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99170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于安全带上的舌状板向带扣本体的拆装的堵片断流开关。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的座位上,为了在碰撞等紧急时保护乘坐人员而安装有安全带装置。为简单地拆装这种安全带装置,在汽车等的座位上设有带扣装置。带扣装置将闩锁舌状板的闩锁部件向闩锁方向弹簧施力,同时利用锁定部件将闩锁部件保持为舌状板和带扣本体的闩锁状态。在这种带扣装置中,需要通过指示灯来显示舌状板和带扣本体为闩锁状态,或对安全带卷取力减轻机构等进行动作控制,或可向安全气囊ECU(电子控制组件)传送安全带的拆装信息。为此,在带扣装置的内部设有检测闩锁状态的堵片断流开关。作为有关这种堵片断流开关的现有技术,例如有下述所示的专利文献1等。堵片断流开关有仅检测拆装时的触点导通/开放状态的类型的开关(以下称作导通/断开(ON/OFF)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以及检测拆装时的电阻值的变化的类型的开关(以下称作电阻值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3-104268号公报导通/断开(ON/OFF)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其所需的部件较少并且结构比较简单。另一方面,电阻值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与导通/断开(ON/OFF)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相比,其部件数量多并且结构容易变得复杂。由于这方面的原因,一直以来导通/断开(ON/OFF)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和电阻值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的壳体都无法实现共用。

技术实现要素: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电阻值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可以共用壳体的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本发明的导通/断开((ON/OFF))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具备:框体形状的壳体;基板固定部件,其设于壳体的内侧面;滑块插通口,其设于壳体的上面;支承部,其设于壳体的内侧面;第一固定端子,其以迂回基板固定部件的方式而将其长方形状的长度方向折弯成台阶状,并在一端具备切口部,将另一端固定于壳体的内侧面;长方形状的第一可动端子,其一部位固定于支承部;滑块,其具备贯通壳体的滑块插通口及第一固定端子的切口部并向壳体内部突出,且在被向下方压下的情况下压下第一可动端子的端部的端子压入部;以及,弹簧,其将滑块向上方向施力,在滑块未被压下的情况下,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一可动端子的一部分以可导通电流的方式接触,在滑块被压下的情况下,第一固定端子和第一可动端子分离而成为绝缘状态。根据本发明的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能够与电阻值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共用壳体。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1的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的三面图,图2A是侧面图,图2B是正面图,图2C是底面图;图3是实施例1的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的立体图;图4是滑块处于初期状态的情况下的拆下了实施例1的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的盖的状态的正面图;图5是表示滑块处于初期状态的情况下的端子压入部和第一固定端子的切口部的关系的立体图;图6是滑块处于闩锁状态的情况下的拆下了实施例1的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的盖的状态的正面图;图7是实施例1的电阻值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滑块处于初期状态的情况下的拆下了实施例1的电阻值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的盖的状态的正面图;图9是滑块处于闩锁状态的情况下的拆下了实施例1的电阻值