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从事体育运动的局部固持作用式紧身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904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从事体育运动的局部固持作用式紧身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紧身服即一服装,其覆盖身体的至少下部即从腰部直至两脚踝部且还可能部分地覆盖身体的上部。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紧身服,其具有局部固持作用式区部,且其特别设计来用于从事一项体育运动特别是跑步或自行车运动,在所述运动中,两腿部被激励作重复运动。
背景技术
固持器械在医学领域里相当熟知,它尤其涉及固持式短统袜或中统袜。此处涉及以一弹性基质物材料如弹性纤维线制成的纺织品,其针织方式使得可以产生一根据覆盖区——涉及踝、腓甚至股部——而不同的固持作用。在需要改善血液循环时提倡使用固持式短统袜或中统袜。
在运动领域里,已知在一称作《strapping》的技术里应用一压迫效用,所述技术在于用一弹性带缠绕一关节,以便将所述关节稳固。更广泛地,所述《strapping》技术还应用于保持例如股部周围的肌肉块。
已经提出过各种覆盖身体某些部位并具有一局部固持作用的服装,压迫只施加在某些确定区部上,所述压迫能够获得由固持带来的某一好处,也就是说改善血液循环、淋巴排毒和本体感受,保持肌肉块和/或稳定关节。
通常,所述服装由一支承基件构成,一固持带至少局部地附接在该支承基件上。所述支承基件具有一不具备固持作用的正常弹性。所述固持带具有一更小的弹性,这在穿着该服装时产生寻求的局部压迫效果。所述固持带可以用一纺织件形成,而所述纺织件由一弹性小于支承基件的材料实施而成,且通过例如粘结或缝合被附接上。也可以涉及利用一浸泡剂对支承基件进行一局部处理,所述浸泡剂改变支承基件在被浸泡部位里的弹性。
所述服装特别由文献WO-91/01704和EP-0.519.135公开。

发明内容
该发明主要涉及一由紧身服构成的服装,所述紧身服专为从事一体育运动特别是跑步或自行车运动而设计,在所述运动中,腿部被激励作重复运动,并且所述紧身服具有一局部固持作用,主要用于保持肌肉块以及维持膝关节。
跑步,无论是中长跑或山地跑——一般称远足,通过下肢重复相同的运动体现,肌肉和关节每一步都以相同的方式工作。一专为跑步研制的服装的最重要的是不会使跑步者感觉到不舒服,特别是不能产生机械应力——其可能是造成费力和疲惫的另一根源。从事自行车运动同样如此。
根据申请人,将文献WO-91/01704和EP-0.519.135中提出的技术——用于缝制局部固持作用式服装——应用于一所述运动用紧身服,必然获得一紧身服,所述紧身服不具备所述最重要之处而且反之还存在缺陷,即产生一机械应力,其是令跑步者感觉不舒服和疲乏的根源。
本发明旨在克服该缺陷,从而提出一局部固持作用式紧身服,该紧身服由相互间组合在一起的可伸展纺织件构成,所述纺织件也就是第一正常弹性式构件、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有可能的话还有第三高弹性构件。此外,所有第一和第二构件在组合中,在紧身服的纵向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平均弹性,并且第二构件在横向方向上具有一弹性,所述弹性比第一构件的弹性低至少一半。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特殊布置,紧身服在纵向方向上也就是沿下肢的总方向上,在其整个高度上具有基本相同的弹性;所述称作平均弹性的弹性选择而使得在运动员的下肢重复动作时既不会引起不舒服感也不会产生机械应力。为此,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的存在丝毫不改变紧身服在纵向方向上的弹性,这与如上述文献中所述的当固持区是附接带或通过一处理剂——其局部改变支承基件的弹性——浸泡获得的带时所发生的情况不同。
平均弹性的概念考虑到在整个纺织制造过程中机械属性的正常变化,所述变化源自尤其因原材料的来源、织造或针织的条件、织机调节所造成的差异。
所述变化——相对于一平均值或大或小,可以介于约5%至10%之间,有时甚至更大。
根据本发明,固持作用只通过在第二构件处在紧身服的横向方向上的弹性差获得。优选地,第一构件和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之间在横向方向上的平均弹性差是一介于2至3的比值。
例如,在第一和第二构件的纵向方向上平均弹性分别是100%和97%,而它们在横向方向上的平均弹性分别是130%和50%。
