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840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护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发装置。
技术背景
以往,公知在形成有风洞部的主体部的连接部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有把手部 的折叠式护发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中,由旋转圈和环状肋形成限制机构,其中,该旋转圈设置在形成 于主体部上的轮毂部上,在该旋转圈的外周突出设置有第一凸部;该环状肋一体地设置在 把手部上,并且突出设置有第二凸部,该第二凸部在该把手部相对于主体部转动时,能够一 边使旋转圈弹性变形,一边跨过第一凸部与第一凸部卡合;通过该限制机构,在使用位置和 折叠位置都能够限制把手部相对于主体部的转动。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2-77207号公报
近年来,有时在护发装置上安装离子发生装置等而使其具有各种功能,伴随着这 样的多功能化,护发装置的主体部具有构件结构增加而变重的趋势。另外,为了提高安全 性,有时使用通过在ABS树脂等树脂材料中混入例如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等金属氢氧化物 而成的难燃化的树脂。公知这样难燃化的树脂的物理强度低于通常树脂。
因此,如以往的护发装置,在将设置有承受旋转圈的第一凸部的第二凸部的环状 肋与把手部形成一体的结构中,在使用难燃化的树脂以便提高安全性的情况下,环状肋的 强度也降低,因而有可能因第二凸部跨过第一凸部时在环状肋上产生的应力等,使把手部 形状变化或破裂。尤其是,具有各种功能的护发装置这样的问题变得显著。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能够进一步提高限制机构的耐久性的护发装置。
技术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护发装置,具备主体壳;把手壳,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 装于该主体壳的连接部;和限制机构,在使用位置和折叠位置的各自位置上限制所述把手 壳相对于所述主体壳的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具备第一卡合体,设置于所述把 手壳;以及第二卡合体,以能够相对于该第一卡合体相对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体壳,在 使用位置和折叠位置的各自位置上与第一卡合体卡合来限制所述把手壳相对于所述主体 壳的转动;所述第二卡合体利用强度大于所述主体壳强度的材料形成。
技术方案2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体 和所述第二卡合体能够以所述把手壳相对于所述主体壳的转动中心轴为中心相对转动。
技术方案3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体 形成为以所述转动中心轴为中心的环状。
技术方案4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体 与所述第一卡合体的外周对置配置,并且,在所述第一卡合体的外周和所述第二卡合体的 与所述第一卡合体的外周相对置的对置部,分别设置有能够伴随压接地自由相互跨过的第3一凸部和第二凸部,通过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伴随压接地相互跨过,来限制所述把手 壳相对于所述主体壳的转动,或解除对该转动的限制。
技术方案5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体 形成为连续围绕所述第一卡合体外周的环状。
技术方案6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二卡合体与所述主体壳分体形成。
技术方案7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形成环状的所述第二卡合体上设置有壁部,该壁部在与所述把手壳相对于所述主体壳的转 动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技术方案8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5或技术方案6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主体壳不被该第二卡合体的外周部作用从所述第一卡合体施加在所述第二卡合体上的 负载。
技术方案9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把手壳上设置有保持所述第二卡合体的保持部。
