睫毛成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820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睫毛成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睫毛成形用的睫毛成形器。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0-175724号公报所公开的以前的睫毛成形器中,其目的是,即使提高传热效率而将睫毛加热部的温度设定得低,从睫毛的根部到前端也容易成形,在睫毛成形器前端的上面,沿睫毛成形器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排睫毛加热部。
可是,在使用染睫毛油时,睫毛粘着在睫毛加热部,有不能使睫毛很好成形的可能性。并且,因粘着染睫毛油而使睫毛变成球时,难以使睫毛抹散成放射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研制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睫毛成形器,即使使用染睫毛油时,也能够将睫毛抹散成放射状,能够使睫毛从根部到前端成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的睫毛成形器,其特征是具有由使用者握持的把手部;从上述把手部沿其长度方向突出地设置的睫毛成形部;设置于上述睫毛成形部、在上述长度方向具有规定长度的加热部;与上述加热部对向地在上述睫毛成形部设置,具有在与上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比上述加热部更向外侧突出地排列的多个梳的梳构件。
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其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的睫毛成形器中,上述梳的前端形成锐角。
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其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的睫毛成形器中,在上述多个梳中,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相互邻接的两个梳向上述宽度方向的突出量不同在上述多个梳中,在上述长度方向相互邻接的2个梳向上述宽度方向的突出量不同。
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其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的任意一个睫毛成形器中,从上述宽度方向的上述加热部的端部到上述梳的前端的距离是2.5mm或其以下。
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其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4的任意一个睫毛成形器中,上述宽度方向的上述梳的基部的突出量在0.5mm或其以上、1.5mm或其以下的范围,上述长度方向的上述梳的排列间距在0.7mm或其以上、1.5mm或其以下的范围。
技术方案6的实用新型,其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的任意一个睫毛成形器中,从分别与上述长度方向和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厚度方向的上述加热部的上端到上述宽度方向的上述梳的前端的高度在-0.5mm或其以上、1.0mm或其以下的范围。
技术方案7的实用新型,其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6的任意一个睫毛成形器中,上述梳设置在上述睫毛成形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在上述宽度方向的一侧的梳和设置在另一侧的梳在上述宽度方向结合。
技术方案8的实用新型,其特征是,在技术方案7的睫毛成形器中,给合设置在上述一侧的梳和设置在另一侧的梳的结合部覆盖上述加热部的整体,从分别与上述长度方向和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厚度方向上的上述加热部的上端到上述结合部的上端的高度在1mm或其以上、2mm或其以下的范围。
技术方案9的实用新型,其特征是,在技术方案8的睫毛成形器中,上述结合部是弯曲的肋。
技术方案10的实用新型,其特征是,在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9的任意一个睫毛成形器中,上述梳部相对于上述主体的上述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对称。
根据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由于多个梳在宽度方向从加热部突出地排列,所以在抹散睫毛的状态下能够使睫毛与加热部接触,即使使用染睫毛油时,在抹散睫毛的状态下也能够使从根部到前端成形。
根据技术方案2的实用新型,由于梳的前端是锐角,即使使用染睫毛油时,也能够容易地将睫毛抹散成放射状。
根据技术方案3的实用新型,由于在上述长度方向邻接的两个梳的突出量不同,所以即使在使用染睫毛油时睫毛粘着而变成球的情况下,也能够使长的梳起导向的功能,用其中的短的梳抹散睫毛。
根据技术方案4的实用新型,由于从宽度方向上的上述加热部的端部到梳的前端的距离是2.5mm或其以下,所以能够有效地将来自加热部的热传递给睫毛。此外,由于能够使睫毛成形部制成得小,所以睫毛成形器的使用方便性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5的实用新型,由于将从宽度方向上的梳的基部的突出量设在0.5mm或其以上、1.5mm或其以下的范围,将长度方向上的梳的排列间距设在0.7mm或其以上、1.5mm或其以下的范围,所以特别是能够将使用染睫毛油后的睫毛,以平衡良好地抹散成放射状的状态卷曲(成形)。
