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霾的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070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防霾的口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一种抗菌防霾的口罩,包括一个面层和一个里衬,面层和里衬之间设置有一个抗菌防霾功能层,功能层从外至内由第一纤维层、载银短纤无纺布滤层、载银纤维丝滤层、高效过滤层和第二纤维层构成,所述的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分别由亚麻布或者棉麻布或者全棉布或者混纺布构成,所述的载银短纤纺无纺布滤层是由丙纶或者涤纶无纺织布构成,在无纺织布的表面设置有一层纳米银,所述的载银纤维丝滤层由复数个纤维丝组成,纤维丝为中空的绦纶长丝,纤维丝的线径为20-30um,在纤维丝的中空内腔中浸渍有纳米银,高效过滤层由丙纶超细纤维构成,丙纶超细纤维的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本发明的口罩既抗菌又防霾,且可重复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抗菌防霾的口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口罩,具体的是一种抗菌 防霾的口罩。

【背景技术】:
[0002] 口罩,可分为空气过滤式口罩和供气式口罩。供气式口罩是指将与有害物隔离的 干净气源,通过动力作用如压空机、压缩气瓶装置等,经管及面罩送到人的面部供人呼吸。 空气过滤式口罩是日常工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大类。一个空气过滤式口罩的结构应分为两 大部分,一是面罩的主体,可以简单理解为它是一个口罩的架子;另一个是滤材部分,包括 用于防尘的过滤棉以及防毒用的化学过滤盒等。
[0003] 在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较多时,颗粒物吸入后会影响人们的健 康。现有技术中的口罩不能同时达到既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 5微米的颗 粒物、又能抗菌的技术效果。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防霾的口罩,所述的这种抗菌防霾的口罩要解决 现有技术中口罩不能既过滤空气中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 5微米的颗粒物,又能抗菌的技术 问题。
[0005] 本发明一种抗菌防霾的口罩,包括一个面层和一个里衬,所述的面层和里衬之间 设置有一个抗菌防霾功能层,所述的功能层从外至内由第一纤维层、载银短纤无纺布滤层、 载银纤维丝滤层、高效过滤层和第二纤维层构成,所述的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分别由亚 麻布或者棉麻布或者全棉布或者混纺布构成,所述的载银短纤纺无纺布滤层是由克重为 20g/m2-40g/m2的丙纶或者涤纶无纺织布构成,在所述的丙纶或者涤纶无纺织布的表面设置 有一层纳米银,所述的载银纤维丝滤层的厚度在1.0-2. Omm之间,所述的载银纤维丝滤层 由复数个纤维丝组成,所述的纤维丝为中空的绦纶长丝,所述的纤维丝的线径为20-30um, 在所述的纤维丝的中空内腔中浸渍有纳米银,所述的丙纶超细纤维高效过滤材料的表面涂 覆聚四氟乙烯,共同组成低阻高效过滤层。所述的面层和所述的抗菌防霾功能层之间设置 有一个第一内衬层,所述的里衬和所述的抗菌防霾功能层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内衬层,所 述的面层、里衬的两侧均设置有套环。
[0006] 进一步的,所述的面层和里衬的轮廓呈盾形。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的面层的内侧设置有一个鼻夹。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的面层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第一缺口,所述的第一内衬层的外周沿 着所述的第一缺口的周边缝合固定。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的里衬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第二缺口,所述的第二内衬层的外周沿 着所述的第二缺口的周边缝合固定。
[0010] 进一步的,所述的鼻夹设置在所述的面层和所述的第一内衬层之间、或者设置在 所述的里衬的内侧。
[0011] 进一步的,所述的均为锦氨纶或涤氨纶运动速干高弹力布组成。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霾功能层,从外至内由第一纤维层、载银短纤无纺布 滤层、载银纤维丝滤层、高效过滤层和第二纤维层构成,所述的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分 别由亚麻布或者棉麻布或者全棉布或者混纺布构成,所述的载银短纤纺无纺布滤层是由克 重为20g/m2-40g/m 2的丙纶或者涤纶无纺织布构成,在所述的无纺织布的表面设置有一层 纳米银,所述的载银纤维丝滤层的厚度在1.0-2. Omm之间,所述的载银纤维丝滤层由复数 个纤维丝组成,所述的纤维丝为中空的绦纶长丝,所述的纤维丝的线径为20-30um,在所述 的纤维丝的中空内腔中浸渍有纳米银,所述的高效过滤层由丙纶超细纤维构成,所述的丙 纶超细纤维的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