技术方案10的发明根据技术方案1 9中任一项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壳和所述把手壳的离开所述限制机构的位置上,设置有相互抵接而限制所述主 体壳和所述把手壳的相对转动的限动部。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利用强度大于设置有第二卡合体的主体壳强度的材料形 成该第二卡合体,因而能够抑制因在第一卡合体和第二卡合体卡合时产生的应力等使第二 卡合体形状变化或破裂。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第一卡合体和第二卡合体能够以把手壳相对于主体壳的 转动中心轴为中心相对转动,因而在使把手壳相对于主体壳转动时,能够使第一卡合体和 第二卡合体分别与把手壳和主体壳一体转动。其结果,能够使限制机构结构简单化。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第一卡合体形成为以转动中心轴为中心的环状,因而能 够抑制第一卡合体形状变化。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通过使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伴随压接地相互跨过,来限 制把手壳相对于主体壳的转动,或者解除对该转动的限制,因而在使用状态、转动状态、折 叠状态的切换时产生咔嗒(click)感。
另外,在第一卡合体的外周和第二卡合体的与第一卡合体的外周相对置的对置部 上设置有能够伴随压接地自由相互跨过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由此在使第一卡合体和第 二卡合体相对转动时,能够尽可能降低产生在第一卡合体和第二卡合体之间的摩擦,尽可 能抑制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下的保持能力降低,同时能够提高把手壳相对于主体壳的转动 操作性。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将第二卡合体形成为连续围绕第一卡合体的外周的环 状,因而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二卡合体形状变化。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第二卡合体与主体壳分体形成,因而易于制造第二卡合 体和主体壳。
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在形成环状的第二卡合体上设置有在与把手壳相对于主体壳的转动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壁部,因而能够抑制第二卡合体在径向上发生变 形。
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主体壳不被该第二卡合体的外周部作用从第一卡合体施 加在第二卡合体上的负载,因而能够抑制从第一卡合体施加在第二卡合体上的负载传递至 主体壳。其结果,能够抑制主体壳破损。
根据技术方案9的发明,在把手壳上设置有保持第二卡合体的保持部,因而能够 通过保持部抵挡第一卡合体施加在第二卡合体上的负载,能够进一步抑制第二卡合体形状变化。
根据技术方案10的发明,在主体壳和把手壳的离开限制机构的位置上设置有相 互抵接而限制主体壳和把手壳的相对转动的限动部,因而能够提高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下 的保持能力。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吹风机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把手右侧壳上安装了旋转圈的状态的立 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旋转圈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体右侧壳和棘爪圈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体右侧壳上安装了棘爪圈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使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棘爪圈的内周与旋转圈的外周相对置的 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体左侧壳和把手左侧壳的内面侧的立体 分解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体左侧壳和把手左侧壳的外面侧的立体 分解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限制机构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吹风机使用状态下的限制机构的内部的说 明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吹风机折叠状态下的限制机构的内部的说 明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吹风机使用状态下的限制机构的 内部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吹风机折叠状态下的限制机构的 内部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吹风机(护发装置)