在一实施变型中,第一和第二构件是用经纱线织造型和/或用网孔列(colonne de maille)编织型,经纱线和/或网孔列在组合中具有完全相同的纵向方向。可明白遵守所述布置必须进行特别精确的缝制,但正是因此才可以获得对本发明的紧身服所期待的效果。
各构件的组合优选通过平锁(flatlock)或包缝(surjet)式缝制法实现,其实施方式在于有利地是利用卷曲变形纱(mousse)型线,并且将缝制线的张力调整到低于一般缝制张力的数值,以便避免缝合的存在造成被组合构件尤其在纵向方向上的平均弹性不均匀。
在一优选变型中,膝部处第一和第二构件的组合根据一弯曲角度以一弧曲形缝制法实施,所述弯曲角度对应重复动作时下肢占据的一中间位置。若涉及一跑步用紧身服,该角度介于20°至25°之间,尤其对于一山地跑用紧身服其约为20°。此外在所述情况下,紧身服在膝后部上具有一第三高弹性构件。在自行车手用紧身服的情况下,弯曲角度约为30°。紧身服一开始缝制就采用所述中间构型,可以限制下肢在弯曲-伸展运动时所用的力,因为停止时在站立位置上,膝部处已存在一约10°的弯曲角度。所述特殊布置一方面不会妨碍腿部的伸展,而另一方面限制弯曲时可能在膝后部上形成的皱折。
可能处在膝后部上的高弹性构件在膝部伸展时,可以消除因弧曲形缝制而造成的尺寸差异,同时无需施加额外的伸展力。
例如,所述第三高弹性构件是一网眼式纺织网料。所述网料具有高透气性,这可以获得一补充通风效果。
在一实施变型中,至少一个第一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假缝,其形成一更小弹性线,并在两第二构件之间相对于纵向方向倾斜地布置。该假缝避免两第二构件相对于它们的正常定位可能出现的分离,所述分离由于肌肉工作时肌肉量在紧身服里的分布发生变化而可能会出现。
在一实施变型中,一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设置在紧身服部位里,用于在胫部处覆盖腓的内侧和外侧腓肠肌及其内侧低部。
在一实施变型中,一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设置在紧身服部位里,用于在腓部处覆盖胫前肌。
在一实施变型中,一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设置在紧身服部位里,用于在膝关节周围覆盖内外侧韧带、胫前骨粗隆、髌骨韧带以及膝关节的整个前部。
优选髌骨由一第一构件或者可能的话一第三构件覆盖,所述第一或第三构件具有例如一基本圆形或椭圆形的构型、或者上下边是一凸起弧线的矩状构型。
在一实施变型中,一V字形的第二构件设置在紧身服部位里,用于根据V字体的侧支,一方面在V字体的底部处覆盖膝关节的前部,且另一方面覆盖股部的前表面。V字体的第一侧支覆盖股外肌(Vastuslateralis)和阔筋膜张肌(Tensor fascae latae),而终止在紧身服腰部处髂前上棘上。V字体的第二侧支覆盖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和内收肌的肌肉组。
在一实施变型中,一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设置在紧身服部位里,用于在后部上从上外侧部到下内侧部覆盖腘绳肌腱的肌肉组。
在一实施变型中,一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设置在紧身服的前部里,用于以一横带条的形式覆盖腹部,所述横带条的中部比其两侧部更高。
在一实施变型中,一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设置在紧身服的后部里,用于以一横带条的形式在臀大肌上方覆盖背下部。优选在所述情况下,由一开放网眼式网料形成的一第三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构件上方且在腰部处,以便更好地排汗。
在一实施变型中,一第三高弹性构件设置在紧身服部位里,用于沿臀下沟开始覆盖胯间区,而连接上股内骨粗隆。


通过结合附图对局部固持作用式紧身服的三个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将会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其中第一实施例适用于中长跑,第二实施例适用于山地跑或远足,第三适用于自行车运动。其中[32]图1-3对应第一实施例,其中图1是正视图,图2是后视图,图3是侧视图;[33]图4和图5对应第二实施例,其中图4是正视图,图5是后视图;和[34]图6-8对应第三实施例,其中图6是正视图,图7是后视图,图8是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紧身服主要用于从事一体育运动的运动员,在运动特别是中长跑、山地跑或自行车运动里,腿部被激励作重复运动。