[0013] 具体的,所述的运动速干高弹力布为锦氨纶或涤氨纶布料,涤氨纶/锦氨纶,规格 氨纶比5. 0% -10. 00%,基重140g/m2-180g/m2。弹力布的作用,使得口罩能紧密人的面部, 保持口罩密合性,同时,便于佩戴,使得口罩不需经另装弹力带或捆带。
[0014] 具体的,第一纤维层为亚麻布或者棉麻布或者全棉布或者混纺布,既是保护除霾 抗菌功能层,又是与外界污浊空气接触的第一道屏障,有对粗大固体颗粒物的预过滤效果。 亚麻/棉麻/纯棉及混纺布料,规格20-40支,120g/m 2-180g/m2。
[0015] 载银短纤纺无纺布滤层,是在克重20g/m2-40g/m2的丙纶或者涤纶无纺织布表面, 采用磁控溅射镀银工艺,在其表面镀上一层纳米银,纳料银具有高效抗菌性能,该载银短纤 纺无纺布滤层,既有具有抗菌灭菌功能,同时兼对粒径大于PM2. 5颗粒预过滤,保护后层更 精密过滤层的作用。
[0016] 载银纤维丝滤层,平辅在功能层中,形成一个纤维毡过滤层,其厚度约I. 0-2. 0mm, 纤维丝为一中空绦纶长丝,线径20-30um.通过特殊工艺,在其中空内腔浸渍有纳米银。该 层的关键作用是中空腔里的纳米银缓释,保持该过滤层的持久抗菌性能,对污浊空气再次 过滤,增加口罩的纳尘量,提高口罩使用寿命,同时亦具有辅助过滤功能。医学研究表明,空 气中的细菌均寄生于空气中微细颗粒或空气中的气溶胶上,载银短纤纺无纺布滤层及载银 纤维丝滤层在拦截空气中微细颗粒或空气中的气溶胶的同时,也拦截了寄生于其上细菌, 纳米银对拦截下来的细菌,通过复杂的电化学机理,将细菌杀灭。
[0017] 载银短纤纺无纺布滤层侧重即时灭菌,载银纤维丝滤层侧重纳米银缓释,保持持 久的抗菌灭菌性能。
[0018] 高效过滤层的表面涂覆有低阻高效过滤材料,其过PM2. 5对滤效率大于95%,又 具有很高防水性能及优秀透气性,单一的去除PM2. 5功能。
[0019] 第二纤维层为亚麻布或者棉麻布或者全棉布或者混纺布构成,既是如第一纤维层 为亚麻布或者棉麻布或者全棉布或者混纺布,保获除霾抗菌功能层外,同时也是使得人体 接触处更舒适。
[0020] 载银纤维丝滤层、载银短纤纺无纺布滤层的抗菌性能,按国标GB/T 20944. 2-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的方法,测试其抗菌性,由金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 作为指示菌,材料的抗菌率均大于99%。口罩的过滤效率,按国家GB2626-2006,呼吸防护 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方法进行测试的。由测试设备为GK-3016,测试其油雾 颗粒及盐雾颗粒拦截效率,由设备ZR-1210型口罩呼吸阻力测试仪,测试口罩的呼吸阻力。 油雾颗粒是由DOP试剂产生,盐雾是由标准浓度的氯化钠产生。测试结果,口罩的过滤效率 超过了国标中KN95、KP95规定要求。呼吸阻力,也大大低于国标中规定的总吸气阻力不大 于350Pa,总呼气阻力不大于250Pa.(具体测试结果如表1)
[0021]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发明的这种材料及结构,使 得口罩可以重复使用,使得口罩更环保。通过试验,可能耐清洗次数不低于25次。过率效 率测试定,清洗10次以上,过滤效率略降,仍保持在90%左右。本发明的面层和里衬由运动 速干弹力材料(如涤氨纶,锦氨纶)组成,既便于佩戴,又与抗菌防霾功能层密缝连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抗菌防霾的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抗菌防霾功能层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实施例1
[0025] 本发明一种抗菌防霾的口罩,包括一个面层1和一个里衬2,所述的面层1和里衬 2之间设置有一个抗菌防霾功能层3,所述的功能层3从外至内由第一纤维层4、载银短纤无 纺布滤层5、载银纤维丝滤层6、高效过滤层7和第二纤维层8构成,所述的第一纤维层4、第 二纤维层8分别由亚麻布或者棉麻布或者全棉布或者混纺布构成,所述的载银短纤纺无纺 布滤层5是由克重为20g/m 2-40g/m2的丙纶或者涤纶无纺织布构成,在所述的无纺织布的表 面设置有一层纳米银,所述的载银纤维丝滤层6的厚度在I. 0-2. Omm之间,所述的载银纤维 丝滤层6由复数个纤维丝组成,所述的纤维丝为中空的绦纶长丝,所述的纤维丝的线径为 20-30um,在所述的纤维丝的中空内腔中浸渍有纳米银,所述的高效过滤层7由丙纶超细纤 维构成,所述的丙纶超细纤维的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所述的面层1和所述的抗菌防霾功 能层3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内衬层10,所述的里衬2和所述的抗菌防霾功能层3之间设置 有一个第二内衬层11,所述的面层1、里衬2的两侧均设置有套环15。
[0026] 进一步的,所述的面层1和里衬2的轮廓呈盾形。
[0027] 进一步的,所述的面层1的内侧设置有一个鼻夹9。
[0028] 进一步的,所述的面层1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第一缺口 12,所述的第一内衬层10的 外周沿着所述的第一缺口 12的周边缝合固定。
[0029] 进一步的,所述的里衬2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第二缺口 13,所述的第二内衬层11的 外周沿着所述的第二缺口 14的周边缝合固定。
[0030] 具体的,所述的第一内衬层10、功能层3、第二内衬层11的外轮廓相同。
[0031] 进一步的,所述的鼻夹9设置在所述的面层1和所述的第一内衬层10之间、或者 设置在所述的里衬2的内侧。
[0032] 进一步的,所述的面层1、里衬2由运动速干高弹力布组成。