3H主体壳
4限制机构
5H把手壳
10棘爪圈(第二卡合体)
11底壁部(壁部)
12第二凸部
20旋转圈(第一卡合体)
22第一凸部
51a保持部
C转动中心轴
S3限动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下面例示发刷(hairbrush)作 为护发装置。另外,在图中,X表示左方,Y表示前方,Z表示上方。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吹风机1具有作为使用者用手握持的部分的把 手部5和与把手部5在交叉的方向上结合的主体部3,在使用时,吹风机1通过把手部5和 主体部3而呈现近似“T”字状或近似“L”字状(在本实施方式为近似“T”字状)的外观。 从把手部5的突出端部引出电源线7。此外,把手部5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在主体部3 上。另外,把手部5能够折叠到沿着主体部3的位置。
主体部3具有成为其外壁的主体壳3H。并且,在该主体壳3H的内部形成有从其长 度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一侧(右侧)的入口开口 3a到出口开口北的风洞2,通过使 收容在该风洞2内的扇F旋转形成空气流W。即,空气流W从外部经由入口开口 3a流入风 洞2内,在该风洞2内通过后从出口开口北排出到外部。
此外,在主体壳3H的内部设置有大致圆筒状的内筒3f,空气流W主要在该内筒3f 的内侧流动。另外,空气流W的一部分被分支而在后述的空洞3g内流动,在离子送风用中 利用该分支流。
在内筒3f的内侧,扇F配置在最上游侧,在扇F的下游侧配置有驱动扇F的马达 M,在马达M的下游侧配置有作为加热机构的加热器H。并且,在加热器H工作时,从出口开 口北吹出热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H是沿着内筒3f的内周卷绕配置带状且波 纹板的电阻体而形成的,但不限于此。
并且,在形成于主体壳3H与内筒3f之间的空洞3g中,收容有离子发生装置I和 电压施加电路等,其中,该离子发生装置I用于生成金属微粒子(例如钼离子)和雾(例如 负离子)等离子,该电压施加电路用于对离子发生装置I施加电压。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 有用于生成金属微粒子和雾的离子发生装置I。
如图1所示,在主体壳3H上,在成为空洞的出口开口北一侧的位置形成有盖池, 在盖池上形成有金属微粒子排出口 3c、雾排出口 3d和发光部!Be。
此外,在把手壳5H的前侧中央部设置有成为主开关的第一开关6,该第一开关6能 够上下多挡地移动,通过使该第一开关6上下移动,能够进行开/关、以及风量调节的切换。 此外,在主体壳3H的把手安装部(连接部)30的前侧设置有第二开关61,通过该第二开关 61切换热风和冷风,而且,在把手安装部30的侧面根部设置有第三开关62,通过该第三开关62切换离子发生装置的开/关。
此外,通过设置在把手安装部30的下端部与把手壳5H的上端部之间的限制机构 4,具有棘爪功能且能够转动地连接主体壳3H和把手壳5。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壳3H通过将左右两分割的主体左侧壳3H1和主体右侧壳 3Hr结合而形成,并且,把手壳5H通过将左右两分割的把手左侧壳5H1和把手右侧壳5Hr结 合而形成。
并且,限制机构4设置在图6所示的主体右侧壳3Hr的把手安装部30的外侧下部 和图3所示的把手右侧壳5Hr的内侧上部之间。
该限制机构4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旋转圈(第一卡合体)20,设置在把手壳5H 上;棘爪圈(click ring)(第二卡合体)10,以能够以把手壳5H相对于主体壳3H的转动中 心轴C(参照图3、4)为中心相对于该旋转圈20相对转动(相对移动)的方式设置在主体 壳3H上,在使用位置和折叠位置各自的位置上与旋转圈20卡合来限制把手壳5H相对于主 体壳3H的转动。旋转圈(第一卡合体)20和棘爪圈(第二卡合体)10可以分别设置在主 体壳3H和把手壳5H上。
如图3所示,旋转圈20形成为在旋转中心轴C方向上具有规定长度的圈状(环 状)。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旋转圈20形成为在该旋转圈20上作用负载 (使旋转圈20在直线Ll方向上收缩的力)R的部分20K的径向厚度tl大于其他部分20N 的径向厚度t2(tl > t2)。具体地说,为了使厚度tl、t2形成厚度差,将沿着旋转圈20外 周的轮廓形状形成为圆形,并且将沿着内周的轮廓形状形成为椭圆形。即,在本实施方式 中,旋转圈20的径向厚度形成为从其他部分20N朝向作用负载R的部分20K逐渐变厚。另 外,也可以将沿着旋转圈20内周的轮廓形状形成为圆形,将沿着外周的轮廓形状形成为椭 圆形。