该紧身服至少在用于覆盖从腰部直到两脚踝部的身体下部里,由至少三种构件按照一缝制技术组合而构成,所述技术限制或消除所述被组合构件之间可能出现的弹性不均匀,这如后文所述。所述被组合构件的边缘并置,没有任何交叠。
下面称为第一构件的构件用一正常弹性的弹性纺织材料裁剪出。例如名为查米尤斯绉缎(charmeuse)的一织纹式不脱针织物,其重约170g/m2,且由80/20的聚酰胺-弹性纤维(elasthanne)纱线构成。
所述针织物具有一平均弹性,所述平均弹性根据网孔列在纵向方向上表现为一100%的弹性伸长,而在横向方向上表现为一130%的弹性伸长。
下面称为第二构件的构件用一弹性纺织材料裁剪出,其在横向方向上的平均弹性远低于第一构件一至少为2优选介于2到3之间的比率。该材料允许一大于7mmHg的固持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材料涉及一查米尤斯但反向织纹式的不脱针织物,其重约240g/m2,且由80/20的聚酰胺微纤维和弹性纤维纱线构成。
为了测量平均弹性,在一15N的力下计算伸长。在所述实施例中,在纵向方向上紧身服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平均弹性基本相同,其差小于5%,而横向方向上第一和第二构件之间的平均弹性差为一2.5的比率。
下面称为第三构件的构件是平均弹性比第一构件的大的构件。尤其涉及相对开放网眼式网料,以便可以保证它所覆盖区里的通风效果。
在图1-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男用紧身服1用于中长跑运动员。该紧身服由18个片块组合而形成,所述18个片块由8个片块[C,C’,I,J,K,L,N,N’]——具有第一正常弹性式构件的结构、6个片块[A,A’,B,B’,F,H]——具有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的结构而所述第二构件的横向弹性比第一构件的横向弹性小、以及4个第三片块(D,D’,E,G)——具有第三构件的结构而所述第三构件由一开放网眼式网料形成。在图中,第一片块以无影线方式示出,第二片块以带水平影线方式示出,且第三片块以带斜影线方式示出。
所述组合实施以使得所述被组合的第一和第二构件的所有网孔列具有相同的方向,所述方向对应紧身服的纵向方向,即当紧身服由一站立使用者穿着时的垂直方向。
此外,所述组合在各膝关节部位处根据一约20°到25°的所述膝部弯曲角度以一弧曲形缝制法实施。
所述组合通过使用卷曲变形纱线如膨松纱线,在卷纬机(trameur)上利用平锁或包缝式缝制法实施。建议将缝制线的张力调整到一低于通常所采用的张力的数值,以便限制不利影响,即缝合的存在可能会对被组合构件尤其在纵向方向上的平均弹性的均匀性产生所述不利影响。
在缝制紧身服中不同片块的分配以及所述片块在跑步者身体上的覆盖区将在下面结合图1-3进行描述。
应当注意的是,缝制中所用片块的数量可以不同,特别是若涉及一男用或女用的紧身服,并且重要的不是片块的数量,而是紧身服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在身体相关部位上的分配。在下面的描述中,在对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予以精确的描述中将使用术语“片块”,而至于所述片块在身体各部位上的定位布置,则使用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
在对应腓的胫下部处,一第二构件2覆盖腓的一对内侧和外侧腓肠肌(Gastrocnemius medialis et Gastrocnemius lateralis)及其内侧低部。确切地说,该第二构件2覆盖腓的整个内侧部,即在内侧髁(Condylusmedialis)的底部之间沿着胫骨的内边缘(Margo medialis)开始,并且沿着胫骨的内边缘而终止在内踝(Malleous medialis)之上。该第二构件对其下部一直伸展到腓后表面的中部,在跟腱(Achille)的延长线上,对其上部则通过沿着外侧腓肠肌的凸起部在其外侧下部里所形成的解剖形状而覆盖所述外侧腓肠肌。因此该第二构件2是非对称的,因为该第二构件从一水平线——其在胫内骨粗隆底部的高度上穿过所述腓肠肌——开始,对其内侧部它一直延伸到紧身服1的底部1a,而对其外侧部则通过沿着所述腓肠肌的凸起部在侧下部里所形成的曲线,而终止于所述内侧腓肠肌的下面。该第二构件2属于两片块A、A’。
另一第二构件3覆盖胫前肌。该第二构件3由胫骨嵴(Margoanterior)和一穿过外踝和腓骨(Fibula)头部的垂直线所限定。该第二构件3向膝部延伸。该第二构件3对应片块B、B’,所述片块在其下部终止于紧身服1的底部1a和1’a,且在它们的高度部分里一直延伸到所述片块A、A’。
