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纹理化底侧的鞋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944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包括纹理化底侧的鞋的鞋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的鞋底,其包括设有多个地面接触区域的鞋底底部和被设计成支撑使用者的脚部的鞋底顶部,所述地面接触区域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多个踏面花纹元件。



背景技术:

多年以来,时尚和风格周期已经影响了所有种类的服装的设计和生产。形状、布置、颜色及其他风格元素跟随总体趋势一个季节一个季节地变化,所述总体趋势延续通常持续若干年的时期。服饰创作领域的最新周期已经看到在服装中出现新的材料,从而使得除了色彩设计之外能够生成各种纹理和浮雕效果。

对于这些强大趋势,鞋类行业不是例外。近期的产品(特别是休闲鞋类和运动鞋类行业中的产品)包括逐渐强烈的色彩和附加的材料,其使得能够产生使用者特别欣赏的对比效果。然而,据发现,这些美学效应通常仅仅施加于鞋类的鞋帮。鞋类物品的鞋底实际上首要预定用于执行实用和技术功能。然而,一些鞋底的底部也可具有装饰性特征。

文件EP2499926描述了一种鞋类物品,其结构包括基本上在脚部的前部下方延伸的弯曲区域。所述鞋底的弯曲区域比鞋底的相邻区域更加柔性。所述鞋底还包括肋状元件。

文件US3971145涉及一种为高强度水平而设计的网球鞋。鞋底具有侧向部分,所述侧向部分在脚部的脚趾和弯曲区域下方朝向鞋帮升起。位于与压力区域接合的位置处的鞋底部分具有较大的厚度。

文件WO8203754描述了一种运动鞋,所述运动鞋特别适合于涉及转向、快速起动、停止和突然急剧侧向移动的运动。所述鞋包括具有纵向形状的鞋底。鞋底的中间外形是直线形的并从第一跖骨伸出部处开始圆化。鞋底的侧向区域包括相对于鞋的边缘以90°突出的翼部。跟部在侧向侧面上变宽并且突出的翼部形成为从第五跖骨的后部开始直至脚踝骨下方以及跟部周围以与上述中间翼部相遇。鞋底的后部外形是斜切的。

文件DE102014001951描述了一种设有由橡胶和/或塑料制成的、呈半珠形式的花纹的鞋类物品。所述花纹遍布鞋底的下表面和侧向边缘。这些花纹的尺寸相对大,例如沿着直径测量为几毫米。

文件FR2733880A3涉及一种鞋类物品,其鞋底包括具有耐磨设计的本体。所述鞋底的本体在其下侧面中具有其中安装插入元件的空穴。当模制所述本体时,使用移置技术将所述设计可靠地施加至本体的上表面和侧表面。

文件US200929331A1描述了一种由可见的标记系统组成的鞋类物品,所述可见的标记系统被配置成允许定位脚部的一个或多个区域。所述系统由从鞋底的下表面延伸至鞋底的周边部分的标记组成。该文件涉及一种标记,所述标记不必然是纯粹美观的,所述标记修饰鞋底的底部以及当鞋类的使用者四处走动时可见。

上述收集的文件涉及不同示例,其中鞋类物品的鞋底的底部具有修饰鞋类物品的总体视觉外观的标记。相反,上述文件均未说明使用附连在鞋底下面的特殊纹理部以便产生强烈对比的视觉效果。

为了缓解这些各种缺点,本发明提供了多种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首先,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鞋底的底部产生对比效果的简单、有效且耐用的器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其地面接触部分包括彼此呈现强烈对比的区域的鞋底。

最后,作为附属项,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能够在踏面花纹的基部处的纹理部接触地面时检测鞋的磨损水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鞋的鞋底,其包括:

-鞋底底部,所述鞋底底部设有多个地面接触区域;

-鞋底顶部,所述鞋底顶部被设计成支撑使用者的脚部,所述顶部能够被装配至鞋帮或者拖鞋件;