此外,在旋转圈20的较厚地设置壁厚tl的部分20K的外侧设置第一凸部22,并且 在旋转圈20的壁厚t2薄的部分20N的内侧设置卡止突起21,该卡止突起21作为与设置于 把手壳5H上的轮毂部53的卡合槽53a卡止的卡止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部22和卡 止突起21在旋转圈20的周向上分别设置两处。
具体地说,第一凸部22在穿过旋转圈20中心的一条直线Ll上(相对于旋转圈20 中心点对称的位置)设置两处,并且,卡止突起21在与直线Ll大致呈直角且穿过旋转圈20 中心的一条直线L2上(相对于旋转圈20中心点对称的位置)设置两处。
并且,旋转圈20以其中心(直线Ll与直线L2的交点)与把手壳5H相对于主体 壳3H的转动中心轴C大致一致的方式安装在把手壳5H上。
此外,旋转圈20配置在通过在把手右侧壳5Hr的内侧设置圆形突出部51形成的 圆形凹部52内。圆形突出部51的中心与转动中心轴C 一致,在圆形突出部51的中心部形 成有阶梯孔53b。如图3所示,阶梯孔5 形成有阶梯部52a,该阶梯部5 与后述的筒状 轴56的前端相对接。并且,旋转圈20嵌合在以转动中心轴C为中心从圆形凹部52的底面 突出的轮毂部53的外侧。此时,在旋转圈20的内周面与轮毂部53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 允许旋转圈20弹性变形(在直线Ll方向收缩的变形)的间隙。
在轮毂部53的外周部形成有位于穿过中心的一条直线上的一对卡合槽53a,通过将旋转圈20的卡止突起21卡合在上述的卡合槽53a中,旋转圈20被固定于轮毂部53,在 使把手壳5H相对于主体壳3H转动时,旋转圈20与把手壳5H —体地相对于主体壳3H相对 转动。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棘爪圈10与主体壳3H的主体右侧壳3Hr 分体形成,并且如图7所示,棘爪圈10形成为连续围绕旋转圈20外周的环状。S卩,棘爪圈 10与旋转圈20的外周对置配置。
此外,形成环状的棘爪圈10在转动中心轴C方向的一端部、即与主体右侧壳3Hr 的外表面相对置的一侧的端部上,设置有底壁部(壁部)11,该底壁部(壁部)11在与把手 壳5H相对于主体壳3H的转动中心轴C正交的方向上延伸。该底壁部11与棘爪圈10 —体 地设置为环状。
并且,棘爪圈10在与旋转圈20的外周相对置的对置部、即棘爪圈10的内周面上 设置有第二凸部12,该第二凸部12能够伴随压接地跨过旋转圈20的第一凸部22。
如图6所示,该第二凸部12由双凸起状凸部1 和棘爪凸部1 构成,其中,在吹 风机1的使用状态、即在形成为把手壳5H与主体壳3H交叉的状态(使用位置图1所示的 状态)时,第一凸部22容纳在该双凸起状凸部12a的中央部中;棘爪凸部12b设置在仅相 对于该双凸起状凸部1 位移角度Θ1(参照图7)的位置。角度Θ1稍小于把手壳5Η相 对于主体壳3Η的最大折叠角度。双凸起状凸部1 和棘爪凸部12b与一对第一凸部22对 应地各设置一对。此外,双凸起状凸部1 和棘爪凸部12b的突出部分形成圆弧状。
如图5和图6所示,棘爪圈10配置在设置于主体右侧壳3Hr上端部的圆形凹部31 的内侧。圆形凹部31的中心与转动中心轴C 一致,在圆形凹部31的中心部形成有插通孔 32。
如图5所示,在棘爪圈10的底壁部11上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 本实施方式中为6处)朝向圆形凹部31突出的卡合凸部13,并且,在圆形凹部31的内侧设 置有多个凹处33,在该多个凹处33中分别紧贴地嵌合上述的卡合凸部13。
凹处33设置在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的多个放射状的肋33c之间,并且这些肋 33c彼此通过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的弧状的肋33d来加强。并且,通过将棘爪圈10的卡 合凸部13插入卡合在凹处33中,棘爪圈10被固定在主体右侧壳3Hr上,在使把手壳5H相 对于主体壳3H转动时,棘爪圈10能够与主体壳3H —体地相对于把手壳5H相对转动。
此时,如图5所示,多个卡合凸部13中的一部份、本实施方式中为位于下方的两个 卡合凸部13a,比其他卡合凸部1 稍微突出而形成得高。这样,通过使卡合凸部13中的一 部分比其他卡合凸部Hb更突出,在组装棘爪圈10时,首先,能够将高的卡合凸部13a插入 凹处33中之后,将插入的卡合凸部13a作引导件将剩余的卡合凸部1 插入凹处33中,从 而易于将卡合凸部13插入凹处33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卡合凸部13a的宽度大于其他的卡合凸部13b的宽度, 并且使用于插入卡合凸部13a的凹处33a的宽度与卡合凸部13a的宽度相配合地大于其他 凹处33b的宽度,从而能够防止棘爪圈10与主体右侧壳3Hr的误组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嵌合旋转圈20的轮毂部53的卡合槽53a 的两侧,形成有向外方突出的突起部54,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圆形凹部31在与把手右侧 壳5Hr相对置的面上,在插通孔32的周缘部形成有位于穿过中心的一条直线上的卡止突起部M的一对凸部;34。