根据技术方案6的实用新型,由于从厚度方向上的加热部的上端到宽度方向上的梳的前端的高度在-0.5mm或其以上、1.0mm或其以下的范围,所以能够在使睫毛抹散成放射状的状态下,有效地将热传递给睫毛。
根据技术方案7的实用新型,由于梳设置在睫毛成形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在宽度方向一侧的梳和设置在另一侧的梳在宽度方向结合,所以从一侧的梳的前端部导入到排列在长度方向的梳之间的睫毛,能够以原来的状态到达加热部。因此,在使睫毛抹散成放射状的状态下,能够有效地将热传递给每一根睫毛。
根据技术方案8的实用新型,由于用结合设置在一侧的梳和设置在另一侧的梳的结合部覆盖加热部的整体,将从加热部的上端到结合部的上端的高度设在或其1mm以上、2mm或其以下的范围,所以能够有效地将热传递给睫毛,同时能够使加热部离开使有者的皮肤和眼球一定距离以上,能够防止加热部直接接触于皮肤或眼球。
根据技术方案9的实用新型,由于将上述结合部制成弯曲的肋,所以在使睫毛卷曲时即使睫毛成形器旋转,睫毛成形部也与脸不干涉,能够顺利地旋转,能够容易地卷曲睫毛。
根据技术方案10的实用新型,由于梳部相对于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对称,所以不管使用者的使用状态,例如,使用者习惯用左手或习惯用右手等,都能够以同样的状态使用。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睫毛成形器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睫毛成形器的外观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上述睫毛成形器的结构的侧部剖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睫毛成形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上述睫毛成形器的睫毛成形部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睫毛成形部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上述睫毛成形部的各部尺寸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本实用新型用的最佳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7,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睫毛成形器。
如图1和图2所示,睫毛成形器1具有使用者握持的把手部2和从把手部2沿其长度方向突出地设置的睫毛成形部3。在把手部2的睫毛成形部3侧的端部附近,设置有在使用者用手握持把手部2的状态下用拇指等进行操作的开关4。此外,从正面看睫毛成形器1,在其前端部可拆装地设置有构成睫毛成形部3的一部分的梳构件5。该睫毛成形器1,相对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是对称的,并可应对不管使用者的使用状态,例如使用者习惯用左手或习惯用右手等,都能够以同样的状态使用。
如图3和图4所示,把手部2由分别用树脂成形等形成的上盖11、固定在上盖11上的下盖12和滑动式地自由拆装地安装在上盖11上的电池室盖13等构成。在把手部2的内部设置有与电池50连接的配件51、52和53、开关片54、开关底座55。
睫毛成形部3由在把手部2的上盖11和下盖12之间夹持并固定的底座构件14、用肋14A保持在底座构件14上的加热部6和上述梳构件5等构成。梳构件5在安装在底座构件14的状态下与加热部6对向。加热部6由加热器线61、加热器铁心62和加热器盖63等构成。此外,加热部6具有适合于在睫毛成形器1的长度方向使睫毛成形的规定长度,具体地说具有人的眼的宽度几分之一程度的长度。加热器线61和加热器铁心62弯曲成大致U字状,在与睫毛成形器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实际上排列成两排。加热器线61和开关片55用导线64连接着,对应于开关4的操作使电力的供给接通/断开。
如图5和图6所示,梳构件5,具有在睫毛成形器1的宽度方向比加热部6更向外侧突出地排列的多个梳21和22。如上述所示,睫毛成形器1由于相对于上述长度方向的中心轴对称,所以梳21和22形成在在梳构件5的两侧。此外,在长度方向相互邻接的两个梳21和22向宽度方向的突出量不同。进而,各梳21和22的前端形成锐角。这样,由于将各梳21和22的前端形成锐角,即使使用染睫毛油时,也容易将睫毛抹散成放射状。在图5中,排列在梳构件5的右侧的各梳21和22、和排列在左侧的各梳21和22,分别用向外弯曲的肋(结合部)23结合。并且,决定梳构件5的长度方向的长度和各梳21和22的排列数等,使得肋23覆盖加热部6的整体。
下面,参照图5、图6和图7,研究上述那样构成的睫毛成形部3的各部的具体尺寸。首先,从图7所示的睫毛成形器1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加热部6的端部到各梳21和22的前端的距离D1设成2.5mm以下。若距离D1变长,来自加热部6的热难以传递到梳21和22的前端,热传递效率下降,同时睫毛成形部3的宽度变宽,睫毛成形器的使用方便性下降。因此,最好将距离D1设在上述范围。
将从图5所示的梳21和22的根部的突出量D2设为0.5mm或其以上、1.5mm或其以下的范围。一般,梳构件5由树脂成形而形成,但为了确保梳构件5的强度,在梳构件5的根部5A必需有一定的树脂厚度。因此,若突出量D2变大,上述距离D1相对变长,热传递效率下降。因而,为了使睫毛成形部3的宽度不变宽,不使热传递效率下降,还为了维持梳构件5的强度,最好将距离D2设在上述范围。并且,突出大的一方的梳21和突出小的一方的梳22的突出量的差并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下述程度的差就可以,即,即使是使用染睫毛油后睫毛粘着而变成球的情况下,突出大的一方的长梳21作为导向而起作用,能够用那些之间突出小的一方的短梳22来抹散睫毛。