[003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菌防霾功能层3,从外至内由第一纤维层4、载银短纤无纺 布滤层5、载银纤维丝滤层6、高效过滤层7和第二纤维层8构成,所述的第一纤维层4、第 二纤维层8分别由亚麻布或者棉麻布或者全棉布或者混纺布构成,所述的载银短纤纺无纺 布滤层5是由克重为20g/m 2-40g/m2的丙纶或者涤纶无纺织布构成,在所述的无纺织布的表 面设置有一层纳米银,所述的载银纤维丝滤层6的厚度在I. 0-2. Omm之间,所述的载银纤维 丝滤层6由复数个纤维丝组成,所述的纤维丝为中空的绦纶长丝,所述的纤维丝的线径为 20-30um,在所述的纤维丝的中空内腔中浸渍有纳米银,所述的高效过滤层7的丙纶超细纤 维高效过滤材料的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共同组成低阻高效过滤层。
[0034] 下述实施例采用的样品均为实施例1的产品。
[0035] 实施例2
[0036] 过滤效率的测定是在GK - 3016过滤效率测试仪设备上进行的,总吸气阻力及 总呼气阻力是在ZR-1210型口罩呼吸阻力测试仪进行的。具体的实验测试方法是按国家 GB2626-200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规范要求自行进行的。
[0037] 表1过滤效率及阻力测试。
[0038]

【权利要求】
1. 一种抗菌防霾的口罩,包括一个面层和一个里衬,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层和里衬 之间设置有一个抗菌防霾功能层,所述的功能层从外至内由第一纤维层、载银短纤无纺布 滤层、载银纤维丝滤层、高效过滤层和第二纤维层构成,所述的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分 别由亚麻布或者棉麻布或者全棉布或者混纺布构成,所述的载银短纤纺无纺布滤层是由 克重为20g/m2-40g/m2的丙纶或者涤纶无纺织布构成,在所述的丙纶或者涤纶无纺织布的 表面设置有一层纳米银,所述的载银纤维丝滤层的厚度在1. 0-2. 0_之间,所述的载银纤 维丝滤层由复数个纤维丝组成,所述的纤维丝为中空的绦纶长丝,所述的纤维丝的线径为 20-30um,在所述的纤维丝的中空内腔中浸渍有纳米银,所述的高效过滤层由丙纶超细纤维 构成,所述的丙纶超细纤维的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所述的面层和所述的抗菌防霾功能层 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内衬层,所述的里衬和所述的抗菌防霾功能层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内 衬层,所述的面层、里衬的两侧均设置有套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霾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层和里衬的轮廓呈 盾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霾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层的内侧设置有一 个鼻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霾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层的中部设置有一 个第一缺口,所述的第一内衬层的外周沿着所述的第一缺口的周边缝合固定。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霾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里衬的中部设置有一 个第二缺口,所述的第二内衬层的外周沿着所述的第二缺口的周边缝合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防霾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夹设置在所述的面 层和所述的第一内衬层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的里衬的内侧。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防霾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层、里衬均为锦氨纶 或涤氨纶运动速干高弹力布构成。
8. -种抗菌防霾功能层,其特征在于:从外至内由第一纤维层、载银短纤无纺布滤层、 载银纤维丝滤层、高效过滤层和第二纤维层构成,所述的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分别由亚 麻布或者棉麻布或者全棉布或者混纺布构成,所述的载银短纤纺无纺布滤层是由克重为 20g/m2-40g/m2的丙纶或者涤纶无纺织布构成,在所述的丙纶或者涤纶无纺织布的表面设置 有一层纳米银,所述的载银纤维丝滤层的厚度在1.0-2. 0mm之间,所述的载银纤维丝滤层 由复数个纤维丝组成,所述的纤维丝为中空的绦纶长丝,所述的纤维丝的线径为20-30um, 在所述的纤维丝的中空内腔中浸渍有纳米银,所述的高效过滤层由丙纶超细纤维构成,所 述的丙纶超细纤维的表面涂覆聚四氟乙烯。
【文档编号】A41D13/11GK104432708SQ201410798234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8日
【发明者】刘武义, 张巍巍, 傅震, 蒋青 申请人:上海海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