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的盖的状态的正面图;图10是表示滑块处于初期状态的情况下的端子压入部和印刷基板的切口部的关系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11壳体11a盖11b收纳部11b1弹簧收纳部11b1-A弹簧位置固定用爪11b2第一槽部11b3第二槽部11b4支承部11b5开口部11c滑块插通口12滑块121舌状板接触部122端子压入部123凸缘13弹簧14第一固定端子14a折弯部141切口部142弯曲部15第一可动端子15a折弯部151弯曲部2电阻值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16印刷基板(电阻值检测用基板)161第一电阻162第二电阻163线路163A接触部164切口部165端子连接孔166端子连接孔167端子连接孔17第二固定端子17a折弯部17b折弯部17b-A突出部18第二可动端子181弯曲部18b折弯部18b-A突出部19第三固定端子19a折弯部19b折弯部19b-A突出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具有同功能的构成部标注相同符号,省略重复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1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1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1的三面图。图2A是侧面图,图2B是正面图,图2C是底面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1的立体图。图4是滑块12处于初期状态的情况下的拆下了本实施例的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1的盖11a的状态的正面图。图5是表示滑块12处于初期状态的情况下的端子压入部122和第一固定端子14的切口部141的关系的立体图。图6是滑块12处于闩锁状态的情况下的拆下了本实施例的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1的盖11a的状态的正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1具备长方体框体形状的壳体11,壳体11由可拆卸的盖11a和具备通过盖11a可开闭的开口部11b5的收纳部11b构成。盖11a、收纳部11b可以为PBT(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等树脂制的材料。如图2、3所示,将收纳部11b的与盖11a对向的侧面称作长度方向侧面,将与盖11a相邻的两个侧面称作宽度方向侧面,将剩余的面称作收纳部上面、收纳部下面。在收纳部11b的收纳部上面内侧设有大致方筒形状且下方和两个侧面开口的弹簧收纳部11b1。在弹簧收纳部11b1的下端部设有弹簧位置固定用爪11b1-A。在收纳部11b的宽度方向内侧面之一设有第一槽部11b2。在收纳部11b的长度方向侧面内侧的大致中部,以与第一槽部11b2之间槽彼此对向的方式设有以开口部为槽的方筒形状的第二槽部11b3。第一槽部11b2和第二槽部11b3是用于定位固定后述的印刷基板16的部件。以下,将第一槽部11b2和第二槽部11b3统称为基板固定部件。另外,在收纳部11b的长度方向内侧面的大致中部,在第二槽部11b3的大致下侧,于长度方向内侧面垂直地设有支承后述的第一可动端子15的方棒形状的支承部11b4。在收纳部11b收纳有滑块12、弹簧13、第一固定端子14、第一可动端子15。滑块12具备大致板形状的舌状板接触部121和垂直设于舌状板接触部121的下面的大致圆棒形状的端子压入部122。在端子压入部122的大致中部设有凸缘123。滑块12例如可以为POM(polyoxymethylene)等容易滑动的树脂制的材料。如图2所示,在收纳部11b上面的外侧设有方筒形状的滑块插通口11c,如图4所示,在滑块插通口11c插通有滑块12的端子压入部122。端子压入部122的下端贯通滑块插通口11c、弹簧收纳部11b1的下端开口部突出到壳体内部侧。此时,弹簧13收纳于收纳部11b的弹簧收纳部11b1,滑块12的端子压入部122贯通弹簧13的内腔。弹簧13通过弹簧收纳部11b1及弹簧位置固定用爪11b1-A定位于内包端子压入部122的位置。当压下滑块12时,弹簧13以通过凸缘123和弹簧位置固定用爪11b1-A夹持的状态被压缩。弹簧13可以是钢材、磷青铜等金属制的材料。第一固定端子14为细长且厚度较薄的板形状(长方形状)的导体,且以使其大致中部避开第二槽部11b3的方式折弯成台阶状。第一固定端子14例如可以为黄铜、磷青铜等材质。第一固定端子14的一端部向下方向被折弯,形成折弯部14a。折弯部14a以在与收纳部11b的设有第一槽部11b2的宽度方向侧面对向的侧面的外侧露出的方式被安装固定。如图5所示,在第一固定端子14的折弯部14a的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有切口部141。