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鞋面布料、该立体鞋面布料的制造方法及鞋类组件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14862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立体鞋面布料、该立体鞋面布料的制造方法及鞋类组件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鞋面布料、该立体鞋面布料的制造方法及鞋类组件,特别尤指利用经编机编织出一体成型的立体鞋面,以缩短制鞋所需的时间。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制鞋方式是利用大量的人力资源将各部分的面料裁切后再加以缝合,但是采用这种制鞋方式会使产品的产能及质量难以维持稳定。再者,裁切后的边材耗损约占总体面料的20%~30%,不但造成成本浪费,更增加后续处理的困难度。

目前,业界已针对上鞋面开发出利用针织或梭织等编织技法加以编织出平面的鞋面布料,然而,上述方法仍须再藉由车缝等方式来缝合成鞋面,其制造时间虽较传统方式有所缩减,但仍无法完全克服质量不均的问题。再者,传统的纺织纤维无法满足鞋件所需的物性,仍需于各补强区域缝合若干个补强片以增加其支撑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发明人经多年苦心潜心研究、思索并设计出了一种立体鞋面及其制造方法,以针对现有技术的缺失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体鞋面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公知技术中须依靠大量人力资源及经验的问题,以降低相关制造成本。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体鞋面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同时编织出整体袜状鞋面织物以使该立体鞋面一体成型,进 而降低边材耗损。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体鞋面及其制造方法,通过根据不同的连接点规划部位以进行面料织物的边缘收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体鞋面及其制造方法,通过藉由镂空孔隙的设计来利于进行斜向收边织法,将第一鞋面单元与第二鞋面单元无缝连接,以隐藏鞋脊缝线,进而维持整体立体鞋面的美观性。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体鞋面及其制造方法,可根据所需的鞋筒高度需求来适应调整鞋样轮廓的相关位置的配置。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体鞋面及其制造方法,可藉由组织构图的配置以同时进行全幅织造,进而提升产品产能。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立体鞋面及其制造方法,利用具热收缩性的纱线经加热收缩以伏贴楦头模型,以缩减整体鞋件的制造时间。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鞋面布料,其利用经编机将至少一纱线根据组织构图编织而成,组织构图可包含至少一个鞋型轮廓及相对应的至少一处连接点规划部位,立体鞋面布料包含第一鞋面单元、第二鞋面单元、镂空孔隙以及鞋型轮廓缝合线。

第一鞋面单元是利用经编机的第一部分针床根据至少一个鞋型轮廓而编织成型的。第二鞋面单元是利用经编机的第二部分针床根据至少一个鞋型轮廓而编织成型的。至少一个镂空孔隙可根据至少一处连接点规划部位进行斜向收边织法,以无缝连接第一鞋面单元及第二鞋面单元。至少一个鞋型轮廓缝合线可根据至少一处连接点规划部位进行收边编织来形成至少一鞋样轮廓。

优选纱线可为具有双熔点的同质纤维纱线。

优选第一鞋面单元及/或第二鞋面单元还包含多个鞋面补强件,以增加至少一个立体鞋面的支撑性。

优选鞋样轮廓可根据鞋筒高度需求来适当调整组织构图的相关 配置。

优选镂空孔隙可根据鞋型轮廓的鞋脊曲率以设计规划。

优选可根据至少一个鞋型轮廓裁切出至少一个袜状鞋面织物。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鞋面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设计具有至少一个鞋型轮廓及相对应的至少一处连接点规划部位的组织构图,每一个鞋型轮廓至少包含一个鞋脊边界及一个鞋样轮廓。

藉由经编机将至少一纱线根据组织构图进行编织,编织出与轮廓相对应的第一鞋面单元及第二鞋面单元。

根据至少一处连接点规划部位交错编织第一鞋面单元及第二鞋面单元,利用斜向收边织法连接第一鞋面单元及第二鞋面单元,使鞋脊边界能够无缝连接。

根据至少一个鞋型轮廓裁剪出至少一个袜状鞋面织物。

将至少一个袜状鞋面织物依序套设于楦头模型上,经加热收缩使之成型为至少一个立体鞋面。

优选至少一纱线为相同材质的双熔点纤维纱线。

优选鞋脊边界是通过配置镂空孔隙,利于斜向收边织法编织而成的。

优选鞋样轮廓可根据鞋筒高度需求来适当调整组织构图的相关配置。

优选鞋型轮廓包含开放边界轮廓,开放边界轮廓可利用单层收边织法编织而成。

优选开放边界轮廓可包含鞋领轮廓、鞋腰身上沿轮廓或其组合。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鞋类组件,其包含鞋底结构及立体鞋面,通过将立体鞋面与鞋底结构连接,从而形成鞋类组件。

