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73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口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罩,特别是涉及一种罩设于使用者口鼻处以避免病菌接触 口鼻的口罩。
背景技术
一般口罩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为防飞沫喷溅的口罩,常用于手术中及无菌操 作环境下,第二种就是使用活性碳材质的口罩,主要为过滤有毒气体,而第三种为利用醋酸 纤维滤膜,隔离直径大于0. 3微米的悬浮颗粒,为工业用的防尘口罩,例如N95型口罩。上述常用的口罩于配戴过程中,大都与使用者脸形的密合度不佳,且大都是使用 后就废弃丢置,所以使用成本较高,如果是使用布质口罩时,购置成本较高,使用后还需清 洗,使用上较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戴密合度较高且使用成本较低的口罩。本实用新型口罩的特征在于口罩包含一罩体单元、一位于罩体单元前侧的插 槽单元,及一插设于该插槽单元中的过滤单元。该罩体单元具有一个软质材料制成的罩本体、一位于罩本体前侧并前后贯穿该罩 本体的通气孔、一设置于该罩本体左右侧缘的束带、一由该罩本体前缘往通气孔内凸伸的 环卡缘,一条围设于所述罩本体周缘的软垫条,及一条设置于所述软垫条的后侧并位于鼻 凹槽后侧的后垫条,该环卡缘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直凸缘段,及多个连接于该等直凸缘段 间的弯弧凸缘段而所述罩本体顶缘具有一个往前凹陷的鼻凹槽。该插槽单元具有一后框板、一设置于该后框板前侧面的框条、一位于框条内侧面 的插接槽、一位于后框板上并与通气孔对应的框孔、一位于后框板后侧面上并往后凸伸且 气密地塞装于该通气孔中的环凸缘,及一环围于该环凸缘外周面并与该环卡缘卡合的环凹 槽,该框条就是围设于框孔周围,该插接槽围绕于该框孔的三侧边,该环凹槽具有多个供该 直凸缘段卡合的直槽段,及多个分别供该等弯弧凸缘段卡合的弯弧槽段。该过滤单元具有一气密地盖合于该通气孔上且三侧缘插设于该插接槽内的容装 盒,及一填装于该容装盒中的过滤体,且容装盒的前、后侧面上分别具有多个前气孔与多个 后气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过滤单元的容装盒气密地盖合于该罩体单元 的通气孔上,并易于拆装的特性,以便于拆下更换过滤体,及便于携带储运,以使本实用新 型口罩可重复使用,不只降低使用成本,使用上也较为方便,且借由软性材质制成的罩本体 可与使用者脸形维持较佳的密合度,提高防疫能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口罩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0011]图2是该优选实施例的立体部分分解图,以说明一插槽单元由一罩体单元上拆下 的情形;图3是该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以说明一过滤单元由该插槽单元上拆下 的情形;图4是该优选实施例的部分侧面剖视图;图5是该优选实施例一容装盒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及图6是本实用新型口罩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且部分组件分解以说明相关 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口罩的第一优选实施例适用于罩盖在使用者的 口鼻处,该口罩包含一盖覆于使用者口鼻的罩体单元3、一设置于罩体单元3前侧的插槽 单元4,及一插伸于该插槽单元4中的过滤单元5。该罩体单元3具有一由软性不透气材质制成的罩本体31、一位于罩本体31前侧且 呈圆形的通气孔32、两端分别设置于该罩本体31左右侧缘的两束带33、一围设于该罩本体 31周缘的软垫条34、一设置于该软垫条34后侧的后垫条35,及一由该罩本体31前缘往通 气孔32内凸伸的环卡缘36,且该环卡缘36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直凸缘段361,及多个连接 于该等直凸缘段361间的弯弧凸缘段362。该罩本体31顶缘具有一往前凹陷的鼻凹槽311,该后垫条35位于该鼻凹槽311后 侧,当该罩本体31罩盖于使用者的口鼻上时,是借由该等束带33将罩本体31固定于使用 者的头部上,并利用软性材质的罩本体31套合于使用者口鼻处,且借由该软垫条34可使罩 本体31可适用于不同脸形的使用者,鼻凹槽311后侧的后垫条35与软垫条34两层式软垫 结构使罩体单元3可气密地罩合于使用者口鼻处。该插槽单元4具有一后框板40、一由后框板40前侧面往前凸伸的框条41、一位于 框条41内侧面的插接槽42、一位于后框板40上并与通气孔32对应的框孔43、一位于后框 板40后侧面上并往后凸伸且气密地塞装于该通气孔32中的环凸缘44,及一环围于该环凸 缘44外周面并与该环卡缘36卡合的环凹槽45。