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中底结构和应用该鞋中底结构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7355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中底结构和应用该鞋中底结构的鞋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鞋中底结构和应用该鞋中底结构的鞋底。



背景技术:

请查阅图1,图1绘示了一种常见的鞋中底结构,传统的鞋中底由于采用一体结构,鞋中底各部分的硬度、耐弯折性、回弹性、密度等特性相同,这种设计无法兼顾鞋中底不同区域的特性需求,具体而言,鞋款在确保鞋中底整体具有较佳可弯折性和较小硬度时,部分区域的可弯折性需要相对整体较小且硬度较高,以确保鞋中底使用时整体形态可相对稳定。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鞋中底结构和应用该鞋中底结构的鞋底,以兼顾中底不同区域的特性需求,确保了鞋中底整体具有较佳可弯折性和较小硬度时,整体形态仍能保持稳定。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鞋中底结构,包括中底本体和中底嵌合体;所述的中底本体下表面设有中底本体凹陷区;所述的中底嵌合体嵌合在中底本体凹陷区内;中底嵌合体与中底本体凹陷区相互匹配;所述的中底嵌合体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人穿鞋时脚足骨的相应区域;所述的中底本体与中底嵌合体采用不同的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底嵌合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所述的第一部分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第一趾、第二趾的趾骨和跖骨之间的区域;所述的第二部分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第二趾、第三趾的趾骨和跖骨之间的区域;所述的第三部分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第三趾、第四趾的趾骨和跖骨之间的区域;所述的第四部分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第四趾、第五趾的趾骨和跖骨之间的区域;所述的第五部分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楔骨、骰骨、跟骨、足舟骨和距骨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或第五部分的平面投影不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中底嵌合体材料硬度大于中底本体材料的硬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底本体材料硬度为51C-59C,所述中底嵌合体材料硬度为32D-40D。

进一步地,所述中底嵌合体材料的可弯折性小于中底本体材料的可弯折性。

一种鞋底,包括外底和中底;外底上表面与中底下表面接合;所 述的外底包括外底本体;所述的中底应用了上述的鞋中底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底还包括外底嵌合体;所述的外底本体下表面设有外底本体凹陷区;所述的外底嵌合体嵌合在外底本体凹陷区内;外底嵌合体与外底本体凹陷区相互匹配;所述的外底嵌合体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人穿鞋时脚足骨的相应区域;所述的外底嵌合体采用耐磨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底本体包括相对独立的第六部分、第七部分和第八部分;所述的第六部分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楔骨、骰骨、足舟骨、距骨和跟骨的区域;所述的第七部分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跖骨的区域;所述的第八部分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趾骨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底本体的第六部分沿足骨关节延展的方向又分为厚度不同的两个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底嵌合体包括第九部分、第十部分和第十一部分;所述的第九部分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跟骨的区域;所述的第十部分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第一趾的跖骨的区域;所述的第十一部分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第一趾至第四趾的远节趾骨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底嵌合体的第九部分材料的硬度为64A-72A,所述的外底嵌合体的第十部分材料的硬度和第十一部分材料的硬度均为43A-51A。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 是:

1、由于中底本体与嵌合体采用不同硬度或不同可弯折性的材料,使得在确保鞋中底整体具有较佳可弯折性和较小硬度时,部分区域的可弯折性应较小且硬度较高,以确保鞋中底使用时整体形态可相对稳定。

2、由于中底嵌合体对应脚骨各部分,使得在脚骨踩踏部位硬度较小,可弯折性较好,而在脚骨间支撑的部位硬度较大,可弯折性大,从而让使用者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3、由于中底嵌合体各个部分不相连,使得中底硬度分布更为合理。

4、中底本体材料硬度为51C-59C,所述中底嵌合体材料硬度为32D-40D时,使用者体验效果最好,既有良好的弹性,又有良好的支撑性。

5、在外底易磨损部位使用耐磨材料作为嵌合体,让鞋使用寿命更长。

6、外底分为相对独立的三部分,使得整个鞋的透气性和可弯折性更好。

7、沿足骨关节延展的方向分为厚度不同的两个单元,进一步提升了鞋的可弯折性。

8、第九部分材料的硬度为64A-72A,第十部分材料的硬度和第十 一部分材料的硬度均为43A-51A。使得消费者在受力部位获得了更佳的体验,从而平衡了耐磨性、硬度和可弯折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鞋中底结构;

图2A绘示了本新型鞋中底结构实施例中的中底本体仰视图;

图2B绘示了图2A的L1-L2’方向的剖视图

图3绘示了本新型鞋中底结构实施例仰视图;

图4绘示了本新型鞋中底结构实施例仰视图与左脚足骨位置的对比图;

图5绘示了本新型另一中底结构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绘示了本新型鞋底实施例分解图;

图7A绘示了本新型鞋底实施例中外底的仰视图;

图7B绘示了绘示了沿图7A的L3-L3’方向的剖视图;