在对应膝部的体位处,一第二构件4覆盖内侧韧带(Lig.Collateraletibiale)和外侧韧带(Lig.Collaterale fibulare)、胫前骨粗隆(Tuberositastibiae)、髌骨支撑组织(Lig.Patellae)以及膝关节的整个前部。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第二构件4属于片块A,A’。
根据考虑穿着紧身服的气候条件,所述髌骨(patella)或如图1所示由一第一构件5所覆盖,或者还可能由一第三构件覆盖。该第一构件构成片块C和C’。它可以有一圆的或椭圆的构型、或者一上下两边具有一凸起弧度的矩形构型。
一第三构件6在膝后部上覆盖整个帼窝区(Fossa poplitea),且在其上部终止于一水平线,所述水平线位于内外股上髁(Epicondylusmedialis et Epicondylus lateralis)上部以上约5cm处。该第三构件6对应片块D和D’。
在对应股部的体位处,一第一构件7覆盖膝前表面,并在股部的高度上延伸并在所述股部的前表面上形成一V字体。V字体的第一侧支7a覆盖股外肌(Vastus lateralis)和阔筋膜张肌(Tensor fasciae latae),而终止于对应紧身服1上部1b的腰部处、髂前上棘(Spina iliaca anteriorsuperior)上。该侧支7a覆盖Maissiat带(Tractus iliotibialis),并且对其后外侧部终止于一直线,所述直线延长膝部的外侧韧带,穿过大转子(Trochanter major)并一直延伸到上部1b。
在股后部上一延长部分7b从该侧支7a出发,从上外侧部到下内侧部穿过腘绳肌腱的肌肉组。在其上部,该延长部分7b沿臀下沟突出股内侧肌。它从股骨的上三分之一朝股内骨粗隆斜着下降,且对其内侧部覆盖内收肌的肌肉组。
V字形的第二构件7包括一第二侧支7c,所述第二侧支覆盖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且在后部上出发以便在内收肌处连接上第一侧支7a的延长部分7b。该延长部分7b和第二侧支7c之间的连接,通过采用垂直缝接法将相应的片块A或A’绕经内上髁(Epicondylus medialis)在自身上接合而实施。该延长部分7b和第二侧支7c对于它们的上边界,终止在耻骨联合(Symphysis pubica)处、胯间折缝下面2或3厘米。
胯间区由一对应片块E的第三构件8覆盖。
在对应腹部的体位处,一第二构件9横向地覆盖腹部;其下边缘呈一V字构型,以便在其中部9a的高度大于其各侧的高度。该第二构件9对应片块F,所述片块F的上部对应紧身服1的上边缘1b。
在对应背部的体位里,一第三构件10形成紧身服的后腰部。它对应片块G。
在该第三构件10的下面设置有一第二构件19,所述第二构件在臀大肌(Gluteus maximus)上方横向覆盖背下部。
如上所述,在没有被第二或第三构件覆盖的所有其它体位里,紧身服由第一构件构成,即两个第一构件11、12——其在第二构件3的两侧,一第一构件13——其沿着股部的前表面并朝着腹部上升,一第一构件14——其覆盖臀大肌,一第一构件22——其在股部的后侧。所述不同的第一构件分别对应片块I、I’、J、J’、K、L、N和N’。
如图1所示,两条假缝15、15’穿过两股部的前部。每一假缝15从一位于阔筋膜张肌底部的上端点17一直到一股内侧肌处的下端点18,连接在片块A和K之间的线缝16。该假缝15的作用在于在这两端点17、18之间形成一条更小弹性线,以避免片块A的V型体的两侧支之间可能出现的相对于它们正常位置的分离,由于肌肉动作时肌肉量在紧身服1里的分布发生改变,所述分离则可能会出现。
在下面对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描述中,不再提及严格意义上的片块——其属于缝制所述紧身服过程中组合紧身服的范围,而只提及反映本发明特征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构件。
在图4和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紧身服30用于从事远足即山地跑的运动员。因而同样涉及用于跑步的紧身服,但所述紧身服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的紧身服存在一些差别。
下面的描述在于只强调所述差别。
对于从膝部区域到紧身服底部的腿下部来讲,唯一的不同是取消第二构件3,该第二构件在第一实施例的紧身服1中覆盖胫前肌。此外,该第二构件3在用于中长跑的紧身服1中也可以取消。
在对应股部的体位处,一第二构件31覆盖膝前表面,并在股前表面上延伸,同时覆盖股外肌(Vastus lateralis)和阔筋膜张肌(Tensor fasciaelatae),而终止于对应紧身服上部30a的腰部处、髂前上棘(Spina iliacaanterior superior)上。
