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压缩条的竹木鞋膛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7826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压缩条的竹木鞋膛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作凉鞋、拖鞋或皮鞋的膛底结构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带有压
縮条的竹木鞋膛底,属制鞋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竹或木质的凉鞋或拖鞋的鞋底,大都是用整块竹板或木板制成,穿着行走 时无法弯曲,穿着不舒适,容易打滑,更不能用于作鞋膛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穿着舒适、应用
范围广的带有压縮条的竹木鞋膛底。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带有压縮条的竹木鞋膛底,由底板、横向固定在底板上的竹木材料制成的至 少1块脚底条板构成,其特点是在脚底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縮条,在脚底条板上设有与 人体脚底相吻合的脚窝。 所述的底板可用软质的橡胶、布等材料制作。 所述的压縮条可用软质的橡胶、塑料、泡沫塑料等材料制作。压縮条的截面形状可 以是方形、长方形、梯形或其它形状。为了适应人们行走的需要并节约原材料,压縮条的宽 度可作适当调整。 为了增加压縮条与脚底条板之间的牢固性,在压縮条的底部与脚底条板之间还可 设有榫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选用现有传统的制鞋材料,并采用常规的工艺加工制作, 容易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鞋膛底以竹木材料的脚底条板为主,即具有竹木鞋底的特点又可随 人体脚部的弯曲而改变,特别是在每个脚底条板的连接部位分别设置有压縮条,使人们穿 着时脚感如同踩在凉爽的竹木地板上,走路如同皮底一样柔软,不存在板脚、夹脚或磨脚等 现象;在鞋膛底与人体脚底接触部位制作的脚窝,可防止脚底侧滑,使人们穿着舒适,行走 不累。同时,穿着这种鞋膛底制作的鞋,还可避免脚气滋生,预防脚臭,是用于制作盛夏时节 穿着的各种鞋的理想鞋膛底。 本实用新型可制成不同尺寸规格,用于制作不同规格样式的凉鞋、拖鞋或皮鞋,应 用范围十分广泛。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施,成本低,穿着舒适防滑、透气凉爽,牢固耐用,应 用范围广等优点,具有推广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0014] 图3-5是不同实施例的压縮条截面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脚底条板、3压縮条、4脚窝、5胶粘剂、6榫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2,这种带有压縮条的竹木鞋膛底,由软质的橡胶或布制作的 底板1构成,在底板上用胶粘剂5,横向固定连接有若干块竹木材料制成的脚底条板2。在 脚底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竖立长方形的,由软质橡胶或泡沫塑料制作的压縮条3,在前脚掌 部位以及脚跟前面设置的4条压縮条的宽度大于其它压縮条的宽度。在脚底条板上设有与 人体脚底相吻合的脚窝4。 实施例2 :参照图1、3,本实施例的带有压縮条的竹木鞋膛底的结构,与实施例l基 本相同,只是压縮条3的截面形状为梯形,如图3所示。 实施例3 :参照图1、4,本实施例的带有压縮条的竹木鞋膛底的结构,与实施例l基 本相同,只是压縮条3的截面形状为扁长方形,如图4所示。 实施例4 :参照图1、5,本实施例的带有压縮条的竹木鞋膛底的结构,与实施例l基 本相同,只是压縮条3的底部与脚底条板之间设有榫槽6,如图5所示,以增加压縮条与脚底 条板之间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按实施例l,实施这种带有压縮条的竹木鞋膛底,经内部试用显 示,结构简单,容易实施,成本低,穿着舒适防滑、透气凉爽,牢固耐用,是制作盛夏时节穿着 的凉鞋、拖鞋或皮鞋的理想鞋膛底。
权利要求一种带有压缩条的竹木鞋膛底,由底板、横向固定在底板上的竹木材料制成的至少1块脚底条板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脚底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条,在脚底条板上设有与人体脚底相吻合的脚窝。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压縮条的竹木鞋膛底,其特征在于底板用软质的橡胶或 布,压縮条用软质的橡胶、塑料或泡沫塑料制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压縮条的竹木鞋膛底,其特征在于压縮条的截面形状为 方形、长方形或梯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压縮条的竹木鞋膛底,其特征在于在压縮条的底部与脚 底条板之间设有榫槽。
专利摘要带有压缩条的竹木鞋膛底,由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的竹木材料制成的至少1块脚底条板构成,特点是在脚底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条,在脚底条板上设有与人体脚底相吻合的脚窝。本实用新型的鞋膛底,即具有竹木鞋底的特点又可随人体脚部的弯曲而改变,特别是在每个脚底条板的连接部位分别设置压缩条,使人们穿着时如同踩在竹木地板上,不存在板脚、夹脚或磨脚等现象;脚窝可防止脚底侧滑,穿着舒适,行走不累。同时,还可避免脚气滋生,预防脚臭,是用于制作盛夏时节穿着的各种鞋的理想鞋膛底。可制成不同尺寸规格,用于制作不同规格样式的凉鞋、拖鞋或皮鞋,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施,成本低,穿着舒适防滑、透气凉爽,牢固耐用,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文档编号A43B13/12GK201451632SQ200920094360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0日
发明者李元勋, 李秀枫 申请人:李秀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