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气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291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换气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气鞋,尤其是换气鞋的气囊部分的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换气鞋一般都是直接在鞋跟处设置整体式气囊,这种气囊由于 结构限制排气量较小,而且不便于加工,整体强度也较差,且无法采用耐用度和弹性都更好 的橡胶材料制作。另外气囊排气的出口一般设置在鞋跟侧部,出口直接裸露在容易被看到 的位置,因此十分影响鞋子的美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气鞋,该换气鞋的气囊排气量大, 整体强度好,而且便于加工,并且气囊的排气口设置更加隐蔽。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气鞋换气鞋,包括鞋底,鞋底鞋跟处设置有可单向对外 排气的气囊,气囊包括气囊外罩和气囊垫,气囊外罩罩在气囊垫上,气囊外罩与气囊垫的配 合处气密封,气囊外罩包括一体成型的进气管和罩体,进气管带有向气囊方向单向进气的 单向阀,罩体顶部内壁呈弧面分布,气囊垫的侧部竖向开设有槽,气囊垫中心开设有竖向贯 穿气囊垫的排气孔,气囊垫顶端带有内凹的球面凹坑,排气孔与底部外界相通,排气孔带有 对外单向排气的单向阀,鞋底的前掌处分布有进气道,进气管与进气道相连。由于实用新型提供的换气鞋包括由圆柱形气囊垫和气囊外罩构成的气囊,这种分 体式气囊构造更加便于制造,使其有条件采用使用寿命更长的橡胶作为原料制造,也方便 随时对损坏的部件进行更换;气囊内部圆柱形气囊垫的弧形顶面和气囊垫顶端的球面凹 坑组合形成略微扁平的近似椭圆形的气囊内腔,扁平且弧形分布的气囊内腔更适于人体足 底进行压缩,能够将人体重量更多地传递到气囊外罩上,从而使压缩产生的气流更加强劲;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气鞋的气囊垫向下设置排气孔,排气孔延伸的方向正对气囊下 压的方向,使气流的流动更加流畅,从而使换气鞋的排气效率更高,并且该排气孔与底部外 界沟通的结构使排气出口的位置不会被轻易看到,从而不会影响换气鞋的外观。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气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换气鞋的鞋底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仰视图。图4为图1中的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气囊垫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的气囊外罩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气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换气鞋的鞋底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气鞋的一种实施例中 包括鞋底1,鞋底1的鞋跟10处设置有可单向对外排气的气囊2,气囊2包括气囊外罩3和 气囊垫4,气囊垫4 一般呈圆柱形,气囊外罩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气囊外罩3罩在气囊垫 4上,气囊外罩3与气囊垫4的配合处气密封,气囊外罩3包括一体成型的进气管5和罩体 6,罩体6呈与气囊垫匹配的圆柱形,罩体6顶部内壁呈弧面分布,罩体6顶部内壁在实际制 造中一般呈球面,气囊垫4的侧部竖向开设有槽8,气囊垫4中心开设有竖向贯穿气囊垫4 的排气孔9,气囊垫4顶端带有内凹的球面凹坑19,排气孔9与底部外界相通,排气孔9带 有对外单向排气的单向阀,鞋底1的前掌处分布有相互联通的进气道14,进气管5与进气 道14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气囊垫4为与鞋底1分体的圆柱体,气囊垫4底部周围带有环形 外沿7,环形外沿7上开设有环形凹槽20,气囊外罩的下端对应该环形凹槽分布有环形凸条 21,环形凸条21嵌入环形凹槽20内,使气囊内腔保持较好的气密性,鞋跟10内开设有向上 开口并与气囊2匹配的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内设置有环形内台阶12,第一凹槽11底 部开设有多个与底部外界沟通的通孔13,鞋底1上分布有沟通排气道14与第一凹槽11的 汇集气道15,气囊垫4支承于环形内台阶12上,进气管5设置于汇集气道15内。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鞋跟10底部设置有凹坑17,通孔13的出口处于凹坑 17中心,鞋跟10底部还开设有连接凹坑17并且于鞋跟10底部外侧开口的排气槽18。这 种结构使人们在行走时鞋底不会因为与底面紧密接触而导致通孔13的鞋底出口被封闭, 使气流可以在通孔13出来后进入凹坑17内,然后经过排气槽18向侧面排出,从而有效保 障排气的顺畅。