该第二构件31覆盖Maissiat带(Tractys iliotibialis),并且对其后外侧部终止于一直线,所述直线延长膝部的外侧韧带,穿过大转子(Trochanter major)并一直延伸到紧身服的上部。
另一第二构件32在股后表面上构成上述第二构件31的一延长部分,其穿过臀部的肌肉组特别是臀大肌(Gluteus maximus)。该第二构件32在阔筋膜张肌处开始而终止在骶骨部里且在腰骶关节处。
在图4和5中没有示出的假缝可以在相应的第二构件里穿过膝部的内侧部和外侧部,以便局部地降低材料的延展性,并且因而提高关节稳定性。
在对应腹部的体位里,一第二构件33横向地覆盖腹部,并在两腿部的第二构件31——其一直延伸到腰部30a的高度——之间延伸。因此该第二构件33在其上部也形成腰部。例如该第二构件在其侧边上高为8cm,而在其中部高为10cm。
在对应背部的体位里,一第二构件34在臀大肌(Gluteus maximus)的上方横向地覆盖背下部。它在两个第二构件31之间横向地延伸,且在其上部形成腰部。
山地跑用紧身服30的各不同片块的组合,在各膝关节部位处根据一约20°的所述膝部弯曲角度以一弧曲形缝制方式实施。
在图6至8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紧身服40用于自行车运动员,并且该紧身服包括一配有带状件的上部。和对第二实施例一样,只是详细描述其相对于第一实施例的紧身服1的差别。
在对应腓的胫下部处,一第二构件41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紧身服1的第二构件2相同的特征。
在对应股和臀的外侧的体位处,一第二构件42覆盖背下部并沿着腿部向下。该构件覆盖骶腰肌(Iliocostialis lumbrum)、臀大肌(Gluteusmaximus)的外侧表面、大转子(Trochanter maior)、Maissiat带(Tractusiliotibialis)和股外侧肌(Vastus lateralis)的下部。该第二构件42在外侧韧带(Lig.collaterale fubulare)和髌骨韧带(Lig.patellae)上向下部延伸。它在外侧韧带(Lig.collaterale fibulare)处和内侧韧带(Lig.collateraletibiale)处连接上第二构件41,并覆盖内侧韧带(Lig.collaterale tibiale),以便在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底部连接上下面将要描述的第二构件43。该第二构件42在其上部以一中央束带的形式沿着脊柱和腰肌在背部里上升,以便形成带状件的中部44。
在从腹外部到股内部的体位处,一第二构件43在其上部构成带状件的前部45、45’。该第二构件43通过以围绕腹部的圆括弧形式向下延伸而下降,同时覆盖腹斜肌的外部(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 et Obliquusinternus abdominis)、髂前上棘(Spina iliaca anterior superior)、长缝匠肌和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该第二构件43终止于内上髁(Epicondylus medialis)和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的底部之间,它在所述股内侧肌底部处连接所述第二构件42。
假缝46、47在两第二构件42、43的前边缘之间穿过股前部。第一假缝46在第二构件43与第二构件42的上连接部48的下方十来厘米处从所述第二构件43出发,而在大腿中部处接合上该第二构件42。第二假缝47大腿中部处从第二构件43出发,而在股外肌(Vastus lateralis)下部上方的几厘米处接合上第二构件42。膝部弯曲时所述假缝46、47避免所述第二构件42、43的两个公共边缘分离。
在对应腹部的体位处,一第二构件49在两腿部的第二构件43之间横向地覆盖腹下部。该第二构件49在耻骨联合处(Symphysis pubica)上方十来厘米处,在其上部里到达肚脐处。该第二构件49在侧边上高度约为15cm,在其中部高度约为12cm。
在对应胸腔的体位处,一第三构件50在第二构件42(在后部上)和43(在前部上)之间覆盖肋部。该第三构件50在其上部里终止于臂下,且在其下部里在髂嵴(Crista iliaca)上方几厘米处接合上第二构件42。
如上所述,具有后部44和前部45的带状件通过在上部里第二构件42和43相连接而形成。
此外,在用于自行车运动员的紧身服40里,片块的组合在各膝关节部位处根据一约30°的膝弯曲角度以一弧曲形缝制方式而实施。
胯间区不具有第三高弹性构件,但像自行车运动员用短装一样,具有一例如是麂皮材质的内垫。
权利要求
