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指甲施装用人造手指和人工指甲施装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9049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人工指甲施装用人造手指和人工指甲施装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人工指甲施装用人造手指和包括该人造手指和台板在内的人工指甲施装用具,特别是涉及用于学习人工指甲的染色、雕塑(人工指甲的造型)等与人工指甲相关的技术的人工指甲施装用人造手指和人工指甲施装用具,此外,不限定于学习技术,也涉及用于加工实际使用的人工指甲的人工指甲施装用人造手指和人工指甲施装用具。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学习上述那样的与人工指甲相关的技术的用具,公知有下述专利文献所示的用具。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一种由实物大小的手模型和在该手模型上装拆自如的指甲体构成的人工指甲施装用练习用具。由于指甲体装拆自如,因此,只要更换指甲体,就能够反复使用该人工指甲施装用练习用具。此外,通过更换为多种形态的指甲体,能够练习掌握与同该多种形态相对应的人工指甲相关的技术。所述手模型是通过将近似于人皮肤的具有柔软性的皮肤构件覆盖在具有可动关节的骨构件上而构成的。通过使形成在指甲体背面的突起贯穿所述的皮肤构件而卡定于骨构件的安装部,来将该指甲体固定在所述手模型上。这样一来,能够利用仿效实物的手模型,以近似于实际作业的状态练习掌握与人工指甲相关的技术。此外,若设为能够将所述手模型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包括挠性管在内的支承臂的一端,在该支承臂的另一端设置夹具,利用该夹具将所述支承臂固定在桌子上,则能够进行切合实际作业的练习。

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示出了一种由基座、支柱、设置在该基座上的支承构件以及上表面呈圆顶状的人工指甲的保持台构成的人工指甲用支架。该人 工指甲用支架是这样的结构:在所述支承构件上以装拆自如的方式安装所述支柱,将所述人工指甲的保持台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连结于所述支柱。

在下述专利文献3中示出了一种包括第1指部、第2指部、指尖部以及平板状的基部的人工指甲施装练习用具。即,该人工指甲施装练习用具在所述平板状的基部突出形成有所述第1指部,所述第2指部借助第1关节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1指部在上下方向上弯曲且在横向方向上转动的方式连结于该第1指部。所述指尖部借助第2关节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2指部在上下方向上弯曲的方式连结于该第2指部。在所述指尖部的指尖上形成有甲床,在甲床的里面形成有供人工指甲以能够插拔的方式插装的人工指甲插装槽。

在下述专利文献4中示出了一种模型,其利用合成树脂制的薄板立体地形成了载置在平坦面上的人手或人脚的外侧表面的形状。该模型是这样的结构:具有仿效手或脚的指头和甲侧表面的形状而成的鼓出部和形成在该鼓出部周围的平坦部,在仿效所述指头而成的鼓出部的顶端形成有仿效指尖的指甲而成的指甲部,在仿效所述外侧表面而成的鼓出部的后端设有沿朝向所述平坦部成直角或者展开下摆的方向倾斜的后端壁,在除了所述后端壁之外的所述鼓出部外周和所述平坦部之间的分界处设有朝向展开下摆的方向的弯曲面或者倾斜面。

在下述专利文献5中示出了人工指甲练习手模型和练习台。该练习台由台和设置在台的上表面的上部半球体构成。该人工指甲练习手模型由掌块部(日文:掌ブロック)和与该掌块部连接的5个手指的手指骨架部构成,手指骨架部由骨轴、关节和指甲构成,该关节包括手指根部的关节、第2关节以及第1关节。此外,骨轴和包括手指根部的关节、第2关节以及第1关节的关节被柔软的树脂覆盖,在掌块部的内侧设有凹部。通过这样将能够弯曲手指关节的人工指甲练习手模型的掌块部的凹部配置为盖在练习台的上部半球体上,从而人工指甲练习手模型能在练习台上向前后左右转动。

