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襟式护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2179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开襟式护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襟式护肩,包括后片、第一前片、第二前片、与第一前片连接的第一肩袖及与第二前片连接的第二肩袖,所述后片的内侧设有保暖层。本护肩只在后片的内侧设置保暖层,其他部分采用较为单薄的材质,且采用开襟式结构,即可以有效防止后肩部受凉,又保证了身体其他部位的凉爽,穿着本护肩在办公室中来回走动也不会觉得很热,或者办公室空调制冷效果较差时,也不会觉得很热,十分适合夏天使用。
【专利说明】开襟式护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制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襟式护肩。
【背景技术】
[0002]肩周炎是一种无菌性的,找不到病原菌的炎症,其发病往往与外伤、劳损、局部外感风寒有关。肩周炎的病人局部特别怕风,虽在夏日炎炎之际,也仍然感到肩部冰冷,加上夏天室内的电扇、空调冷气较长时间吹拂肩部,容易加重肩周炎的病症。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用于空调房的护肩或坎肩,这些护肩的一般较为臃肿和厚实,并不适用于夏天需要经常在办公室里走动的肩周炎患者,或者是一些办公室的空调制冷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的肩周炎患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夏天使用且穿着舒适的开襟式护肩。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开襟式护肩,包括后片、第一前片、第二前片、与第一前片连接的第一肩袖及与第二前片连接的第二肩袖,所述后片的内侧设有保暖层。本护肩只在后片的内侧设置保暖层,其他部分采用较为单薄的材质,且采用开襟式结构,即可以有效防止后肩部受凉,又保证了身体其他部位的凉爽,穿着本护肩在办公室中来回走动也不会觉得很热,或者办公室空调制冷效果较差时,也不会觉得很热,十分适合夏天使用。
[0005]进一步的,所述保暖层包括对称分布于靠近两后肩处的第一保暖层和第二保暖层,将保暖层进一步细化至两肩部,使身体其他部位更加凉爽。
[0006]进一步的,所述保暖层由珍珠绒制成。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暖层和第二保暖层均为扇形结构。
[0008]所述第一前片的第一门襟为圆弧结构,第二前片的第二门襟为圆弧结构。圆弧结构减少了前片与身体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给身体前部提供舒适度,减少闷热感。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后片位于颈部处设有凹口,根据颈部弧度设计,增加颈部的舒适感。
[00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护肩只在后肩部设置保暖层,其他部位采用较为单薄的材质,十分适合夏天使用,即可以防止使用者的肩部受凉,又可以避免给使用者带来臃肿的不适感和闷热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4]如图1、2所示,一种开襟式护肩,包括后片1、第一前片21、第二前片22、与第一前片21连接的第一肩袖31及与第二前片22连接的第二肩袖32,第一前片的第一门襟211为圆弧状,第二前片的第二门襟221也为圆弧状,所述后片I的内侧设有由珍珠绒制成保暖层。
[0015]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暖层包括对称分布于靠近两后肩处的第一保暖层11和第二保暖层12。
[0016]进一步的,第一保暖层11和第二保暖层12均为扇形结构,后片位于颈部处设有凹口 13,根据颈部弧度设计,增加颈部的舒适感。
[0017]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开襟式护肩,包括后片(I)、第一前片(21)、第二前片(22)、与第一前片(21)连接的第一肩袖(31)及与第二前片(22)连接的第二肩袖(3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片(I)的内侧设有保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襟式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层包括对称分布于靠近两后肩处的第一保暖层(11)和第二保暖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襟式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层由珍珠绒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襟式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暖层(11)和第二保暖层(12)均为扇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襟式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片的第一门襟(211)为圆弧结构,第二前片的第二门襟(221)为圆弧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襟式护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片(I)位于颈部处设有凹口(13)。
【文档编号】A41D13/12GK203424355SQ201320430198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9日
【发明者】徐剑英, 黄卫光 申请人:徐剑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