下面详细介绍第一种实施例中的换气鞋的气流流通方式1、当足底压迫换气鞋鞋 底10时,气囊2被压缩,气流从气囊2内部通过排气孔9向气囊垫4底部与第一凹槽11包 围形成的空间单向排气,之后气流经过通孔13进入凹坑17内,最后通过排气槽18从鞋跟 侧部排出;2、当足底放松对换气鞋鞋跟10的压迫时,气囊2扩张,吸入空气,气流从鞋腔内 进入排气道14内,再由排气道14经过汇集气道15进入进气管5内,然后经过气囊垫4侧 部的槽8进入气囊垫4与气囊外罩3包围形成的气囊内腔中(槽8与气囊外罩3包围形成 了 一个进气通道)。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与第一种实施例基本相同,其区别 仅在于气囊2的设置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气囊垫4与鞋底1 一体成型,鞋底1的鞋跟10处 开设有第二凹槽16,气囊垫4处于第二凹槽16内,气囊垫4中心的排气孔9直通鞋跟10底 部外界,排气孔9的出口处于凹坑17中心,鞋底1上分布有沟通排气道14与第二凹槽16 的汇集气道15,进气管5设置于汇集气道15内。这种将气囊2的气囊垫4与鞋底一体制造 的结构不同于传统单体气囊设置在鞋底凹槽内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使气囊与鞋 的结合更加牢固,而且气囊垫4可与鞋底一同压铸成型,便于加工制造。下面详细介绍第二种实施例中的换气鞋的气流流通方式1、当足底压迫换气鞋鞋 底10时,气囊2被压缩,气流从气囊2内部通过排气孔9向鞋底凹坑17单向排气,然后通 过排气槽18从鞋跟侧部排出;2、当足底放松对换气鞋鞋跟10的压迫时,气囊2扩张,吸入 空气,气流从鞋腔内进入排气道14内,再由排气道14经过汇集气道15进入进气管5内,然后经过气囊垫4侧部的槽8进入气囊垫4与气囊外罩3包围形成的气囊内腔中(槽8与气囊外罩3包围形成了一个进气通道)。
权利要求一种换气鞋,包括鞋底(1),鞋底(1)的鞋跟(10)处设置有可单向对外排气的气囊(2),其特征是所述气囊(2)包括气囊外罩(3)和气囊垫(4),气囊外罩(3)罩在气囊垫(4)上,气囊外罩(3)与气囊垫(4)的配合处气密封,所述气囊外罩(3)包括一体成型的进气管(5)和罩体(6),所述进气管(5)带有向气囊(2)方向单向进气的单向阀,罩体(6)顶部内壁呈弧面分布,气囊垫(4)的侧部竖向开设有槽(8),气囊垫(4)中心开设有竖向贯穿气囊垫(4)的排气孔(9),气囊垫(4)顶端带有内凹的球面凹坑(19),排气孔(9)与底部外界相通,排气孔(9)带有对外单向排气的单向阀,所述鞋底(1)的前掌处分布有进气道(14),进气管(5)与进气道(1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鞋,其特征是所述气囊垫(4)为与鞋底(1)分体的圆 柱体,所述气囊垫(4)底部周围带有环形外沿(7),环形外沿(7)上开设有环形凹槽(20), 气囊外罩(3)的下端对应该环形凹槽(20)分布有环形凸条(21),环形凸条(21)嵌入环形 凹槽(20)内,所述鞋跟(10)内开设有向上开口并与气囊(2)匹配的第一凹槽(11),第一 凹槽(11)内设置有环形内台阶(12),第一凹槽(11)底部开设有多个与底部外界沟通的通 孔(13),所述鞋底(1)上分布有沟通排气道(14)与第一凹槽(11)的汇集气道(15),所述 气囊垫(4)支承于环形内台阶(12)上,进气管(5)设置于汇集气道(1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鞋,其特征是所述气囊垫(4)与鞋底(1)一体成型,鞋 底(1)的鞋跟(10)处开设有第二凹槽(16),所述气囊垫(4)处于第二凹槽(16)内,气囊垫 (4)中心的排气孔(9)直通鞋跟(10)底部外界,所述鞋底(1)上分布有沟通排气道(14)与 第二凹槽(16)的汇集气道(15),进气管(5)设置于汇集气道(1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鞋,其特征是所述鞋跟(10)底部设置有凹坑(17),所 述通孔(13)的出口处于所述凹坑(17)中心,鞋跟(10)底部还开设有连接凹坑(17)并且 于鞋跟(10)底部外侧开口的排气槽(1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气鞋,其特征是所述鞋跟(10)底部设置有凹坑(17),所 述排气孔(9)的出口处于所述凹坑(17)中心,鞋跟(10)底部还开设有连接凹坑(17)并且 于鞋跟(10)底部外侧开口的排气槽(18)。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换气鞋,其特征是所述气囊外罩(3)采 用橡胶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气鞋,包括鞋底,鞋底鞋跟处设置有可单向对外排气的气囊,气囊包括气囊外罩和气囊垫,气囊外罩罩在气囊垫上,气囊外罩与气囊垫的配合处气密封,气囊外罩包括一体成型的进气管和罩体,进气管带有向气囊方向单向进气的单向阀,罩体顶部内壁呈弧面分布,气囊垫的侧部竖向开设有槽,气囊垫中心开设有竖向贯穿气囊垫的排气孔,气囊垫顶端带有内凹的球面凹坑,排气孔与底部外界相通,排气孔带有对外单向排气的单向阀,鞋底的前掌处分布有进气道,进气管与进气道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气鞋的气囊排气量大,整体强度好,而且便于加工,并且气囊的排气口设置更加隐蔽。
文档编号A43B7/08GK201726938SQ20102022645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1日
发明者吴建欣, 孙天赦, 张红林, 潘洪兴, 王唯, 钱金波, 陈之荣 申请人: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