在下述专利文献6中示出了一种在将手指模型的皮肤部和指甲部构成为一体的指尖形状的部分上配置人工指甲的人工指甲技术练习用具,该人工指 甲技术练习用具在所述人工指甲上形成有角质层线、甲襞,能够练习修锉、染色以及雕塑等人工指甲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7中示出了一种固定人体模型的手脚而用于练习人工指甲施装的人工指甲施装练习用支架。该人工指甲施装练习用支架包括能够固定人体模型的手脚的第一夹具、能够固定在桌子上的第二夹具以及连结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的连接部。该人工指甲施装练习用支架构成为所述第一夹具的夹持力大于所述第二夹具的夹持力,在实际实施人工指甲施装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调整连接部,将人体模型的手脚固定在易于进行人工指甲施装的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37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136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32045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9321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316856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4-14547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318530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用具构成为使用实物大小的手模型,而且将手模型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包括挠性管在内的支承臂的一端,在该支承臂的另一端设置夹具而能够将该支承臂固定在桌子上,因此,具有练习过程中的真实感,但却成为整体体积较大的练习用具,制造成本升高。

上述专利文献2所示的用具中,人工指甲的保持台并未形成手指的形态, 因此,缺乏练习过程中的真实感,作为教学用具的效果较低。

上述专利文献3所示的用具具有关节能够弯曲或者转动的复杂的构造,制造成本升高。

上述专利文献4所示的用具中,由于使用仿效人手的模型,因此,具有练习过程中的真实感,但却成为整体的体积较大的练习用具,制造成本升高。

上述专利文献5所示的用具包括掌块部和与该掌块部连接的5个手指的手指骨架部,是能够弯曲手指关节的结构,因此,具有练习过程中的真实感,但却成为整体的体积较大的练习用具,并且结构复杂,因此制造成本相当高。

上述专利文献6所示的用具仅将手指的指甲侧顶端部模型化,极为简便,但人工指甲技术练习用具自身没有安装于台板等的结构,因此,在用一只手拿着人工指甲技术练习用具时,存在无法使用双手练习人工指甲技术的不便之处。倘若使用双手练习人工指甲技术,则需要另外购买市面上销售的人工指甲支架而将人工指甲技术练习用具安装在该人工指甲支架上,使双手自由。

上述专利文献7所示的用具仅是其自身的话无法练习人工指甲施装,若不将人体模型的手脚固定在一个夹具上,就无法练习人工指甲施装。于是,为了练习人工指甲施装,需要人工指甲施装练习用支架和人体模型的手脚,成为整体的体积较大的练习用具。

因此,本发明人反复进行深入研究,开发了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由于是最小限度的大小而易于处理且不占空间的人工指甲施装用人造手指和包括该人造手指和台板的人工指甲施装用具。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人工指甲施装用人造手指(以下简称作“人造手指”。)的特征在于,该人造手指模仿人手指的形状,仅由从指基部到指尖部的部分构成,该人造手指构成为其指基部能够相对于台板装拆。作为所述的能够装拆的构造,存在像后述那样具有在人造手指的指基部埋设磁体而能够在磁力作用下相对于铁等金属制的台板装拆的特征的构造,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通常的能 够装拆的构造。作为该通常的能够装拆的构造,存在如下的构造,即:在人造手指的指基部设置吸盘而能够在吸附力作用下相对于台板装拆;在人造手指的指基部安装粘接带扣,在台板上安装能够粘接于该粘接带扣的粘接带扣,能够在粘接力作用下装拆;以及其他的能够在粘合力、嵌合力作用下装拆的构造。

通过像上述那样构成,人造手指模仿人手指的形状,因此,若将人工指甲粘接在该人造手指的指尖部来练习人工指甲施装,则具有练习过程中的真实感,练习效果得到提高。此外,若存在安装人造手指的台板,则通过将人造手指安装在台板上而使双手自由,因此,能够使用双手练习人工指甲施装。并且,由于是模仿人手指且仅由从指基部到指尖部的部分构成的人造手指,因此大小较小且体积不大,不言而喻,若备齐模仿各种人手指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的形状的人造手指,则便于练习,是很有效的。此外,并不限定于练习,还能够使用该人造手指对要实际安装在手指上来使用的人工指甲进行加工,将加工后的人工指甲安装在手指上来使用,因此,能够像设想的那样进行加工,非常便利。因而,没有在将人工指甲安装在手指上的状态下对人工指甲进行加工的不便。并且,利用该人造手指进行人工指甲施装的练习效果也可以应用于对人的指甲进行装饰等美甲工艺。