-所述地面接触区域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多个踏面花纹元件,所述踏面花纹元件包括用于接触地面的顶端和与所述顶端相邻并相对于所述顶端后移地设置的基部,所述基部的至少一部分包括纹理部,设有纹理部的区域包括多个相对于表面突出或者凹入的元件,每个元件基本上垂直(θ=90°)于踏面花纹基部表面地延伸,并且所述纹理部的凹入或者突出元件形成为所述鞋底的一体部分,所述突出元件中的全部或一些是条柱,所述条柱以至少等于每平方毫米(mm2)一个条柱的密度在所述纹理部中分布,每个条柱具有在0.003mm2和1mm2之间的平均横截面,和/或所述突出元件中的全部或一些是基本上相互平行的条带,在所述纹理部中,所述条带的间距最多等于0.5mm,每个条带具有在0.03mm和0.25mm之间的平均宽度。

所述鞋底的设计使得能够在各个相邻区域(一方面,非纹理化的顶端,另一方面,设有纹理部的踏面花纹的基部)之间产生显著对比的效果。此外,使纹理部从摩擦区域后移地设置使得能够避免这些纹理部被磨损。从而,所赋予的视觉效果因此而持久。随着鞋类物品被使用,所述地面接触区域因磨损而被逐渐磨平,从而维持与崭新时不接触地面的纹理化部分的对比。

从接触区域后移地设置的纹理部赋予防水效果,所述防水效果限制泥浆或者其他污垢使之难以进入这些部分中。

根据本发明的纹理部使得能够获得特别有利于标记元件的区域,所述标记元件例如能够由变化的图形符号组成。

借助于所述设计,通过被纹理部吸收的光来获得的对比允许使用者看到附连至其鞋的鞋底的、诸如符号、标志和花纹的各种图形元件。

此外,所述标记还可源自于由鞋底的踏面花纹的基部处的纹理部或者甚至附连于鞋的腰部处的纹理化元件所产生的效果。

另外,与踏面花纹的顶端并置和/或围绕踏面花纹的顶端的纹理化区域的存在允许使用者当最初可见的对比变弱并且纹理部出现退化时知晓其鞋类物品的鞋底的磨损水平。

有利地,包括纹理部的区域的亮度水平低于未设有纹理部的区域(例如踏面花纹元件的顶端)的亮度水平。因此,所述纹理部产生了比顶端处更显著的光吸收效果。

根据一个有利的实施例,包括纹理部的区域与未设有纹理部的区域相比在亮度方面的差值为至少5个点。

根据另一有利的实施例,包括纹理部的区域的亮度在5和18之间,优选在8和16之间。

根据第一备选形式,所述鞋底包括位于鞋底的前部部分的设有纹理部的基部区域。

根据另一备选形式,所述鞋底的设有纹理部的基部区域位于所述鞋底的跟部。

根据又一备选形式,设有纹理部的基部区域在所述鞋底的至少一个侧面上延伸。

根据一个备选形式,所述纹理部的突出元件中的至少30%相对于与接触表面相切的平面形成大于40°的角度α,并且所述纹理部的突出元件中的最多25%相对于切平面形成小于20°的角度α。

另一备选形式允许所述突出元件中的全部或一些形成具有在0.05mm和0.5mm之间的边长(C)以及在0.05mm和0.5mm之间的高度(Hp)的平行六面体,在所述纹理部中,两个相邻的平行六面体之间的距离在0.05mm和0.5mm之间。

同样地,根据又一备选形式,在所述纹理部内,所述突出元件呈现可变的形状并且在突出元件之间呈现可变的距离。

有利地,所述鞋底的凹入元件在所述鞋底的表面上形成开口,并且所述纹理部包括多个开口,所述开口以至少等于每平方毫米(mm2)一个开口的密度在所述纹理部中分布,这些开口在所述鞋底的表面上具有在0.03mm和1.2mm之间的等效直径(Dt)。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包括如上文所述的鞋底的鞋类物品。

