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11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袜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袜子,特别是长统袜,包括带有上袜背区的针织袜统部分和带有下袜背区的针织袜底部分。
袜子的概念除了长统袜外,特别是还包括短袜和所有其他类型的袜制品。
背景技术
公知的针织袜子使用者穿着时袜背区内容易起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袜背区内起褶的上述类型的袜子。
本发明的这一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袜子得以实现,即上袜背区采用不同于在袜统部分切线方向上袜统部分连接在上袜背区上区域的组织针织和/或者下袜背区采用不同于在袜底部分切线方向上袜底部分连接在下袜背区上区域的组织针织。
通过依据本发明的方案,袜子在袜背区内可以更好地适应使用者的足部结构,由此达到-特别是在使用者的足部运动时-在上和/或者下袜背区内不起褶或者至少比传统的袜子减少起褶的程度。
在本发明一优选的构成中,上袜背区和下袜背区采用同一组织针织。由此形成减少袜子起褶的连续的统一的袜背区。
特别有益的是,上袜背区和/或者下袜背区至少部分采用织针漏针的组织针织。由此减少上袜背区或下袜背区内针脚的数量,使袜子具有更适合足部结构的造型。
此外有益的是,袜统部分连接在上袜背区上的区域和/或者袜底部分连接在下袜背区上的区域至少部分无织针漏针针织。最好袜统部分连接在上袜背区上的区域和/或者袜底部分连接在下袜背区上的区域基本上完全无织针漏针针织。由此达到每个周长的针脚数量在沿袜子切线方向连接在上袜背区或下袜背区上的区域内,高于各自袜背区内每个周长的针脚数量。
出于同一原因优点是,上袜背区采用比袜统部分连接在上袜背区的区域针织组织更多织针漏针的组织针织。
此外有益的是,下袜背区采用比袜底部分连接在下袜背区的区域针织组织更多织针漏针的组织针织。
在依据本发明袜子的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袜背区和/或者下袜背区至少部分采用每隔一针漏一针的组织针织。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上袜背区和/或者下袜背区采用从线圈列到线圈列各自一个针位错位漏针(交错组织)。
对此可以选择或者补充的是,上袜背区和/或者下袜背区至少部分采用每两针漏一针的组织针织。
此外,上袜背区和/或者下袜背区至少部分采用每n个针(≥4),特别是n=4漏针组织针织。
在这种情况下,上袜背区和/或者下袜背区因此采用3∶1的组织,4∶1的组织等等针织。
在这种情况下优点还在于,上袜背区和/或者下袜背区采用从线圈列到线圈列各自一个针位错开漏针(交错组织)。
此外,在依据本发明袜子的一优选构成中,袜子具有由织入的弹力丝构成的所谓“绷带”。
作为织入的弹力丝,特别是可以使用如由杜邦公司以注册商标“Lycra”销售的弹力长丝组成的丝。
在袜统部分和/或者袜底部分内可以具有由织入的弹力丝组成的绷带。
由织入的弹力丝组成的绷带在足部运动时有助于支撑。
特别是在与袜子袜背区内减少起褶的组合下,袜子通过绷带的弹性材料特别好地适应足部的自然形状。
绷带最好在袜子袜统部分内在脚踝骨上面开始,最好在袜子袜底部分内在脚趾开始前结束。
但也可以让袜子袜统部分内的绷带直接在袜子上部边缘的下面开始。
绷带最好包括上袜背区和在袜统部分的切线方向上袜统部分连接在上袜背区上的区域。
在此方面,上袜背区内绷带的弹力丝最好织在底线漏针的每个线圈上,在下个线圈列内与底线脱开。
在袜统部分处于上袜背区外面的部分内,绷带最好这样制成,使每隔一针织入一针弹力丝。
此外,绷带最好包括下袜背区以及在袜底部分的切线方向上袜底部分连接在下袜背区上的区域。
在此方面,下袜背区内绷带的弹力丝最好织在底线漏针的每个线圈上,在下个线圈列内与底线脱开。
在袜底部分处于下袜背区外面的区域内,绷带最好这样制成,使每隔一针织入一针弹力丝。


下面借助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进行说明。其中图1示出袜背区内采用特殊组织针织的长统袜的示意图;图2示出图1长统袜的袜背区内1∶1组织的示意图;图3示出图1长统袜的袜背区内2∶1组织的示意图;图4示出长统袜的示意图,在袜背区内采用特殊组织针织并附加具有由织入的弹力丝组成的“绷带”。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或者功能等效的部分采用相同的参考符号标注。
图1中示出的整体采用100标注的长统袜包括袜统部分102和袜底部分104。
袜统部分102包括上袜统部分106,它特别是在上部边缘上可以具有弹性袜口,还具有向下连接在上袜统部分106上的下袜统部分108。
