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597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底结构,其应用于具有防滑结构的鞋子。所述鞋底结构包括鞋底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爪钉和连接台,所述连接爪钉朝向所述鞋底的一端向所述连接爪钉的径向凸伸形成所述连接台,所述连接台背离所述连接爪钉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鞋底,所述连接爪钉用于连接所述防滑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结构,连接台沿连接爪钉的径向凸伸形成,使得连接台与连接爪钉的轴向呈垂直,具有较大面积的连接台固定连接于鞋底,并通过连接爪钉可拆卸地连接于防滑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结构的结构简单,且通过增加连接件与鞋底的连接面积,使得连接件与鞋底的连接非常稳定,从而保证鞋子性能稳定、可靠。
【专利说明】鞋底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尤其涉及一种鞋用的鞋底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通常于鞋底设置防滑纹,增加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使得人们在行走时,鞋底与地面间产生的摩擦力推动人们前行。当人们在快速运动时,如奔跑、极速转向等场合,例如Golf运动,需要鞋底与地面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故此,通常于运动鞋的鞋底设置防滑结构,进一步增加鞋底的摩擦因数,使得鞋底与地面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增加抓地力。
[0003]目前,现有的此类鞋底结构都是在鞋的中底内埋设卡槽或镙母结构的嵌件,通过卡槽或螺母结构的嵌件与防滑结构相连接。由于嵌件的设置,使得鞋底结构比较复杂,且嵌件通过埋设的方式设置于鞋的中底,使得嵌件与鞋的中底的连接不够可靠,影响鞋子的性倉泛。
[0004]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同时不影响鞋子性能稳定的鞋底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不影响鞋子性能稳定的鞋底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鞋底结构,所述鞋底结构应用于具有防滑结构的鞋子,所述鞋底结构包括鞋底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爪钉和连接台,所述连接爪钉朝向所述鞋底的一端向所述连接爪钉的径向凸伸形成所述连接台,所述连接台背离所述连接爪钉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鞋底,所述连接爪钉用于连接所述防滑结构。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结构,连接台沿连接爪钉的径向凸伸形成,使得连接台与连接爪钉的轴向呈垂直,且使得连接台的面积比较大;具有较大面积的连接台固定连接于鞋底,并通过连接爪钉可拆卸地连接于防滑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结构的结构简单,且通过增加连接件与鞋底的连接面积,使得连接件与鞋底的连接非常稳定,从而保证鞋子性能稳定、可靠。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鞋底包括中底和连接于所述中底下侧的大底,所述大底形成有连通所述中底的避让位;所述连接台连接于所述中底,所述连接爪钉经所述避让位伸出以连接所述防滑结构;大底连接于中底的下侧,减少弹性较佳而强度不足的中底与地面的接触,从而使得鞋子保持较佳的弹性;大底可分成多个小块,各小块之间的间隙构成避让位,以使得连接于中底的连接件得以伸出以连接防滑结构,当然,大底亦可为与中底相对应的一个大块,于大底上开设容置槽形成避让位,同样能够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0009]较佳的,所述大底包覆所述中底的侧部。
[001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鞋底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连接台的容置槽;所述连接台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并连接所述鞋底,所述连接爪钉伸出所述容置槽以连接所述防滑结构;连接台容置于位于鞋底的容置槽内,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结构结构紧凑、轻便,从而使得鞋子不至因增设的连接台导致体积增大而显得笨重。
[0011]较佳的,所述容置槽的深度大于连接台的高度;部分所述防滑结构深入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防滑结构的周侧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相贴;部分防滑结构深入容置槽内,且防滑结构的周侧与容置槽的侧壁相贴,以减少防滑结构相对鞋底发生移位的可能性,从而防止连接件被防滑结构带动下相对鞋底移动或连接爪钉相对连接台发生弯折,进一步保障具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结构的鞋子的稳定性。
[0012]较佳的,若干所述连接件分布于所述鞋底,任一所述连接爪钉连接于一所述防滑结构;若干连接件可呈一定规则地排布于鞋底,亦可呈不规则地排布于鞋底,只需若干个连接件背离鞋底的一侧端面位于符合人体工学的曲面内即可。
[0013]较佳的,所述防滑结构和所述连接爪钉设有相对应的螺纹部。
[0014]较佳的,所述防滑结构为塑胶材质或金属材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鞋底结构与防滑结构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0018]图4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防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鞋底结构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结构应用于具有防滑结构的鞋子。如图1-图2所示,鞋底结构100包括鞋底110和连接件120,八个连接件120排布于鞋底110的底面,且连接件120固定连接于鞋底110 ;连接件120用于连接防滑结构200。如图2所示,当八个连接件120分别连接一防滑结构200时,八个防滑结构200背离鞋底110的一侧端面构成用于与地面接触的防滑面。连接件120的数量不限为八个,亦可以为任意个;连接件120的排布位置亦不以附图所限,若干连接件120可呈一定规则地排布于鞋底110,亦可呈不规则地排布于鞋底110,只需若干个连接件120背离鞋底110的一侧端面位于符合人体工学的曲面内即可。结合图3-图6所示,更具体地:
[0023]如图4所示,连接件120包括连接爪钉121和连接台122,连接爪钉121的一端沿连接爪钉121径向的圆周侧凸伸形成截面呈圆形的连接台122。连接爪钉121与连接台122的连接关系非常稳定,且连接爪钉121与连接台122呈大致垂直。
