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静电功能的纺织面料服及其抗静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6294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抗静电功能的纺织面料服及其抗静电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面料制成的具有抗静电功能的纺织面料服及其抗静电方法。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

抗静电防护服,是为了防止静电与穿着防护服工作人员接触而对人体产生危害,还有就是避免人体自身生产的静电对外界造成危害。比如医生穿着抗静电防护服,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避免对产品造成影响,矿工穿着防护服,避免引起瓦斯爆炸。

人体运动时与衣物摩擦,所以衣物上基本都会含有静电,静电的危害很多,严重性也不同,但是在一些机械、医疗设备、化工和航空航天设 备等高精度需求的地方,静电的破坏力是惊人的,所以人们需要更加满足需求的防静电面料。传统抗静电防护装置结合纺织面料程度不高,并且受到自身设计的限制,在曲折度较高的工作场合和高强度静电作业环境中,外层和内层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静电,并且人体结构弯曲位置会产生与平面位置不同的静电,还有一些接触频繁部位的静电,在人体外部形成不均等的静电,这些静电普通的防静电不能很好和高效的消除,导致事故的发生,损害财产和人身。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抗静电效果明显,静电消除均衡,消除静电速度快,内外消除结合,抗静电方法高效的具有抗静电功能的纺织面料服及其抗静电方法,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抗静电效果明显,静电消除均衡,消除静电速度快,内外消除结合,抗静电方法高效的具有抗静电功能的纺织面料服及其抗静电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一种具有抗静电功能的纺织面料服,包括开设有观察口的头罩、设置在头罩下部的带有手套的上肢罩,设置在上肢罩下部的带有脚套的下肢罩以及设置在上肢罩背面的防静电拉链,所述的头罩、手套、上肢罩、下肢罩和脚套为一体结构,头罩、手套、上肢罩、下肢罩和脚套均采用高效抗静电纺织物制成,观察口下部的头罩上设置有呼吸抗静电装置,在手套和上肢罩连接过度位置设置有腕部无绳防静电环,在上肢罩和下肢罩连接过度位置设置有腰部无绳防静电环,在下肢罩和脚套连接过度位置设置有足部无绳防静电环。

所述的呼吸抗静电装置包括防护外层,设置在防护外层和头罩之间的空腔体,安装在空腔体内部的头罩上的金属呼吸透管,所述的高效抗静电纺织物是由外层金属抗静电层和内部防静电纤维层复合而成的,在外层金属抗静电层和内部防静电纤维层之间夹设有中间消静电层,中间消静电层包括主消静电导线,主消静电导线上部通过呼吸消静电导线与金属呼吸透管相连接,主消静电导线两侧与上臂消静电金属环相连接,主消静电导线下部与腰部消静电金属环相连接,上臂消静电金属环与上肢消静电导线相连接,上肢消静电导线与手部消静电导线相连接,腰部消静电金属环与下肢消静电导线相连接,下肢消静电导线中部与膝盖消静电环相连接,下肢消静电导线下部与足腕部消静电导线相连接,足腕部消静电导线与足部消静电导线相连接,在脚套后侧开设有漏孔,漏孔内设置有与足部消静电导线相连接的导出线,导出线底部设置有导电重物。

所述的外层金属抗静电层是采用银纤维和竹纤维经纬交织而成,所述的内部防静电纤维层是采用防静电罗纹布交织而成,所述的主消静电导线、呼吸消静电导线、上臂消静电金属环、腰部消静电金属环、上肢消静电导线、手部消静电导线、下肢消静电导线、膝盖消静电环、足腕部消静电导线和足部消静电导线均采用至少两根柔性导电丝制成的。

所述的防护外层是采用复合纺织有机导电纤维制成的,所述的金属呼吸透管一侧设置在空腔体内,金属呼吸透管另一侧设置在头罩内,金属呼吸透管为金属圆管,所述的金属呼吸透管至少为两个。

