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围背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76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胸围背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围背扣。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胸围的两个接肶位分别连接有公扣和母扣,公扣与母扣的连接 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其包括一、魔术贴与魔术扣连接方式;二、金属钩扣连接方式。若采用魔术贴与魔术扣连接方式,在工作过程中,公扣与母扣通过魔术贴和魔术 扣相连接。由于魔术贴与魔术扣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粘附一些丝织物,而丝织物的累积会造 成魔术贴与魔术扣之间的连接不稳固。此外,为保证魔术扣的强度,魔术扣一般是采用硬塑 胶制备而成,而这种硬塑胶魔术贴在使用时容易造成使用者不舒适。若采用金属钩扣连接的方式,在工作过程中,公扣与母扣通过金属钩件和金属扣 件相扣连而连接于一起。从结构方面而言,钩件和扣件在搭扣时比较麻烦,在解扣时也比较 麻烦,这样就会给使用者在使用时带来诸多不便。此外,金属是一种冷硬物质,采用金属材 料制成的钩件和扣件在使用时容易造成使用者不舒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佩戴舒适的胸 围背扣。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胸围背扣,包括有公扣和母扣,公扣与母扣配合,母扣包括有母扣基部和与母 扣基部连接的第一软胶部,第一软胶部设置有扣接部,扣接部开设有扣槽,公扣包括有公扣 基部和与公扣基部连接的第二软胶部,第二软胶部对应扣槽设置有扣拉块。其中,所述扣拉块包括有挡块和与挡块一体成型的弹性拉杆,弹性拉杆设于所述 第二软胶部与挡块之间,当背扣扣紧时,挡块嵌装于所述扣槽内。其中,所述扣接部对应所述弹性拉杆开设有安置槽,安置槽与所述扣槽连通,当背 扣扣紧时,弹性拉杆嵌装于安置槽内。其中,所述第二软胶部沿所述公扣的宽度方向设置有扣拉块,所述第一软胶部沿 所述母扣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扣接部。其中,所述扣拉块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扣拉块沿所述公扣的中间平面对称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软胶部沿所述母扣的宽度方向设置有扣接部,所述第二软胶部沿 所述公扣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扣拉块。其中,所述安置槽的开口位置设置有卡肩,卡肩沿安置槽的侧壁设置。其中,所述母扣基部与所述第一软胶部一体成型,所述公扣基部与所述第二软胶 部一体成型。其中,所述扣接部与所述第一软胶部一体成型,所述扣拉块与所述第二软胶部一 体成型。[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胸围背扣,包括有公扣和母扣, 公扣与母扣配合,母扣包括有母扣基部和与母扣基部连接的第一软胶部,第一软胶部设置 有扣接部,扣接部开设有扣槽,公扣包括有公扣基部和与公扣基部连接的第二软胶部,第二 软胶部对应扣槽设置有扣拉块。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公扣和母扣通过分别设于第一 软胶部和第二软胶部的扣接部和扣拉块来实现连接;在佩戴胸围时,只需将扣拉块扣挂至 扣接部的扣槽中即可,故其操作方便;同时,公扣和母扣均采用软胶和布料组合而成,在使 用时,背扣的连接处不存在硬物,所以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佩戴舒适的优点。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在图1至图12中包括有1——母扣11——母扣基部2——公扣21——公扣基部3——扣接部 31——扣槽4——扣拉块 41——挡块
所述母扣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母扣的剖面示意图。 所述公扣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公扣的剖面示意图。 所述母扣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母扣的剖面示意图。 所述公扣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公扣的剖面示意图。 所述母扣的结构示意图。 Ξ所述母扣的剖面示意图。 Ξ所述公扣的结构示意图。 Ξ所述公扣的剖面示意图。
12-22-32-42-
-第--第:
Ts^ Ts^
胶胶
软软 1 . 1