本实施例中该框条41是围设于框孔43周 围,该插接槽42围绕于该框孔43的三侧边。 该框条41具有两位于后框板40前侧且一左一右地平行间隔的侧框条部411,及一 连接于该等侧框条部411底端间的底框条部413。该插接槽42具有两分别位于该等侧框条 部411上并朝向另一侧框条部411开设的侧长槽部421,及一位于该底框条部413上且朝上 开设的底长槽部422。该环凹槽45具有四个供该等直凸缘段361卡合的直槽段451,及多 个分别供该等弯弧凸缘段362卡合的弯弧槽段452。 参阅图2 图5,该过滤单元5具有一插设于该插接槽42内且气密地盖合于该 框孔43上的容装盒51,及一填装于该容装盒51中的过滤体54。该容装盒51具有一前一 后相互盖合的一前盖体511与一后盖体521、一位于该前盖体511顶缘的前凸条531,及一 位于该后盖体521顶缘的后凸条532,且该容装盒51的前盖体511具有一直立的前板512、 一由前板512周缘往后凸伸的前凸缘513,及多个位于前板512上的前气孔515。该后盖体521具有一直立的后板522、一由后板522周缘往前凸伸的后凸缘523,及多个位于后板522 上的后气孔525。该过滤体54是成扁平状的方形并容置于该容装盒51中,且本实施例中该 过滤体54是边长为六公分的方形且以活性碳材质制成。该前凸条531前侧面顶缘往前凸 伸一凸缘块535,前凸条531后侧面上具有一卡槽533,该后凸条532前侧面上具有一与该 卡槽533卡接的卡块534。借由该前、后盖体511、521相互盖合,且该前、后盖体511、521盖合后,卡块534与 卡槽533相互卡合,使前凸缘513与后凸缘523相互接合,致使前、后盖体511、521间具有 一容装空间516以容装该过滤体54。组装时,是将该容装盒51的左、右侧缘由上往下插伸入插槽单元4的侧长槽部421 中,直到该容装盒51的底侧缘气密地插伸于底长槽部422中,就将该容装盒51气密地盖合 该框孔43与罩体单元3的通气孔32。此时就可利用该束带33将该罩本体31配戴于使用者的口鼻处,且利用软性材质 制成的罩本体31、软垫条34与后垫条35气密地贴覆于使用者脸部,使用者呼吸时,空气经 由该容装盒51的前气孔515与后气孔525进出,并经过该过滤体54过滤空气中的病菌、臭 味与灰尘。且于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将该容装盒51取出,利用该前凸条531的卡槽533与该 后凸条532的卡块534相互卡合而可开启的特性,开启该容装盒51,以更换新的过滤体54, 并再盖合该容装盒51的前、后盖体511、521,且将容装盒51气密地插设于该插槽单元4中, 以盖合于该框孔43与通气孔32上,就又可配戴于使用者口鼻处使用,使用上较为方便。且 借由该容装盒51前侧面上的凸缘块535可方便使用者将容装盒51由该插槽单元4中抽 出,以方便更换过滤体54。也就是借由可重复使用的罩体单元3与容装盒51配合,而可重新更换该过滤体54 的特性,以降低使用口罩的使用成本,且利用该罩本体31的软性材料的特性,以使该罩本 体31配戴于使用者口鼻时,可与使用者脸形维持较佳密合度,提高防疫能力。此外,该罩体单元3的环卡缘36卡合于该环凹槽45内,可使该插槽单元4气密地 组装于该罩体单元3前侧,且最重要的是,借由该环卡缘36的直凸缘段361可让使用者于 组装该插槽单元4与罩体单元3时,直接以该等直凸缘361段与该环凹槽45的该等直槽段 451相对应卡合,以避免组装后,该插槽单元4呈现歪斜现像,而需重新组装的问题,且组装 过程中将该等直凸缘段361依序卡合入该等直槽段451后,该等弯弧凸缘段362必定对应 卡合入该等弯弧槽段452中,提升组装过程的简易度。且,由于该罩体单元3是以软性材质制成,将该插槽单元4由该罩体单元3拆下 时,该罩体单元3可折叠成扁平状,并与插槽单元4及过滤单元5共同叠合成扁平形状,而 具有可收置于使用者口袋中的功能,方便随身携带随时使用,且也便于包装与储运。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口罩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构造大致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相同, 不同处在于该罩体单元3还具有四片两两对应地分别连接于该罩本体31两侧的束片37、四 分别连接于该束带33两端部的端连件38,及四绕设于该束带33上的双孔环39,每一束片 37上具有一细长的穿带孔371。 每一端连件38具有一供该束带33端部穿伸的单孔环381,及一紧配合地塞装于该 单孔环381中的塞装块382。该单孔环381上具有一细长的穿孔385。该塞装块382具有一贴靠于该单孔环381 —侧的外块部383,及一由外块部383往单孔环381中凸伸并紧配 合地塞装于该穿孔385中的凸块部384。每一双孔环39上具有两细长且相互平行的穿孔 391。组装过程中是先将该等束带33两端分别由后往前穿伸过该等穿带孔371并绕接 该双孔环39的两穿孔391后再往后穿过该穿带孔371,并将束带33的两端分别穿过该等单 孔环381中,再以该塞装块382的凸块部384紧密地塞装入单孔环381的穿孔385中,以将 该等端连件38固定于束带33两端。于配戴本实用新型口罩时,将该罩本体31配戴于使用者口鼻处,该等束带33绕过 使用者头部后侧,就可两手拉动该等端连件38,使该等双孔环39间的束带33缩短,且借由 束片37与双孔环39间的摩擦力压抵束带33而使束带33紧束于使用者头部,就完成配戴 程序,且可使配戴时口罩与使用者脸部的密合度更佳。当需拆下口罩时,可用双手上下捏挤 该等束片37,使该等穿带孔371变形,导致束片37与双孔环39间的摩擦力改变,就可拉长 该等双孔环39间的束带33长度,方便取下口罩,配戴与拆装都相当方便。综观上述,本实用新型口罩利用该过滤单元5的容装盒51气密地盖合于该罩体单 元3的通气孔32上,并可拆下开启以更换过滤体54的特性,以使本实用新型口罩可重复使 用,不只降低使用成本,使用上也较为方便,且借由软性材质制成的罩本体31可与使用者 脸形维持较佳的密合度,提高防疫能力,所以的确非常实用与进步。