附图说明

全部实施例细节在以下说明中给出,并通过图1至图8来补充说明,图1至图8仅仅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给出,并且其中: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的底部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鞋底的底部的示例的备选形式的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鞋底的底部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

-图2B是从侧面观察到的鞋底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图,其中鞋底的底部处的踏面花纹的基部中的区域在鞋底的每个侧面上延伸;

-图3描绘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诸如图1A或1B或2A或2B的鞋底的纹理部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纹理部具有呈条柱形式的突出元件;

-图4描绘了根据另一第二实施例的诸如图1A或1B或2A或2B的鞋底的纹理部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纹理部具有呈条带形式的突出元件;

-图5描绘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类似图1A或1B或2A或2B的鞋底的纹理部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纹理部具有呈平行六面体形式的突出元件;

-图6描绘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类似图1A或1B或2A或2B的鞋底的纹理部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纹理部具有如下突出元件,所述突出元件具有变化的形状并且在突出元件之间具有变化的距离;

-图7描绘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诸如图1A或1B或2A或2B的鞋底的纹理部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纹理部具有凹入元件,所述凹入元件在该示例中是圆锥形的;

-图8描绘了图7的纹理部的凹入元件的空穴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和2A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鞋底1的底部包括多个接触区域2,所述多个接触区域2采取由顶端3和踏面花纹的基部4限定的踏面花纹的形式,所述顶端3被配置成与地面接触,所述踏面花纹的基部4与所述顶端相邻并从所述顶端后移地设置,以便在所述基部4和顶端3之间留出空的空间。通常,所述踏面花纹可按照其中轮廓和/或尺寸可根据鞋底改变的近乎无限数量的可能配置来设置。

在图1A、1B、2A和2B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踏面花纹的基部4包括如稍后所述的纹理部10。在这些图中,踏面花纹基部的纹理部以阴影绘出,以便示出踏面花纹的基部4处的纹理化区域和踏面花纹的顶端3处的非纹理化区域之间的强烈对比的视觉效果。更具体地,在图1A和1B中,鞋底的前部部段包括恰好处于鞋底的最前部的前部踏面花纹并且在内侧和外侧分别包括三个和四个踏面花纹。在跟部处,每侧的三个侧向踏面花纹占据了跟部的大部分,后部包括横跨整个宽度的单个踏面花纹。顶端3中的每一个由紧邻所述顶端的基部4限定。这些基部通过纹理部10突显,从而产生显著的视觉效果。因此,鞋的鞋底可在增强和修饰鞋类物品的总体外观方面发挥很大作用。

在图1A的示例中,鞋底的腰部6也设有纹理部10。在图1B的示例中,所述腰部还包括由所述纹理限定的花纹或者标记8,所述标记自身不具有所述踏面花纹。

因为踏面花纹的基部4和鞋底的腰部不与地面接触,所以所述纹理部被保护以避免磨损。因此,只要顶端不被磨损掉,所述对比效果就将持续。当一个或多个顶端3被磨损掉时,相邻的纹理部10接触地面,从而产生逐步减小的对比效果。所述对比的该减小允许鞋类的使用者警觉到鞋底已经达到显著的磨损水平的事实。

图2A中的实施例在前部区段和跟部的情况中类似于图1A的实施例。腰部6包括纹理部10,所述纹理部10的轮廓形成标记,在该情况中,形成一种几何形状。

图2B是其中踏面花纹在鞋底的边缘上延伸的实施例的备选形式的侧视图。踏面花纹的基部4因此在这些边缘处可见。在该实施例中,基部4设有纹理部10。

先前提到的对比效果来源于以下事实,即,设有纹理部10的区域(例如,基部4)的亮度水平低于未设有纹理部的区域(例如,踏面花纹元件的顶端)的亮度水平。纹理部的不同设置或者配置使得能够产生如下文中结合图3至图8所述的效果。