并且,在组装主体右侧壳3Hr和把手右侧壳5Hr时,将旋转圈20组装在把手右侧 壳5Hr的轮毂部53上,并且将棘爪圈10组装在主体右侧壳3Hr的圆形凹部31上,然后, 以使棘爪圈10的内周与旋转圈20的外周相对置的方式将圆形突出部51从外侧覆盖主体 右侧壳3Hr的圆形凹部31。这样,主体右侧壳3Hr与把手右侧壳5Hr临时组装(仮,組 付 It )。
此时,嵌合了旋转圈20的轮毂部53的突起部M分别嵌合在形成于插通孔32周 缘部的一对凸部34间的弧状凹部34a中,通过把手壳5H在使用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的转 动,突起部讨在弧状凹部34a内移动。并且,在吹风机1处于使用状态时,突起部M碰撞 一对凸部34中的一个,并且在吹风机1处于折叠状态即使把手壳5H形成为沿着主体壳3H 的状态(折叠位置)时,突起部M碰撞一对凸部34中的另一个。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突起部讨和凸部;34构成内侧的第一限动(stopper)部Si。
下面,说明主体左侧壳3H1和把手左侧壳5H1的组装。
如图8和9所示,在主体左侧壳3H1的把手安装部30的下部外侧形成有圆形凹部 35,在把手左侧壳5H1的上端部设置有圆形突出部55。并且,在圆形突出部55的内侧以旋 转中心轴C为中心突出设置有到达把手右侧壳5Hr的阶梯孔5 (参照图10)的筒状轴56, 另一方面,在主体左侧壳3H1的圆形凹部35的中心部形成有位于旋转中心轴C上的插通孔 36,筒状轴56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紧贴地嵌合在该插通孔36中。
此外,在圆形凹部35的外侧面以插通孔36为中心突出设置有成规定角度θ 2的 一对扇形凸部37,并且,在圆形突出部55的内侧表面以筒状轴56为中心设置有容纳扇形凸 部37的一对弧状凹部57。
并且,图9所示,使筒状轴56穿过插通孔36,以将把手左侧壳5Η1的圆形突出部55 覆盖在主体左侧壳3Η1的圆形凹部35的外侧。由此,完成了主体左侧壳3Η1与把手左侧壳 5Η1的临时组装。此时,筒状轴56的前端部形成为从插通孔36的内侧突出规定量的状态。
此外,在已将圆形突出部55覆盖在圆形凹部35时,扇形凸部37嵌合在弧状凹部 57中,扇形凸部37随着把手壳5Η的转动而在弧状凹部57内移动。并且,在吹风机1处于 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时,扇形凸部37分别与弧状凹部57的两端壁57a碰撞,由上述的扇形 凸部37和两端壁57a构成内侧的第二限动部S2。
而且,如图8所示,在主体左侧壳3H1的圆形凹部35的下部形成有圆弧状的开口 部38,在该开口部38的外周部分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切缺部38a。并且,如图4和图10所示, 在主体右侧壳3Hr的把手安装部30的下端部突出设置有能够紧贴地插入所述切缺部38a 中的突起39。
这样临时组装后的主体右侧壳3Hr和把手右侧壳5Hr、主体左侧壳3H1和把手左侧 壳5H1,在组装了扇F、加热器H、马达M、离子发生装置I、第一 第三开关6、61、62和电源线 7等各功能构件后,使主体右侧壳3Hr与主体左侧壳3H1相对接,并且使把手右侧壳5Hr和 把手左侧壳5H1相对接,并将各自的对接部分结合起来。
此时,如图10所示,从形成在主体左侧壳3H1上的插通孔36的内侧突出的筒状轴 56的前端部插入到把手右侧壳5Hr的阶梯孔53b中,在该状态下,从外方(图10中右侧) 将固定螺丝(也可以使用螺栓)B插入阶梯部52a的中心孔52b并与筒状轴56的中心孔56a螺合而进行紧固。由此,主体右侧壳3Hr与把手右侧壳5Hr、主体左侧壳3H1与把手左 侧壳5H1在具有限制机构4的状态下相互被固定。
此外,在已使主体左侧壳3H1与主体右侧壳3Hr相对接时,通过将主体右侧壳3Hr 的突起39紧贴地嵌合在主体左侧壳3H1的切缺部38a中,进行两壳3Hl、3Hr的下部对位。
这样组装的主体壳3H和把手壳5H以能够在使用位置和折叠位置之间相对转动的 方式连接。并且,通过主体壳3H和把手壳5H以转动中心轴C为中心相对转动,旋转圈20 和棘爪圈10相对转动。于是,旋转圈20的第一凸部22与棘爪圈10的第二凸部12(双凸 起状凸部1 和棘爪凸部12b)之间伴随压接地相互跨过而移动。
具体地说,如图11所示,为了使用吹风机1而将把手壳5H转动到使用位置(例如, 相对于主体壳3H逆时针转动把手壳5H,使得从图12的状态变为图11的状态)时,第一凸 部22伴随压接地跨过棘爪凸部12b和双凸起状凸部12a的棘爪凸部12b侧的凸起12c,嵌 合(卡合)在凸起状凸部12a的中央部中。这样,通过使第一凸部22嵌合在双凸起状凸部 12a的中央部,关于把手壳5H相对于主体壳;3H的相对转动,图11中的把手壳5H的逆时针 方向(使用方向)和顺时针方向(折叠方向)的转动都被限制,把手壳5H保持在使用位置。 另外,在该使用状态下,成为通过第一限动部Sl和第二限动部S2也使把手壳5H相对于主 体壳3H向使用方向的相对转动被限制的状态。
