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绒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54114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出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绒装置,其包括储绒箱和与储绒箱配合设置的出绒箱。所述储绒箱和出绒箱在水平方向上相邻设置并在两者的下侧相互连通。所述储绒箱设有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搅拌轴、设置在第一搅拌轴下侧并垂直第一搅拌轴设置的搅拌叶轮、以及驱动第一搅拌轴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出绒箱设有位于内侧且水平设置的第二搅拌轴、沿第二搅拌轴径向延伸的若干搅拌杆、驱动第二搅拌轴转动的第二电机、以及位于第二搅拌轴一侧的出绒口。
【专利说明】出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出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操作的出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羽绒生产大国,目前,羽绒产品内羽绒的充填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 人工手工填充,即由操作人员称量羽绒,并将称好的羽绒用手塞入裁片的胆腔内,该种方式 仅适用于充绒量较小的羽绒产品,充绒效率较低,并且纷飞的羽绒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较大; 另一种是采用充绒机进行充绒,该种充绒机包括有上下堆叠设置的储绒箱、出绒箱、设置在 储绒箱和出绒箱的隔板上的门体机构、设置在出绒箱外侧的称重柜和充绒管等;储绒箱内 的羽绒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二搅拌轴做初次打松后,通过打开门体机构而向下输送到出绒 箱,出绒箱内水平设置的第二搅拌轴再将羽绒进一步打松后输送到称重箱,然后将称重箱 内的羽绒从充绒管排出以完成充绒;该种上下堆叠设置的储绒箱和出绒箱使得操作人员不 方便往其中填充羽绒,且需求厂房的高度较高,在目前空间利用日益紧张、且人员长期填充 羽绒不便的情况下,使得该种充绒机的市场推广率较低;另外,在门体打开后羽绒靠自身重 力下放时容易在门体机构部位造成堵塞。
[0003]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出绒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羽绒传递时不会发生堵塞现象且高度较小的出 绒装置。
[0005]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绒装置,包括储绒箱和与储 绒箱配合设置的出绒箱,所述储绒箱和出绒箱在水平方向上相邻设置并在两者的下侧相互 连通,所述储绒箱设有第一搅拌机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在坚直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第 一搅拌轴、设置在第一搅拌轴下侧并垂直第一搅拌轴设置的搅拌叶轮、以及驱动第一搅拌 轴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出绒箱设有位于内侧且水平设置的第二搅拌轴、沿第二搅拌轴径 向延伸的若干搅拌杆、驱动第二搅拌轴转动的第二电机、以及位于第二搅拌轴一侧的出绒 □。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叶轮自储绒箱延伸至所述出绒箱的下 侧,所述搅拌杆位于搅拌叶轮的上方。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绒箱设有两组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一搅拌机 构,并且两组第一搅拌机构的旋转方向相反设置。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两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在出绒箱和储绒箱的排列 方向上排列设置,其中远离出绒箱的一组第一搅拌机构中的搅拌叶轮高于另一搅拌叶轮设 置,并且两组第一搅拌机构中的搅拌叶轮在坚直方向上的投影交叠设置。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绒箱远离出绒箱的一侧顶部设有可向上打 开的盖板。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绒箱的一侧壁上还设有储绒观察窗。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绒箱的一侧设有出绒观察窗。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绒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出绒口相连接的风机 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位于内侧的风机腔、连通风机腔与出绒口的吸绒口和用以与一充 绒装置连接的输出口。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绒箱的高度小于储绒箱,所述风机组件设 置在所述出绒箱的顶部。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出绒装置通过将储绒箱和出绒箱在水平方 向上相邻设置,从而可减小出绒装置的高度,无需特别需求的高度空间,且方便向储绒箱内 填充羽绒;另外,在储绒箱内设置的第一搅拌机构通过搅拌叶轮可将储绒箱内的羽绒水平 传送至出绒箱,不会发生堵塞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出绒装置的立体图;
[0016] 图2是图1中出绒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17] 图3是图2中出绒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 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 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19] 另外,以下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下"、"水平"及"垂直"等均根据图示角度 定义。
[0020]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出绒装置100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 型出绒装置100包括储绒箱1和与储绒箱1配合设置的出绒箱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储绒 箱1和出绒箱2在水平方向上相邻设置并在两者的下侧相互连通。
[002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储绒箱1大于出绒箱2。其中所述储绒箱1具有第一底壁 11、垂直连接第一底壁11的三个第一侧壁12和与出绒箱2共用的连接壁13、与第一底壁 11平行的第一顶壁14、以及设置在第一顶壁14的一侧并倾斜设置的盖板15。所述盖板15 外侧设置有供操作人员打开的把手151。所述盖板15设置在储绒箱1远离出绒箱2的一侧 顶部,并可向上打开,以供操作人员向储绒箱1内填装羽绒。所述储绒箱1的其中一第一侧 壁12上还设有储绒观察窗12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储绒观察窗121设置在远离出绒箱2 的第一侧壁12上。