权利要求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口罩包含一个罩体单元,具有一个软质材料制成的罩本体、一个位于罩本体前侧并前后贯穿所 述罩本体的通气孔、一条两端设置于所述罩本体的左右侧缘的束带、一个由所述罩本体前 缘往通气孔内凸伸的环卡缘、一条围设于所述罩本体周缘的软垫条,及一条设置于所述软 垫条的后侧并位于鼻凹槽后侧的后垫条,所述环卡缘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直凸缘段,及多 个连接于所述直凸缘段间的弯弧凸缘段而所述罩本体顶缘具有一个往前凹陷的鼻凹槽;一个插槽单元,具有一块后框板、一条设置于所述后框板的前侧面的框条、一个位于框 条内侧面的插接槽、一个位于后框板上并与通气孔对应的框孔、一个位于后框板后侧面上 并往后凸伸且气密地塞装于所述通气孔中的环凸缘,及一个环围于所述环凸缘外周面并与 所述环卡缘卡合的环凹槽,所述框条就是围设于框孔周围,所述插接槽围绕于所述框孔的 三侧边,所述环凹槽具有多个供所述直凸缘段卡合的直槽段,及多个分别供所述弯弧凸缘 段卡合的弯弧槽段;及一个过滤单元,具有一个气密地盖合于所述通气孔上且三侧缘插设于所述插接槽内的 容装盒,及一个填装于所述容装盒中的过滤体,且容装盒的前、后侧面上分别具有多个前气 孔与多个后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单元的框条具有两个位于罩本 体前侧且平行间隔的侧框条部,及一个连接于所述侧框条部底端间的底框条部,所述插接 槽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侧框条部上并朝向另一侧框条部开设的侧长槽部,所述底框条部 上具有一个朝向上开设的底长槽部,容装盒的左、右侧缘气密地插伸于侧长槽部中,且底侧 缘气密地插伸于底长槽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的容装盒具有一前一后相 互盖合的一个前盖体与一个后盖体、一条位于所述前盖体顶缘的前凸条,及一条位于所述 后盖体顶缘并与所述前凸条叠接的后凸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装盒的前盖体具有一块直立的前 板,及一个由前板周缘往后凸伸的前凸缘,所述后盖体还具有一块直立的后板,及一个由后 板周缘往前凸伸的后凸缘,所述前盖体的前凸缘与后盖体的后凸缘相互卡合,且所述前气 孔是位于所述前板上,所述后气孔是位于所述后板上,所述前凸条是连接于所述前凸缘顶 缘,所述后凸条是连接于所述后凸缘顶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单元还具有两个分别连接于所 述罩本体两侧的束片,及两个绕设于所述束带上的双孔环,每一束片上具有一个穿带孔,所 述束带两端分别由后往前穿伸过所述穿带孔并绕接所述双孔环后再往后穿过所述穿带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单元还具有两个分别连接于所 述束带两端部的端连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单元的每一端连件具有一个供 所述束带端部穿伸的单孔环,及一个紧配合地塞装于所述单孔环中的塞装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单元的每一端连件的塞装块具 有一个贴靠于所述单孔环一侧的外块部,及一个由外块部往单孔环中凸伸并紧配合地塞装 于所述单孔环中的凸块部。
专利摘要一种口罩,包含一罩体单元、一位于罩体单元前侧的插槽单元,及一插设于该插槽单元中的过滤单元。该罩体单元具有一个软质材料制成的罩本体、一位于罩本体前侧的通气孔,及一设置于该罩本体左右侧缘的束带。插槽单元具有一位于该罩体单元前侧的框条,及一位于框条内侧面的插接槽。该过滤单元具有一插设于该插接槽内且气密地盖合于该通气孔上的容装盒,及一填装于该容装盒中的过滤体。利用该过滤单元的容装盒易于拆装的特性,以便于更换过滤体,以重复使用,且易于携带与储运,不只降低使用成本,使用上也较为方便。
文档编号A41D13/11GK201782031SQ20092027059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8日
发明者蔡水明 申请人:蔡水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