此外,根据上述结构,也可以是,本发明的人造手指在其指尖部的一个面形成有凹部和该凹部内的凸部,通过使人工指甲的背面和指尖部的所述凸部的顶面之间能够粘接起来,从而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人造手指的指尖部装拆人工指甲。

通过像上述那样构成,能在凸部的顶面粘接人工指甲,因此,存在如下优点,即:对粘接在凸部顶面上的人工指甲进行了美甲练习等加工,之后易于剥离该人工指甲而更换为另一个人工指甲。

并且,根据上述结构,也可以是,本发明的人造手指构成为所述凸部是指尖方向上的肋和指宽方向上的肋中的任一者或者这两者。

通过像上述那样构成,凸部的顶部和人工指甲之间的粘接面积变大,在 对粘接在凸部顶面上的人工指甲进行施装(美甲)练习等加工时,人工指甲稳定而不会动,因此,练习效果得到提高,而且,由于人工指甲并未粘接于凹部,因此,能够维持易于剥离的优点。

此外,根据上述结构,也可以是,本发明的人造手指构成为所述凸部是分散地形成在指尖部的突起。若这样构成,则利用多个部位的点接触使人工指甲粘接,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粘接的人工指甲的稳定性,而且能够维持剥离容易性。

此外,也可以是,本发明的人造手指构成为使所述指尖方向上的肋自人造手指的指尖部顶端突出。若这样构成,则能够维持人工指甲的剥离容易性,并且进一步提高人工指甲的粘接稳定性。

本发明的人工指甲施装用具的特征在于,该人工指甲施装用具包括台板和上述各结构的人造手指,该人造手指的指基部能够相对于该台板装拆,所述人造手指在其指基部内置有具有磁力的物质,所述台板的至少用于安装人造手指的指基部的部位由能够被磁力吸引的物质构成。

通过像上述那样构成,能够容易地在台板上安装人造手指,而且能够容易地自台板拆下人造手指,因此,便于练习人工指甲施装,而且,存在不需要粘接剂、粘接带或者剥离纸的优点。

此外,根据上述结构,也可以是,本发明的人工指甲施装用具构成为所述台板由倾斜部和自该倾斜部的下端连接设置在倾斜部下方的水平部构成,该倾斜部的上表面是用于安装人造手指的指基部的部位。

通过像上述那样构成,在倾斜部安装有人造手指的情况下,成为人造手指的顶端部向斜上方突出的状态,因此,适合练习人工指甲施装,此外,台板的结构简单并且紧凑,而且,若将被倾斜部和水平部夹着的空间用作人造手指的收纳部,则存在人工指甲施装用具整体变紧凑的优点。

发明的效果

像以上那样,本发明的人造手指和包括该人造手指和台板的人工指甲施装用具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是最小限度的大小,因此,存在易于 处理且不占空间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人造手指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人造手指的剖面图,图中的(a)是整个人造手指的长边方向上的剖面图,图中的(b)是人造手指的指尖部的宽度方向上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人造手指安装在台板上的状态的人工指甲施装用具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人造手指的第1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人造手指的第2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人造手指的第3变形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A、人造手指;B、台板;C、人工指甲;10、指基部;11、磁体;20、指尖部;21、凹部;22、凸部(指尖方向上的肋);30、台板的倾斜部;40、台板的水平部;100A、人造手指;120、指尖部;121、凹部;122、凸部(指宽方向上的肋);200A、人造手指;220、指尖部;221、凹部;222、凸部(散布的突起);300A、人造手指;320、指尖部;321、凹部;322a、凸部(指尖方向上的肋);322b、凸部(指宽方向上的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人造手指和人工指甲施装用具的优选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A是本实施例的人造手指,该人造手指A形成为模仿人手指的形状,仅由从指基部10到指尖部20的部分构成。此外,该人 造手指A为了设为指基部10能够相对于后述的台板B装拆的构造,而形成为在该指基部10中内置有具有磁力的物质,例如磁体11的构造。图中的附图标记C表示加工前的人工指甲。