-安置槽 -弹性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胸围背扣,包括有公扣2和母扣1,公扣2与母 扣1配合,母扣1包括有母扣基部11和与母扣基部11连接的第一软胶部12,第一软胶部12 设置有扣接部3,扣接部3开设有扣槽31,公扣2包括有公扣基部21和与公扣基部21连接 的第二软胶部22,第二软胶部22对应扣槽31设置有扣拉块4。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 公扣2和母扣1通过分别设于第一软胶部12和第二软胶部22的扣接部3和扣拉块4来实 现连接;在佩戴胸围时,只需将扣拉块4扣挂至扣接部3的扣槽31中即可,并通过扣拉块4 与扣接部3之间的配合作用来实现公扣2与母扣1的连接;在摘卸胸围时,只需将扣拉块4 从扣接部3的扣槽31中拉出即可,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在结构组成方面,公扣2和母扣1均采用软胶和布料组合而成,在使用时,背扣的连接处不存在硬物,所以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佩戴舒适的优点。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扣拉块4包括有挡块41和与挡块41 一体成型的弹性 拉杆42,弹性拉杆42设于所述第二软胶部22与挡块41之间,当背扣扣紧时,挡块41嵌装 于所述扣槽31内。挡块41、弹性拉杆42以及第二软胶部22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一体 成型,挡块41、弹性拉杆42以及第二软胶部22可以采用韧性高的塑胶制成,例如硅胶。在 扣拉块4与扣接部3扣配时,挡块41嵌装于扣接部3的扣槽31中,并通过扣槽31抵住挡 块41进而使得公扣2和母扣1扣配于一起。进一步的,所述扣接部3对应所述弹性拉杆42 开设有安置槽32,安置槽32与所述扣槽31连通,当背扣扣紧时,弹性拉杆42嵌装于安置 槽32内。弹性拉杆42设于挡板和公扣基部21之间,在扣接部3对应弹性拉杆42开设安 置槽32,并使弹性拉杆42嵌装至安置槽32内,这样可以使得挡块41嵌装至扣槽31内侧, 从而有效地保证挡块41和扣槽31之间扣配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安置槽32的开口位置设置有卡肩,卡肩沿安置槽32的侧壁设置。 当弹性拉杆42完全嵌装至安置槽32中时,弹性拉杆42被卡肩卡住;通过卡肩的抵挡作用, 可以有效地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弹性拉杆42从安置槽32中脱离出来,在摘拆胸围时,只需稍 微用力就可以使弹性拉杆42从安置槽32中拉出。此外,卡肩可以分别设于安置槽32的两 个侧壁,也可以设于安置槽32的一个侧壁。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母扣基部11与所述第一软胶部12—体成型,所述公扣 基部21与所述第二软胶部22 —体成型。母扣基部11与第一软胶部12、公扣基部21与第 二软胶部22均可以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在将母扣基部11与第一软胶部12、公扣基部 21与第二软胶部22 —体成型的过程中,在第一软胶部12和第二软胶部22芯部均嵌有母扣 基部11和公扣基部21材料,这样可以使得母扣1基体与第一软胶部12、公扣2基体与第二 软胶部22连接更加牢固,在公扣2与母扣1扣配时,软胶部不会从相应的基部脱落出来,进 而进一步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周期。此外,所述扣接部3与所述第一软胶部12、所述扣 拉块4与所述第二软胶部22也可以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这样可以增强扣接部3与第一 软胶部12、扣拉块4与第二软胶部22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在公扣2和母扣1扣配时,扣接 部3不会从第一软胶部12上脱落下来,扣拉块4不会从第二软胶部22上脱落下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软胶部22沿所述公扣2的宽度方向设置有扣拉块 4,所述第一软胶部12沿所述母扣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扣接部3。沿公扣2的宽度 方向设置的扣拉块4数量可以一个、两个或者三个,当然,还可以根据公扣2的宽度尺寸设 置三个以上的扣拉块4。对应公扣2上的扣拉块4,在母扣1上并沿母扣1的长度方向设置 有至少两个扣接部3,该扣接部3的行数与扣拉块4的数目相等。扣拉块4的数目设置成两 个以上,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单个扣拉块4强度不够而断裂致使本实 用新型不能继续使用。同时,在母扣1上设置至少两个扣接部3,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决定扣拉块4与扣接部3挂扣的位置,这样也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更加方便,也更加人 性化。实施例二,如图5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软胶 部12沿所述母扣1的宽度方向设置有扣接部3,所述第二软胶部22沿所述公扣2的长度方 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扣拉块4。沿母扣1的宽度方向设置扣接部3,该扣接部3的数量可以一个、两个或者三个,当然,还可以根据母扣1的宽度尺寸设置三个以上的扣接部3。在公扣2 上设置至少两个扣拉块4,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扣拉块4与扣接部3挂扣的位置, 这样也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更加方便,也更加人性化。