图8绘示了本新型鞋底实施例中外底仰视图和左脚足骨位置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A、图2B、图3、图4所示,一种鞋中底结构,包括中底本体100,中底本体100界定有上表面100A和下表面100B,上表面100A与鞋面接合,下表面100B与外底接合。中底本体100位于下表面100B的部分形成中底本体凹陷区110。中底结构还包括有中底嵌合体200。中底嵌合体200嵌合在中底本体凹陷区110内,中底嵌合体200与中底本体凹陷区110相匹配。中底嵌合体200的厚度及中底本体凹陷区110的深度可视性能要求进行调整。中底嵌合体200可经由结合工序固定于中底本体凹陷区110内,并与中底本体100接合成为一体。结合工序可使用胶水粘合工艺,也可使用注塑成型工艺。

本实施例中,中底本体凹陷区110分为110A、110B、110C、110D、110E五个部分,相应地,中底嵌合体200也分为第一部分200A、第二部分200B、第三部分200C、第四部分200D、第五部分200E五个部分,以与中底本体凹陷区110相匹配。中底嵌合体200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人穿鞋时脚足骨的相应区域,在实际穿着使用时,由于脚足骨存在一定的活动空间且不同穿着者的脚足骨位置可能有细微差 别,因此中底嵌合体200与脚足骨位置的对应关系呈现细微范围内的波动亦应理解为属于本申请所说明的对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中底嵌合体200的第一部分200A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第一趾、第二趾的趾骨和跖骨之间的区域;第二部分200B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第二趾、第三趾的趾骨和跖骨之间的区域;第三部分200C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第三趾、第四趾的趾骨和跖骨之间的区域;第四部分200D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第四趾、第五趾的趾骨和跖骨之间的区域;第五部分200E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楔骨、骰骨、跟骨、足舟骨和距骨的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中底本体100与中底嵌合体200采用硬度与可弯折性不同的材料,具体而言,中底本体材料硬度为51C-59C,中底嵌合体材料硬度为32D-40D。中底本体100可采用橡胶、EVA等材料,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中底嵌合体200的材料可为橡胶、EVA或ESS。

由于中底本体100与嵌合体200采用不同硬度或不同可弯折性的材料,使得在确保鞋中底本体100整体具有较佳可弯折性和较小硬度时,嵌合体200部分的可弯折性应较小且硬度较高,确保了鞋中底使用时整体形态可相对稳定。

由于中底嵌合体200对应脚骨各部分,使得在脚骨踩踏部位硬度较小,可弯折性较好,而在支撑脚骨的部位硬度较大,可弯折性大,从而让使用者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中底本体100材料硬度为51C-59C,所述中底嵌合体200材料硬度为32D-40D时,使用者体验效果最好,既有良好的弹性,又有良好的支撑性。

如图5,在另一实施例中,中底嵌合体200的第一部分200A、第二部分200B、第三部分200C、第四部分200D或第五部分200E的平面投影相互独立,互不相连,但其各区域仍对应于足骨的特定区域。由于中底嵌合体200各个部分不相连,使得中底硬度分布更为合理。

图6至图8则给出了应用上述实施例中鞋中底结构的鞋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鞋底包括外底和中底。中底的下表面与外底上表面接合。外底包括外底本体300和外底嵌合体400。而中底应用了上述中底结构,包括中底本体100和中底嵌合体200。

在本实施例中,外底本体300可分为相对独立的三部分,即第六部分310、第七部分320和第八部分。其中,第六部分310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楔骨、骰骨、足舟骨、距骨和跟骨的区域;第七部分320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跖骨的区域;第八部分330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趾骨的区域。这三部分之间以及各部分本身,均存在空隙M,空隙M使得整个鞋的透气性和可弯折性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足骨关节延展的方向S,第六部分310还可包含厚度不同的第一单元311和第二单元312,厚度不一的配置可提高配置后鞋底的可弯折性。

本实施例中,外底本体300还设有三个外底本体凹陷区310A、 320A和330A。相应地,外底嵌合体400也有三个部分,分别是第九部分410、第十部分420和第十一部分430。第九部分410嵌合于外底本体凹陷区310A内,且相互匹配;第十部分420嵌合于外底本体凹陷区320A内,且相互匹配;第十一部分430嵌合于外底本体凹陷区330A内,且相互匹配。

外底嵌合体400的平面投影区域同样对应于人穿鞋时脚足骨的相应区域。具体而言,第九部分410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跟骨的区域;第十部分420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第一趾的跖骨的区域;第十一部分430的平面投影区域对应于脚第一趾至第四趾的远节趾骨的区域。

本实施例中,外底嵌合体400采用耐磨材料。具体而言,第九部分410材料的硬度可为64A-72A,第十部分420材料的硬度和第十一部分430材料的硬度均为43A-51A。外底本体300和嵌合体400均可采用橡胶可EVA等材料,且其下表面还可形成细小花纹,以提高使用时鞋底的防滑性能。

由于外底嵌合体400所在部位均为穿着时脚受力的部位,故属于外底易磨损部位。使用耐磨材料作为外底嵌合体400,让鞋使用寿命更长。第九部分410材料的硬度为64A-72A,第十部分420材料的硬度和第十一部分430材料的硬度均为43A-51A。使得消费者在受力部位获得了更佳的体验,从而平衡了耐磨性、硬度和可弯折性。

上述说明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 型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且不应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公知或现有技术、知识所进行的改动也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