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防止佛珠散落的佛珠手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5577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防止佛珠散落的佛珠手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佛珠手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防止佛珠散落的佛珠手链。



背景技术:

佛珠手链曾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器。如今的普通民众更多的是作为饰品佩戴。现有的佛珠手链由多个佛珠通过弹力线穿接成闭环。由于弹力线的材质通常为弹性橡胶,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崩断,导致佛珠随处散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佛珠手链,采用拉力弹簧取代弹力线,在外力作用下不会崩断,能避免佛珠随处散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制造一种能防止佛珠散落的佛珠手链,所述佛珠手链包括多个佛珠和拉力弹簧。

所述的佛珠上贯穿珠心的大圆通孔一内设有圆管一,所述圆管一的外径端与大圆通孔一的内壁之间紧接触,拉力弹簧从圆管一内穿过并将佛珠串接成闭环。

所述的佛珠手链的右端设有用于将拉力弹簧的首端与尾端锁紧在一起的连接珠。

所述的连接珠上贯穿珠心的大圆通孔二内设有圆管二,所述圆管二的外径端与大圆通孔二的内壁之间紧接触。

所述的拉力弹簧的首端向右延伸出的弹性钢丝插入并紧固在插条的左端的左圆凹孔内,所述插条的右上端设有下小圆通孔。

所述的拉力弹簧的尾端向左延伸出的弹性钢丝插入并紧固在小圆柱的右端的右圆凹孔内,所述小圆柱的左端沿轴线设有一体成型的大圆柱,所述大圆柱的外径小于圆管二的内径,大圆柱的左端沿轴线设有与插条适配的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下壁厚部分设有下螺纹孔,方形槽的上壁厚部分设有中螺纹孔。

所述的圆管二的上端中部设有与中螺纹孔对应的上小圆通孔,大圆通孔二的上壁厚部分设有上螺纹孔,所述上螺纹孔的轴线与大圆通孔二、圆管二的轴线呈90°直角,上螺纹孔的轴线和内径分别与中螺纹孔、下螺纹孔的轴线和内径相同,将无头内六角螺栓拧紧在上螺纹孔、中螺纹孔和下螺纹孔内,即可将插条通过下小圆通孔与大圆柱紧锁在一起,从而将拉力弹簧的首端和尾端紧锁在连接珠上。

所述的圆管一和圆管二的材质均为金属铜,插条、大圆柱和小圆柱的材质均为合金。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采用拉力弹簧取代弹力线,在外力作用下不会崩断,能避免佛珠随处散落。

附图说明

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图1的佛珠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图1的连接珠B-B剖视图。

图中1-佛珠,2-拉力弹簧,3-连接珠,4-大圆通孔一,5-圆管一,6-插条,7-中螺纹孔,8-无头内六角螺栓,9-上螺纹孔,10-上小圆通孔,11方形槽-,12-小圆柱,13-大圆通孔二,14-右圆凹孔,15-大圆柱,16-下螺纹孔,17-下小圆通孔,18-左圆凹孔,19-圆管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如图1-3所示,设计制造一种能防止佛珠散落的佛珠手链,佛珠手链包括17个佛珠1和拉力弹簧2。

佛珠1上贯穿珠心的大圆通孔一4内设有圆管一5,圆管一5的外径端与大圆通孔一4的内壁之间紧接触,拉力弹簧2从圆管一5内穿过并将佛珠1串接成闭环。

佛珠手链的右端设有用于将拉力弹簧2的首端与尾端锁紧在一起的连接珠3。

连接珠3上贯穿珠心的大圆通孔二13内设有圆管二19,圆管二19的外径端与大圆通孔二13的内壁之间紧接触。

拉力弹簧2的首端向右延伸出的弹性钢丝插入并紧固在插条6的左端的左圆凹孔18内,插条6的右上端设有下小圆通孔17。

拉力弹簧2的尾端向左延伸出的弹性钢丝插入并紧固在小圆柱12的右端的右圆凹孔14内,小圆柱12的左端沿轴线设有一体成型的大圆柱15,大圆柱15的外径小于圆管二19的内径,大圆柱15的左端沿轴线设有与插条6适配的方形槽11,方形槽11的下壁厚部分设有下螺纹孔16,方形槽11的上壁厚部分设有中螺纹孔7。

圆管二19的上端中部设有与中螺纹孔7对应的上小圆通孔10,大圆通孔二13的上壁厚部分设有上螺纹孔9,上螺纹孔9的轴线与大圆通孔二13、圆管二19的轴线呈90°直角,上螺纹孔9的轴线和内径分别与中螺纹孔7、下螺纹孔16的轴线和内径相同,将无头内六角螺栓8拧紧在上螺纹孔9、中螺纹孔7和下螺纹孔16内,即可将插条6通过下小圆通孔17与大圆柱15紧锁在一起,从而将拉力弹簧2的首端和尾端紧锁在连接珠3上。

圆管一5和圆管二19的材质均为金属铜,插条6、大圆柱15和小圆柱12的材质均为合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