切口部141的前端被弯曲加工成钩状,其弯曲部142与第一可动端子15接触。第一可动端子15与第一固定端子14相同,为细长且厚度较薄的板形状(长方形状)的导体,将其大致中部折弯成台阶状。第一可动端子15与第一固定端子14相同,例如可以为黄铜、磷青铜等材质。第一可动端子15的一端部向上方向被折弯,形成折弯部15a。折弯部15a与折弯部14a相同,以在侧面的外侧露出的方式,且以第一固定端子14和第一可动端子15大致平行的方式安装固定于折弯部14a的稍靠下侧。第一可动端子15以载置于上述的支承部11b4的上面的方式被配置。第一可动端子15的折弯部15a的相反侧的端部被弯曲加工成钩状,形成弯曲部151,该弯曲部151与第一固定端子14的弯曲部142轻接触。在将滑块12向下方压入,端子压入部122较深地突出到收纳部11b内时,端子压入部122处于贯通第一固定端子14的切口部141的位置。因此,在压入滑块12时,端子压入部122不与第一固定端子14接触,而碰触到处于其下方的第一可动端子15的上面,将第一可动端子15向下方向推压。此时,如图6所示,第一可动端子15如以支承部11b4为固定端,以弯曲部151侧的端部为自由端的悬臂弹簧那样起作用。即,如图6所示,第一可动端子15的弯曲部151被滑块12的端子压入部122压下,其前端向下方沉入,因此,第一固定端子14的弯曲部142和第一可动端子15的弯曲部151分离。例如,如果将折弯部14a与电源的高电压侧连接、将折弯部15a与电源的低电压侧连接并从未图示的电源流通检测用信号,则在滑块12处于初期状态时,第一固定端子14的弯曲部142和第一可动端子15的弯曲部151处于接触状态,因此,可以检测出规定的电流值。另一方面,在滑块12被未图示的舌状板压下而成为闩锁状态时,由于第一固定端子14的弯曲部142和第一可动端子15的弯曲部151分离,所以不能检测出电流值。因此,通过是否检测出电流值,可判别滑块12是处于初期状态还是处于闩锁状态。接着,参照图7~图10对本实施例的将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1的壳体11共通使用的电阻值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2进行说明。图7是本实施例的电阻值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2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滑块12处于初期状态的情况下的拆下了本实施例的电阻值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2的盖11a的状态的正面图。图9是滑块12处于闩锁状态的情况下的拆下了本实施例的电阻值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2的盖11a的状态的正面图。图10是表示滑块12处于初期状态的情况下的端子压入部122和印刷基板16的切口部164的关系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电阻值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2与上述的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1共有壳体11,在壳体11的收纳部11b收纳有滑块12、弹簧13、印刷基板(也称为电阻值检测用基板)16、第二固定端子17、第二可动端子18、第三固定端子19。滑块12与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1的情况相同地,其端子压入部122贯通滑块插通口11c、弹簧收纳部11b1,其下端突出到收纳部11b内部。弹簧13也与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1的情况相同地,内包端子压入部122而收纳于弹簧收纳部11b1。印刷基板16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方形状,在其长度方向端部具有在长度方向排成一列的两个端子连接孔165、166。端子连接口165设于比端子连接孔166更靠近端部的位置。另外,在与设有端子连接孔165、166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设有端子连接孔167。在印刷基板16的底面,以连接上述端子连接孔165、166、167的方式而形成有线路163。线路163需要由能够导通电信号的导体形成,例如可以是铜箔等。线路163的中间附近被称为接触部163A。接触部163A是与后述的第二可动端子18的弯曲部181相接触的部分。在线路163上连接有第一电阻161、第二电阻162。第一电阻161、第二电阻162固定在印刷基板(电阻值检测用基板)16的底面。第一电阻161设于端子连接孔166和接触部163A之间。第二电阻162设于端子连接孔167和接触部163A之间。印刷基板(电阻值检测用基板)16的长度方向端部嵌入到上述槽部11b2、11b3,印刷基板(电阻值检测用基板)16定位于收纳部11b内。