用于测量亮度的合适设备是KONICA-MINOLTA制造(注册商标)的CM 700D光谱色度计。该设备适合用于测量:

-鞋底的区域(被纹理部覆盖的区域、未被纹理部覆盖的区域)的亮度L*1、L*2;

-限定红色和绿色之间的第一色差的分量a*;

-限定黄色和蓝色之间的第二色差的分量b*。

所述设备被定位在鞋底的待测量的部分上并且所述设备给出与所述纹理部相关联的三个参数L*、a*、b*的值。使用为10°的角度设置并具有D65型光源设置(如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所定义的设置)的“SCI”(镜面分量包含在内)模式来执行这些测量。

通过使用该设备,纹理部的亮度被量化,并且与鞋底的其余部分的亮度相比较。

图3至8示出了可以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鞋底上的纹理部的示例。图3示出了其中所述纹理部包括多个条柱11的实施例。条柱11以至少等于每平方毫米(mm2)一个条柱的密度在所述纹理部中分布,每个条柱具有在0.0005mm2和1mm2之间的平均横截面S。应当指出,每个条柱的平均横截面对应于从所述条柱的基部开始以规律(一定)间隔测得的横截面S的平均值。条柱106具有其横截面沿着这些条柱的高度Hb减小的总体圆锥形的形状。

图4示出了其中所述纹理部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条带12的实施例,在所述纹理部中,条带12的间距最多等于0.5mm,每个条带12具有在0.02mm和0.5mm之间的平均宽度。应当指出,所述平均宽度对应于沿着所述条带的高度Hl以规律(一定)间隔测得的宽度l的平均值,每个条带的高度在0.05mm和0.5mm之间。

在实施例的另一备选形式中,所述纹理部包括条柱11和/或条带12的组合。

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和所示示例并且在不脱离其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因此,根据实施例的另一非限制性备选形式,图4的条带12可以是不连续的。它们之间具有平坦部分。它们之间还可以具有横截面的差异。另外,所述条带可以具有弯曲或者角度,特别是沿着其长度的弯曲或者角度。它们还可以具有可变的长度。

在图5的示例中,所述纹理部具有其边长C在0.05mm和0.5mm之间、其高度Hp在0.05mm和0.5mm之间的平行六面体横截面13,在所述纹理部中,两个相邻空穴之间的距离Dp在0.05mm和0.5mm之间。作为备选,所述纹理部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的或者多边形的(例如,六边形的)。对于正方形或者多边形结构,能够更容易地将元件相对于彼此进行组织,以便限制所述元件之间的中间区域的表面面积。

在图6的备选形式中,元件14具有变化的形状并且在它们之间具有变化的距离。该备选形式使得能够使所述纹理部的细节较不可见。

图7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另一非限制性备选形式的纹理部。在该备选形式中,所述纹理部由多个空穴16形成。在该情况下,空穴16呈延伸至表面的深度中并且通向该表面从而形成圆形开口15的圆锥形部的形状。因此,空穴16具有向着深度中减小的横截面。应当指出,在该备选形式中,空穴16的开口11彼此不接触。开口11被中间区域17分开。此外,开口11按照使得各个开口之间的距离d大致相同的方式均匀地分布。

图8是图7的纹理部的放大图。此处,所述空穴中的全部或一些具有至少一个壁18,当在横截面中观察时,所述至少一个壁18相对于垂直于所述纹理部的方向Z形成在10°和60°之间的角度β。

图中所用的附图标记

1 鞋底底部

2 接触区域

3 顶端

4 踏面花纹的基部

5 侧向边缘

6 腰部

8 花纹或者标记

10 纹理部

11 条柱

12 条带

13 平行六面体

14 可变的突出元件

15 开口

16 空穴

17 中间区域

18 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