为了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以及实际实施后所得到的增益性效果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参照附图对较佳的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鞋面布料的第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鞋面布料的第二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鞋面的制造方法的制造步骤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鞋面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鞋类组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立体鞋面布料;10、第一鞋面单元;20、第二鞋面单元;81、鞋型轮廓;811、鞋脊边界;812、鞋样轮廓;815、开放边界轮廓;8151、鞋领轮廓;8152、鞋腰身上沿轮廓;85、镂空孔隙;88、鞋型轮廓缝合线;90、袜状鞋面织物;95、楦头模型;98、立体鞋面;500、鞋类组件;510、鞋底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能达成的效果,参照本发明的附图来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而其中所使用的附图,其主旨仅用于示意及辅助说明书来进行说明,未必为本发明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附图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发明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

为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的优点、特征以及达到的技术方法,将参照例示性实施例及所附图式来进行更详细地描述,并且,本发明也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因而,不应被理解为仅限于此处所陈述的实施例,相反地,对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而言,所提供的实施例将更加透彻、全面且完整地传达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将仅为所附加的权利要求所定义。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发明的立体鞋面布料的第一示意图及第二示意图。立体鞋面布料100利用经编机根据组织构图进行编织,其中,组织构图包含至少一个鞋型轮廓81及相对应的连接点规划部位。立体鞋面 布料100包含第一鞋面单元10、第二鞋面单元20、镂空孔隙85以及鞋型轮廓缝合线88。

每一个鞋型轮廓81至少包含一个鞋脊边界811及一个鞋样轮廓812,鞋样轮廓812可以包含鞋领轮廓8151、鞋腰身上沿轮廓8152等开放边界轮廓815。

本发明提出将鞋面面料以袜状样式呈现的概念,以鞋型中线为界,将鞋内侧腰身定义为第一鞋面单元10,将鞋外侧腰身定义为第二鞋面单元20,并藉由组织构图的配置同时进行全幅织造,进而提升产品产能。

利用经编机的第一部分针床根据鞋型轮廓81编织第一鞋面单元10,利用第二部分针床根据鞋型轮廓81编织第二鞋面单元20,再根据不同的鞋型轮廓81,选用不同的收边织法,让鞋样轮廓812不会因裁切成袜状鞋面织物90而产生纱线分离的窘境。

若对鞋脊边界811采用传统的面连接收边织法时,会使接缝线明显而影响到美观性,更会摩擦到足部而降低舒适性,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则提出利用镂空孔隙85的设计概念,藉由镂空孔隙85的配置,以利于经编机进行斜向收边织法将第一鞋面单元10与第二鞋面单元20无缝连接,以隐藏鞋脊边界811,进而维持整体鞋面的美观性。镂空孔隙85可以根据鞋型轮廓81的鞋脊曲率来规划设计。

鞋型轮廓缝合线88根据连接点规划部位进行面连接收边织法来形成鞋样轮廓812,而鞋领轮廓8151、鞋腰身上沿轮廓8152等开放边界轮廓815则采用单层收边织法来进行编织。

另外,鞋样轮廓812可根据实际鞋筒高度的不同需求来适当调整组织构图的相关配置。再者,在编织第一鞋面单元10、第二鞋面单元20时,更可在欲补强区域(例:鞋面、鞋身、鞋眼、鞋跟等部位)增设相对应的多个鞋面补强件,以增加鞋面的支撑性。

同时参照图3及图4,来更明确了解本发明的立体鞋面的制造流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立体鞋面98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在步骤S1,设计具有至少一个鞋型轮廓及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连接点规划部位的组织构图,每一个鞋型轮廓至少包含鞋脊边界及鞋样轮廓。鞋样轮 廓812可以包含鞋领轮廓8151、鞋腰身上沿轮廓8152等开放边界轮廓815。

