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208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滑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滑鞋,特别是一种具有多功能防滑鞋。
背景技术
人们的行走,需要鞋底与地面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从而防止滑倒而前进。比如人们 在进行野外探险,行走在泥泞的道路上,往往会脚底打滑,特别是雨水会使地面更滑,造成 鞋的抓地力下降,从而造成人们受伤或导致意外事故。现有的防滑鞋,往往是通过改变鞋底 的花纹样式,来加大鞋子的抓地力,从而防止人们滑倒,但这种改变的作用往往有限。而且, 如果鞋子的抓地摩擦力过强,反而会使人们在普通的道路上行走不便,又不太适合一般情 况下的行走。因而,需要一种适合于多种条件下可以调节抓地摩擦力的鞋子来满足人们的 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滑鞋,能适合于各种路况条件 下使用,防滑倒又易于行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防滑鞋,鞋底为网格状 底面,该网格状底面的网格内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防滑体和第二防滑体,其中,第一防滑体 的摩擦力大于第二防滑体的摩擦力,且第一防滑体能够沿竖直方向自网格状底面凸出或收 回,鞋底内部设置有水平感应器和控制芯片,水平感应器感应地面的坡度变化情况,并通知 控制芯片控制第一防滑体沿竖直方向自网格状底面凸出或收回。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鞋底自动感应和调节鞋底防滑体,适合于人们在 不同道路上,增加或减少鞋底抓地摩擦力的需要,满足人们在不同道路上行走的要求。特别 是在泥泞或多水或者特殊地带使用,能增强抓地力,减少打滑几率,在普通道路上又会较少 抓地力,方便行走。同时,它还能在夜间提供照明,方便人们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如
图1所示,一种防滑鞋,其鞋底50采用网格状底面,该网格状底面的网格内间隔 设置有若干第一防滑体10和第二防滑体20,其中,第一防滑体10采用摩擦力大于第二防滑 体20的材料,且该第一防滑体10能够沿竖直方向自网格状底面凸出或收回,鞋底50的内 部还设置有水平感应器30和控制芯片40,例如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水平感应器30和控制
3芯片40设置在足弓所在的部位,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水平感应器30和控制芯片40也可设 置在鞋的其它位置。水平感应器30用于感应地面的坡度变化情况,并实时将这种变化情况 通知给控制芯片40,控制芯片40根据坡度的变化,控制第一防滑体10沿竖直方向自网格状 底面凸出或收回,以改变鞋底50的摩擦力。具体而言,当路面上升时,水平感应器30将感应到的信息通知控制芯片40,控制 芯片40将第一防滑体10沿竖直方向自网格状底面收回,仅保留第二防滑体20接触地面, 此时鞋底50的摩擦力减小,人走路比较省力;当路面下降时,水平感应器30将感应到的信 息通知控制芯片40,控制芯片40将第一防滑体10沿竖直方向自网格状底面凸出,增大了鞋 底50对地的接触面,使得鞋底50的摩擦力增大,起到防滑的作用。在其它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该防滑鞋的前端还可以设置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例 如是LED灯,用以在夜间行进时起到一定的照明作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 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 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一种防滑鞋,鞋底为网格状底面,其特征在于,该网格状底面的网格内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防滑体和第二防滑体,其中,第一防滑体的摩擦力大于第二防滑体的摩擦力,且第一防滑体能够沿竖直方向自网格状底面凸出或收回,鞋底内部设置有水平感应器和控制芯片,水平感应器感应地面的坡度变化情况,并通知控制芯片控制第一防滑体沿竖直方向自网格状底面凸出或收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鞋,其特征在于,该防滑鞋前端设置有发光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防滑鞋,鞋底为网格状底面,该网格状底面的网格内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防滑体和第二防滑体,其中,第一防滑体的摩擦力大于第二防滑体的摩擦力,且第一防滑体能够沿竖直方向自网格状底面凸出或收回,鞋底内部设置有水平感应器和控制芯片,水平感应器感应地面的坡度变化情况,并通知控制芯片控制第一防滑体沿竖直方向自网格状底面凸出或收回。该技术方案可以实现鞋底自动感应和调节鞋底防滑体,适合于人们在不同道路上,增加或减少鞋底抓地摩擦力的需要,满足人们在不同道路上行走的要求。
文档编号A43C15/02GK201675156SQ20102019110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1日
发明者潘辰轩 申请人: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