下袜统部分108包括设置在袜统部分102正面的上袜背区110,上面在袜统部分102的切线方向上连接下袜统部分108的剩余区112。
上袜背区110和剩余区112为下袜统部分108的组成部分。
上袜背区110和剩余区112沿两个边线114彼此为界,边线从下袜统部分108上部边缘上的一个共同起点出发,对着袜统部分102的两侧向下延伸,其中,每个边线114以增大的距离从袜统部分102的上部边缘118一直继续向下转移,从而上袜背区110在下袜统部分108的整个圆周上向下扩大,也就是说,随着与袜统部分102的上部边缘118的距离增大而扩大。
在图1中,两个边线114中只能看到分布在袜子左侧上的边线114。
长统袜100的袜底部分104包括向下连接在下袜部分108上的袜跟部分120,向前连接在上袜背区110和袜跟部分120上的中间袜底部分122以及特别是包括袜底部分102袜头区的向前连接在中间袜底部分122上的前袜底部分124。
中间袜底部分122包括设置在袜底部分104上面的下袜背区126和在中间袜底部分122的切线方向上连接在下袜背区126上的剩余区128。
下袜背区126和剩余区128为中间袜底部分122的组成部分。
中间袜底部分122的下袜背区126和剩余区128在两个边线130上彼此为界(其中在图1中只能看到分布在袜子左侧上的边线130)。
每个边线130从上袜背区110边线114的一个端点沿袜底部分104向前延伸,其中,边线130在设置在中间袜底部分122上部边缘上的一个共同端点132上结束。
下袜背区126在中间袜底部分122的整个圆周上向前变小,也就是说,随着与袜底部分104尖端距离的减少而变小。
下袜背区126和上袜背区110沿线条134彼此为界,并共同构成长统袜100连续的袜背区136。
在上袜背区110内,袜子100采用不同于下袜统部分108邻接剩余区128内的组织针织。
在下袜背区126内,袜子100采用不同于中间袜底部分122邻接剩余区128内的组织针织。
最好袜子100的上袜背区110和下袜背区126采用相同的组织针织。
特别是上袜背区110和/或者下袜背区126可以采用图2中示出每隔一针漏一针的1∶1的组织针织。漏针的织针在图2中由水平线段表示,不漏针的织针由斜叉表示。
如从图2所看到的那样,这种漏针为斜纹,也就是说,这种漏针从线圈列到线圈列分别倾斜错开一个针位。与线圈列垂直分布的针织方向在图2中由箭头138标示。
图2中示出的组织也称为“斜纹组织”。
对此也可以选择或者补充,上袜背区110和/或者下袜背区126可以采用图2中示出每隔两针漏一针的2∶1的组织针织。漏针的织针在图2中由水平线段表示,不漏针的织针由斜叉表示。
在2∶1的组织中,也可以从线圈列到线圈列分别错开一个针位漏针。与线圈列垂直分布的针织方向在图3中由箭头138表示。
下袜统部分108处于上袜背区110外面的剩余区112和中间袜底部分122处于下袜背区126外面的剩余区110,采用不同于上袜背区110或下袜背区126的组织针织。特别是这些区域采用无织针漏针的组织针织。
长统袜100的其他部分,特别是上袜统部分106,袜头部分120和袜底部分124也可以采用无织针漏针的组织针织。
通过长统袜100的袜背区136织针漏针,而在沿长统袜圆周长统袜100邻接在袜背区128上的区域无织针漏针,上袜背区110和下袜背区126内每个周长针织线圈的数量小于各自连接的剩余区112或128内的数量。
通过减少袜背区136内每个周长针织线圈的数量,达到长统袜100在其制造结束后,具有更好适应使用者足部结构的形状,特别是在使用者的足部运动时不会起褶,或者至少比传统的袜子减少起褶的程度。
上述针织长统袜在圆袜机上按如下方式制造首先,按本身公知的方式无织针漏针针织上袜统部分106。
从达到下袜统部分108的上部边缘起,在与上袜背区110相应的圆周段内,采用为上袜背区110规定的组织针织,例如图2中示出的1∶1的组织或者图3中示出的2∶1的组织,而在与下袜统部分108剩余区112相应的圆周段内无织针漏针针织。
在下袜统部分108结束后,在袜机的往复运动中针织袜头部分120。
随后构成中间袜底部分122,其中,在与下袜背区126相应的圆周段内,采用为下袜背区126规定的组织针织,例如图2中示出的1∶1的组织或者图3中示出的2∶1的组织,而在与中间袜底部分122剩余区128相应的圆周段内无织针漏针针织。
在中间袜底部分122结束后,以本身公知的方式针织前袜底部分124。
长统袜100可以由单纱线或者多纱线针织而成,其中,原则上可以使用天然纤维或者合成纤维或者它们组合的任意纱线。
图4示出长统袜100的另一实施方式,与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长统袜100还包括绷带140,它通过将弹力丝织入底线的针织物内构成。
绷带140包括上绷带区142,它通过上袜背区110和在袜统部分102的切线方向上连接在上袜背区110上的剩余区112延伸。
