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安全面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84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光安全面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光安全面扣,尤指扣体可利用定位元件与结合物铆接结合,并于定位元件的头部底面位于杆身周围处设有发光部,即可透过发光部上的反光面结构对光线进行反射而呈现出光线反射效果。
背景技术
现今扣具的使用非常普遍,且不同型式的扣具亦具有不同的扣合方式,并可同时分别应用于鞋子、袋子或衣物上等使用,而衣物、雨衣或背包等物品中大多是以铆扣扣体作为结合或装饰等不同用途的使用,然而,早期业者是在现有扣体所具的公扣中央处形成有一凸柱,并于母扣上预先成型有通孔,即可将公扣的凸柱穿设于母扣的通孔中后,再对凸柱头端施以冷塑变形,藉此可成型出较母扣的通孔为大的香菇状铆合头,以此构成母扣与公扣的铆合结构。但因其铆合方式存在有若干缺失,于是便有业者尝试作改良,请参阅图7、图8所示,为现有扣体的立体分解图及侧视剖面图,其中现有扣体所具的公扣件A具有一较大承载面A 1,且中央凸设有适当高度的管体凸柱A 2,而母扣件B则为一呈盘帽形的垫体,并于中央处开设有透孔B 1,其孔缘凸设有防滑的卡扣缘B 2,从而使公扣件A上的管体凸柱A 2穿出布体C后,即可将母扣件B的透孔B I套设于管体凸柱A 2上,再藉由冲击机具对管体凸柱A 2进行冲击加工,则使管体凸柱A 2管壁外翻而形成铆合头A 3,同时将铆合头A 3的壁缘抵压于卡扣缘B 2处。然而,可由上述得知,现有公扣件A上的管体凸柱A 2为呈一直圆管状,并以冲击机台与治具予以铆合,若稍有不慎时便无法顺利将管体凸柱A 2外翻形成铆合头A 3,造成制造上的不便与困难,且该公扣件A是利用承载面A I套接母扣件B,由于公扣件A、母扣件B夹持到布体C上的盘面均为平滑表面,仅管有管体凸柱A 2外翻形成铆合头A 3,但与布体C间并无可供啮合之处、夹持力有限外,此种组装方式亦将导致布体C受到不当扭曲而产生皱折或破坏布体C平整性与外表美观,且因公扣件A为由单一金属材质制造仅具有一种颜色,不但使整体视觉上的变化性与美观性不足,而略显得单调且外表较不美观,当使用者从事于夜间活动或行车(如骑乘脚踏车、机车等)时,也无法提供有效的反光警示效果,并严重影响到使用者的安全,则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重新设计来加以有效解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扣体所具的基座中央处设有穿孔,并于基座底部设有嵌扣部,且定位元件的头部底面处向下延伸有穿入于预设结合物基材的通孔与穿孔中的杆身及杆身下方处铆接结合于穿孔底部周缘处的固定部,而头部底面位于杆身周围处则设有发光部,使定位元件的头部可透过发光部上的反光面结构对光线进行反射,并可利用本身所具的颜色呈现出特定颜色的光线反射效果,或是可在杆身上进一步套设有反光片,使光线集中而更为明亮,整 体光线反射效果更为良好,以此增加使用者夜间活动或行车上的警示性与安全性,并可提升反光结构变化性与美观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定位元件的发光部于模具制作出成型结构后,可直接利用塑料射出的方式一体成型,并具有红色、橘色、黄色等各种颜色,或者是萤光红、萤光橘、萤光黄等具萤光的各种颜色,亦不需进行后续的制造加工,可使生产成本有效降低,而不会有如现有扣体因单一金属材质制造仅具有一种颜色所造成美观性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乃在于扣体的穿孔周缘处为设有凸出的抵持部,并于抵持部上形成有啮合于预设结合物基材上的多个啮齿,便可利用定位元件杆身的固定部铆接于穿孔底部周缘处而使扣体、定位元件与预设结合物的基材稳固的铆接结合成为一体,并可完全服贴于基材表面上不易产生皱折或破坏整体平整性且外表美观。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乃在于预设结合物(如衣物、袋体、鞋体或其它需要进行扣合或开启的结合物)于其中一基材上的扣体为对应于另一基材上的另一扣体,即可按压于定位元件上方处的头部,并使扣体及另一扣体嵌扣部相接面上的凸扣与扣槽呈相对应扣合定位,亦不需利用绳带打结的方式以方便使用者作为预设结合物结合或装饰等不同用途的使用,且该衣物(如成衣、运动服、外套等)反穿使定位元件位置对调后另一定位元件的头部仍可保有光线反射的效果,更具产品的竞争力。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光安全面扣,包括有扣体及定位元件,其中,该扣体具有基座,并于基座中央处设有穿孔,且基座底部位于穿孔周围处设有具容室的嵌扣部;该定位元件具有位于扣体的基座上方处的头部,并于头部底面处向下延伸有穿入于预设结合物基材的通孔与穿孔中的杆身及杆身下方处铆接结合于穿孔底部周缘处且位于容室内的固定部,而头部底面位于杆身周围处则设有发光部,并于发光部上形成有反光面。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反光安全面扣,其中该扣体的穿孔周缘处设有凸出的抵持部,并于抵持部上形成有环状排列且啮合于预设结合物基材上的多个啮齿。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反光安全面扣,其中,该扣体的嵌扣部下方外缘处朝外形成有凸扣。·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反光安全面扣,其中,该扣体的嵌扣部内侧处形成有扣槽。