印刷基板(电阻值检测用基板)16的大致中部设有切口部164,形成滑块12的端子压入部122在被向下方向压下的情况下,与印刷基板(电阻值检测用基板)16不相接触而贯通切口部164突出到收纳部11b内部的位置关系。第二固定端子17为细长且厚度较薄的板形状(长方形状)的导体,且使其大致中部折弯成台阶状。第二固定端子17与第一固定端子14等同样地,例如可以为黄铜、磷青铜等材质。第二固定端子17的一端部向下方向被折弯,形成折弯部17a。折弯部17a以在与收纳部11b的设有第一槽部11b2的宽度方向侧面对向的侧面的外侧露出的方式被安装固定。第二固定端子17的折弯部17a的相反侧的端部向上方向被折弯,形成折弯部17b。折弯部17b的前端形成有突出部17b-A,突出部17b-A从下侧插通印刷基板16的端子连接孔167而被固定。第二可动端子18与第二固定端子17相同,为细长且厚度较薄的板形状(长方形状)的导体,在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形成有向上方向鼓起的弓状的弯曲部181。第二可动端子18与第一固定端子14等相同地,例如可以为黄铜、磷青铜等材质。第二可动端子18的弯曲部181的相反侧的端部向上方向被折弯,形成折弯部18b。折弯部18b的前端形成有突出部18b-A,突出部18b-A从下侧插通印刷基板16的端子连接孔166而被固定。第三固定端子19也为细长且厚度较薄的板形状(长方形状)的导体,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向上方向被折弯,形成有弯曲部19a。第三固定端子19与第一固定端子14等相同地,例如可以为黄铜、磷青铜等材质。折弯部19a与折弯部17a相同,以在侧面的外侧露出的方式,且以第二固定端子17和第三固定端子19大致平行的方式安装固定于折弯部17a的稍靠下侧。第三固定端子19的弯曲部19a的相反侧的端部向上方向被折弯,形成折弯部19b。折弯部19b的前端形成有突出部19b-A,突出部19b-A从下侧插通印刷基板16的端子连接孔165而被固定。如图8、图10所示,滑块12处于初期状态时,第二可动端子18的弯曲部181与上述印刷基板16的线路163的接触部163A相接触。如图9所示,将滑块12向下方压入,端子压入部122贯穿切口部164较深地突出到收纳部11b内时,端子压入部122的下端部碰触到处于其下方的第二可动端子18的上面大致中部,将第二可动端子18向下方向推压。此时,第二可动端子18如以突出部18b-A为固定端,以弯曲部181侧的端部为自由端的悬臂弹簧那样起作用。即,如图9所示,第二可动端子18被滑块12的端子压入部122压下,其弯曲部181向下方沉入,因此,印刷基板16的线路163的接触部163A和第二可动端子18的弯曲部181分离。另外,如图9所示,为了避免第三固定端子19和其他的端子接触而使折弯部19b较长地形成。例如,如果将折弯部17a与电源的高电压侧连接、将折弯部19a与电源的低电压侧连接并从未图示的电源流通检测用信号,则在滑块12处于初期状态时,弯曲部181和接触部163A处于接触状态,因此,检测用电流的路径成为:折弯部17a—第二固定端子17—折弯部17b—端子连接孔167—线路163—第二电阻162—接触部163A—弯曲部181—第二可动端子18—折弯部18b—端子连接孔166—端子连接孔165—折弯部19b—第三固定端子19—折弯部19a。从而,该路径中的电阻值是与第二电阻162的电阻值接近的值。另一方面,在滑块12处于闩锁状态时,弯曲部181和接触部163A不再接触,因此,检测用电流的路径成为:折弯部17a—第二固定端子17—折弯部17b—端子连接孔167—线路163—第二电阻162—接触部163A—第一电阻161—端子连接孔165—折弯部19b—第三固定端子19—折弯部19a。从而,该路径中的电阻值是与第一电阻161和第二电阻162的合计电阻值接近的值。因此,通过检测电阻值,并确认该电阻值是与第二电阻162的电阻值接近,还是与第一电阻161和第二电阻162的合计电阻值接近,可判别滑块12是处于初期状态还是处于闩锁状态。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1,具备用于定位电阻值检测用时所使用的印刷基板16的第一槽部11b2、第二槽部11b3,并以避开第二槽部11b3的方式使第一固定端子14形成为台阶状,因此,共用壳体11并仅需交换其他的一部分部件(固定端子、可动端子、印刷基板),就能够将规格变更为电阻值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2。另外,通过使收纳部11b在第二槽部11b3的稍靠下方具备支承部11b4,而使得支承部11b4不仅成为作为悬臂弹簧发挥作用的第一可动端子15的固定端,还使得支承部11b4在电阻值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2的部件组成中也不成为障碍。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导通/断开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1,能够与电阻值检测型堵片断流开关2共用壳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