并且,将长度方向(Z方向)的各梳21和22的排列间距P设为0.7mm或其以上、1.5mm或其以下的范围。各梳21和22为了确保一定的强度,也必需有一定的粗度。用其中一个时,各梳21和22即使在上述那样使用染睫毛油时,也要求将睫毛抹散成放射状的功能。因此,最好将排列间距P设为上述范围。
在分别与图7所示的长度方向(Z方向)和宽度方向(X方向)正交的厚度方向(Y方向)上,将从加热部6的上端到宽度方向的梳21和22的前端(点F)的高度H1设为-0.5mm或其以上、1.0mm或其以下的范围。由梳21和22抹散成放射状的睫毛,再由加热部6加热,通过使睫毛成形器1旋转而被卷曲,但若厚度方向的加热部6到梳21和22的前端的高度H1变高,则从加热部6到睫毛的距离也变长,难以传热。其结果,为了卷曲睫毛费工夫。因而,最好将从厚度方向的加热部6的上端到宽度方向的梳21和22的前端的高度H1设在上述范围。
进而,将从厚度方向加热部6的上端到肋23的上端的高度H2设为1mm或其以上、2mm或其以下的范围。由于肋23与由梳21和22抹散的睫毛接触,所以从加热部6传递到肋23而积蓄的热再传递到睫毛。这时,若肋23的上端太高,则来自加热部6的热不能充分传递到睫毛,肋23的积蓄的热量也变少。因而,最好将从加热部6的上端到肋23的上端的高度H2设在上述范围。而且,由于通过肋23,加热部6离开使用者的皮肤和眼球一定距离以上,所以能够防止加热部6直接与皮肤或眼球接触。进而,由于肋23向外侧弯曲,即使在卷曲睫毛时使睫毛成形器1旋转,也能够使睫毛成形部3与脸不干涉地顺利地旋转。
若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的睫毛成形器1,即使使用染睫毛油时,也能够使睫毛不成球地抹散成放射状,而且,能够有效地加热睫毛。并且,由于能够将睫毛成形部3制成得小,所以在睫毛成形时,能够使睫毛成形器1顺利地旋转。其结果,能够有效地卷曲睫毛。
本申请基于日本国专利申请2003-424284,通过参照上述专利申请的说明书和附图,结果是,其内容应与本申请实用新型一致。
此外,本申请实用新型虽然通过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充分地记载,但是可以有各式各样的变更或变形,这对于具有本领域的通常知识的人来说是清楚的。还有,应解释的是那样的变更和变形不是脱离本申请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是包含于本申请实用新型的范围的。
权利要求1.一种睫毛成形器,其特征是具有由使用者握持的把手部;从上述把手部沿其长度方向突出地设置的睫毛成形部;设置于上述睫毛成形部、在上述长度方向具有规定长度的加热部;与上述加热部对向地在上述睫毛成形部设置、具有在与上述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比上述加热部更向外侧突出地排列的多个梳的梳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睫毛成形器,其特征是,上述梳的前端形成锐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睫毛成形器,其特征是,在上述多个梳中,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相互邻接的两个梳向上述宽度方向的突出量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睫毛成形器,其特征是,从上述宽度方向的上述加热部的端部到上述梳的前端的距离是2.5mm或其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睫毛成形器,其特征是,上述宽度方向的上述梳的基部的突出量在0.5mm或其以上、1.5mm或其以下的范围,上述长度方向的上述梳的排列间距在0.7mm或其以上、1.5mm或其以下的范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睫毛成形器,其特征是,从分别与上述长度方向和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厚度方向的上述加热部的上端到上述宽度方向的上述梳的前端的高度在-0.5mm或其以上、1.0mm或其以下的范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睫毛成形器,其特征是,上述梳设置在上述睫毛成形部的上述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在上述宽度方向的一侧的梳和设置在另一侧的梳在上述宽度方向结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睫毛成形器,其特征是,给合设置在上述一侧的梳和设置在另一侧的梳的结合部覆盖上述加热部的整体,从分别与上述长度方向和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厚度方向上的上述加热部的上端到上述结合部的上端的高度在1mm或其以上、2mm或其以下的范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睫毛成形器,其特征是,上述结合部是弯曲的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睫毛成形器,其特征是,上述梳部相对于上述主体的上述长度方向上的中心轴对称。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睫毛成形器,即使使用染睫毛油时,也能够容易地将睫毛抹散成放射状,使从睫毛的根部到前端成形。从把手部(2)沿其长度方向突出地设置睫毛成形部(3),在睫毛成形部(3)的内部设置在长度方向具有规定长度的加热部(6),同时,与加热部(6)对向地设置梳构件(5)。在梳构件(5)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比加热部(6)更向外侧突出地排列多个梳(21)和(22),同时,使邻接的两个梳(21)和(22)的突出量变化。
文档编号A45D2/00GK2770439SQ2004201210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2日
发明者竹内利浩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