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反光安全面扣,其中,该扣体与定位元件分别为相同或不相同材质所制成,且定位元件的头部为具各种颜色的透光、半透光或局部透光的透光性材质所制成。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反光安全面扣,其中,该定位元件的头部底面位于杆身周围处形成有凹陷状的容置槽,并于容置槽内部设有发光部,且杆身上进一步套设有定位于容置槽内的反光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反光安全面扣,其中,该定位元件的发光部上形成有呈相交接格子状且层次段差排列的反光面。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反光安全面扣,其中,该定位元件的发光部上由内向外环状排列有呈曲面状、连续段差状或锯齿状的反光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反光安全面扣利用发光部和反光面的结构呈现出特定颜色的光线反射效果,增加使用者夜间活动或行车上的警示性与安全性,并可提升反光结构变化性与美观效果;[0018](2)本实用新型通过预设结合物基材上的多个啮齿,使扣体、定位元件与预设结合物的基材稳固的铆接结合成为一体,并可完全服贴于基材表面上不易产生皱折或破坏整体平整性且外表美观。(3)本实用新型可方便使用者作为预设结合物结合或装饰等不同用途的使用,且该衣物(如成衣、运动服、外套等)反穿使定位元件位置对调后另一定位元件的头部仍可保有光线反射的效果,更具产品的竞争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 使用前的侧视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后的侧视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图7为现有扣体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现有扣体的侧视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_扣体;10-基座;101_环凸部;11_穿孔;111_抵持部;112_哨齿;12_嵌扣部;120-容室;121-凸扣;122-扣槽;2_定位元件;21_头部;211_容置槽;22-杆身;221-固定部;23_发光部;231-反光面;24_反光片;241_套接孔;3_结合物;31-基材;311_通孔;A -公扣件;A 1-承载面;A 2-管体凸柱;A 3-铆合头;B -母扣件;B 1-透孔;B 2-卡扣缘;C-布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构造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为包括有扣体I及定位元件2,故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件及特征详述如后,其中:该扣体I为具有基座10,并于基座10中央处设有一穿孔11及穿孔11周缘处凸出的抵持部111,其抵持部111上形成有环状排列的多个啮齿112,且基座10周边处设有环凸部101,而基座10的底部位于穿孔11周围处则设有具容室120的嵌扣部12,并于嵌扣部12下方外缘处朝外形成有凸出的凸扣121,但于实际应用时,亦可在另一扣体I的嵌扣部12内侧处形成有可供嵌扣部12的凸扣121呈相对应扣合定位的扣槽122。该定位元件2具有位于扣体I的基座10上方处的平整状头部21,并于头部21底面处向下延伸有穿入于穿孔11中的杆身22及杆身22下方处渐缩的固定部221,且该头部21可为透光、半透光、局部透光或其它具各种颜色的透光性材质所制成,而头部21底面位于杆身22周围处则形成有凹陷状的容置槽211,其容置槽211内部设有发光部23,并于发光部23上形成有呈相交接格子状且层次段差排列的反光面231,但于实际应用时,亦可在发光部23上由内向外环状排列有呈曲面状、连续段差状、锯齿状或其结合的反光面231,另定位元件2的杆身22上为进一步套设有定位于容置槽211内的反光片24,并于反光片24中央处设有一套接孔241。再者,上述的扣体I与定位元件2可分别为相同或不相同材质所制成,且扣体I为以金属材质利用冲压、挤制或其它机械加工方式所一体成型仅为一种较佳的实施状态,亦可利用塑料射出所一体成型,而定位元件2则利用塑料射出所一体成型,并具有红色、橘色、黄色等各种颜色,或者是萤光红、萤光橘、萤光黄等具萤光的各种颜色,使定位元件2的头部21可透过发光部23对光线进行反射呈现出特定颜色的光线反射效果,或是可进一步配合反光片24整体光线反射效果更为良好,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形式皆应受本实用新型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的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请搭配参阅图4、图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前的侧视剖面图、使用后的侧视剖面图及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反光安全面扣为应用于衣物(如成衣、运动服、外套等)、袋体、鞋体或其它需要进行扣合或开启的结合物3上使用,然,若以应用于衣物为说明时,该结合物3为具有至少二个呈相对应设置的基材31 (如布料、塑胶薄片、皮革、人造皮革、不织布等),并于结合物3的各基材31内外侧的表面上则可分别利用扣体I及定位元件2结合有呈相对应扣合定位的公扣与母扣。