另外,可依据实际鞋型(例:运动鞋、慢跑鞋、篮球鞋、高筒靴等不同鞋型)需求,设计出与鞋脊曲率相对应的镂空孔隙85及鞋筒的高度,并进一步地调整组织构图的相关配置,以提升产品的产能,减少边材的耗损。

在步骤S2,藉由经编机将至少一纱线根据组织构图以进行编织,编织出轮廓相对应的第一鞋面单元及第二鞋面单元。在实施时,可以利用经边机的第一部分针床搭配贾卡缇花装置编织出第一鞋面单元10,利用第二部分针床搭配贾卡缇花装置编织出第二鞋面单元20。藉由组织构图的全幅配置以提升编织效率,进而降低产品的制造时间。

纱线可以为具有双熔点的纤维纱线,利用纤维纱线的芯线与披覆层的不同熔点,以达到个别的功能需求。其中,具有较低熔点的外部披覆层,除了能提升立体鞋面布料100的编织加工性外,更能增加纱线纤维染整的色牢度。然而,具有较高熔点的纤维芯线则可提供立体鞋面98所需的直挺性,以增加整体鞋面的结构性。

另外,在抽纱过程中,可藉由控制纤维的结晶程度差异或者以包覆抽丝等方式制备出内外层结构具有不同熔点的同质纱线,其主要考虑为相同材质的纱线具有较相近的物性,可以降低编织过程中的制造参数的控制复杂性。再者,相同材质的纱线可以降低边材回收的困难度,以增加回收再制比例,并降低相关成本,且能进一步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在步骤S3,根据至少一处连接点规划部位交错编织第一鞋面单元及第二鞋面单元,利用斜向收边织法连接第一鞋面单元及第二鞋面单元,使鞋脊边界能够无缝连接。在实施时,利用鞋型轮廓缝合线88沿鞋样轮廓812以面连接收边织法来连结第一鞋面单元10及第二鞋面单元20,而鞋领轮廓8151、鞋腰身上沿轮廓8152等开放边界轮廓815则采用单层收边织法以进行编织。再者,藉由镂空孔隙85的配置,以利于经编机进行斜向收边织法将第一鞋面单元10与第二鞋面单元20无缝连接,以隐藏鞋脊边界811,进而维持整体鞋面的美观性。

在步骤S4,根据至少一个鞋型轮廓,裁剪出至少一个袜状鞋面织物。立体鞋面布料100编织完成后,沿着各鞋型轮廓81裁剪出多个袜状鞋面织物90。

在步骤S5,将至少一个袜状鞋面织物依序套设于楦头模型上,经加热收缩,使之成型为至少一个立体鞋面。在实施时,将裁剪后的袜状鞋面织物90沿开放边界轮廓815往两侧展开并翻转,让鞋型轮廓缝合线88等缝合线隐藏于内侧,再将袜状鞋面织物90依序套设于楦头模型95,楦头模型95的尺寸可以根据所设计的鞋型尺寸来进行相应选择。藉由加热收缩,让袜状鞋面织物90伏贴于楦头模型95以成型为立体鞋面98。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纱线中可包含高收缩纱或热熔纱等可遇热收缩的纱线,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因而,藉由包含高收缩纱或热熔纱所编织而成的袜状鞋面织物90,于加热前形状并不固定且具有些微的弹性。当袜状鞋面织物90遇热而使其中所包含的高收缩纱或热熔纱紧缩,而紧密伏贴于对应的楦头模型95上时,所产生的立体鞋面98可完全与楦头模型95的形状相对应,并且,加热紧缩后的立体鞋面98的组织更为紧密且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可达到鞋子所需的物性。

图5为本发明鞋类组件的示意图。由图中可知悉,鞋类组件500包含鞋底结构510及立体鞋面98,将立体鞋面98的外周缘与鞋底结构510利用黏结、缝合等连接方式组装成鞋类组件500。立体鞋面98内侧的缝线经加热收缩后仅会部分残留,而立体鞋面98内侧的缝线的残留部分则可再利用鞋垫及鞋跟垫加以隐藏,以避免摩擦到足部。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立体鞋面的成型概念,可藉由经编机搭配组织构图的配置方式,来提升产品的产能及质量,并且可大幅降低制造时间及边材耗损,对于制造者而言,可大幅降低相关成本以提高获利,对于消费者而言,则可获得物美价廉的鞋类产品。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熟习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该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即,凡是依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出的变化或修饰均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