一种如上所述的具有抗静电功能的纺织面料服的抗静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抗静电方法如下:该抗静电方法是由外层抗静电系统、内层抗静电系统、中间抗静电系统以及内外综合抗静电系统共同作用完成的,所述的外层抗静电系统是利用无绳防静电环和外层金属抗静电层实现的,所述的内层抗静电系统是利用内部防静电纤维层实现的,所述的中间抗静电系统是利用中间消静电层实现的,所述的内外综合抗静电系统是利用外层金属抗静电层、内部防静电纤维层和中间消静电层共同作用实现的。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首先本发明整体结构设计为一体式结构,改变传统的分体式结构,避免了摩擦和减少了内部静电的产生,一体式的结构设计也与传统一体结构不同,在大范围活动部位和接触风险较高位置的整体外部分别涉及了外挂消除静电和抗静电装置,同时结合内部纺织料和双层夹层结构的设计,从内部、外部以及内外综合方面全面的高效进行抗静电作业,安全系数高,同时避免了纺织物单纯的口罩的佩戴,消除了呼吸作用中产生的静电,有能很好的在呼吸时防治粉尘和灰尘摩擦产生过多的静电,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抗静电效果明显,静电消除均衡;同时本发明抗静电方法消除静电速度快,内外消除结合,有效的避免了传统设计缺陷,适合在曲折度较高的工作场合和高强度静电作业环境中使用,同时对外层和内层产生不同程度的静电作业环境适用,对人体结构弯曲位置和产生与平面位置不同的静电充分的考虑和弥补,接触频繁部位的静电,不均等的静电,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面料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面料服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面料服中间消静电层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面料服高效抗静电纺织物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呼吸抗静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呼吸抗静电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6所示,一种具有抗静电功能的纺织面料服,包括开设有观察口2的头罩1、设置在头罩1下部的带有手套5的上肢罩3,设置在上肢罩3下部的带有脚套6的下肢罩4以及设置在上肢罩3背面的防静电拉链22,所述的头罩1、手套5、上肢罩3、下肢罩4和脚套6为一体结构,头罩1、手套5、上肢罩3、下肢罩4和脚套6均采用高效抗静电纺织物制成,观察口2下部的头罩1上设置有呼吸抗静电装置,在手套5和上肢罩3连接过度位置设置有腕部无绳防静电环9,在上肢罩3和下肢罩4连接过度位置设置有腰部无绳防静电环10,在下肢罩4和脚套6连接过度位置设置有足部无绳防静电环11。

所述的呼吸抗静电装置包括防护外层7,设置在防护外层7和头罩1之间的空腔体26,安装在空腔体26内部的头罩1上的金属呼吸透管8,所述的高效抗静电纺织物是由外层金属抗静电层和内部防静电纤维层复合而成的,在外层金属抗静电层和内部防静电纤维层之间夹设有中间消静电层,中间消静电层包括主消静电导线12,主消静电导线12上部通过呼吸消静电导线17与金属呼吸透管8相连接,主消静电导线12两侧与上臂消静电金属环14相连接,主消静电导线12下部与腰部消静电金属环16相连接,上臂消静电金属环14与上肢消静电导线13相连接,上肢消静电导线13与手部消静电导线15相连接,腰部消静电金属环16与下肢消静电导线18相连接,下肢消静电导线18中部与膝盖消静电环19相连接,下肢消静电导线18下部与足腕部消静电导线21相连接,足腕部消静电导线21与足部消静电导线20相连接,在脚套6后侧开设有漏孔23,漏孔23内设置有与足部消静电导线20相连接的导出线24,导出线24底部设置有导电重物25。

所述的外层金属抗静电层是采用银纤维和竹纤维经纬交织而成,所述的内部防静电纤维层是采用防静电罗纹布交织而成,所述的主消静电导线12、呼吸消静电导线17、上臂消静电金属环14、腰部消静电金属环16、上肢消静电导线13、手部消静电导线15、下肢消静电导线18、膝盖消静电环19、足腕部消静电导线21和足部消静电导线20均采用至少两根柔性导电丝制成的。所述的防护外层7是采用复合纺织有机导电纤维制成的,所述的金属呼吸透管8一侧设置在空腔体26内,金属呼吸透管8另一侧设置在头罩1内,金属呼吸透管8为金属圆管,所述的金属呼吸透管8至少为两个。

一种如上所述的具有抗静电功能的纺织面料服的抗静电方法,其抗静电方法如下:该抗静电方法是由外层抗静电系统、内层抗静电系统、中间抗静电系统以及内外综合抗静电系统共同作用完成的,所述的外层抗静电系统是利用无绳防静电环和外层金属抗静电层实现的,所述的内层抗静电系统是利用内部防静电纤维层实现的,所述的中间抗静电系统是利用中间消静电层实现的,所述的内外综合抗静电系统是利用外层金属抗静电层、内部防静电纤维层和中间消静电层共同作用实现的。

本发明改变传统纺织面料制成的防静电服装的设计理念,产品整体设计方静单效果明显,采用内外兼顾并顾忌中间层的多重防静电效果对静电进行祛除和有效的防止。本发明防治面料三层结构设计,内层和外层均具有独立的抗静电设计,并采用经纬交织的方式组合,中间设置的夹层为采用多根柔性导电丝制成,在保证柔软度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由于关节部位的活动和静电多危险接触部位的多接触导致的静电分布不均匀和导电出现流失缺失部分的不足,使内外产生的静电在防静电环带和内外层以及中间层的多重作用下,高效的防治和抗击静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