其余特征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 此不做赘述。实施例三,如图9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与所述扣拉块4 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扣拉块4沿所述公扣2的中间平面对称设置。上述扣拉块4的挡块41 设置成不规则形状,例如开有缺口的圆柱状(如图11所示);扣拉块4对称设置,一方面可以 方便扣拉块4与扣接部3之间扣配,另一方面可以使扣拉块4与扣接部3平衡受力。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胸围背扣,包括有公扣(2)和母扣(1),公扣(2)与母扣(1)配合,其特征在于 母扣(1)包括有母扣基部(11)和与母扣基部(11)连接的第一软胶部(12),第一软胶部(12) 设置有扣接部(3),扣接部(3)开设有扣槽(31),公扣(2)包括有公扣基部(21)和与公扣基 部(21)连接的第二软胶部(22),第二软胶部(22)对应扣槽(31)设置有扣拉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围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拉块(4)包括有挡块(41)和与挡块(41)一体成型的弹性拉杆(42),弹性拉杆(42)设于所述第二软胶部(22)与 挡块(41)之间,当背扣扣紧时,挡块(41)嵌装于所述扣槽(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围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部(3)对应所述弹性 拉杆(42)开设有安置槽(32),安置槽(32)与所述扣槽(31)连通,当背扣扣紧时,弹性拉杆(42)嵌装于安置槽(3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胸围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软胶部(22)沿所述公 扣(2)的宽度方向设置有扣拉块(4),所述第一软胶部(12)沿所述母扣(1)的长度方向设置 有至少两个扣接部(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胸围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拉块(4)的数目为两个, 两个扣拉块(4)沿所述公扣(2)的中间平面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胸围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胶部(12)沿所述母 扣(1)的宽度方向设置有扣接部(3 ),所述第二软胶部(22 )沿所述公扣(2 )的长度方向设置 有至少两个扣拉块(4)。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胸围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槽(32) 的开口位置设置有卡肩,卡肩沿安置槽(32)的侧壁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围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基部(11)与所述第一 软胶部(12 ) —体成型,所述公扣基部(21)与所述第二软胶部(22 ) —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围背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部(3)与所述第一软胶 部(12) —体成型,所述扣拉块(4)与所述第二软胶部(22) —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背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围背扣。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胸围背扣,包括有公扣和母扣,公扣与母扣配合,母扣包括有母扣基部和与母扣基部连接的第一软胶部,第一软胶部设置有扣接部,扣接部开设有扣槽,公扣包括有公扣基部和与公扣基部连接的第二软胶部,第二软胶部对应扣槽设置有扣拉块。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公扣和母扣通过分别设于第一软胶部和第二软胶部的扣接部和扣拉块来实现连接;在佩戴胸围时,只需将扣拉块扣挂至扣接部的扣槽中即可,故其操作方便;同时,公扣和母扣均采用软胶和布料组合而成,在使用时,背扣的连接处不存在硬物,所以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佩戴舒适的优点。
文档编号A41F1/04GK201782075SQ20102053496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9日
发明者刘占胜, 颜玄博 申请人:东莞市晗之阳服饰辅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