指尖部20在其一个面即粘贴人工指甲C的面上形成有用于粘贴人工指甲C的凹部21,在该凹部21内形成有包括指尖方向的肋22在内的凸部。该肋22形成为自人造手指A的指尖部20顶端稍稍突出,如图2所示构成为肋22的顶面和人工指甲C的背面之间能够粘接起来。

图3表示安装有本实施例1的人造手指A的台板B,像前述那样,人造手指A在指基部10中内置有磁体11,该台板B的至少用于安装人造手指A的指基部10的部位由能够被磁力吸引的物质例如铁等金属构成。不言而喻,也可以由能够被磁力吸引的铁等金属构成整个台板B。该台板B由倾斜部30和自倾斜部30的下端连接设置在倾斜部30下方的水平部40构成,人造手指A的指基部10在磁力作用下安装在倾斜部30的上表面。

通过像上述那样构成本实施例的人造手指A,人造手指A模仿人手指的形状,因此,若使用该人造手指A练习人工指甲施装,则具有练习过程中的真实感,练习效果得到提高。此外,通过在台板B上安装人造手指A,从而能够使用双手练习人工指甲施装。并且,由于人造手指A是模仿人手指且仅由从指基部10到指尖部20的部分构成的人造手指,因此大小较小且体积不大。不言而喻,期望备齐模仿各种人手指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的形状的人造手指A。此外,能够使用该人造手指A对实际应用于手指的人工指甲进行加工,将加工后的人工指甲安装在手指上来使用。

此外,形成在人造手指A的指尖部20上的肋22由上述结构构成,因此其与人工指甲C之间的粘接面积较大,因此,能够稳定地粘接人工指甲C。不仅如此,通过肋22形成为自凹部21局部地分离的结构,从而使人工指甲C易于自指尖部20剥离。

并且,台板B能够在人造手指A的磁力作用下容易地将人造手指A安装在该台板B上,而且能够容易地自台板拆下人造手指A。而且,由于在台板B的 倾斜部30上安装有人造手指A,因此成为人造手指A的顶端部20向斜上方突出的状态,因此,适合练习人工指甲施装。此外,台板B也可以利用被倾斜部30和水平部40夹着的空间作为人造手指A的收纳部。

[第1变形例]

图4是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人造手指A的指尖部20上形成的凸部的第1变形例。

即,在第1变形例中,通过在人造手指100A的指尖部120的凹部121设置两列指宽方向上的肋122而形成凸部。其他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是同样的。不言而喻,肋122的个数并不限定于两列。

通过像上述那样构成,肋122的顶部和人工指甲C之间的粘接面积变大,因此,在练习等加工时人工指甲C稳定而不会动,而且,由于人工指甲C的背面并不是整体粘接于指尖部120,因此,人工指甲C易于自指尖部120剥离。

[第2变形例]

图5是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人造手指A的指尖部20上形成的凸部的第2变形例。

即,在第2变形例中,在人造手指200A的指尖部220的凹部221散布多个突起222而形成凸部。其他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是同样的。不言而喻,突起222的配置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形态。

若像上述那样构成,利用多个部位的点接触使人工指甲C粘接,因此,人工指甲C的粘接稳定性得到提高,而且,由于人工指甲C的背面并不是整体粘接于指尖部220,因此,能够维持人工指甲C自指尖部220剥离的容易性。

[第3变形例]

图6是在实施例1中说明的人造手指A的指尖部20上形成的凸部的第3变形例。

即,在第3变形例中,在人造手指300A的指尖部320的凹部321形成有使指尖方向上的肋322a和指宽方向上的肋322b交叉而成的凸部。其他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是同样的。不言而喻,指尖方向上的肋322a和指宽方向上的 肋322b的配置结构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形态。

若像上述那样构成,指尖方向上的肋322a和指宽方向上的肋322b的顶部的面积变大,在该顶部粘接人工指甲C,因此,人工指甲C的粘接稳定性得到提高,而且,由于人工指甲C的背面并不是整体粘接于指尖部320,因此,能够维持人工指甲C自指尖部320剥离的容易性。

另外,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不是要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主旨中,同样地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以及与该发明等同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