1.局部固持作用式紧身服,其用于从事一体育运动特别是跑步或自行车运动,在所述运动中腿部被激励作重复运动,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对应身体下部的部位里—它由相互间组合在一起的可伸展纺织件构成,所述纺织件即第一正常弹性式构件、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以及可能还有的第三高弹性构件,且—处于组合中的所有第一和第二构件在紧身服的纵向方向上具有基本相同的平均弹性,并且所述第二构件在横向方向上具有一平均弹性,所述平均弹性低于所述第一构件的平均弹性的至少一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身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之间在横向方向上的平均弹性差是一介于2至3之间的比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身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是用经纱线织造型和/或用网孔列编织型,所述经纱线和/或所述网孔列在组合中具有完全相同的纵向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紧身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构件在膝部处的组合根据一弯曲角度以一弧曲形缝制方式实施,所述弯曲角度介于约20°到约30°之间,特别地,对于一山地跑用紧身服其约为20°,对于一中长跑用紧身服,其介于20°至25°之间,且对于一自行车运动用紧身服其为30°;并且它还可能在膝后部上具有一第三高弹性构件,例如一开放网眼式网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紧身服,其特征在于,至少的一个第一构件(13)或一个第二构件包括至少一条假缝(15),所述假缝形成一更小弹性线,并相对于纵向方向倾斜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紧身服,其特征在于,一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2,41)设置在紧身服(1)部位里,用于在腓部处覆盖内侧和外侧的腓肠肌以及腓的内侧低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紧身服,其用于中长跑,其特征在于,一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3)设置在紧身服部位里,用于在腓部处覆盖胫前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紧身服,其用于跑步运动,其特征在于,一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4)设置在紧身服部位里,用于在膝关节周围覆盖内外侧韧带、胫前骨粗隆、髌骨韧带以及膝关节的整个前部,髌骨由一第一构件(21)或者可能的话一第三构件所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紧身服,其用于中长跑,其特征在于,一V字形的第二构件(7)设置在紧身服部位里,用于一方面在V字体的底部处覆盖膝关节的前部,且另一方面覆盖股部的前表面,根据V字体的两侧支(7a,7c),所述V字体的第一侧支(7a)覆盖股外肌(Vastus lateralis)和阔筋膜张肌(Tensor fascae latae),而终止在紧身服腰部处髂前上棘上,而所述V字体的第二侧支(7c)覆盖股内侧肌(Vastusmedialis)。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紧身服,其用于中长跑,其特征在于,一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7b)设置在紧身服部位里,用于在后部上从上外侧部到下内侧部覆盖腘绳肌腱的肌肉组。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紧身服,其特征在于,一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9,33,49)设置在紧身服的前部里,用于以一横带条的形式覆盖腹部,对于一中长跑用紧身服,所述横带条的中部比其两侧部更高。