当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是先将定位元件2杆身22的固定部221为向下穿入于结合物3基材31的通孔311中,其头部21或反光片24底面处便会抵持于基材31 —侧表面上呈一定位,并将定位元件2的固定部221向下穿入于扣体I基座10的穿孔11中,即可透过基座10周边处的环凸部101配合穿孔11周围处的抵持部111形成高低段差状的结构,以及抵持部111上环状排列的多个啮齿112啮合于基材31的另侧表面上呈一定位,藉此将基材31夹持于扣体I与定位元件2之间,并利用热板熔接、超音波熔接、高周波熔接或其它熔接方式使定位元件2的固定部221产生变形后,再铆接于穿孔11底部周缘处且位于容室120内部,使扣体1、定位元件2与结合 物3的基材31稳固的铆接结合成为一体,便可组构成公扣的型式,使公扣可完全服贴于基材31表面上,不易产生皱折或破坏整体平整性且外表美观。然而,本实用新型亦可利用另一扣体1、定位元件2与结合物3的另一基材31依照上述组装方式组构成母扣的型式,且该公扣与母扣组装后的差异仅在于扣体I与另一扣体I的嵌扣部12上为分别形成有呈相对应扣合定位的凸扣121与扣槽122,此种定位元件2的发光部23于模具制作出成型结构后可直接利用塑料射出的方式一体成型,亦不需进行后续的制造加工,可使生产成本有效降低,也不会有如现有扣体因单一金属材质制造仅具有一种颜色所造成视觉上的美观性不足的问题,使定位元件2的头部21可透过发光部23上的反光面231结构对光线进行反射,并利用定位元件2本身所具的颜色呈现出特定颜色的光线反射效果,或是可进一步配合反光片24使光线集中而更为明亮,整体光线反射效果更为良好,以此增加使用者夜间活动或行车上的警示性与安全性,并可提升反光结构变化性与美观效果,进而达到结构稳定、便于量产且成本低廉的效用。当本实用新型公扣与母扣于使用时,系先将结合物3(如衣物、袋体、鞋体等)于其中一基材31上的扣体I为对应于另一基材31上的另一扣体1,即可按压于定位元件2上方处的头部21,并使扣体I及另一扣体I嵌扣部12相接面上的凸扣121与扣槽122呈相对应扣合定位,亦不需利用绳带打结的方式,以方便使用者作为结合物3结合或装饰等不同用途的使用,且该衣物(如成衣、运动服、外套等)反穿使定位元件2位置对调后另一定位元件2的头部21仍可保有光线反射的效果,更具产品的竞争力。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 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反光安全面扣,包括有扣体及定位元件,其特征在于: 该扣体具有基座,并于基座中央处设有穿孔,且基座底部位于穿孔周围处设有具容室的嵌扣部; 该定位元件具有位于扣体的基座上方处的头部,并于头部底面处向下延伸有穿入于预设结合物基材的通孔与穿孔中的杆身及杆身下方处铆接结合于穿孔底部周缘处且位于容室内的固定部,而头部底面位于杆身周围处则设有发光部,并于发光部上形成有反光面。
2.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反光安全面扣,其特征在于,该扣体的穿孔周缘处设有凸出的抵持部,并于抵持部上形成有环状排列且啮合于预设结合物基材上的多个啮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安全面扣,其特征在于,该扣体的嵌扣部下方外缘处朝外形成有凸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安全面扣,其特征在于,该扣体的嵌扣部内侧处形成有扣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安全面扣,其特征在于,该扣体与定位元件分别为相同或不相同材质所制成,且定位元件的头部为具各种颜色的透光、半透光或局部透光的透光性材质所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安全面扣,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元件的头部底面位于杆身周围处形成有凹陷状的容置槽,并于容置槽内部设有发光部,且杆身上进一步套设有定位于容置槽内的反光片。
7.如权 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安全面扣,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元件的发光部上形成有呈相交接格子状且层次段差排列的反光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安全面扣,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元件的发光部上由内向外环状排列有呈曲面状、连续段差状或锯齿状的反光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反光安全面扣,包括有扣体及定位元件,其中扣体的基座中央处设有穿孔,并于基座底部设有嵌扣部,且定位元件的头部底面处向下延伸有穿入于预设结合物基材的通孔与穿孔中的杆身及杆身下方处铆接结合于穿孔底部周缘处的固定部,而头部底面位于杆身周围处则设有发光部,使定位元件的头部可透过发光部上所形成的反光面结构对光线进行反射,并利用本身颜色呈现出特定颜色的光线反射效果,或整体光线反射效果更为良好,以此增加使用者夜间活动或行车上是可在杆身上进一步套设有反光片,使光线集中而更为明亮的警示性与安全性,并可提升反光结构变化性与美观效果。
文档编号A44B17/00GK203105857SQ20122071767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
发明者徐仁龙, 朱国安 申请人: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