此外,如图12所示,在吹风机1使用结束而折叠了把手壳5H时,首先,第一凸部22 向逆方向(折叠方向)跨过双凸起状凸部12a的棘爪凸部12b侧的凸起12c,进一步转动 而使第一凸部22跨过棘爪凸部12b,由此把手壳5H相对于主体壳3H向使用方向的相对转 动被限制。另外,此时成为通过第一限动部Sl和第二限动部S2也使把手壳5H相对于主体 壳3H向折叠方向的相对转动被限制的状态。因而,通过第一凸部22和棘爪凸部12b的卡 合、第一限动部Sl和第二限动部S2,旋转圈20和棘爪圈10的逆时针方向(使用方向)和 顺时针方向(折叠方向)上的相对旋转被限制,把手壳5H被保持在折叠状态。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部22和第二凸部12伴随压接地相互跨过,来限制 把手壳5H相对于主体壳:3H的转动,或解除对该转动的限制。通过这样,能够在使用状态、 转动状态和折叠状态的切换时产生咔嗒感。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强度大于主体右侧壳3Hr(主体壳3H)强度的材料形 成棘爪圈10。例如,在以合成树脂作为材料通过射出成型等分别一体成形时,使用强度大于 主体壳3H的合成树脂材料强度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棘爪圈10。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通过 在ABS树脂等树脂材料中混入例如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等金属氢氧化物而成的难燃化的 树脂来形成主体壳3H的左/右侧壳3Hl、3Hr和把手壳5H的左/右侧壳5Hl、5Hr,使用未混 入金属氢氧化物的ABS树脂等树脂材料形成棘爪圈10。另外,虽然也可以使用铝等金属形 成棘爪圈10,但考虑到加工性和成本方面,与使用金属相比更优选使用强度大的合成树脂 来成形棘爪圈1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右侧壳3Hr(主体壳3H)不被棘爪圈10的外周部14 作用从旋转圈20施加在棘爪圈10上的负载(棘爪圈10从弹性变形的旋转圈20受到的反 作用力)。
具体地说,在主体右侧壳3Hr上设置有不与棘爪圈10的外周部(侧壁部的外周表 面)14接触的非接触部58 (参照图10)。即,通过卡合凸部13嵌合在设置于圆形凹部31的凹处33而使棘爪圈10固定于主体右侧壳3Hr,但是此时,由于在圆形凹部31的内表面和棘 爪圈10的外周部14之间设置有间隙,使得在主体右侧壳3Hr上形成非接触部41,主体右侧 壳3Hr不与棘爪圈10的外周接触。
换言之,将棘爪圈10通过除了外周部14以外的部位与主体右侧壳3Hr抵接,将棘 爪圈10固定于主体右侧壳3Hr。
另一方面,在把手右侧壳5Hr上设置有保持棘爪圈10的外侧14的保持部51a。在 本实施方式中,该保持部51a利用了圆形突出部51,由圆形突出部51的外周壁51a形成保 持部51a。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主体壳3H和把手壳5H在比棘爪圈 10靠外侧的位置(离开限制机构4的位置)上,设置有相互抵接而限制主体壳3H和把手壳 5H相对转动的外侧限动部S3。该限动部S3由突出部40和支座59构成,其中,该突出部40 通过主体壳3H的把手安装部30的前侧下端部再向下方延伸设置而成,该支座59设置在把 手壳5H的后侧内表面。在折叠了把手壳5H时,该限动部S3成为限制把手壳5H相对于主 体壳3H在折叠方向上的相对转动的限制器。
突出部40如图5和图8所示,在主体右侧壳3Hr和主体左侧壳3H1上分别作为被 分割的半分割突出部40a、40b而被设置,通过使上述的两壳3Hr、3Hl相对接,能够使半分割 突出部40a、40b结合,从而形成前端部圆弧状地突出的舌状的突出部40。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支座59在安装有限制机构4的右侧即把手右侧壳5Hr的 后侧内表面形成为截面梯形状。此时,支座59形成与把手右侧壳5Hr的深度相当的高度。
此外,可以是,在已使两壳5Hr、5Hl相对接时,使支座59配置在把手壳5H的内侧 整个宽度上。如果这样,则在折叠了把手壳5H时,能够利用支座59可靠地抵挡突出部40。 此外,如图1所示,把手壳5H的前侧上部沿着突出部40形状形成有凹设形状部fe。
而且,如图11所示,在吹风机1的使用状态下,把手安装部30的后侧下端部30a 抵接在把手壳5H的后侧上端部恥上,由上述的后侧下端部30a和后侧上端部恥构成把手 壳5H处于使用位置时的外侧限动部S4。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与把手壳5H—体转动的旋转圈20和与主体壳3H—体转动的 棘爪圈10相对转动,旋转圈20的第一凸部22和棘爪圈10的第二凸部12相互跨过,此时 旋转圈20发生弹性变形而在直线Ll方向上收缩,这样弹性变形了的旋转圈20产生的反作 用力作用在棘爪圈10上。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使用强度大于主体壳3H强度的材料形成棘爪圈10, 所以能够利用强度高的棘爪圈10牢靠地抵挡所述反作用力,从而能够对反作用力到达主 体壳3H起到缓和作用。因此,不仅能够抑制棘爪圈10的形状变化或破裂,还能够抑制主体 壳3H形状变化和破裂等。由此,能够提高限制机构4的耐久性。
