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带备用提手的提手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19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附带备用提手的提手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尤其涉及一种提手袋。
背景技术
目前的提手袋普遍只有一个提手,当提手断裂时,会对使用者接下来搬动货品造成极大不便。例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403660Y,授权公告日2010年2月17日,公开了一种袋子,在袋体侧面的底部增加了副提手,虽方便倾倒内装物品,但存在着提手因不慎断裂而导致袋子不便使用的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提手袋因提手断裂而导致袋子不便使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提手断裂后仍可继续使用的提手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附带备用提手的提手袋,所述袋体与主、副提手相连的正、副袋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提握的提手孔,通过在正、副两个袋面上设置条状的提手孔,充当备用提手,从而使用户在提手断裂后仍可继续使用提手袋。作为优选,所述正袋面上设有一条或两条及以上平行的提手孔,副袋面设有与之相对应的提手孔,经正、副袋面各取一个提手孔,进行配对后,可组成两个及以上的备用提手,一旦提手断裂后仍可继续使用的提手袋。作为优选,所述正袋面上两条及以上平行的提手孔之间的间距为1厘米 5厘米, 该间距可使备用提手空间布置相对紧凑,并保证适当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提手孔长为8厘米 12厘米,宽为1厘米 2厘米,长、宽大小适宜, 可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提拉使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袋子因设置了备用提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提手断裂后仍可继续使用的提手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袋体1主提手2副提手3正袋面4副袋面5提手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附带备用提手的提手袋,包括袋体1、条状的主提手2、 副提手3,所述袋体1与主、副提手2、3相连的正、副袋面4、5上设有用于提握的四个提手孔 6,所述正袋面4上设有两个平行的提手孔6,副袋面5设有与之相对应的两条提手孔6,经正、副袋面4、5各取一个提手孔6,进行配对后,可组成两个备用提手,当提手断裂后仍可继续使用的提手袋。所述正、副袋面4、5上两条平行的提手孔6之间间距均为3厘米,该间距使两备用提手空间布置相对紧凑,并可保证适当的强度,所述提手孔6长10厘米,宽为1. 5 厘米,大小适宜,可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提拉使用。 再如图1所示,经正、副袋面4、5各取一个提手孔6配对后,即可组成两组备用提手。当主、副提手2、3因袋内货物过重而断裂失效后,便可启用两组备用提手,继续使用提手袋。
权利要求1.一种附带备用提手的提手袋,包括袋体(1)、条状的主提手(2)、副提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与主、副提手(2、3)相连的正、副袋面(4、5)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提握的提手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带备用提手的提手袋,其特征是,所述正袋面(4)上设有一条或两条及以上平行的提手孔(6 ),副袋面(5 )设有与之相对应的提手孔(6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附带备用提手的提手袋,其特征是,所述正袋面(4)上两条及以上平行的提手孔(6)之间的间距为1厘米 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带备用提手的提手袋,其特征是,所述提手孔(6)长为8厘米 12厘米,宽为1厘米 2厘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袋,旨在提供一种附带备用提手的提手袋,包括袋体、条状的主提手、副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与主、副提手相连的正、副袋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提握的提手孔。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用途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提手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附带备用提手的提手袋。
文档编号A45C13/26GK202311657SQ20112041156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6日
发明者郑丛珊, 郭宇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