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袜统部分106的上部边缘作为移圈双层袜口144加工;上绷带区也在袜统部分102处于移圈双层袜口144和下袜统部分108之间的区域上延伸。
此外,绷带140包括下绷带区146,它在长统袜100的袜底部分104内通过下袜背区126和在袜底部分104的切线方向上连接在下袜背区126上的剩余区118延伸。
通过采用为减少起褶针织袜背区110,126的特殊组织和由绷带140构成的弹性材料的组合,长统袜100特别好地适应足部的自然形状,其中,绷带140在足部运动时有助于支撑。
在长统袜100的该实施方式中,绷带140按如下方式制造绷带140在移圈双层袜口144的下面开始并在长统袜100的脚踝骨之前结束。
将弹力丝在第二针织系统上首先每隔一针织一针,并在第一针织系统上如同制造移圈双层袜口那样利用底线织入。
在上袜背区110和下袜背区126的里面,将弹力丝织在第一针织系统中漏针的每个线圈上,并在下一线圈列上脱开。
在上袜背区110和下袜背区126的外面,每隔一针织入一针弹力丝。
此外,图4中示出的长统袜100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结构,功能和制造方式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就此而言可参阅其上述说明。
权利要求
1.袜子,特别是长统袜,包括含有上袜背区(110)的针织袜统部分(102)和含有下袜背区(126)的针织袜底部分(104),其特征在于,上袜背区(110)采用不同于在袜统部分(102)切线方向上袜统部分(102)连接在上袜背区(110)上区域(112)的组织针织和/或者下袜背区(126)采用不同于在袜底部分(104)切线方向上袜底部分(104)连接在下袜背区(126)上区域(128)的组织针织。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上袜背区(110)和下袜背区(126)采用同一组织针织。
3.按权利要求1或2之一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上袜背区(110)和/或者下袜背区(126)至少部分采用织针漏针的组织针织。
4.按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袜统部分(102)连接在上袜背区(110)上的区域(112)和/或者袜底部分(104)连接在下袜背区(126)上的区域(128)至少部分无织针漏针针织。
5.按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上袜背区(110)采用比袜统部分(102)连接在上袜背区(110)上的区域(112)针织组织更多织针漏针的组织针织。
6.按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下袜背区(126)采用比袜底部分(104)连接在下袜背区(126)上的区域(128)针织组织更多织针漏针的组织针织。
7.按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上袜背区(110)和/或者下袜背区(126)至少部分采用每两针漏一针的组织针织。
8.按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上袜背区(110)和/或者下袜背区(126)采用从线圈列到线圈列各自一个针位错开漏针。
9.按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上袜背区(110)和/或者下袜背区(126)至少部分采用每两针漏一针的组织针织。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上袜背区(110)和/或者下袜背区(126)至少部分采用从线圈列到线圈列各自一个针位错开漏针的组织针织。
11.按权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袜子,其特征在于,袜子具有包括织入弹力丝的绷带。
全文摘要
为提供一种袜子,特别是长统袜,包括减少袜背区内起褶的含有上袜背区的针织袜统部分和含有下袜背区的针织袜底部分,提出上袜背区采用不同于在袜统部分切线方向上袜统部分连接在上袜背区上区域的组织针织和/或者下袜背区采用不同于在袜底部分切线方向上袜底部分连接在下袜背区上区域的组织针织。
文档编号A41B11/02GK1572161SQ200410003840
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4日
发明者温弗里德·蒂格斯 申请人:鹰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