这样,尤其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使用难燃化的材料形成把手壳5H和主体壳3H,在已 提高了安全性的情况下是有用的。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使旋转圈20和棘爪圈10以把手壳5H相对于主体壳 3H的转动中心轴C为中心相对转动,所以在使把手壳5H相对于主体壳3H转动时,能够使 旋转圈20和棘爪圈10分别与把手壳5H和主体壳;3H—体转动。其结果,能够使限制机构 4的结构简单化。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旋转圈20形成为以转动中心轴C为中心的环状,所以 能够抑制旋转圈20形状变化。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第一凸部22和第二凸部12之间伴随压接地相互跨 过,来限制把手壳5H相对于主体壳;3H的转动,或解除对该转动的限制,从而在使用状态、转 动状态、折叠状态的切换时产生咔嗒感。
此外,在旋转圈20的外周和棘爪圈10的与旋转圈20的外周相对置的相对置部 (内周)上设置有能够伴随压接地自由相互跨过的第一凸部22和第二凸部12,由此,在使 旋转圈20和棘爪圈10相对转动时,能够尽可能地减小产生在旋转圈20和棘爪圈10之间 的摩擦,能够尽可能抑制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下的保持能力降低,同时提高把手壳5H相对 于主体壳3H的转动操作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棘爪圈10形成环状连续地围绕旋转圈20的外周,因而能 够进一步抑制棘爪圈10形状变化,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限制机构4的耐久性。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棘爪圈10与主体壳3H分体形成,因而易于制造棘爪圈10 和主体壳3H。
此外,因为能够防止作用在棘爪圈10上的因旋转圈20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反作用 力直接传递至主体壳3H,即使因为难燃化等使主体壳3H的强度降低,也能够提高限制机构 4的耐久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形成环状的棘爪圈10的转动中心轴C方向上的一端部 一体设置有在与转动中心轴C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底壁部(壁部)11,能够通过底壁部11 抑制棘爪圈10在径向上扩大。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棘爪圈10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限 制机构4的耐久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主体壳:3H设置成不被该棘爪圈10的外周部作用从旋转圈 20施加在该棘爪圈10上的反作用力(负载),即在主体壳3H上设置有不与棘爪圈10的外 周部14接触的非接触部41,因而能够抑制棘爪圈10在直径扩大方向上受到的反作用力传 递至主体壳3H。其结果,能够抑制主体壳3H破损。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把手壳5H上设置有保持棘爪圈10外侧的保持部51a,因 而,能够通过保持部51a抵挡从旋转圈20施加在棘爪圈10上的反作用力(负载),从而能 够进一步抑制棘爪圈10形状变形。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主体壳3H和把手壳5H在位于棘爪圈10外侧的位置(离 开限制机构4的位置)上设置有相互抵接而限制主体壳3H和把手壳5H的相对转动的外侧 限动部S3,从而能够提高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下的保持能力。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 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吹风机作为护发装置,本申请的发明也能够适用 于具有刷部(主体部)和把手部并且能够相对于刷部折叠把手部的发刷。此外,本申请的 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其他的护发装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棘爪圈设置为与主体壳不同的另外构件的结 构,但可以例如通过双色成形等将棘爪圈与主体壳成形为一体。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通过在ABS树脂等树脂材料中混入金属氢12氧化物而成的难燃化的树脂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公知的难燃树脂。