[0024]如图6所示,鞋底110包括中底111和大底112,其中,中底111弹性较佳而强度不足,大底112弹性较差而强度较好。大底112连接于中底111的下侧并包覆中底111的侧部,减少中底111与地面的接触,从而使得鞋子保持较佳的弹性。大底112形成有连通中底111的避让位;连接台122连接于中底111,连接爪钉121经避让位伸出以连接防滑结构200。
[0025]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大底112为与中底111相对应的一块式结构,大底112包覆中底111的下侧和侧部,使得中底111仅用于支撑脚部的上侧露出大底112 ;于大底112上开设连通中底111的容置槽112a形成避让位,连接台122容置于容置槽112a内,且连接台122背离连接爪钉121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容置槽112a的底部,从而使得连接件120固定连接于鞋底110,且连接爪钉121与鞋底110呈大致垂直的方向;由于连接台122容置于容置槽112a内,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结构100结构紧凑、轻便,从而使得具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结构100的鞋子不至因增设的连接台122导致体积增大而显得笨重。进一步的,容置槽112a的深度大于连接台122的高度,连接爪钉121伸出容置槽112a并连接防滑结构200,使得部分防滑结构200可以深入到容置槽112a中,且防滑结构200的周侧与容置槽112a的侧壁相贴,以减少防滑结构200相对鞋底110发生移位的可能性,从而防止连接件120在防滑结构200的带动下相对鞋底110移动或连接爪钉121相对连接台122发生弯折,进一步保障具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结构100的鞋子的稳定性。
[0026]在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其他实施例中,大底112亦可为若干个小块组成,各小块之间的间隙构成避让位,以使地连接于中底111的连接件120得以伸出以连接防滑结构200。
[0027]进一步的,鞋底亦可不包括中底和大底,而为同一材料直接成型而成。于鞋底上开设用于容置连接台122的容置槽;连接台122容置于容置槽内并连接鞋底,连接爪钉121伸出容置槽以连接防滑结构200。容置槽的深度大于连接台122的高度,连接爪钉121伸出容置槽并连接防滑结构200,使得部分防滑结构200可以深入到容置槽中,且防滑结构200的周侧与容置槽的侧壁相贴,以减少防滑结构200相对鞋底发生移位的可能性,同样能够实现防止连接件120在防滑结构200的带动下相对鞋底110移动或连接爪钉121相对连接台122发生弯折,进一步保障具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结构100的鞋子的稳定性。
[0028]如图5所示,防滑结构200包括防滑本体210和位于防滑本体210下方并与防滑本体210 —体成型的防滑件220。八个防滑结构200的防滑件220背离防滑本体210的一侧构成用于与地面相接触的防滑面,以使具有本实用新型鞋底结构100的鞋子与地面间产生足够的摩擦力和抓地力。再请参阅图5,防滑本体210的中部开设有螺纹部211,如图4所示,连接爪钉121具有螺纹部121a,通过该螺纹部211与连接爪钉121的螺纹部121a螺纹连接,从而使得防滑结构200可以方便的拆离鞋底结构100,亦可方便的将一新的防滑结构200安装至鞋底结构100。防滑结构200可以为塑胶材质或金属材质。在本实施例中,防滑件220为与防滑本体210 —体成型的爪状结构,五个爪状结构的防滑件220设置于一防滑本体210的一侧构成具有较强抓地力的防滑结构200 ;在不同于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中,一防滑结构200具有的爪状结构的防滑件220的数量可以为三个、四个或其他数量,进一步的,防滑件220亦可以为其他结构,如碗装结构、呈中空的圆台结构等。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结构100,连接台122沿连接爪钉121的径向凸伸形成,使得连接台122与连接爪钉121的轴向呈垂直,且使得连接台122的面积比较大;通过较大面积的连接台122固定连接于鞋底110,增加连接件120与鞋底110的连接面积,使得连接件120与鞋底110的连接非常稳定,并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结构100的结构非常简单;连接爪钉121的远离鞋底110的一端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连接于防滑结构200,当一防滑结构200磨损过度需要更换时,拆去破损的防滑结构200,更换一新的防滑结构200即可,从而延长鞋子的寿命,节约使用成本;容置槽112a的深度大于连接台122的高度,连接爪钉121伸出容置槽112a并连接防滑结构200,使得部分防滑结构200可以深入到容置槽112a中,且防滑结构200的周侧与容置槽112a的侧壁相贴,以减少防滑结构200相对鞋底110发生移位的可能性,从而防止连接件120在防滑结构200的带动下相对鞋底110移动或连接爪钉121相对连接台122发生弯折,进一步保障具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鞋底结构100的鞋子的稳定性。
[0030]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鞋底结构,所述鞋底结构应用于具有防滑结构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结构包括鞋底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爪钉和连接台,所述连接爪钉朝向所述鞋底的一端向所述连接爪钉的径向凸伸形成所述连接台,所述连接台背离所述连接爪钉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鞋底,所述连接爪钉用于连接所述防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包括中底和连接于所述中底下侧的大底,所述大底形成有连通所述中底的避让位;所述连接台连接于所述中底,所述连接爪钉经所述避让位伸出以连接所述防滑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包覆所述中底的侧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连接台的容置槽;所述连接台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并连接所述鞋底,所述连接爪钉伸出所述容置槽以连接所述防滑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深度大于连接台的高度;部分所述防滑结构深入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防滑结构的周侧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相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连接件分布于所述鞋底,任一所述连接爪钉连接于一所述防滑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和所述连接爪钉设有相对应的螺纹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结构为塑胶材质或金属材质。
【文档编号】A43B13/22GK203986374SQ201420375650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发明者】覃业泰 申请人:东莞疆皓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