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紧身服,其特征在于,一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19,34,42)设置在紧身服后部里,用于以一横带条的形式在臀大肌上方覆盖背下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紧身服,其用于中长跑,其特征在于,由一开放网眼式网料形成的一第三构件(10)设置在所述第二构件(19)上方且在腰部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紧身服,其用于跑步运动,其特征在于,一第三高弹性构件(8,35)设置在紧身服部位里,用于沿着臀下沟开始覆盖胯间区,而连接上股内骨粗隆。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紧身服,其用于山地跑,其特征在于,一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31)设置在紧身服(30)部位里,所述构件覆盖膝前表面,并在股前表面上延伸,同时覆盖股外肌和阔筋膜张肌,而终止于对应紧身服上部(30)的腰部处髂前上棘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或15所述的紧身服,其用于山地跑,其特征在于,一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31)设置在紧身服(30)部位里,所述构件覆盖Maissiat带,并且对其后外侧部终止于一直线,所述直线延长膝部的外侧韧带,经过大转子并一直延伸到紧身服的上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紧身服,其用于山地跑,其特征在于,一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32)设置在对应股后表面的紧身服(30)部位里,所述构件在阔筋膜张肌处开始而终止在骶骨部里且在腰骶关节处,同时穿过臀部的肌肉组特别是臀大肌。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紧身服,其用于自行车运动,其特征在于,一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42)设置在对应股臀的外部的紧身服(40)部位里,所述构件覆盖背下部同时沿着腿部向下,从而覆盖骶腰肌、臀肌的外侧表面、大转子、Maissiat带和股外侧肌的下部,并且向下延伸在外侧韧带和髌骨韧带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紧身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42)在其上部以一中央束带的形式沿着脊柱和腰肌在背部里上升,以便形成带状件的中部(44)。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紧身服,其用于自行车运动,其特征在于,一第二构件(43)设置在紧身服(40)的部位里,所述部位对应从腹外部到股内部的体位,所述第二构件在其上部构成带状件的前部(45,45’),所述第二构件(43)通过以围绕腹部的圆括弧形式向下延伸而下降,同时覆盖腹斜肌的外部、髂前上棘、长缝匠肌和股内侧肌,而终止于内上髁和股内侧肌的底部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紧身服,其用于自行车运动,其特征在于,一第三高弹性构件(50)设置在对应胸腔的紧身服部位里,所述第三构件覆盖肋部,在其上部里终止于臂下,并且在其下部里在髂嵴上方几厘米处连接上一第二构件(42)。
全文摘要
局部固持作用式紧身服,其用于从事一体育运动特别是跑步或自行车运动,在所述运动中腿部被激励作重复运动,所述紧身服由相互间组合在一起的可伸展纺织件构成,所述纺织件即第一正常弹性式构件(11,12,13,21)、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2,3,4,7,9)以及可能还有第三高弹性构件(8)。所有第一和第二构件在组合中,在紧身服(1)的纵向方向上具有基本相同的平均弹性,并且所述第二构件在横向方向上具有一平均弹性,所述平均弹性比所述第一构件的平均弹性低至少一半。优选地,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固持作用式构件之间在横向方向上的平均弹性差是一介于2至3之间的比值。
文档编号A41D13/00GK1806706SQ200510121589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4日
发明者N·贝吕耶, A·布兰加尔, G·巴亚尔 申请人:普罗迈尔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