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主体部上搭载有离子发生装置等而具有各种 功能的护发装置,但可以包括搭载有这些公知功能中的任一种功能,也包括不搭载有任何 功能的情况,能够进行适当地设定。
此外,能够适当地变更主体壳和把手壳、棘爪圈和旋转圈、其他细微部分的规格 (形状、大小、布局等)。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由双凸起状凸部1 和棘爪凸部 12b构成棘爪圈10的第二凸部12,在折叠位置上棘爪凸部12b与第一凸部22卡合,但可以 如图13和14所示,使用仅设置凸起状凸部1 的棘爪圈10A,在使用位置、折叠位置中的任 一位置,双凸起状凸部1 都与第一凸部22卡合。通过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折叠状 体的保持能力。
权利要求
1.一种护发装置,具备主体壳;把手壳,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该主体壳的连接 部;和限制机构,在使用位置和折叠位置的各自位置上限制所述把手壳相对于所述主体壳 的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机构具备第一卡合体,设置于所述把手壳;以及第二卡合体,以能够相对于该第一卡合体相对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体壳,在使用 位置和折叠位置的各自位置上与第一卡合体卡合来限制所述把手壳相对于所述主体壳的 转动;所述第二卡合体利用强度大于所述主体壳强度的材料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体和所述第二卡合体能够以所述把手壳相对于所述主体壳的转动中心 轴为中心相对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体形成为以所述转动中心轴为中心的环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体与所述第一卡合体的外周对置配置,并且,在所述第一卡合体的外周和所述第二卡合体的与所述第一卡合体的外周相对置的对 置部,分别设置有能够伴随压接地自由相互跨过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通过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伴随压接地相互跨过,来限制所述把手壳相对于所述主 体壳的转动,或解除对该转动的限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体形成为连续围绕所述第一卡合体外周的环状。
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体与所述主体壳分体形成。
7.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环状的所述第二卡合体上设置有壁部,该壁部在与所述把手壳相对于所述主体 壳的转动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壳不被该第二卡合体的外周部作用从所述第一卡合体施加在所述第二卡合 体上的负载。
9.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手壳上设置有保持所述第二卡合体的保持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壳和所述把手壳的离开所述限制机构的位置上,设置有相互抵接而限制所 述主体壳和所述把手壳的相对转动的限动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获得能够进一步提高限制机构的耐久性的护发装置。在由第一卡合体(20)和第二卡合体(10)形成限制机构(4)的护发装置(1)中,使用强度大于主体壳(3H)强度的材料形成第二卡合体(10),其中,第一卡合体(20)设置于把手壳(5H),第二卡合体(10)以能够相对于该第一卡合体(20)相对移动的方式设置于主体壳(3H),在护发装置(1)的使用位置和折叠位置的各自位置上与第一卡合体(20)卡合而限制把手壳(5H)相对于主体壳(3H)的转动。
文档编号A45D20/12GK102028350SQ201010294260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5日
发明者伊东谦吾, 山根裕二, 田中秀树, 石川朋哉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