解决行走不方便,休息时可以坐着的技术问题。它主要由插杆、支杆、脚杆、弹簧、支架座、轴承、脚架座构成。其特征是插杆的底部位置螺纹连接在扶手的两端上侧位置,扶手的两端下侧位置插孔连接在支杆的顶端位置,支杆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在弹簧的整体位置,支架座的尾部位置固定套接在轴承的一侧位置,轴承的另一侧位置固定套接在脚架座的顶部位置,具有广泛用途,且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A45B5/00GK2660962SQ20032010318
公开日2004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2日
发明者李海龙 申请人:李海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