[002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出绒箱2包括下箱体21和位于下箱体21上方的上箱体22。 所述上箱体22的度宽小于下箱体21。所述下箱体21具有与第一底壁11共面的第二底壁 211、以及连接储绒箱1的两个第一侧壁12的两个第二侧壁212。所述上箱体22具有三个 第三侧壁221和一个第二顶壁222,其中两个第三侧壁221相较出绒箱2的两个第二侧壁 221向内缩进。所述上箱体22的其中一第三侧壁221设有出绒观察窗2211,具体设置在远 离储绒箱1的一个第三侧壁221上。
[0023] 结合图3所示,所述储绒箱1内设有第一搅拌机构3。所述第一搅拌机构3包括在 坚直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搅拌轴31、设置在第一搅拌轴31下侧并垂直第一搅拌轴31设 置的搅拌叶轮32、以及驱动第一搅拌轴31带动搅拌叶轮32转动的第一电机33。所述搅拌 叶轮32自储绒箱1内延伸至所述出绒箱2的下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叶轮32的一 部分延伸至下箱体21内,以使得搅拌叶轮32可将储绒箱1内的羽绒搅拌传递至出绒箱2 内。所述下箱体21的高度稍大于搅拌叶轮32在坚直方向上的高度。所述第一电机33设 置在第一顶壁14上并与第一搅拌轴31的顶端连接。
[0024] 所述出绒箱2设有位于内侧且水平设置的第二搅拌轴23、沿第二搅拌轴23径向延 伸的若干搅拌杆24、驱动第二搅拌轴23转动的第二电机(未图示)、以及位于第二搅拌轴23 一侧的出绒口 25。其中所述搅拌杆24位于上箱体22中,即位于搅拌叶轮32的上方,从而 将搅拌叶轮32传递至下箱体21内的羽绒向上打松,并从出绒口 25内被排出。另外,所述 搅拌杆24在第二搅拌轴23的轴向方向上均匀设置。
[0025]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储绒箱1设有两组平行设置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3,并且两 组第一搅拌机构3的旋转方向相反设置。两组第一搅拌机构3在出绒箱2和储绒箱1的排 列方向上排列设置,仅有靠近出绒箱2的一组第一搅拌机构3上的搅拌叶轮32延伸至出绒 箱2内,另一个设置在储绒箱1内远离出绒箱2的一侧。另外,远离出绒箱2的一组第一搅 拌机构3中的搅拌叶轮32高于另一搅拌叶轮32设置,同时,两组第一搅拌机构3中的搅拌 叶轮32在坚直方向上的投影交叠设置,由此可通过远离出绒箱2的搅拌叶轮32将羽绒朝 出绒箱2方向传递,然后再通过靠近出绒箱2的搅拌叶轮32将羽绒传递至出绒箱2内,通 过该种搅拌叶轮32传送羽绒的方式可有效防止羽绒堵塞。
[0026]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出绒装置100还包括与所述出绒口 25 相连接的风机组件4。所述风机组件4包括风机40、位于内侧的风机腔41、连通风机腔41 与出绒口 25的吸绒口(未图示)和用以与一充绒装置(未图示)连接的输出口 42。所述吸绒 口位于风机腔41的下方。所述输出口 42位于风机腔41的一侧。使用时,通过风机40的 吸力将出绒箱2内的羽绒从出绒口 25内吸入风机腔41,然后再自输出口 42输出至充绒装 置,以进行充绒,如此可避免人工手工操作。
[0027]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出绒箱2的高度小于储绒箱1,并且所述风机组件4设置在 所述出绒箱2的顶部。
[002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出绒装置100通过将储绒箱1和出绒箱2在水平方向上相 邻设置,从而可减小出绒装置100的高度,无需特别需求的高度空间,且方便向储绒箱1内 填充羽绒;另外,在储绒箱1内设置的第一搅拌机构3通过搅拌叶轮32可将储绒箱1内的 羽绒水平传送至出绒箱2,不会发生堵塞现象。
[0029]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 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 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30]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 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 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出绒装置,包括储绒箱和与储绒箱配合设置的出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绒 箱和出绒箱在水平方向上相邻设置并在两者的下侧相互连通,所述储绒箱设有第一搅拌机 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包括在坚直方向上延伸设置的第一搅拌轴、设置在第一搅拌轴下侧 并垂直第一搅拌轴设置的搅拌叶轮、以及驱动第一搅拌轴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出绒箱设 有位于内侧且水平设置的第二搅拌轴、沿第二搅拌轴径向延伸的若干搅拌杆、驱动第二搅 拌轴转动的第二电机、以及位于第二搅拌轴一侧的出绒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轮自储绒箱延伸至所述 出绒箱的下侧,所述搅拌杆位于搅拌叶轮的上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绒箱设有两组平行设置的所 述第一搅拌机构,并且两组第一搅拌机构的旋转方向相反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绒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在出绒箱和 储绒箱的排列方向上排列设置,其中远离出绒箱的一组第一搅拌机构中的搅拌叶轮高于另 一搅拌叶轮设置,并且两组第一搅拌机构中的搅拌叶轮在坚直方向上的投影交叠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绒箱远离出绒箱的一侧顶部 设有可向上打开的盖板。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绒箱的一侧壁上还设有储绒 观察窗。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绒箱的一侧设有出绒观察窗。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绒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出绒口 相连接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位于内侧的风机腔、连通风机腔与出绒口的吸绒口 和用以与一充绒装置连接的输出口。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绒箱的高度小于储绒箱,所述 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出绒箱的顶部。
【文档编号】A41H43/00GK203877904SQ201420244405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4日
【发明者】张科, 张路静 申请人:常熟市百联自动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